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垣睥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蔼地唤他“宁之爱卿”。纵是九五之尊,褪去华丽的龙袍后,也终究是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病痛,普通人的烦恼,和普通人的爱与憎。
  
  “宁之,”文惠帝这次并没叫他爱卿,语气越发像个长辈,“你还记得答应过朕的么?”
  
  段宏瑄点头:“我会尽全力助着四殿下。”
  
  皇帝眼角终于划下一颗泪,很快便落在枕上。
  
  他抬头看着顶上的墙,语气仿佛在自言自语:
  
  “你们都是好孩子阿……”
  
  最后一个无意义的词,却含了多少遗憾,甚至悔恨。 

作者有话要说:狗血地逼宫了(つ﹏?)




29

29、第二十八面墙 。。。 
 
 
  秋。文惠帝驾崩,葬于城郊皇陵。岳璟辰继位,世称孝睿帝,立年号景宏。朝廷上下经过一番脱胎换骨,旧时一些贪官污吏和喜好巴结阿谀之人或贬或辞,换上一些年轻有志的新官。右丞相宋羡林告老还乡后,孝睿帝提拔段宁之为新任右相,与掌管吏、户、礼三部的左相罗旻分工,管理兵、刑、工三部的大小事宜。
  
  孝睿帝自继位后开展一系列新治。登基初日大赦天下后,孝睿帝为了巩固皇权,将前朝立下重功之臣再次封赏,清除朝廷蛀虫,改革军部,加强皇宫等地的禁卫水平,同时推行举荐制。相对以往家族晋升的现象,孝睿帝擅于听取民间意见,以此获得良才。而在治世方面,他推行安民为本,在此前提下减省租赋和徭役,弛山泽之禁,自己躬修节俭,励精图治。(注1)弘嘉元年,帝亲征,率十万大军将北狄狠狠逼退至辽婀山后,北狄元气大伤,再不敢嚣张。鸿嘉二年,帝亲自参与批阅京试卷宗,命试题官员摒弃庸腐陈旧观点,巧用奇才。而弘嘉三年春,帝亲下江南指挥预防夏日随时可能遇到的洪涝,令人修固堤坝,改善河道,尽早将危险处的百姓迁至别处。随行的官员中包括右相段宏瑄。
  
  孝睿帝的新治效果显著,众人皆言新帝睿智。而此刻,这位万人之上的年轻帝王正与旁边同样身居要位的右相一道在漓阳游玩。好不容易偷得一天闲,岳璟辰避开身边护卫,悄悄拉着段宏瑄去了邻城。
  
  漓阳只是个小城,民风淳朴,吸引人的是自城中川流而过的漓水,以及典型的江南风光。整个江南的风景似乎都可以浓缩在这个小城中。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漓水秋月(注2),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漓阳正街上的集市相当热闹,并不是偌大的店铺,街两边满满排过去的全是一个又一个方寸见长的小摊子,便是在街上有店面的主人,在集市时也会挑些惹人注意的好玩意儿在外边摆个摊儿。
  
  岳璟辰这两年又拔高了些,已然比身边青年高出了大半个头,脸上线条也比少年时硬朗了几分,加上坐在那位置上时不时要摆出威严姿态,久而久之便自然地积在眉宇之间。
  
  段宏瑄稍稍落后两步,看着前面那人挺直脊背向前走的模样,不禁微笑。他并不适合为官,右相这个位子是岳璟辰硬套与他的。所幸下面三部的几位尚书都是极有能力之人,替他减了不少麻烦,尽管浸淫在官场总是要处理各种事务,但这几年好歹也磨练出来了,若是真遇上棘手的麻烦,要不便交与下面的人,要不便会直接向岳璟辰请示。日子便也这么过下来了。
  
  为官从政方面他能帮的很少,但伴着少年这三年,他看着对方从出登基时的生涩谨慎,到后来大刀阔斧地改革,再到现在民心所向,算是见证了少年的成长。他心知自己能帮到这位帝王的不多,只是在平时言行中而会以长辈般的口气说些这般那般的事,少年有时听进去了,有时也会有自己的意见,甚至有时,两人会激烈地争论一番。但是每次,年轻的帝王一定会说一句话:“宁之,你能不能不要用老一辈的语气同我说话,听着别扭。”他从不在段宏瑄面前称自己为『朕』。段宏瑄初时觉得不妥,屡说无用后,便也不在意了。反正少年在外头还是摆着端正的帝王风范。
  
  每次岳璟辰埋怨他语气老派时,他额角忍不住轻抽,心里想着『鬼才喜欢这样说话,我还不是为了让你听得进去』,嘴上却还要说:“我比你大了近十岁,说是长辈也不为过的。”这话说得并没错,但岳璟辰听着总是脸色不善。
  
  想着一些过往,段宏瑄眯眼,笑容更深。前面那人却正好在这个时候停下脚步,回过头来,也是满脸的笑,柔和了眉间的严正之气。
  
  “宁之,”他说,“你生辰快到了,我送个东西给你可好?”
  
  段宏瑄闻言摊手,由着他随意弄。
  
  第一年生日时,自己回家了一趟,与父母吃了个饭,见了很长时间未见的旧友,回到昶京时已是第二天,却看见新帝坐在桌前,桌上摆着一个早已融化得变形了的面人,面人手里拿着的扇子已经弯了。他略有些尴尬,上前轻声问:“怎么会以为我喜欢这些东西?”其实心里还是欢喜的。新帝只抬头看了他一眼,眼底有些不太平静,话音却很平淡:“噢,昨日出宫玩时正巧遇见有个老头在捏面人,便让他教我捏了个,想着回来给你看看。谁晓得你今日才回……”
  
  第二年他进宫过了生辰,与其说是岳璟辰陪他过生日,倒不如说是他陪着对方。没有歌舞,没有盛宴,少年只是在晚上带他到了御花园深处,指着地上用淡黄色花瓣拼出的一个人形,问他:好看么?地上的人形其实很抽象,但好在手里明显是扇形的东西让段宏瑄认出了是自己。他点头,笑弯了眼睛。
  
  第三年,他们在水乡漓阳。岳璟辰在两侧的小摊边一个一个看过去,段宏瑄就跟在他旁边,看着他拿起一把扇子,只是一把普通的木质折扇,平凡无奇。岳璟辰却掏出银两买下来,接着又带他进了邻近的一处书斋。“老板,借些笔墨。”一锭碎银抛了过去。然后段宏瑄不动声色地看着岳璟辰仔仔细细地在空白扇面上勾出一个人影,浅淡的背影,衣袂飘飞。
  
  “宁之,”岳璟辰扭过头来看他,“旁边题个字可好?”
  
  “你写罢。”他笑。
  
  少年想了想,提笔在人影旁写下了两行字:
  
  有匪佳人,琢琢宁之。
  
  待到墨迹干了,便将扇子递予他,眼中隐隐有些期盼。段宏瑄却低头看着扇面,点头道:“很好看,谢谢。”
  
  *****
  
  孝睿帝此次南巡历时半个多月,尽管宫中有左相等人代为处理细小杂务,但回到宫中后,他还是埋头扎入堆积如山的奏折中。
  
  到了段宏瑄正式生辰那天,岳璟辰留他在正和殿一同用膳。雏云此时已经当了总管,依旧照料岳璟辰的生活起居。而段宏瑄自从搬进右相府邸后,将安喜也带了去。
  
  晚膳后,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二人在偏厅下棋。正当岳璟辰皱眉思索着如何将黑子围住时,对面的段宏瑄叫了他一声:“陛下。”
  
  “嗯?”他随口应道。
  
  段宏瑄云淡风轻地开口:“陛下觉得陈昭坤如何?”他说的这人是京试新选出的状元。
  
  “不错。脑子转得快,懂得也多,胆子也挺大。”
  
  段宏瑄笑笑,“殿下觉得他可否重用?”
  
  岳璟辰视线从棋盘移到他脸上,正色道:“宁之,你想说什么?”
  
  段宏瑄端起一旁的梨花白抿了一口:“陛下,你登基三年了,皇位也算稳妥了。其实你知道我不爱为官,早便倦了。”他说,“我觉得陈状元不错,是个可以提拔的苗子。陛下日后不如多给他些磨练的机会。”
  
  岳璟辰等他说完,才冷着脸开口:“你要离开?”
  
  段宏瑄点头。
  
  哗啦一声,棋盘被掀翻在地,黑白棋子洒得四处都是。岳璟辰站起来,一把拉住他便朝正和殿外走。段宏瑄由他领着,一直到了长缮宫门口。
  
  在岳璟辰搬进了帝王居住的正和殿后,长缮宫便没人再住。但在岳璟辰将门推开的刹那,满庭院的芯子葵随着傍晚的习风微微摇曳,令段宏瑄一时间愣住。
  
  岳璟辰转身问他:“你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么?”
  
  段宏瑄有些傻眼,直到岳璟辰说完,他才想起。幼时住在家中,确实来过几位客人。客人当时带了一个长得很粉嫩的小孩,那小孩才两三岁的模样,话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