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战况转移,战争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作战时期为守势时期;第二个作战时期为持久消耗时期;第三个作战时期为反攻时期。
  8月20日,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军队战斗序列及作战指导计划,将全军分为五个战区:第一战区是冀省及鲁北,是主战场的正面;第二战区是晋绥察,是主战场之侧背;第三战区是苏南(长江以南)及浙江;第四战区是闽粤;第五战区是华北(长江以北)及鲁南。
  经过庐山会议和南京国防会议,中国的抗战体制正式形成,抗战局面出现了新的转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战场在中国正式开辟了。
  17。战上海(1)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并占领平、津后,按其既定计划,向平绥路、平汉路和津浦路三个方向发动进攻;又从长城线向西切断同蒲路,然后南下,从平汉路西取正太路,会攻山西。
  山西地处华北屋脊,有高屋建瓴之势,在军事上为“华北之锁钥”。
  占领山西,东进可以控制华北平原,南下可以逐鹿中原,故是历代兵家争夺要地。
  山西又盛产煤、铜和锡,与察哈尔之铁矿联合,可握东亚重工业中心。
  所以,日军对山西志在必得。
  当时身为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杀气腾腾,带领一个精锐师团向察绥扑来,并于1937年8月24日占领了张家口。
  山西阎锡山的军队军纪败坏,官兵吸毒、嫖赌,无恶不作,毫无战斗力,致使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于9月12日占领了晋北重镇大同,使晋北门户洞开。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第115、第120和第129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
  这时,华北形势十分危急,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扬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为了开创抗日战争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在8月22日至25日在陕西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这次会议用了较长的时间讨论八路军出征后的作战方针问题,最后一致同意毛泽东同志所做的结论:“基本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按照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八路军开赴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作战。
  我八路军战士经过充分的战前动员,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
  出发前各师又都进行了宣誓,誓言撼山动地,响彻云霄。
  宣誓后,我八路军战士即奔赴前线。
  当八路军过了黄河时,日军已威胁到阎锡山的心腹地带。
  阎锡山十分惊慌,他感到不打一仗就退出晋北不好交待,打又怕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急于叫八路军早点开到前线,给他顶住。
  当时日军的主攻方向分左右两翼:右翼一个派遣兵团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占领大同后,准备出山阴进犯雁门关;左翼第5师团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我军防线会师雁门关。
  会师后攻占太原,以大迂回动作,迫使国民党军队撤退,达到不战而占华北5省之目的。
  平型关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地带,是进入山西的一个重要关口。
  平型关东北方向有一条通往灵丘县东河南镇的狭窄沟道,沟长约十多里,两面是山,深数十丈。
  沟底道路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
  尤其沟道中段,地势最为险要,是打伏击战最理想的地方。
  我115师先遣部队发现敌人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师党委决定在这里与日军打一仗。
  进犯平型关的日军是坂垣第5师团。
  坂垣是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满洲国”的罪魁祸首之一。
  由于侵华有功,已由大佐晋升为中将。
  坂垣师团武士道精神很强,战斗力在日军中是很有名气的。
  他所以选择这条迂回路线是因为这里是河北与山西交界处,防守比较薄弱。
  他自进攻华北以来,国民党军都是不战而退。
  他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东渡黄河来得这么快,并埋伏好等着他。
  平型关一战是八路军同日军的第一次交锋。
  为了打好这一仗,115师在上寨召开全师干部会进行动员。
  师长林彪首先分析了形势,介绍了敌情,然后做了战斗部署。
  政委聂荣臻讲了打好这一仗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全体指战员和各级党组织利用这一带有利地形,狠狠打击日寇,打一个全国人民盼望的大胜仗!
  动员会一结束,师的主力就连夜开往距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待命。
  9月24日,已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炮声。
  前沿部队报告,敌人可能于25日向平型关大举进攻。
  傍晚又收到阎锡山部队送来的一份“出击计划”,说由他们担任平型关的正面防御和堵截。
  根据敌情变化,林彪和聂荣臻立即命令343旅晚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待敌。
  白崖台一线距沟底通道仅二三里。
  那天夜里,阴云密布,大雨如注,冷风一阵紧似一阵。
  战士们既无雨衣,又没有御寒衣服,只好任凭风吹雨打,沿着崎岖的山沟,踏着泥泞的道路前进。
  由于山洪爆发,大家只得把枪和子弹袋挂在脖子上,手拉手淌水前进,但仍有一些战士眼看着被洪水冲走。
  经过大半夜行军,除徐海东的一部分部队被洪水挡住外,杨得志、陈正湘同志率领的685团和由李天佑、杨勇同志率领的686团都按时到达目的地。
  这时雨停了,天也亮了。
  但战士们更苦了,他们又冷又饿,穿着可以拧出水来的衣服,趴在泥泞的地上,不能随便动。
  17。战上海(2)
  师部设在十几棵大树下。
  师长用望远镜检查阵地,部队隐蔽得非常好,不见一个人影。
  不久,山沟里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并可以看见进犯的日军。
  来的是坂垣师团第21旅团的辎重部队和后续部队,共4000多人。
  前面是100余辆汽车,接着是200多辆大车。
  除军用物资外,车上坐满了头戴钢盔的日本兵。
  再后面是驮着92式步兵炮的骡马和骑兵。
  车马连成一线,马达声和马蹄声在山谷中回响。
  日本兵趾高气扬,如入无人之境。
  早晨7时,日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
  师首长决定,分段把敌人吃掉,立即下达了进攻令。
  我军居高临下,突然向敌军展开了猛烈攻击,一下子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指挥系统全乱了。
  顿时,十几里长的山沟,汽车撞汽车,大车撞大车,人喊马叫,乱成一团。
  我军的军号声、喊杀声响彻山谷,战士们一个个如老虎冲下山去,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
  ‘日军由于受过严格的训练,虽然失去了指挥,但仍顽强地进行抵抗。
  有的趴在汽车下和沟坎上向我射击,有的向山坡上爬,妄想夺取阵地。
  有的日本伤兵和我伤兵相遇,便打做一团,互相用拳打,用牙咬。
  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在燃烧着,敌军人仰马翻,武器丢的到处都是。
  山沟西南方向有一条路,原是阎锡山部队的狙击目标。
  敌人沿这条路逃跑时,阎仍按兵不动,致使一部分日军突破阎锡山部的团城口阵地逃走。
  这次战斗,我军歼敌1000余人,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92式步兵炮一门、炮弹2000多发、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战马50余匹、日币30万元,还有其他大量武器辎重及一批军用地图和文书。
  单是军用大衣就足够115师每人一件。
  附近山沟里的老乡听到我军打了大胜仗,自动来帮战士们搬运战利品。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战必亡”的恐日病,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和全国人民。
  当胜利捷报传到全国各地时,各界纷纷给我党、我军发来贺电、贺信。
  上海市职业界救亡协会在贺电中讲:“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
  捷报传来,万众欢腾,谨电驰贺。“
  蒋介石也发来贺电:“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勋鉴:25日电悉,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我八路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