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需要在海上建立并保持一支优势的保护力量,德国政府理解这一点,真诚希望同英国建立并保持能够防止我们两国发生过的在海军方面的竞争。“
  西蒙对这次会谈有点失望,但对希特勒保证让英国海军占优势还是满意的。
  国际上对希特勒宣布实施普遍兵役制反应比较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于4月11日在斯特雷萨举行会谈并发表公报:对德国实行普遍兵役制表示遗憾,重申忠于洛迦诺公约,表示有必要维护奥地利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紧接着,法国和苏联于5月2日签订了互助条约;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于5月6日也签订了互助条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德国。
  为打破孤立的处境,希特勒于5月15日在国会发表“和平”演说。
  演说中,他没有对谴责他撕毁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国家表示不满,说他要的只是在公正基础上的和平谅解。
  他说:“战争没有意义,没有用处,令人厌恶。
  德国丝毫没有征服其他国家的念头。
  德国需要和平,希望和平。
  这是德国的基本信念。“
  他还说:“德国既不打算也不希望干涉奥地利的内政并吞奥地利,或者将其并入德国。”
  他暗示,如果国际联盟废除凡尔赛和约,德国将重新参加国联。
  在裁军问题上,他向英国施放了一个特别的诱饵:愿意把德国的新海军限制为只有英国海军的35%。
  又不出希特勒的所料,英国马上就上钩了,紧急邀请德国派人去伦敦举行关于海军问题的谈判。
  6月初,希特勒派“外交使童”里宾特洛甫去伦敦谈判。
  谈判中,里宾特洛甫坚持:对希特勒的建议不能讨价还价,要么接受要么拉倒。
  英国竟全盘接受了。
  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潜艇数不是英国的35%,而是60%,必要时可以达到100%。
  还规定允许德国建造5艘战舰。
  实际上德国根本就没准备执行这个协定。
  墨索里尼充分地注意到了英国对希特勒的姑息迁就。
  他认为,他也可以利用英国的姑息政策。
  因此,他不顾国际联盟盟约,于1935年10月3日派兵侵入阿比西尼亚。
  国际联盟在英国带头下决定对意大利实行制裁。
  这就破坏了英、法与意大利之间的友谊,宣告了对付纳粹德国的斯特雷萨阵线的破裂。
  希特勒注意到,自从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英、法就一直忙于制止意大利的侵略。
  10。夺权(7)
  这对他来说,是派兵进入非军事区莱茵兰的大好机会。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莱茵河左岸和一条宽50公里的右岸狭长地带为非军事区。
  洛迦诺公约重申了这一规定。
  莱茵区非军事化是上述两条约的主要内容,也是构成欧洲和平最重要的保证。
  遵守这一规定能使德国无法进攻法国或莱茵河下游各国。
  希特勒在1935年夏天同其亲信谈话时就曾提出莱茵区重新军事化的问题。
  同年11月21日,他在会见法国驻德国大使庞赛时称,法国同苏联签订的条约与洛迦诺公约是不相容的。
  如果法国参议院或众议院批准这一条约,他就派兵进驻莱茵区。
  1936年2月27日,法国众议院以353票对164票通过了法苏互助条约。
  希特勒遂于3月1日做出决定:派兵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
  希特勒的决定使将军们惊恐不安。
  他们担心法国会出兵干涉。
  但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还是根据希特勒的训示,向部队下达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
  命令说,要采取“突然行动”,争取“兵不血刃占领莱茵兰”。
  如法国竟为此而战,德军将采取“反措施”。
  所谓“反措施”就是赶紧将德军从莱茵兰撤回来。
  3月7日凌晨,德军3个营越过莱茵河桥迅速进入非军事区。
  德国的高级将领们,特别是冯·勃洛姆堡,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来自莱茵兰的消息。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法国军队稍微采取些行动,这3个营的德军便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当日上午10时,牛赖特召见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大使,把德军进驻莱茵兰的消息通知他们,并宣布德国决定废除洛迦诺公约,还提出一项保持欧洲和平的新计划。
  其中包括:德国分别与法国、比利时及东方邻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法德边界为非军事区;德国考虑重新加入国际联盟。
  中午12时,希特勒在柏林克罗尔歌剧院向纳粹党徒发表演说,称“德国不再受洛迦诺公约的约束”,“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莱茵兰非军事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
  纳粹党徒们兴奋异常,高呼“万岁”,手舞足蹈,经久不停。
  法军参谋总长甘末林担心对进入莱茵兰的德军采取行动“可能招致无法预言的意外情况”,因此除了向马奇诺防线增派了部分部队加强防御之外,没有采取对德军有威胁的行动。
  法国外长佛兰亭3月11日访问英国,寻求支持其在莱茵兰采取军事行动。
  英国不愿冒引起战争的危险,并且相信德国提出的“和平建议”是真诚的。
  因此,法、英对德军进驻莱茵兰没有做出反对的表示。
  11。阿比西尼亚蒙难(1)
  墨索里尼在1922年11月6日上台执政之后,公开宣布法西斯政府的中心任务是:恢复秩序,重整纪律,发展经济和扩大财政收入。
  其指导思想是:信任、服从和战斗。
  这就是说,他将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强化法西斯统治。
  墨索里尼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强化专政力量。
  为有效地控制国防军,他上台伊始就调整了军队的领导班子,任命支持法西斯夺权的前陆军上将迪亚兹为陆军部长,任命亲法西斯的前海军上将达翁达·瑞维尔担任海军部长。
  1923年初,他又对庞大的法西斯黑衫军进行了整编,特意挑选其中具有实战经验或擅长打架斗殴的流氓打手组成国家保安团,以代替黑衫军维持治安的职能,并充当国防军的后备力量。
  国家保安团的总指挥由墨索里尼亲自担任。
  与此同时,他还改编和统一了原来的警察部队。
  过去意大利有三支警察部队:一是普通警察,一种是皇家警备军,一种是政府御卫队。
  墨索里尼夺权之后马上解散了前首相组建的御卫队,继而将皇家警备军与普通警察合并,并将其置于自己的直接指挥之下。
  在其将党政军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之后,墨索里尼就得意地叫嚷,他将用暴力扑灭一切骚乱和破坏活动,甚至口出狂言:“假如我愿意的话,我能将我的仇人都钉在墙上,叫他们永远不能动弹。”
  意大利议会虽然对墨索里尼的统治并未构成什么威胁,但因其中只有32名法西斯成员,墨索里尼对它仍然很不放心。
  为此,他一方面对议员们进行恫吓,要他们必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打消任何反对他的幻想,否则,他将把议会大厅变成兵营和屠场,同时,他还成立了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并由自己任主席的法西斯大议会。
  法西斯大议会完全由法西斯党人组成,它不仅有权任免法西斯成员的党内外职务,还可起草报告、文件和动议,然后交议会通过执行。
  它实际上是国家议会的太上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墨索里尼在1923年7月又提出了一项新的选举法。
  根据这个选举法,全国分为15个选区,各政党分别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名单,在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可以取得3/4的议席。
  1924年4月,意大利按着新的选举法进行大选。
  选举期间,法西斯党徒手持大棒,任意殴打不投法西斯票的选民,并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大规模的舞弊。
  这样,法西斯党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组成了几乎是清一色的法西斯议会。
  墨索里尼的倒行逆施引起社会党和共产党的极大愤怒。
  当年5月30日,著名的社会党议员马泰奥蒂在议会当着墨索里尼的面发表讲话,严厉谴责法西斯的暴行,要求重新进行选举。
  此后不久,这位有骨气的社会活动家便遭到法西斯的暗杀。
  马泰奥蒂被害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
  上街游行的群众强烈要求严惩凶手,解散议会,墨索里尼一方面假惺惺地对马泰奥蒂之死表示悲痛,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