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美尔决定当面进谏希特勒,敦请他结束西线战争。
  他把自己的看法悄悄告诉了上司龙德施泰特元帅,得到了对方的支持。
  两人驱车前往希特勒在希伯特斯加登的山间别墅,参加希特勒主持的会议。
  6月29日下午6时,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来到会场,发现在东线立了赫赫战功的汉斯·克鲁格元帅也在场,大为不解。
  希特勒先发表了一通打气的演说,然后请隆美尔发言。
  隆美尔清了清嗓子,道:“元首阁下,我作为B集团军群司令,认为我有责任向您阐明西线局势。
  首先谈谈我们的政治局势。
  全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德国,而力量平衡——“希特勒猛一拍桌子,说:”陆军元帅,请谈军事形势。“
  “我的元首,历史要求我应首先谈谈我们的整个局势。”
  隆美尔固执地说。
  希特勒厉声打断了他:“谈你的军事形势,其他的什么也不许谈。”
  隆美尔遵命,介绍了军事形势。
  希特勒又开始讲他的梦想:用海军、空军封锁盟军从英国到诺曼底的交通线,在滩头消耗盟军。
  同时集结部队,把盟军赶下大海,再来一个敦刻尔克。
  希特勒接着把期待的目光转向隆美尔。
  隆美尔道:“元首阁下,我必须坦率地说,我谈不完德国这个主题,就不离开这里。”
  希特勒尖叫道:“陆军元帅,还是离开这里吧!我看这样做好些!”隆美尔起身走了,这时是1944年6月29日21时15分。
  15。血战诺曼底(6)
  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希特勒。
  他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
  7月2日,龙德施泰特元帅再次被解职,由比隆美尔年长9岁的克鲁格接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几个月前因车祸受伤一直在家养病的克鲁格,不知西线的深浅,决心贯彻执行希特勒寸土不让的方针。
  他来到隆美尔的指挥所,劈头盖脸地一顿教训,责令隆美尔不得擅自直接向希特勒请示。
  两人大吵一架,越吵越凶。
  克鲁格说:“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真正指挥过比师大的部队!”隆美尔回敬道:“你也得在战场上与盟军碰头!”克鲁格自1940年以后从未与盟军交过手。
  几天后,圣洛、卡昂落入盟军之手。
  德军防线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7月12日晚,克鲁格元师带着一副凄惨内疚的神情来见隆美尔,早先的威风已荡然无存。
  他同隆美尔的观点一致了,而此时隆美尔已同德国军队中的密谋分子建立了联系。
  隆美尔准备联合克鲁格向希特勒发出最后通牒。
  7月15日,他的参谋长、密谋分子斯派达尔将军给西线总司令克鲁格起草了一份形势报告,请隆美尔审阅签字。
  隆美尔读罢,又加了一段:“我军在各处英勇抵抗,但这场敌众我寡的战役即将接近尾声。
  在我看来,最后采取政治措施已势在必行。
  作为集团军群司令,我认为我有责任说明这一点。“
  接着一挥笔,签上名字。
  克鲁格元帅也签了字。
  7月16日中午,隆美尔的一位老部下询问局势真相。
  隆美尔说:“实话全告你吧!克鲁格元帅和我已给元首送去最后通牒,讲明我们在军事上赢不了这场战争。
  敦请他做出决定,考虑后果。“
  “要是元首拒绝怎么办?”
  “那我就敞开西线。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英国人、美国人必须先于俄国人到达柏林!“第二天,即7月17日,隆美尔来到党卫队第1装甲军司令部。
  军长迪特里希是希特勒最忠实的走卒。
  隆美尔故意当着他人的面问他:“您愿永远执行我的命令吗?
  甚至这些命令与元首的命令相抵触的时候?“
  “您是头儿,”迪特里希伸出手向隆美尔说道:“我只听从您的,不管您干什么。”
  两人密谈了一阵。
  隆美尔驱车回自己的指挥所。
  隆美尔沉默了一阵,对副官说:“我已把迪特里希争取过来了。”
  但两个小时后,2架英国飓风式战斗机突然飞临头顶。
  一阵炮弹过后,车子翻进沟里,隆美尔被抛出汽车,躺在人行道上。
  他头部受伤,一块头皮被弹片掀起,已不省人事。
  克鲁格接过了隆美尔的职务。
  3天后,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狼穴”里遭炸弹谋杀,险些丧命。
  就在这时候,盟军正准备给德军致命一击,突破诺曼底海岸阵地。
  盟军在一个多月的海滩争夺战中,伤亡惨重,损失了52万人,但占领了整个科汤坦半岛、圣洛和卡昂。
  盟军虽未突破德军的封锁,却大大扩展了滩头阵地,更多的生力军源源登上诺曼底。
  其中有巴顿的第8军、第15军、第20军等;柯林斯的第7军攻克瑟堡后已挥师南下,抵达圣洛附近。
  英军在卡昂的桥头堡像磁石一般,把德军吸在卡昂周围。
  德军遍体鳞伤,可还在使出吃奶的劲儿,想顶住这扇通向巴黎的大门。
  盟军将领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仔细分析了战略形势,认为突破德军封锁的时机已到,决定蒙哥马利从卡昂发起攻势,占领法莱斯,砸开通往巴黎的大门;布莱德雷集中兵力在圣洛西南方突破德军防御,尔后让巴顿的第3集团军穿过突破口,直扑布列塔尼半岛根部的阿弗朗什,然后向左转动巨大的车轮,冲向南特、勒芒,进入法国腹地,迂回到诺曼底的德国B集团军群后面。
  显然,巴顿不能老呆在英国而不了解在法国的战况;而离开英国时间一长,肯定会被德国人察觉,发现其中的秘密。
  如何才能让“坚韧”计划继续欺骗德国人呢?
  1944年7月6日,巴顿乘一架飞机在“奥马哈滩”附近的一个简易机场着陆。
  巴顿一下飞机,就站在一辆吉普车上,向几百名热情洋溢的美国士兵发表了一番演说。
  他一开始就提醒士兵们不要说曾在法国见过自己,因为他是“盟国的秘密武器”。
  之后说:“我为能在这里与你们并肩作战感到骄傲。
  让我们把那些德国佬打个落花流水,向柏林进军。
  到了柏林,我要亲手用枪打死那个纸糊的杂种(指希特勒),就像打死一条蛇一样。“
  巴顿到了法国,坐立不安,怒气冲冲,担心“所有的光荣都被别人拿走,而自己却无事可做,只能看着树上的苹果长大”。
  他向新闻记者阐述他的理论: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在圣洛突破德军防线,突入法国中部,包围德国。
  这种想法正好与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的计划一致。
  以此为由,巴顿被“撤职”了,发配到法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由老将麦克莱尔中将担任。
  15。血战诺曼底(7)
  麦克莱尔是美国陆军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是潘兴将军的部下。
  二战时,在美国参战后只用了2年时间就把一个小型的职业陆军,变为1000万人的庞大战争机器,因而闻名遐迩,一直受到德国人的关注。
  但没有人愿意去指挥“纸老虎”。
  7月初,马歇尔将军让麦克莱尔将军充当这个角色。
  当他从马歇尔的办公室里出来时,有人“注意到他因愤怒而脸色苍白,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怒不可遏,灰心丧气”。
  当然,德国人没有察觉到美国参谋部里的事。
  7月18日,蒙哥马利指挥英国第2集团军发起代号为“古德沃德赛马场”攻势,想从卡昂出发,用3个装甲师、700辆坦克,碾平德军工事,冲入法莱斯平原。
  为了取得成功,盟军出动2200架飞机,投弹7000吨,其中500吨是在45分钟内投下的。
  小城法莱斯在爆炸和硝烟中消失了,德国兵受到强烈的震撼。
  盟军坦克在钢铁碰撞和炮弹的呼啸声中,冲向德军。
  但是,隆美尔在受伤前已在这里设下重重陷阱,令盟军装甲兵魂飞魄散的88毫米高炮群,密集排列,无边无际。
  在轰炸时,德军将火炮和坦克隐蔽起来。
  轰炸一过,又将火炮推出,把英国坦克打得纷纷爆裂、起火。
  英军不顾伤亡,连续猛攻72小时。
  突然,天降暴雨,被炮弹、炸弹反复犁过的地面顿成泥塘,蒙哥马利只得鸣金收兵。
  英军坦克损失过半,达400多辆,步兵也被大量杀伤,却只楔入德军阵地7英里,未进入法莱斯平原。
  蒙哥马利精心组织的进攻失败了,但把德军的注意力和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