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日1时24分,美舰用雷达发现2万米以外的日舰。
  卡拉汉想抢占T字头有利阵位,但旗舰“旧金山”号巡洋舰的通信系统出了故障,美舰迟迟没有接到命令。
  就在这时,一架日本侦察机在亨德森机场上空投下了照明弹。
  耀眼的光芒映出美舰侧影。
  5。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9)
  阿部大惊,只要挨一发炮弹,甲板上的炮弹就会全部爆炸。
  但美舰因联络不上,没有射击。
  4分钟后,日舰爆炸弹已换成穿甲弹。
  1时49分,日战列舰“比睿”号的探照灯划破夜空,直射5000米外的美巡洋舰“亚特兰大”号。
  美舰立刻开火,击中“比睿”号。
  但“比睿”号也几乎同时发炮,一发14吋的炮弹正中“亚特兰大”号的舰桥,斯科特将军当场阵亡。
  卡拉汉将军见状大喊:“先打大家伙!”旋即率其余美舰冲入日舰队中。
  两军在黑暗中搅成一团。
  美旗舰“旧金山”号舰桥中弹,卡拉汉将军和参谋人员统统被打死,甲板上到处是尸体、残肢和内脏。
  开战才几分钟,两位美国将军已战死。
  美舰虽主帅阵亡,但不畏强敌,各自为战,发疯般猛攻“比睿”号。
  半小时后,“铁底海峡”火光冲天,到处是燃烧的军舰。
  “比睿”号中弹50余发,舵机和通信系统被打坏,只能有气无力地苟延残喘。
  阿部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混战弄得昏头昏脑,交战仅10分钟,就下令撤退。
  这正是哈尔西希望的结果。
  日出后,“铁底海峡”上漂浮着7艘冒烟的残舰——5艘美舰、2艘日舰。
  “仙人掌航空队”带着炸弹,鱼雷直扑受伤的“比睿”号。
  这艘3万吨的巨舰在挨了2l枚鱼雷、13枚炸弹和86发炮弹后,终于沉入海底。
  山本见阿部丢了战列舰还一事无成,怒不可遏,当即将他撤职,命近藤率“雾岛”号战列舰炮击亨德森机场,哈尔西闻讯令威廉·李海军少将率两艘战列舰迎战。
  但李距瓜岛尚有350海里时,日将三川一军已率1艘巡洋舰和驱逐舰把亨德森机场犁了一遍,炸毁美机18架。
  打不垮的“仙人掌航空队”在第二天上午又从坑坑凹凹的跑道上起飞,轰炸那支运载11万人的11艘运输舰,一举炸沉6艘。
  山本暴跳如雷,责令近藤迅速毁掉机场,残余的5艘运输舰继续前进。
  当近藤驶近瓜岛时,李海军少将已率“南达科塔”和“华盛顿”号战列舰赶到。
  14日23时,一场战列舰大战在“铁底海峡”爆发了。
  在双方巨炮的咆啸中,3艘美国驱逐舰在须臾间被撕成碎片。
  “南达科塔”号在关键时刻电器系统出了故障,无法转动炮塔,成了“雾岛”号的靶子,连连中弹,舰身剧烈颤抖。
  在危机时刻,“华盛顿”号的406毫米巨炮连中“雾岛”号要害,打得它像个跛子,在海上乱转。
  近藤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退,把无法航行的“雾岛”号自沉在“铁底海峡”。
  近藤一败,已经开到瓜岛附近的运输舰想逃也没时间了,只有抢滩搁浅。
  但还未冲上浅滩,天色已亮。
  “仙人掌航空队”蜂拥而上,发疯般地轰炸扫射,直打得海面上到处是残肢肉块,海水变红。
  从肖特兰出发的11万名日兵和1万吨物质,只剩6000名丧魂落魄的士兵带着5吨物资爬上瓜岛。
  经过这三昼夜腥风血雨的“瓜塔尔卡纳尔海战”,日军完全丧失了瓜岛的制海权。
  岛上3万日军无食无衣、无医无药,只能靠潜艇送来的一点粮食维生。
  被瓜岛争夺战搞得恼羞成怒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仍不肯认输,准备调兵遣将,征用62万吨船舶,送关东军一部夺回瓜岛。
  此举遭到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坚决反对。
  因为经过3个月的瓜岛争夺战,日军已损失了2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遭重创,还搭上了大量的巡洋舰、驱逐舰、运输舰和商船。
  若再征用62万吨船舶,日本经济将受严重削弱,等于杀鸡取卵。
  因此陆军省和海军省主张从瓜岛撤退。
  双方争执不下,在瓜岛的日军倒霉了,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纷纷倒毙,到处是腐烂的尸体。
  活着的人虚弱不堪,连成群的绿头苍蝇飞到身上也无力驱赶。
  士兵们开列了一个死亡期限表:能站者——可活36天;能坐者——可活20天;躺着小便者——可活3天;不能说话者——可活2天,不能眨眼者——凌晨即死。
  直到1942年12月31日,日陆军参谋本部才同意从瓜岛撤军从1943年2月1日起,瓜岛上日军的残兵败将每天夜里从埃斯佩伦斯角登上来接应的驱逐舰。
  日军的撤退非常出色,美军没有察觉。
  到2月7日撤退结束时,1万余人安全离开了瓜岛。
  这场历时半年之久的“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终于降下帷幕。
  为了一个机场而愈演愈烈的大血战,使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日本损失了1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还有大量的运输舰和商船;飞机损失900架,飞行员2362名。
  日军上岛的36万人中,只有1万人生还。
  美国损失了2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总吨位小于日本,有2200名官兵丧生。
  双方物质损失虽大体相当,但日本一年前的锐势已荡然无存,不仅无力再在太平洋上进攻,连防御也捉襟见肘。
  5。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10)
  美国通过中途岛和瓜岛两战,彻底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被动局面,转入局部反攻。
  深知美国实力的山本知道,中途岛和瓜岛的惨败仅仅是日本恶运的开始。
  他给自己选定的继任者古贺峰一海军大将写信道:“不论是世界形势还是我方战局,均趋不利,我们所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敏锐的山本说的是实话。
  在日军惨败瓜岛之际,在遥远的非洲,局势也发生了剧变。
  英国军队在埃及小镇阿拉曼打得“沙漠之狐”隆美尔狼狈西窜。
  另一支美英盟军又在西北非登陆,刀锋直指隆美尔的脊背。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1)
  位处地中海南岸的北非,由东到西排开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5国,仅西部沿海狭地和尼罗河三角洲为绿洲良田,其余均为茫茫热带沙漠。
  此地地广人稀,南联非洲内陆,北与欧洲隔海相望,东接石油宝库西亚,西临烟波浩渺的大西洋。
  既是地中海航线南岸的桥头堡,又是联结西亚和大西洋的陆地中介,故素为兵家所力争。
  自19世纪起,欧洲列强纷至沓来。
  英国拿下埃及,法国占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意大利得利比亚。
  欧战爆发后,北非亦成战场。
  1940年6月,早就对英法北非殖民地垂涎三尺的墨索里尼,眼见法国沦陷,英国自身难保,遂趁火打劫,向英法宣战,挥师25万,从利比亚杀向埃及。
  是时,英军在埃及仅5万余人。
  孰料意军虽众,多系酒囊饭袋,竟被英将韦维尔杀得损兵折将,抱头西窜,丢了昔兰尼加。
  北非大战的前奏曲就这样开始了。
  墨索里尼被打得头破血流,希特勒自然不能无动于衷,更何况他对此地早已暗恋在心,盘算着从北非出击,挥戈东进,与侵略苏联的德军会师;然后直奔印度,摧毁大英帝国。
  故在意大利开战之时曾要派兵相助,却被墨索里尼婉拒。
  现在意军兵溃千里,眼看要被赶下大海,墨索里尼只得厚着脸皮向希特勒求援。
  希特勒遂匆匆派德军后起之秀隆美尔中将率领两万人马赶赴北非。
  隆美尔一抵非洲,就连出狠招。
  英军被打得一溜烟逃回埃及。
  战线又大体回到开战前的状态。
  所不同的是,英军在昔兰尼加境内保住了一个重要据点——托卜鲁克。
  托卜鲁克乃北非良港,东距埃及150公里,紧扼昔兰尼加惟一的东西向海岸公路。
  隆美尔若继续东进,必须拔掉这个钉子,以保障补给线畅通。
  而英军正要靠它牵制对手,并把它作为反攻基地。
  于是两军围绕着托卜鲁克及整个昔兰尼加的得失,从1941年夏开始展开了一场持续一年半的厮杀。
  这时隆美尔手下有从欧洲带来的第15装甲师、第5装甲师(后改编为第21装甲师)和就地组建的第90轻型装甲师,合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