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一年,知闻所在冀州和北疆作得不错,在月,知闻所挑动北疆大族拓拔部叛乱,牵招联络郁筑建等部出兵平之,分其草场。
    拓拔部是轲比有小种鲜卑联盟消散之后草原上最强的一部,表面上服从季汉,在季汉扫荡大草原时也汇集到季汉的旗帜之下,但是他们却认为草原是鲜卑人的,季汉早晚会退走,那时草原是就他们的天下了。于是整天里训练骑兵。整军备武,打算成为继轲比能之后的草原霸主。可是他们这种想法很快被装作商人行走于各部之间的知闻所线人发现了,他们利用拓拔部内部不合,暗杀了一个主张要低调潜伏继续迷惑季汉地头领,失去了此人的制衡,结果其他激进派人士尽皆大怒,起兵反叛,被准备已久了牵招一举击溃。
    当然,在前两年季汉会盟北疆,横扫诸部,建立灵州之后,这场战只能算是余波,起到的是进一步贡固以季汉为主导的大漠联盟的作用,不过这场仗的后果是明显的,在很一段时间里,再没有敢于挑战季汉的权威,这就保证了季汉的后方稳定,我并不想日后我全力平定南方地时候,北疆会在后面给我一刀……虽然说就眼下而言,这种可能小到几乎没有。
    冀州的形势一片大好,有三叔亲自坐镇,一年的时间,冀州所有的叛乱全部被荡平,而曾是曹魏尚书令了凯所掌握的大量行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季汉的突然打击之下,整个冀州几乎都是和平归顺的,组织架构并没受到较大地破坏,而季汉派去的人员与较好的融入了当地的官员体系之中,于是,冀州地巨大动能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眼下,就算马上抽调全部军力南下也没有多大问题了,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当年曹魏多少次大败之后,还能保的天下第一的力量来源,冀州和关中这些地方,其恢复能力简直是太强大了。
    不过,正如上所说,我并不打算立即对吴魏联盟展开反击,在压力的作有征他们只会团结地更紧密,而且,季汉国力虽强,但也没有强悍到当年曹操的地步,孙曹两家虽弱,却远强于当年的孙刘,而以曹操之力尚且失败于赤壁,我哪敢说自己在军南指就可以平定海内?打,并不是上策……
    我高估了曹魏和东顺的联盟的稳定性,我想到会发生变化,但是没想到这变化来得那样快,我们还没有对曹魏下手,宛若城突然发生了巨变,当姜维把消息传回为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但是我们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地司马懿突然对身边的人下了手!原来这个融狐狸的狡诈,狼的坚忍,鳄鱼的残忍和自私于一体的人物,之所以没有攻破姜维驻守的关碍,并不完全是姜维的力量,其中更多的是他自己别有所思。
    原来,自前几年司马懿与曹魏的关系出裂痕开始,东吴就多次他联系,想要策反于他,伺是司马懿觉得时机未道,不肯同意,去年的时候,魏吴连合,他的表态才开始松动。他眼下的实力较弱,身边又有两个名在他之下却不肯从他将领的徐晃文聘在,他过的并不是很顺,所以他要求东顺和曹魏结盟的条件里,加上曹魏兵分两路进攻季汉的要求,一路是曲休,一路是司马懿,而徐晃和文聘两部就与司马懿一同出兵,对此,东吴自无异意,而曹魏也并没有往心里去,更何况,徐晃和文聘这两人名为属下,实有监视之权,并不完全统属,与司马懿共同出兵。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在与季汉的征战中,司马懿就开始他的地算计,他用季汉的为削弱徐晃和文聘的实力,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宿将,也没一个是笨人,但是司马懿千方百计设计下的各种小花招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在司马懿义正辞严的说辞面前,似乎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全力征战就对不住大魏,就不算是忠臣。
    结果,这场任战就成了徐晃,文聘与季汉的征战,面对这种情况,姜维本能的把它当成司马懿的诱敌之计,紧守城池,闭门不出。凭借关城来消耗魏军地战力。
    在连续不断的攻城中,司马懿一方面消耗自己的手上。以表示对曹魏的忠心,当然消耗的大多是陈泰这样与他不完全一条心的将领;另一方面消耗徐晃两人的忠诚手下。从而达到了清除异已的目的,可叹除文两人落入司马懿地算计而不自知,这还不算,司马懿找人对徐晃和文聘两人说,让他们分别给王平和郭淮写信,王平原是徐晃手下,在阳平关时被围而降季汉,郭淮与文聘曾是好友,他是因为被困丞谷关,无处可逃,这才归顺,两人开始不同意,一是没必要写,二是就算是写也没有什么用,王平和郭淮肯定不会回归曹魏。但是劝解的人说,就算是不起作用。只要引起季汉的注意就可以,那样季汉内部不和,自然可以给曹魏提供了进攻的机会,两人想想是这个道理,于是写信,季汉王平郭淮接信,立即交给姜维,姜维大笑,让他们回信,劝徐晃两人归顺,一来二去,信写得多了,于是司马懿打个借口,把信弄了来,在帐中拍案大怒,大骂两人心怀异志,两人自然不服,说起是有人劝解,设下的计策,可再找那人,却怎么也找不以,听说那人已降了季汉,这一下,两人知道受骗,徐晃连怒带急,当场晕倒,不到在日,竟然病故了。
    这时,司马懿一步一步的削弱两人的实力,剪除他们地影响,把他们逼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徐晃身临其境死,司马懿以吊唁为名,突然发动,将徐晃,文聘两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老将文聘被控制住,不甘受辱,在徐晃灵前碰死。
    这一切,就是在季汉的眼皮子底下完成地,由于司马懿布置击密,季汉毫无知觉,被他连还计所骗,守城不出,而司马懿在季汉坚城之下,从容的整顿军马,大肆安排自己的心腹,由地他是名义上的统帅,没有徐文两员大将,自然无人能与他相争,当他将一切安排好之后,这才徐徐退兵,回以宛城,又联系东吴,宣布改旗易帜,归顺东吴,成为东顺地左都督。
    东吴立即应声而动,由奋武将军朱恒引军。镇军将军二皇子孙虑亲任监军策应,引军南下,威胁曹睿,让曹睿接受这个事实。
    消息传出,曹魏与季汉尽皆震惊,我首先是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的来证明这个消息是真的,并不是一场骗局,文聘的养子文休就逃到了季汉,眼下正在姜维军中,从他口中,我们得知了事情的一切真相。
    我心中不由一阵阵发冷,由于在北疆我曾击败过司马懿,而在洛阳,先生又一次令他狼狈而逃,不自觉的,我对他有些轻视,可是看他近日所为,我重又发觉,他当真是一个可怕的敌手。
    更可怕的是,实力大涨地东吴眼下拥有陆逊和司马懿两个绝顶的高手!
第六十九章 海上来敌
    曹魏算是完了,我想,听到司马投吴的消息,只怕曹睿该跑到祖庙曹曹的陵前痛哭一场的……不过,曹睿找得到曹操的陵么?一代奸雄曹操死后设下了七十二疑家,只怕找起来难度要大一些,也难为了曹睿这个当孙子的了。
    如今,魏吴之间的关系看样子是不用季汉来挑拨了,他们本身的心结更明显了,只可惜,司马懿居然量降了东吴而不是归顺季汉,要主化前途,季汉怎么也比东吴要有前途吧,不过,这或许也是我的失误,虽然一直构陷司马完懿与季汉勾结,我们却并没有当真与司马懿商议地这归顺的事情,我总觉得,司马宣王是自己要当君主的。看来,知道历史有时候反而会限制我的思想。
    不过,现在想是晚了,别外想招吧,嗯,先看场好戏,想办法让魏吴打起来,首先减轻对魏吴的压力,在各条战线上采取表面上的守势,然后让知闻所传出假消息,说季汉北疆战乱,刘豹郁筑建背叛,季汉全力向北,无心南下,再给曹魏颗定心丸吃,让他放下心来,先去解决咄咄逼人的东吴,不过,能收到什么的效果就不一定了。就算没有魏吴之间的战乱,我们由相峙转入反攻也需要时间,从冀州向司州和益州调兵肯定不是一蹴而就地,等我们一切准备好了。下次进攻地时候,就是曹魏和东吴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真怪了,司马懿降吴的时机很奇特,眼下可正是他实力最强的时候啊,并吞了除晃和文聘两部,占据宛城一地,军威大震,正当做一番大事之时,何以投降呢?”黄权显然还没有从地震惊中清醒过来。
    “这证明你不是司马懿那样的奇才。”其实我也是从反方向想才得出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