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而遇孝武帝,君臣相得,你父之幸而遇先帝,此际遇使然。旁人谁都可以说我,但是你不可以,你没这个资格!”
    呼和昂的话让关凤愣住了。她本不善长篇大论,对国家大事也分得不是很清,停了片刻,她才道:“可是,你是匈奴人,还是汉人呢?”
    “我是汉人!我当然是汉人!我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每一代人血里流淌的都是大汉的血脉。虽然大汉负我家甚多,但是百年来,我家从来没有攻掠过大汉一寸土地。或许你不懂得生话在异族的我家是如何的痛苦,但是你不可以轻视我们心底里这片感情。不过,是汉人还是匈奴人。在你眼里,真得那么重要么?“
    关凤想了片刻,展颜一笑:“是啊。真得那么重要么?其实,我只要能统兵,你是汉人还是匈奴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呼和昂仿佛被人重重打了一拳,连着后退了几步:“你说什么?只要你能统兵?”
    “是啊。只要你让我统兵,我就可以答应嫁给你。我要征战天下。我要完成父亲未尽的使命,荡平天下,为父报仇。我要施展我的所学,我要让人知道关家除了我大哥二哥,还有我!”
    呼和昂的脸已是惨白:“原来,你并不是要选出配得上你的男子,原来你问我那句话是这个意思。可笑我还以为,你要与我并肩做战……”
    他突然镇定下来:“公主殿下。在下虽然不才,但还不想要一段互相利用的感情。我家十几代的朕姻生活早让我厌烦了,不然我不会登台打擂来选亲。可是想不到。这擂台,却也是一个骗局!请转告陛下,就说呼和昂配不上公主。让他失望了!”
    说罢再不回头,转身而去。
    关凤望着他的背影。想说什么,却终是没有说出来。只喃喃道:“为什么,这是为什……”
    我站起身来,走过去。道:“凤儿……”
    关凤突然暴怒:“为了你的天下,你让我丢尽了面子,我恨你,我恨你!”说完捂着脸哭着跑了。
    独留我在原地。喃喃道:“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派人在宫门处请回了呼和昂。他与关凤的话让我动心——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被大汉痛骂百年地叛变家族,居然内心里有着这样深深的对大汉的眷恋,对故国的忠诚。无论他与关凤的事成与不成。
    我都要与他谈一谈,我要告诉他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要告诉他我愿意接纳他和他的全族。
    不多时,呼和昂回来了,我单独在宣室中见他。灯光下,他长发飘飘,眉请目秀,看起竟有一股子书卷气,不象出身在武将世家,更不象是有着匈奴人的血统。他的头发没有象汉人的那样挽起来,也不鲜卑或匈奴人那样髦头,只是散乱的披着。论起风姿,我见过的年轻人里,除了曹肇和王睿。没有他人可比,论起武功,更是绝顶的一个高手。说起来,这段时间里,关凤的婚事一团乱,我却因此发现了无数的人才,若非此事,我虽知呼和昂之能,却哪能把他与历史上那样以一已之力改变整个北疆进程的“韩龙”朕系起来。
    呼和昂见我不说话,略一沉吟,唤道“陛下。”
    我一愣反应过来。缓缓唤他字道:“汉隆,我找你,先向你道个歉,首先是解忧公主之事。她似乎伤了你。”
    呼和昂道:“陛下,此事不怪公主,是臣错了。臣本该想到,我现在是‘匈奴人’,公主又怎会看上我,她看上的,不过是臣手中的一部族人,近万兵马。”
    我听出他的讽刺之意。当下打断:“公主年轻,想事不周全。但是绝非朕想要你那点子人马。匈奴早已落属,朕若要你出兵,你能不出?怎会以公主来捆缚你?”
    呼和昂低头道:“这,是臣一时失言,请陛下不要放在心上。”
    “汉隆,朕说向你道歉。是两重含义。其一,解忧公主是朕的义妹,朕这个歉只是家礼。其二。却是国事,朕曾着人对你说,当年是大汉负你家,而非你家负大汉。今天,朕想当面对你再说这句话。不用惊疑,这话朕早就想对你说,孝武皇帝虽与朕并非出自一支,但皆为景帝之后,朕地祖上中山靖王与武帝一奶同胞,所以,先辈的对与错,朕不敢评论。朕常想。若李将军,遇高皇帝,龙虎风云际会,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因凤儿招亲,你与朕能单独相见,也是缘份。若是他时,朕不会有机会和你说这么多话。朕现在想问你,你可愿永远做一个匈奴人?你可想与朕一起。弥补祖先的遗憾?”
    呼和昂泪水横流:“陛下,臣愿,臣早就愿意。臣一族,在大汉被视为匈奴人,在匈奴被视为汉人,汉人骂我们是叛徒,没有气节,匈奴人认为我们心怀异心,时时防范。若不是我族在匈奴封王占地,精兵勇将强悍无比,早就被人吞掉了。陛下,这身处异乡的滋味,不好受啊!”
    他伏在地上,哭得象一个孩子。
    我扶他起来,看着他的眼睛,道:“李汉隆,初次相见,朕很高兴见到你,朕代表季汉,欢迎你回家。”
    他一愣,再次跪倒:“臣李昂愿追随陛下,至死不离!”
第五十七章 北疆之战的序幕
    汉隆,起来起来。既然是一家人,咱们就说些知心话。你久在匈奴,你说,匈奴人与我们汉人可是一条心么?
    回陛下,若是此前您垂问的话,臣必然会说,匈奴人眼下归附大汉,已无他想,自然不会有二心。但是现在,臣只能回答,臣不知道。
    不知道?我故作惊讶,却满意他的答案。
    不错,臣不知道。臣若说匈奴人有异心,但眼下匈奴人归附大汉,出兵北上东征,立下汗马功劳,臣有此言,不仅对不起匈奴,更加有损于季汉。但若臣说匈奴人与季汉一心,那却又是慌话而已。有一个比喻,臣不知当否,匈奴如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我笑道:这是曹操说吕布的话。
    正是,吕布亦是出自并州,其人天生带着匈奴的野性,见吕布,便如见匈奴。这些年,三国大乱,无论是匈奴人,还是鲜卑人,都较快发展。眼下为季汉和曹魏两强进逼,他们又互相争斗,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太大的危胁。但是若有一日,鲜卑或匈奴腾出手来,而三国再乱,铁骑南下,则神州故地,不复为中原所有也。
    我笑道:你离中原日久,只怕是对中原实力已不了解,眼下无论是季汉还是曹魏,任意一国实力,都不是鲜卑和匈奴所能抵挡的。
    李昴道:臣的确不知季汉与曹魏真实实力,臣毕竟离国已久,好多内情是臣不了解的。比如陛下今日用所五雷神炮,声如霹雳,动人心魄。更有诸葛神弩,渭南大战时诸葛丞相所用地雷,皆是如此。臣知道,自古以来,中原的奇技淫巧之技,便远不是北地胡人所能比拟的。而且这些年,仅是并州梁习一人,便使匈奴苦不堪言,但是陛下不要忘了,梁习对付匈奴人的军队,可是更加精锐的匈奴铁骑啊!胡人地长处是人人能战,个个善骑,行动如风,凶残狠绝,不计较一城一地这得失,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汉人一支部队。而汉人呢,却总是生视一城一地的得失,各守其土,各负其责,所以汉人的土地是胡人的数倍,人口是他们的数十倍,却总也无法征服胡人。
    我一时愣住,想了想,笑道:如你所言,对付胡人该当如何?
    李昴道:对付胡人,只有三个办法,最简单地办法是,把胡人全部杀光。
    我听着这句话,不由在心底里打了个突,哪怕是在我最疯狂的念头里,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想法。种族灭绝啊,长象俊美简直可以和温如处子的曹肇相比的李昴,居然会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当然,其实这也是很难的,因为你做不到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而且杀到最后,往往你手下的士兵都会和你一起陷入疯狂。而疯狂的人,最终会自己走向灭亡。陛下要做开国地君主,不该用这个办法;其二是以胡制胡,给胡人陪养对手,让他们自相拼杀,互相争战。草原就那么大,人就能养那么多,人口多了养不了了,他们自然要南下夺取膏腴之地。但若他们自己内耗,保存在一定数量上,他们自己杀得差不多了,自然没力量南下。
    我点点头:那其三呢?
    其三就费时费力了,那就是花大力气,用刀剑来教导他们,用观念来改造他们,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同大汉,从生活上服从大汉,这样,胡地就能变成汉地,胡人就能变成汉人。此计耗时过长,非一世所能做到。以上三策,不知陛下愿用哪一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