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梁扶起,抚慰道:“将军有勇名在外,自广东从军便屡立战功,今日所得,亦是将军拼死厮杀而得,不需谢我。”
    他嘴里说不需谢,其实又是暗挑张国梁以前立战功而不得用,张国梁再精细也是个武夫,这些花花肠子官场阴谋哪里是张华轩的对手,待张华轩说完,便又将自己胸脯拍的咚咚响,表示一定要给张华轩效力,指哪打哪,绝没有二话。
    安抚了张国梁底下的事就好办了,除了张国梁外,淮军的其余将领不是张家宗族的人,就是张华轩提起来的心腹。
    王云峰做战勇猛,加授参将,正三品衔,没有别的加赏。赵雷虽然只是个哨长,出城做战时手刃三十余人,被城头万余人看在眼里,极大的鼓励了士气,职务被提为帮统,也同样加参将衔。
    苗以德,参将,钱武等十来个管带与各级军官,或是游击,或是守备。
    这一次扬州之战,不但张华轩捞足了好处,营头里的大小军头甚至是负责后勤辎重的各级军官,都是各有加赏,一时间军营里顶戴辉煌,淮军也算是摆脱了地方土团练的模样,算是清朝的半正规军了。
    除了原本的军官外,还有几十个士兵也因为做战勇猛杀敌很多,被张华轩提拔为军官,加上守备和千总、把总的官衔。
    没有个人突出表现的军官和普通士兵,则按品级的不同,各有张华轩私人拿出来的赏赐,有个士兵就因为比同列多开了两枪,就拿了十两白银的重赏,喜的当场晕了过去。
    整个仪式闹了一个多时辰,受到加赏的军官和士气挺胸凸肚,没捞到任何好处的垂头丧气,有的心生怨望,大多数人下定决心,要在下一次做战的时候拼命表现,博一个前程出来!
    这种封赏大会,不出意外总会大大的激励军队的士气,很多人急红了眼,恨不得现在就让张华轩带着他们去打一仗才好。
    可惜张华轩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个要求,封赏大会一完,张华轩便宣布军队暂且没有出动的计划,让各级军官带着士兵好生训练,不能马虎懈怠,对很多人期盼的出征打北伐军的事,张华轩却是只字未提。
    笑话,他张华轩用的是清军的名义,心里想的却是推翻清廷的主意,若不是知道这会子时机没到,只怕就会立刻易帜改旗,与李开芳一起打向北京!
    让他去把刀枪对准北伐的好汉子,张华轩怎么厚黑,也当真是做不到这一点。
    况且,这一两年内苏北太平,皖北和江南各地都不太平,仗是有的打,军队有的锻炼,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想办法广辟财源,用来更进一步的购买武器和扩大军队的人数规模,而不是用钱去保满清的江山!
发财大计
        军营会议之后,张华轩马不停蹄,立刻赶到离淮军营地不远处的俘虏营中视察。
    自从扬州大捷后,淮军地位水涨船高,淮安府当地官员对张华轩毕恭毕敬,对淮军也很倚重,北伐军都快打到保定和天津了,谁知道会不会和大伙儿开个玩笑,到淮安城来逛一圈?有一支强军坐镇,那可是比什么都强。
    要知道淮安也是南北要冲,漕运所在,明太祖当年可是在淮安设了四个卫所来镇守,清朝立国后内地太平,在淮安这样的内地州府驻军不多,就在清江浦有南河总督的几千标兵,谁都知道,那兵不管用!
    于是淮军还没有回来,知府王梦龄和通判陶金诒便又划了几百亩河滩地给淮军,所有的木料与营建都是淮安府的,两个月时间淮军的军营扩大了一倍有余,很多营房暂且用不着,正好用来关押在扬州战时俘虏的三千多太平军。
    清军与太平军做战十几年,对俘虏有处置向来残酷,将领是肯定不能活命,多有凌迟处死的,普通的将领也多半斩首,士兵也有很多被屠杀,只有少数老弱被放走,或是把精壮士兵留在营里,充做劳役苦工,虐待至死苦不堪言。
    这些太平军被俘之后,将领们自忖必死,普通士兵也是惴惴不安,整个俘虏营中一夜数惊,很多人惊吓的不能安睡。
    等张华轩进营来后,整个俘虏营中一片惊慌,只怕是张华轩前来处置他们,死期已至。
    这些士兵中李开芳的部下很少,北伐精锐都是广西老兵,意志坚定敢打敢冲,很少有被俘的。当日破江北大营,北伐军是主力,打破江北大营后,留下罗大纲的镇江守兵去扫荡清军残部,不成想张华轩回马一枪,立刻把这些守备部队打跨。
    他们多半是在武昌被破后从军,也有的是罗大纲从南京和镇江等地招入军中,不论是士气纪律,还有战术素养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不但与淮军相差很远,就是与清军的绿营兵比,也强不到哪里去。
    因此等张华轩进来视察的时候,看到的军队是萎靡不振,胆小害怕,眼神空洞满脸惊惶的乌合之众。
    他心里颇为失望,淮军组建的时间短,缺乏有经验的老兵,如果这些被俘的太平军中有相当数量的老兵,倒不妨抽入军中,好生培养后一样能用,不过从眼前略扫一下的结果来看,这个打算是要失望了。
    不过这些俘虏他也并没有让他们白吃粮的打算,杀了或放了都不成,用来做些苦工,正合时宜。
    扬州一战,消耗的炮弹与子弹火药,加上动员军队的费用,事后的赏赐等等花费,足足用了张华轩十一万两白银。这样的中等规模的战事还花费了这么多,如果仅用张家的财力,淮军的敌人不需要再与淮军对阵,只要再消耗几次,这支军队就会不败而败,不战自溃。
    清廷当然也知道,以官绅自己的财力能组建起一支军队来,如果要维持的话,却是万无可能。从今夏起,曾国藩等团练大臣已经可以自己开设粮台与设厘金局,从地方上想方设法搜罗财赋,张华轩当然也有这个权力收取厘金,琦善已经在扬州动手,在下河设局劝捐厘金,每亩收取八十文到二十文不等,在邵伯镇等地的米行抽捐,每石米收五十文助饷,他一共就万把来人,火器很少,打仗耗费少,仅在扬州等地收取的厘金,就已经足够他的花销。就是如此,此老仍然贪心不足,助捐的厘金种类越来越多,花样翻新手段狠辣,从扬州到淮安不过三百里地,收捐的关卡就足有八个,弄的张家的生意也被剥削,还是张华轩一纸手书,免了张家自己一家的厘金了事。
    江南大营也在江北开设了粮台,准备与琦善抢抢生意。
    再加上漕运与南河总督也有资格开局收捐,厘金之患,将肆虐江北大地。
    其实自从太平军兴,一直到同治年间彻底被灭,清政府在一段时间内有巨大的财政亏空,皆是仰仗厘金收入,才勉强弥补过去,到了光绪年间,厘金有过百种之多,收入一度达到四千多万两白银,居然超过了正赋!
    张华轩虽然也设了粮台,也开始收取厘金贴补最近的用度,却并没有当真打算在百姓头上敲骨吸髓,他要建立的是新式军队,而且要的是地方百姓将来的支持,现在拼命收厘金,一年估计也能收入百万以上,不过这种杀鸡取卵的办法,对他而言是绝对的得不偿失。
    不仅他自己将来不收,反而要想方设法,让别人也收不成!
    不收厘金,也没有朝廷拨款,仅凭现在的收入当然不成,兴办工业,现在本钱不足,他的资历威望也不足对抗来自朝廷的攻讦。要知道现在洋务运动未兴,以曾国藩与李鸿章加奕欣等人的威望,才算开创起工业化的皮毛,凭他现在的实力,如果想办工厂,修铁路,等待他的一定是弹章四起,最终免官罢职!
    一口吃不成胖子,张华轩打定主意,羽翼未丰之前,先慢慢儿充实荷包,多打胜仗,等他势大难制之时,再言其它。
    第一步,自然是以现有的条件出发。
    苏北一带也是鱼米之乡,盐城的大丰、滨海、响水诸县一带,沿海的荒滩无主土地很多,只是政府无心无能,根本没有人去打这些土地的主意。张华轩已经得到总督怡良的首肯,再加上巡抚吉尔杭阿允准,用三万两白银的价格,买得这几县十五万亩的滩涂土地,这价格等于是白送,不过这些土地原本是滩涂地,需要平整加以施肥后才能使用,所费极大,根本无人问津,张华轩是当红按察使,这一笔买卖虽然与他的官职无关,也不是用什么养兵屯田的名义,而纯粹是用张家生意人的途径去谈,怡良与吉尔杭阿不过是卖张华轩一个面子,图的是他的军队支持自己这个总督与巡抚罢了。
    送十几万亩无主滩涂地,得一个实力按察使的支持,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