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则八思巴是他们荣誉的象征。所以出兵是最多的。
赶到青海的日月山那是时间上的问题,相信满怀怒火的他们,最慢也只要一个月就能赶到,那时候,在日月山一带的窝阔台军队到底是什么状况。将会一览无余。再也无所遁形了。
其实忽必烈真的不希望海都在那个地区出现,倒是情愿在岭北行省遇上海都大军。因为此刻的他也在往岭北行省的路上。考虑的最终结果,他还是决定要御驾亲征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无论海都在那个地方,岭北行省的药木忽儿与昔里吉,还有那个已经失势的撒里蛮。在他眼里是必然要尽快灭掉的。
当姜明看见元军渐渐地退却,又接到由张弘正遣使送来的国书,当下不敢怠慢,马上就召集政事堂的众人开始商议。同时发出消息,请文天祥和陈宜中到福州议事。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的上是一件大事,至少在东南一带的百姓眼里,应该是朝廷胜利,蒙古人屈服了。对于军心或者是民心,都能取得一定的带动。
待到听斥候回,说是元军确实已经推出了福州的辖地。一直往建宁府退却,没有不轨企图的迹象。于是姜明吩咐斥候纷纷出去,严密监测四周动向。然后就下令打开城门,允许百姓和兵卒暂时自由出入。
福州北围困约有一年余,门始终是没有打开过,城内的百姓真的有些憋屈了。闻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奔走相告,举手欢庆。就算是没有什么事情,也走出福州城,去看看城外的各座山上,被元军蹂躏成什么样子了。
对于这次的和,朝野上下除了姜明之外,没有人不感到意外的惊喜,因为以现在宋朝的交通和情报的闭塞,是远远不能了解忽必烈此刻的心情,和蒙古人的内忧外患。
只是在强势之下,突然转为意外和谈,奇怪之余,感到一阵的侥幸,无论是心理情愿或者不情愿,但是能得到一个修生养息的时机,也是不错的,之余忽必烈为什么要和谈,大家却没有真正的往深处去想。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已。
但是这件事情,姜明如解释,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也说不清楚。索性就不做声,只是在听着政事堂诸人的议论,然后在一边分析自己的事情。
关于政事堂,姜明开始是起意于组建阁的构思,但是慢慢的体会出其中的好处来,用陆秀夫和张镇孙等人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弥补自己在政治上的不足,为此,他也得意了很久。因为作为一个后来人,对于历史的典故还有宏观都很明白,但是缺少的就是实践,还有就是同现实相结合。
祥兴年就这样渐渐的过去了,关于顺昌王朝的使节,福州诸人也保持了一个相当的克制,虽然心里明白他们其实是替元朝的忽必烈来做说客。但毕竟是以大宋幼帝的名誉前来。对于皇室正统,还是存有一份留恋之心。
不过已经无伤大局。在忽必烈刻意的授意,和姜明的佯作不知的情况下,双方的谈判陷入了胶着,由和谈变成了相互指责正统,可是做一些无谓的争执起来。
其实姜明也是刻意如此的,趁着这个机会,将谈判的大权交与陆秀夫来负责,因为他知道陆秀夫这个人虽然经常的和自己意见不合,但是为人方正,并且对于开封那个傀儡政权没有什么好感,最让人放心的是由于陆秀夫为人过于不拘言笑。也善于交际。所以对于忽必烈这次派来的使节,特别如留梦炎之流,有着深深的厌恶感,有着这种原因,所以就算是陆秀夫和张镇孙等人再迂腐,也他也不担心会被对方迷惑。
更何况,双方都是以拖延时间为目的。那里能谈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呢?而陈宜中作为姜明的代表,与柳七伤、侯强一起,名为参与谈判,实为监督着谈判内容。而文天祥还没有赶到,蒲寿庚对于行朝来说,有些愧疚之心,毕竟曾诛杀过赵氏宗室,所以只是在福州露了一下脸,就转会泉州,而他的决定权,将交于其兄蒲寿晟来决断。(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一百零一章 银行构思
乎是顺昌王朝的使臣团到达福州的不久,于祥兴三姜明就乘船回到台湾,接替陈宜中在台湾的工作,那里张鹤正在等着他呢!
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台湾,期间张鹤来信催促了几次,虽然由于比较尊重姜明的原因,张鹤的言辞之间礼节使然。但是依然掩饰不住他心里的那份焦急。在鸡笼山的兵工基地,已经是越来越据有规模。名称也由鸡笼山按照姜明的意思改成了基隆。
随着那里的军工、造船、冶炼和矿产的发展。基隆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工业化城市。此次姜明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新建的基隆。而珠海在陈宜中去福州之前就交与了许继荣打理。
依着陈宜中的从政和民生了解经验制定的策略,本来是武将的许继荣却是因为受伤残疾而因祸得福。成了陈宜中手下的得意干将,虽然说不能推陈出新。但是萧规曹随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
台湾以南的海盗不是被肃清,就是看见势头不对而赶来投奔,精壮为大军提供了不少水上好手不说,就连他们的家属,也为台湾提供了很多的劳动力。
再加上从漳州来的众多移民,珠海一带的耕地增长速度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害的府政院内不断的增加统筹人手,由于实行的是按需分配的制度,所以不存在家有余粮的事情。在饥民遍地的时代中,消极怠工和吃大锅饭的现象也没有吃饭。
百姓们其实要求的也并是太高,只要有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能吃上一日三餐就已经满足了。所以对于珠海现在实行的政策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就算是有一些原来的富户心中纵然不情愿,但是很快的就被压制住了。
而且一直以,许继荣都严格的执行者姜明所下达的禁海令只允许_民或者是一些表现比较良好的人抽签来出海捕鱼,船只则实行严格的管制,所以至今为止,台湾的秘密仍旧没有暴露出来。
所以姜明对于珠海不太多的心思。他的重心还是放在基隆这边,因为只有武器的领先和工业的发展才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上阿合马所说的那种状如木桶,长三尺有余,黑黝黝的显得极为吓人其口中喷射黑球,最远可达一里开外的火器。正是张鹤按照姜明的回忆构思而成的红衣大炮的前身。而上次只是为了今后战争而进行的演练。用来试验其的射程和杀伤力。
看过效果之后。明显得比较满意。其实他对于武器知识知道地比较可怜。但是由于在后世网络地发达使他涉猎了不少。看着张鹤所造地红衣大炮。身用生铁铸造。长三五尺。重五百余斤。有多道加强箍发射大约十斤重地炮弹。用一辆车运载。车轮前高后低。可在车上直接发射。这是出于对运输地方便。在短时间内用火炮来攻击元军。可以说是不现实地行为。
至于威力以达到二里左右。虽不尽人意。已经引起来福州城上下官兵和朝臣们地欢呼。至于落地后地效果。姜明通过望远镜观察。虽然还算可以。但是不用大量地火炮形成集团性、大范围地轰炸。对于元军地骑兵伤害还是不大。
对于这样地大炮门大约就要五百余斤生铁。加上车子地用度。至少还要二百斤左右地是很令人心疼。觉得还是飞雷炮比较划算一些。
至于炮弹。当然是依据火药包而制成地开花弹姜明地心里。所谓地铅弹或者各类实心弹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几里之外。就算是砸着了又能伤害几个人呢?只是姜明从这个里面又联想到在某部电影里面看到地链球弹。就是用火炮发出状似流星锤地炮弹。用于海战上发射出去。来打断敌人地桅杆或者是撕破敌船地帆是个不错地选择。总之在战争地总结中。他也获益良多。也急需要找一个行家相互商量一下才是。
所以他选择了来到基隆。初到。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地眼睛。基隆境内东、西、南三面环山虽然山势不高。但是按照自己地要求。没有动哪里地植被。只是今天随着他地到来。本来掩饰很好地一座座炮台都掀开了遮盖向他敬礼。随着姜明座船地过去又恢复了原样。简直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北面为港湾入口处地岛屿被取名为和平岛和ww_w。1…6……k。c_n桶盘屿。在上面没有布置守卫。也由于姜明地安排而没有人经过地痕迹。只是行成天然防波堤。横门户。
经基隆河入海口处往里面走了大约两三里左右,就发现豁然开朗。两岸的战船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