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准备俱齐,吕不韦亲自率十五万人马东征东周君。兵过黄河,吕不韦先派蒙骜率五万兵马迎击韩军,准备在韩国放松警惕的情况下给以突然袭击,重创韩军后达到威慑其他国家的目的,吕不韦就可以优势兵力压境,威逼东周君不战而降。
  蒙骜因为参与士仓和东郭放的叛乱本该惩处,经赵高规劝临阵倒戈。子楚登上王位后,蒙骜仍然心存疑虑,惟恐庄王出尔反尔将他治罪。谁知因祸得福,不仅没有受罪,反而升为大将,这次吕不韦率军出征又被保举率军迎敌。蒙骜为了感谢庄王知人善任之心,也为了个人争得战功,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一举击溃前来进犯的韩军。捷报传到吕不韦那里,他在嘉奖蒙骜的同时,又调拨五万人马,令蒙骜率十万兵马乘胜追击,攻入韩国境内,占领韩国的成皋、巩、荥阳三地,设置三川郡。
  蒙骜在韩国步步紧逼节节取胜的同时,吕不韦向东方各诸侯国发布一篇言辞犀利的讨伐檄文,用舆论攻势的压力威逼东周君及其他侯国,让东方各国闻之心惊胆颤,不敢出兵救援韩国和东周国。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可以复加矣。天子既绝,贤者废伏。东周君以区区王室后裔而行天子之命,恣行妄为,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于不肯者乎?我大秦之主奋先王之余烈,历经百年图治而崛起河西。王室衰西秦兴,此乃天授命我主。我主奉天承运,修德立善而为天下之民长,长有德而息无德,赏有义而罚不义,兴民德而罚民怨。今东周君以诸侯之命而用天子之礼,逆天违地,以无道之君伐有道之主,且乘我大秦痛失二主之际,煽诱各国轰然而起,奸诈至极也。
  我主墨节哀,兴义兵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雎自用也,辟远圣制,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天之所诛也,人之所仇也,不当为君也。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仇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仇者,身死家戳而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进,禄之以其国。义军之来也,攻伐无道而拯救生民也!义军之过也,秋毫无犯而市肆勿变也!诸侯列国若出兵相助,当为本军所欢迎;若助纣为虐,则同在歼灭之列,不谓言之不预也!
  檄文一出,人人惊恐,东方各诸侯国惟恐招来飞祸,都打消了出兵救援的心思。就是魏国与赵国两个结盟的国家也因为吕不韦早已暗中派人活动,内部对于出兵救援之事争论不休。吕不韦趁各国观望犯犹豫的大好时机,以十倍于东周国的兵力压境而来,直逼国都巩。
  东周君坚闭城门等待多日,不见其他国有一兵一卒救援,伤感之致,但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拒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在众人的劝说下,东周君开门纳降,率百官匐匍于地,跪迎吕不韦大军入城。吕不韦端坐在饰有华盖的战车上,随大军缓缓驶入城内,来到王宫大殿前,见东周君跪在地上,脖颈上套着绳索,正向自己频频叩首,其他文武大臣也衣冠不整地散跪在东周君身后,吕不韦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快感,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向他这样跪着,而且跪在面前的竟是赫赫周天子的王室后裔,有君王之称。
  吕不韦稍稍心猿意马之后,轻捻胡须,把手一挥,拿出王者之风,用得胜者的口气说:“东周君有自知之明,顺应天命,主动迎降,可谓大过之后有所醒悟,人恒过然后能改,则不失为君子。孤一定奏明大王赦其死罪,保留封邑,维持周王室祭祀。”
  吕不韦说着,提高了嗓门,“来人,先把东周君推上囚车押解咸阳,等候发落!”吕不韦在东周国都巩城歇兵几日,下令把宫中器皿以及所得偃师、谷城、平阳等七个县的图籍装上车,城中贵重物品一律掠走,能带则带,不能带的就砸毁与烧掉,这样一折腾,巩城几乎成了一座废城,吕不韦这才心满意足地班师回朝。
  回师途中,吕不韦坐在战车上一路耀武扬威,踌躇满志。如果把秦国比作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那么吕不韦俨然觉得自己就是掌管这巨轮的舵手。
  凯旋大军回到咸阳,庄王为了显示自己初登大王之位后获得的赫赫战功,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出城外。
  在秦国对外掠夺的争战史上,这些胜利实在算不得辉煌,但庄王却高兴异常,他认为灭掉东周君打通了秦国东进的战略通道,揭开了秦国吞并东方各国的序幕。特别是吕不韦“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让庄王看到灭掉东方各国的希望,还有吕不韦向天下发布的那篇恩威并用的征战檄文,使秦国从观念上取得了统一天下的合法地步,这小小的胜利在庄王看来,正是他承袭祖业奋发有为的前兆。
  庄王为了实现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征战思想,故意显出王者之风,接纳了吕不韦的建议,不但没有杀害东周君,而且把阳人之地封赏给他做食邑,允许东周君在那里建立宗庙,维持先祖的祭祀。
  至此,自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到平王东迁宣告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历经八百多年的周王朝终于彻底画上了句号。
  从此,中华大地上开始了连象征性的统一君主也不存在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天子的时代,然而,“群龙无首”的局面决不会存在太久,因为一个真龙天子已经跃出云层乘风而来。
  二
  阳春三月,鸟儿争鸣,花儿争艳。
  兰陵的春天似乎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刚入春就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大山深处一片葱绿,这半山腰间各种说不出名字的花儿争奇斗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放着,像赶春儿似的。山脚下几株高大的灌木掩映下有几处破旧的青砖瓦舍,老远就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秽则塞,危塞则亡。彼国错者,非对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李斯诵完先生布置的《王霸》,悄悄问坐在窗下的好友韩非:“韩师兄,你要不要小解?”
  韩非放下手中的竹简,点点头。
  在众多的同学之中,李斯最佩服韩非,韩非人长得瘦小,还有些口吃,平时不爱讲话,但文章写得特别好,不仅文采飞扬,而且论证说理有力,擅长把历史故事和寓言融于行文之中,论辩周详,鞭辟入里,文章锋芒毕露,语气夺人,有一般雄健峭拔的凌然气势,时常得到老师荀况的夸奖。正是因为这些,李斯才主动与韩非友好,在称兄道弟的表面下,李斯十分妒嫉韩非的才华,他对韩非很不服气,可每次作文比试,他总是逊于韩非,不服气也不行,只能放在心里。二人来到茅房,刚要入内,恰好碰到一只黄狗正在追赶一只浑身污秽不堪的老鼠。李斯一跺脚,黄狗吓得夹着尾巴跑了,老鼠幸免于难,它瞪着贼溜溜的眼睛从粪堆上爬过,躲进洞里,仍不时从洞里伸出头来,瞅瞅这里的人走了没有。
  李斯看着露头藏尾的小老鼠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起自己几年前在家乡上蔡给人做事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一无所有,寄居在远房一个表叔下当文书,能做那差事还是母亲苦苦哀求才让他得到的呢。每天给人抄写公文到深夜,夏天汗流不止,冬天脚手冻得发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那苦差事,有时还不讨好,被劈头盖脑地臭骂一顿,然后重新抄写,那忍气吞声的委琐之态与这厕所中的老鼠有什么不同。
  二人从厕所出来,李斯默默再把老师要求背诵的《王霸》一文在心中过了一遍,能够流畅的诵出,他侧目看看韩非,估计韩非尚不会背诵,因为在背书上,李斯口齿伶俐稍胜韩非。可是,老师从来没有因为背书表扬过他,也没有因为背书批评过韩非,对此,李斯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先生偏心。不论先生是否表扬或批评,李斯总想让韩非出丑,那样,他多少能有一些沾沾自喜,寻求一点心理上的平衡。
  为了不让韩非再回书房诵读,李斯主动说道:“韩师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