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的朝会上,前来京师述职的齐鲁郡守上奏始皇说,齐地不太平。始皇有点吃惊,问:“怎样不太平,难道有人叛乱?”齐鲁郡守说:“叛乱倒是没有。可是,儒生们造谣生事,批评时政,动辄以三皇五帝旧制诋毁本朝的重刑法治,致使当地黔首人心不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恐怕真会酿成叛乱。”
  始皇听完,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哼一声说:“朕也见识过这帮儒生的手段。上次,朕封禅泰山,为表示对儒生的尊重,请他们参加望祭山川的礼仪。可是,他们故意以种种理由为难朕,所以朕一怒之下,把他们赶下山去。”齐鲁郡守奏道:“陛下说的一点不错,这帮腐儒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不事稼穑,连养家糊口的本事都没有,每天只知道引经据典,批评时政。可是,他们的话黔首相信,黔首把他们当作无所不知的圣人。所以,臣明知他们诽谤朝臣,却不敢轻易治罪,担心引起黔首作乱。”李斯发表自己的看法:“儒生妄议时政的现象,不但齐鲁存在,其他郡也发生过。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陛下不能不重视。我朝崇尚法治,法家位尊,儒家失势。这些儒生口诵孔子修齐治平之道,却是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长,耻于农耕渔樵,身家境况可想而知。境况好的,教几个学生图个温饱。境况差的,一天到晚无所事事,靠偶尔主持些祭典礼仪,赚几个小钱度日。他们贫困潦倒,却自视清高,自然而然地诋毁起现行制度来。”始皇冷笑道:“贫困潦倒是他们自身造成的,与国家现行制度有什么关系。他们应该聪明点,因时而变。我大秦崇尚法治,光是大秦律法就够他们研究一生的,为什么不能改行学习律法,替人写状纸打官司一样可以维持生计,而且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自己不能养活家小,就怨恨到国家和朕的头上,这就是儒学之道吗?朕以为应该抓几个典型,从严治罪,让他们清醒一下头脑。大秦的制度是儒生一辈可以任意诋毁的吗?”李斯慌忙劝阻说:“陛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儒生不同于普通黔首,杀几个人就可以立威。齐鲁人心不稳显然是儒生妄议时政造成的。但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威服黔首之心,黔首心定,儒生则掀不起风浪。再依法治几个罪大恶极之徒,也就容易多了。”始皇觉得有理。
  “丞相以为如何威服黔首之心?”
  “陛下威加四海,天下无不宾服,齐鲁远距咸阳千里,陛下威德时有不及,才有儒生妄议朝政之事。臣以为,陛下只要亲自去安抚,当然,必要时杀几个立威。一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李斯的建议正中始皇心意。皇后的去世,着实令他消极难过了一阵子。他想过再次巡游一是散散心,二是他的确思念琅邪山仙境般的美景,也想打探一下徐福有没有消息。
  于是,他批准李斯的建议,决定再次出巡东地。
  四
  在韩魏交界处,曾经有一个小国叫东夷。秦灭六国时,东夷小国也免不了亡国的命运。国王东夷君为避免生灵荼炭,便举国投降了,同时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之后,这里成了秦的仓海郡,东夷君也成了郡里的平民百姓。但是,他毕竟曾为一国之主,当地黔首习惯尊称他为仓海君。
  仓海君不敢再有非份之想,老老实实地做大秦的顺民。可是,有一天,一名俊美青年找到他的府上。
  老仆颤巍巍地进府禀报,仓海君连连摇头说:“我不是说过多少次,陌生人来访一律不见。秦法如此严酷,稍有不慎,就会有灭族之祸,还是小心点好。”
  老仆一声不响地退下了。可是,没多时又回来了,说:“老爷,来人说他叫张良,曾与您有过一面之缘。”
  “是子房这孩子?”仓海君好像突然想起似的,忙说,“快请客人进来。”
  老仆引着客人进来。仓海君仔细打量来人:二十岁左右,生得白皙娟身,身材修长,眉青目秀,唇若涂丹,也许是太阳晒的,两颊像抹上胭脂般发红。
  “你……你是张平之子?”仓海君看着眼前的男子像个女扮男装的美女,疑惑地问道。
  来人恭敬地行跪拜大礼,口称:“小人张良拜见陛下!”
  仓海君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连连摇手道:“千万不要如此称呼,老朽要被灭族的。”张良慌忙改口道:“老人家放心,小人正是张平之子,特地从阳翟赶来看望您老人家的。张富,把礼单呈上。”
  仓海君这时发现门外还有张良的随从人员。随从恭敬敬地呈上礼单,两人指着一只精美的礼盒。“张公子,这是为何?”
  仓海君已有十年没有听到张家的消息了。一看礼单所列尽是金银珠玉等,心知必有缘由,立刻沉下脸来问道。张良突然面呈悲愤之色,沉声说道:“东夷君虽失封国,尚可安身立命,颐养天年,但您难道就不想知道家父的命运吗?”
  仓海君心头震撼,半天无语。张良的祖先是韩国贵族,祖父曾为韩昭、宣惠王、褒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为韩厘王、悼惠王的相国。张平出使东夷时与东夷君交好,便把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张良送到东夷学礼。张良当时还是个不足十岁的孩子,但是,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所以给东夷君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瞬十年过去了。江河依旧,物是人非。昔日的东夷小国变成了秦国的仓海郡,国王变成郡守的百姓。韩国也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张平一家的命运又是怎样?仓海君不敢想像。
  “张公子,你们家还好吗?”他终于艰难地挤出一句话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张良的眼睛潮红,悲愤难抑,“秦将内史腾伐韩时,家父虽然病居家中,却要誓死抗敌。为了全家的安全,他带着家兵装扮成寻常百姓,乘夜偷袭秦兵,终于以身殉国。秦兵没有发现家父的真实身份,我全家才免遭灭族之祸。”“嬴政这个人间恶魔,制造了多少个国破家亡的悲剧。你父男儿血性,为国尽忠,令老朽汗颜。”仓海君满面羞惭之色,忙请张良等人落座,命老仆献茶。张良拭去眼角泪水,说:“秦军灭韩时,张良虽然年少,也知道国破家亡的仇恨。所以曾发誓要杀嬴政,为死去的家父和亡国报仇。可是,秦国势盛,六国尚且一个个被吞食,以张良微簿之力,如何对抗强秦?张良决计效法燕太子丹,寻求荆轲式的豪侠之士刺杀嬴政,但人海茫茫,天下之大,尽为嬴政所有。豪侠之士又在何处?张良不得不前来求助您老人家,如能行刺嬴政成功,天下必乱,东夷亦可复国,老人家也有封国之享。”
  “公子的意思是要老朽帮你寻访可以刺杀嬴政的豪侠之士?”“陛下圣明!”张良笑着说,“在下愿以重金酬您和那位豪侠之士,”说着,又一次恭敬地呈上礼单。“这……”
  仓海君为难了。他早已断了复国之念,也没想报亡国之仇。只想老老实实地做秦始皇的顺民,以安度晚年。可是,眼前的张良虽然貌若柔弱的女子,却有着强烈的复仇之念,令人钦佩。到底帮不帮他呢?
  张良在等待他的回答,身后的张富却没有了耐性,瓮声瓮气地说道:“东夷君是看礼物太轻吗?告诉你,这可是我们公子的全部家产。公子为了杀嬴政,为老爷和韩国报仇,把府里的东西全卖光了,连二公子病死也没舍得厚葬,就是为了花钱找人刺杀嬴政。阁下也是有亡国之痛的人,难道一点儿也不痛恨嬴政吗?”张良脸上咋色,喝叱道:“张富,不得对老人家无礼,咱们是来求人家的。”仓海君脸上一阵阵发烧。他毕竟曾是一国之君,虽然爵位不高,国土不大,百姓们仍把他奉若帝王。既便在亡国之后,仍尊称他为仓海君。现在却被一个下人责问得无言以对,他的自尊心再也难以承受。于是,横下心来,说道:“老朽岂能忘记亡国之耻?这个忙老朽帮定了。不过,这些礼物请收回吧!否则,老朽更是无地自容了。”
  “多谢老人家!”张良闻言大喜,也不客气,当即收回礼单。说道,“在下听说东夷有位东海力士,力大无穷,能使二百斤重的大铁椎作武器。求老人家代为引见。”仓海君笑道:“老朽就知道你们是找他的。实不相瞒,东海力士是当年我东夷国第一勇士,也是韩魏之地无人能敌的勇士。他忠心耿耿,一直是老朽的贴身护卫。只是为了避人耳目,他很少出头露面,总在暗中保护老朽。”
  说着,他向身后的墙壁咳嗽三声。只见那墙壁上突然打开了一道门,从里面走出一个身材魁梧,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