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没有怀疑自己的身世,对檄文内容根本不放在心上,他想趁此机会与嬴政改善关系的希望破灭了。更令吕不韦失望的是嬴政根本不信任他,他想借平叛之际重新执掌兵权的希望也破灭了。
  吕不韦转念一想,你不是让我查处成的同党吗,哼,我把嬴氏宗族之人都污蔑为成同党,让你尽情地诛连九族吧,看你如何收场!
  嬴政不让吕不韦带兵出征,借故另派他人,迫使吕不韦交出兵权。尽管吕不韦极不情愿,却也不能拒不交出兵权,嬴政有‘平叛’这一最好的借口。
  嬴政望着吕不韦离去时恼怒的表情,暗暗高兴,嘿,没有成叛乱,他还不能这么顺利就从吕不韦手中收回兵权呢。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吕不韦离去不久,李斯走进来报告说:“臣已查明,吕不韦事先知道成有叛乱的动机,他曾在成领兵前一天晚上派亲信司空马潜入夏太后宫中,去干什么不得而知。此外,吕不韦事先也曾派张唐率兵五万抢先抵达上党,其意不明。”
  “现在张唐仍在上党吗?”李斯点点头。
  嬴政心中有了数,又问道:“咸阳内近日有什么动向?”
  李斯知道嬴政指成的党羽,忙答道:“并无什么动向,似乎在观望事态发展,他们也许是以静制动,先看看大王的反应再采取措施吧,望大王早定平叛大计,以免夜长梦多,等久了火烧起来了,再想扑灭就费劲了。”
  “寡人明白,你以后搜罗情报要广泛一些,准确一些,不能只盯着朝中几个显眼的大臣,比如这次成作乱,为什么事先毫无所知呢?还不如吕不韦的私人眼线消息灵活。对各诸侯国也应当如此,有时小人物也能干出意想不到的事。”
  李斯理亏,对嬴政的的训斥连声称是,他想了想说:“臣也注意一些小人物的活动,比如——”李斯说到这里,抬头看看旁边的几位侍从太监,欲言又止。嬴政会意,斥退众人,李斯这才说道:“从文信侯府的内线传出消息,大王身边有吕不韦的眼线。”“怪不得寡人的许多事吕不韦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查出是谁么?寡人要亲手将他凌迟至死!”
  “臣怀疑一人,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李斯在嬴政身旁小声嘀咕几句,嬴政勃然大怒:“查,尽快给寡人查个水落石出!”
  昌平君带着王翦、王绾、蒙武、辛胜四人按照嬴政的约定准时来到,嬴政让昌平君派信使携兵符赶到东郡调蒙骜率五万大军阻击庞,又派使臣携带兵简赶往上党,调张唐出兵迎击扈辄,把写好的一份帛书交给王翦说:“寡人命你率十万大军赶赴屯留平叛,大军抵达屯留可先按兵不动,命王绾、蒙武、辛胜三人各领一支人马分散扎营,对屯留构成威慑之势,然后派人将此书送交成,规劝其投降。正如兵法所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次用兵非同寻常与敌国交战,死伤都是我大秦的兵勇将士,何况成是寡人兄弟,他是听信谗言做出这荒唐之举,他对寡人不仁,寡人不能对他不义,我以礼相待做到仁至义尽,倘若他们不思悔改一意孤行,再发军将他擒拿,我要在宗庙面前数其罪行诛杀他。”“大王英明!”
  王翦等人一揖到地。
  嬴政又告诫说:“对叛乱党首决不饶恕,其他胁迫参与叛乱者一律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万万不可滥杀无辜,以免挫了我大秦军队的锐气!”
  吩咐完毕,嬴政命昌平君带领众将检阅军队即日出发。五萧瑟秋夜,残月如钩。
  成裹紧了夹衫,他感觉屯留的秋夜比咸阳更冷更寒,这里处处透着萧杀,也许是王翦大军的威势逼得他心冷意寒吧。事情比他原先预想得更糟,檄文早已传遍天下,响应的人寥寥无几,原先协商好在咸阳同时举事的子伊也不见任何消息,这里虽有十万大军,但面对王翦连绵不绝的围困营盘,成才真正懂得用兵的残酷。
  成第一次感到命运的捉弄,父王当初不辨真伪没有把王位传给他,又何必再留下这份遗诏呢?假如他什么也不知道,甘心做他的长安君,讨得一块封地与世无争快快乐乐地过一生也就算了,什么风光的事都让嬴政拥有吧。不期然中承受了父王之命,他再窝囊也要拼死一搏,人活的就是一口气,哪怕生命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这消逝的刹那也应该闪光,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成反复把自己和嬴政进行对比,他自认为哪一方面都不比嬴政逊色,偏偏嬴政是王他为侯。现在他更觉得自己比嬴政高贵,自己是真正的龙种,有着嬴氏王族正统血宗,嬴政是什么东西,一个野种,一个跳蚤,一条鲤鱼,他怎能有资格承袭大秦国的王位,那是阴差阳错,那是父王一次小小疏忽,让这条鲤鱼跳到他这条巨龙头上了。
  成相信苍天有眼,成相信列祖列宗会保佑他完成父王遗命的,假如上天不垂青嬴氏子孙,那份遗诏就不会重见天日。晋景公时屠岸灭了赵氏家族,仅剩下赵朔之妻身怀有孕躲在宫里,为赵氏宗族留下一个孤儿,几经追杀这孤儿赵武都大难不死,终于继承了宗祠,后来才有赵国的诞生。成自认为他们嬴氏家族的命运要比赵氏好,自己也不会比那位赵氏孤儿差,好事多磨,经过这次劫难后也许大秦国的前途更辉煌。成在绝望中又看到了希望。
  突然,一名亲兵来报,裨将杨端和在城外巡营时抓到一名信使,特来求见长安君。
  成命杨端和把来人押进帐内,杨端和呈上一封密信说:“末将从他身上搜出一份密札,他说是王翦派来送给君爷的。”成拆开密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成吾弟,亲不过手足,奈何听信无稽之言,冒然行违天理逆人义之事。兄孤且念你年幼,一时冲动做出蠢事,望以君臣大义为重,手足之情为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宁事息兵,可保封爵,兄及祖母亲人盼之又盼。若一意孤行,后悔无及矣,慎思慎思。王兄政手笔杨端和见成看完书信,小心谨慎地问道:“信札上是何内容?”
  成把信递给杨端和,哈哈一笑说:“嬴政孽种劝我投降呢!”“君爷的意思是——”
  成愤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言必信,行必果,岂能出尔反尔,给天下人耻笑。常言说,不成功便成仁,哭着生笑着死,只要无愧于天地父母即可。萤虫虽小,却知道在暗夜中闪现瞬间光明,飞蛾虽弱,也能义无反顾扑向烈火,我怎能学那些贪生怕死的鼠类向嬴政屈膝投降,那岂不辱没了嬴氏王室的威名,也会玷污浩浩史册,令后人贻笑万年!”杨端和微微变了一下脸色,又进一步探说:“君爷视死如归,慷慨明义,实在令属下钦佩。但王翦大军兵临城下,营垒数里,王绾、蒙武、辛胜等人都是能征惯战之将,蒙骜、张唐两人切断赵军与我大军的呼应之势,君爷应该想出一个破敌办法呀!”
  这话确实问住了成,他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反问道:“以杨将军之见如何破敌?”
  “卑将以为信中所言不失为一上策——”
  “你——”成拍案吼道:“你胆大包天敢劝我投降,我宰了你!”
  成嗖地一声拔出佩剑,杨端和大惊失色,急忙改口说道:“君爷误会卑将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君爷起兵反叛的目的是从嬴政手中夺回君王之位,如果君爷假装归降,回到咸阳,等嬴政不备之时突然发难,杀进宫中也许一举成功,而现在被王翦大军挡在屯留这么一座孤城,成功的希望实在渺茫。”
  成连忙摇头,“不可,大丈夫行事就应该站得直坐得正,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怎能像吕不韦那样做出那蝇营狗苟之事,如此卑鄙小人虽然阴谋一时得逞,终将遭国人唾弃,也不可能长久。我就是要在此轰轰烈烈与嬴政的大军决一死战,让天下人都来反叛这窃取王室的孽种。”
  杨端和见成不知天高地厚,不懂曲直,心里道:你既然不答应投降可别怪我不讲仁义,我可不愿在此等死。成撕碎嬴政帛书,要把送信之人斩了,杨端和急忙劝阻说:“两军交兵不斩来使,君爷是光明正大的仁君子,怎能因为一名小小信使毁了君爷的英名呢,放他回去,让他给王翦带个信,劝王翦以维护王室正统为上,弃暗投明,响应君爷号召,杀奔咸阳,将来不失封爵拜相。”
  成听从了杨端和的建议,放了送信使者。
  杨端和把信使带到城下,悄悄塞给他一个锦帕,低声说道:“回营后立即面交王将军。”
  王翦接到杨端和的密报后,知道成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