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众将一齐为我求情,王翦迫于众人求情的压力不敢私自处死我,便当众鞭打卑将一百鞭,这一百鞭对我这把老骨头而言,简直是要我的命。”甘回说着,当众脱去上衣露出道道伤痕让吕不韦看,然后流着眼泪说:“王翦见一百鞭不能打死老臣,又心生一计污陷本将私通楚军,我早已被他打得半死不活,几次昏迷不醒,如何能去向楚军泄密呢?请丞相为卑将作主!”
  吕不韦猛地拍一下桌子,向王翦吼道:“王翦,你还有话说?官报私仇,污陷他人,贻误战机。来人,把王翦推出去砍了!”
  王翦气急败坏,不顾一切地喊道:“甘回虽然不能亲自向楚报信,但可以派遣亲信之人送信,我已派人查处此事,一定会弄清真相的,我对丞相定罪不服!”甘回见王翦被推出帐外,脸上露出得意的奸笑。
  这时,接连有几路探马来报,说五国之师依次退走了。
  敌国兵退,应该归功于王翦的功劳,说王翦劳师动众无功而返的罪名则不能成立。众将纷纷为王翦求请。
  吕不韦知道王翦在军中的威信,他也不是真的要杀王翦,不过是寻找个机会治一治王翦,让他放明白一些,在丞相与秦王之间作出选择时别选错了人。
  吕不韦命人把王翦带回帐中,令他带罪立功,率军追赶逃遁的五国军队。
  王翦行前向吕不韦请示说:“卑将的建议仍是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与其分兵五路随后追击,不如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国。依我判断,楚赵韩三国的军队早已逃远,魏国的军队也该退回本国了,但蒙骜率军驻在魏国。就当前实力而论,一举攻灭魏国机会尚不成熟,但是魏国的附庸国卫国也派兵攻秦,可以借此机会一举攻占卫国,将魏国的附庸给灭了,给魏国来个杀鸡给猴看,逼魏王投降。”
  吕不韦答应了王翦的建议,给他十万精兵追击逃走的卫国军队,并会合蒙骜的大军共同歼灭卫国。
  卫国,说叫国其实仅拥濮阳一城之地,国王连“王”的资格都不能称,甚至不如侯的爵位高,称为君,现在的卫主就是卫元君,他是魏安王的女婿,景王的妹夫。现在的卫国已经弱不禁风,但卫国也一度有过自己的辉煌。
  卫国的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胞弟。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为年少由周公旦代替成王治理天下,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作乱,周公旦与康叔一起平定了这场叛乱,成王便把武庚的封地赐给康叔,称卫君,定居在黄河与淇水之间的商朝故墟上。康叔接受商纣亡国的教训是因为沉溺于酒色、淫乱和听信妇人之言,因此作《康诰》、《酒诰》、《梓材》告戒自己,封国的百姓从此得到安抚。
  康叔之后,卫国的历代君主都谨遵康叔的三篇诰戒勤俭治国,其间虽有数次王位之争,但并没有动摇卫国的根本。孔子及其弟子子路也先后多次到卫国讲学,直到悼公时,晋国权臣韩赵魏三家分晋,卫国才被迫成为魏国附庸。成侯时,卫君主爵位被贬,由“王”降为“侯”,后来由从“侯”贬为“君”。怀君三十年,前往魏朝贡时被魏王囚禁并杀掉,魏王立怀君之弟为君,这就是现在的卫元君。
  当王翦大军赶到濮阳城外时,蒙骜也已经攻至魏国的朝歌,两路大军同时兵困卫国,濮阳这个弹丸之地很快就被攻破了。魏国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救卫,只能坐视卫国的灭亡。卫国原有的濮阳并入秦国东郡。为了向天下诸侯昭示秦国的宽厚仁义,秦王政也为了表示自己的雄主胸怀,令卫元君及其支属迁到秦国野王县,仍保留宗庙祭祀。
  这一年是公元前二四零年,秦王政七年。
  吕不韦率大军凯旋归来,秦王政亲自率文武百官迎出东门。嬴政封昌平君为右相的一事早就有人报知吕不韦,他十分清楚嬴政的用意,心中有气却无法说出口,如果为这事对嬴政大加斥责,更加给群臣留下擅权欺君的话柄。吕不韦嘴上不说,心中早已有了对策,哼,你就是封十八丞相也没有用,我仍然让他们有其名无其实,摆个空架子在相位上。
  嬴政上前给吕不韦施礼道:,“仲父亲征,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五国望风而溃,如今又灭卫国,为扫平东方诸侯国奏响进军的序曲,仲父辛苦了,受寡人一拜!”
  吕不韦心中有气,也不还礼,只是拱拱手冷漠地答道:“仲父不辛苦,为大秦国出生入死也不是头一次了,倒是大王辛苦呀,数日不见提升了那么多官员,够操心的。”
  嬴政也不生气,他学会了对付吕不韦的办法,嘻嘻一笑:“寡人这样做全是为仲父的健康着想啊,仲父带病出征令寡人于心不忍,思虑再三,应该恢复武王时的双相体制,提升一名副相为仲父分忧解难,从此仲父便可以少操许多心,多抽些时间静养身体。倘若统一大业进行一半仲父就因操荣过度累垮了身子,何人为我出谋划策呢?”
  吕不韦冷哼一声,心道:“只怕大王嫌我死得晚呢,如果我现在就死才合大王的心意呀!”
  接下来是副丞相昌平君向吕不韦施礼,吕不韦揶揄道:“多日不见当拭目相看,大王慧眼识英才,恭喜昌平君荣升,今后要请昌平君多多指数!许多军国大事就有劳右相了,我可要清闲清闲啦。”
  昌平君对吕不韦的讽刺早有心理准备,也毫不示弱地回敬说:“不才任尚书令时就闲散惯了,承蒙大王不弃掇升右相,只怕闲散的习惯仍然改不了,吕相国想清闲是不可能的。”
  “哈哈,既然昌平君有闲散的习惯,我文信侯还真的不能清闲啊,看样子闲与忙是命中注定的,我真羡慕昌平君有这么好的命运。”“因为我听说过悠闲的人长寿,忙碌的人短命,当然乐意清闲啦!”昌平君还击一句气得吕不韦直咬牙,没好气地说:“你也忘了这样一句话:闲也能闲死人!”吕不韦说完转过身不理昌平君。
  其他官员一一过来主动向吕不韦施礼问安,大多是说些奉承恭维的话,少数对吕不韦不满的人也强作笑脸说几句客套话。轮到李斯了,吕不韦对嬴政提升李斯为客卿并不意外,更不反对,李斯是他的舍人,提升李斯也算给吕不韦脸上贴金,他也相信李斯不会让他失望,会把所知道的有关嬴政的事及时报告给自己。因此,当李斯给吕不韦问安时,吕不韦和颜悦色地鼓励说:“秦国的许多丞相都是从客卿做起的,如商鞅、张仪、田文、楼、范睢等人,我初入秦也算是先君府上的一名客卿吧,如今年岁渐大,体力不支,在相位上也不会长久,我希望接替我的人是你,你毕竟是我推荐给大王的啊,望你不要辜负我的厚望!”李斯明白吕不韦的心思,这话半是恭维半是引诱,连忙说道:“丞相举荐之情斯没齿不忘,今后诸事还要听丞相差遣,至于相位,斯怎敢存有丝毫奢想,斯自知才浅学疏,恐怕客卿一职都不能胜任呢。文信侯刚刚到达金年,精力正旺,有辞去相位的想法是万万不应该的。秦国统一大业刚刚拉开序幕,丞相就想身退,何人为大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以斯浅见,等到统一大业完成之后,文信才功成身退也不迟啊!”
  李斯在文信侯府多年,对吕不韦的心思早已摸得一清二楚,话一出口就句句说到吕不韦心里,让他听了舒心又入耳。
  吕不韦微微一笑,额头的皱纹也平坦了许多,略带谦虚的口气说:“李客卿不愧是从我府中走出去的,知我者斯也,孤家就听你的劝导,等到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把大王推上帝王之位后老夫再隐退下来。你好好干,到那时我一定再向大王举荐你接任相位。”“谢丞相!”李斯一揖到地。李斯当面对吕不韦说得优美动听,暗中丝毫也没放松对吕不韦的监视,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吕不韦嫉妒他的才华压制了他八年,这口怨气一定要出,他已经看出秦王政与吕不韦之间的矛盾,指望踏着吕不韦的身体实现自己出将入相的梦想呢。
  李斯利用自己在相府居住多年的有利条件,很快在相府收买了几个眼线,吕不韦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及进报告给秦王政。李斯果然不让嬴政失望,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把网罗到的人派往各国,他们或以商人的身份,或以流浪艺人的身份,或者到权贵门下做舍人、当佣人,几乎各国都有李斯派出的人,这些人及时把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报告给李斯。为了便于情报传递,李斯专门组织了一批剑客,他们以流浪人的角色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