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汉与匈奴开战后,乌桓族站在汉朝廷一边,后来南迁到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等塞外之地,生活在今辽河下游、山西和河北的北部以及内蒙古河套一带。东汉末年,乌桓有三个主要首领,分别是丘力居、难楼、苏仆延。丘力居死后,他的儿子楼班年龄太小,由侄子蹋顿继位,这是乌桓历史上最有名的首领之一,他开启了乌桓族的新时代。
  在蹋顿之前,乌桓族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三个主要首领都称王,各自为战。蹋顿有勇有谋(有武略),很快统一了各部,成为北部边境一股重要的势力。
  在袁绍与公孙瓒交战中,蹋顿经过观察,发现袁绍更有前途,于是主动联络,请求和亲,帮助袁绍进攻公孙瓒。《英雄记》称,袁绍矫诏拜蹋顿等乌桓首领为单于,让他们从北面进攻公孙瓒。
  袁绍得到北部少数民族部族首领的支持,又有阎柔等汉人武装作呼应,对公孙瓒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公孙瓒的传统盟友,一个是袁术,远隔千山万水不说,而且已经自身难保,根本指望不上;一个是陶谦,已经身死众散;还有一个是自己的老同学刘备,但此时被吕布欺负得自顾不暇。在袁绍凌厉的攻势面前,公孙瓒只有龟缩到易水河畔那些高大的堡垒里不出来。
  唯一可能被公孙瓒引为外援的,是黑山军首领张燕。公孙瓒派人策动张燕,倒没费什么劲,张燕表示同意站在自己一边。
  在袁绍的左翼绵亘着大片的山陵和高原,这就是并州。黄巾军的余部黑山军活跃在这些山谷之间,袁绍为了统一河北进而统一并州,与他们发生了军事冲突,由于地形的关系,袁绍打他们并不是很顺手,拖拖拉拉,一直处于你来我走、你走我扰的状态。
  黑山军视袁绍为敌人,于是跟公孙瓒结成了盟友。到建安四年(199年)初,也就是曹操下邳之战刚结束准备回师时,公孙瓒在易水河畔的堡垒也所剩不多了,他派儿子公孙续到张燕那里搬救兵。
  张燕倒也不含糊,于这一年的三月集合所部,号称十万人,分三路来救公孙瓒。援兵快到时,公孙瓒做了一个梦,梦见昔日的大本营蓟县城门崩塌,这是一个大凶之兆。公孙瓒感到最后的时刻到了,必须绝地反击,他想趁援军到来之际,给袁绍来个内外夹击(欲内外击绍),于是写了封信给儿子公孙续,悄悄派人送出易京。
  这封信保存在《典略》一书中。公孙瓒在信里对儿子说:袁绍的进攻神出鬼没(似若神鬼),虽然有易京高大的堡垒作支撑,但也弄得我心惊肉跳(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现在应该赶紧通知张燕,大军到后在北面燃起烽火(到者当起烽火于北),我看到烽火,就从里面杀出来。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事迹不详,但公孙瓒对这个儿子显然还不够特别放心,因为在信里他还有这样几句话:现在必须奋力一搏了,不然的话,我死之后,天下虽大,你要想安身立命,恐怕也难以做到!
  要命是的,这封重要的信竟然落到了袁绍侦察兵(候者)的手里。袁绍看到信,让人如期在北边燃起烽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于是从堡垒里杀出来,结果中了袁绍的埋伏。
  公孙瓒大败,赶紧退回堡垒中,依靠坚固的城防继续苦守。但即便到了如此危局,易京仍固若金汤,袁军居然奈何不了。
  据《英雄记》说,袁绍的参谋们想出一招,一边正面佯攻,一边分出一部分人挖地道(分部攻者掘地为道),一直挖向公孙瓒住的超级堡垒易京的下面。这条隧道应该挖得很长,在没有任何先进仪器指引的情况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袁绍的工兵一面向前掘进,一面用木头支撑巷道,跟现在开挖平峒式小煤窑的工序差不多。经过测算,估计挖到易京的正下方时,他们停了下来,尽可能扩大掘进面,在公孙瓒的屁股底下掏出个大洞来,不断用木头加固,差不多以后,开始放火,人员撤离。
  支撑的木头被烧坏,支架坍塌,不可一世的易京终于倒了。
  在易京倒掉的同时,公孙瓒知道大势已去,杀死老婆孩子,然后自杀。袁军攻入易京,找到了公孙瓒的尸体,袁绍下令将其首级砍下,呈送许县。
  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曹操在下邳杀了吕布。仅三个月后,袁绍在易京便杀了公孙瓒。虽不是巧合,却预示着群雄兼并步伐的加快。
  公孙瓒的人头送到许县时,曹操应该已经回来了。据曹操后来跟鲜于辅的一次谈话记载,他曾亲自看了看公孙瓒的人头,这是曹操第一次看到公孙瓒的长相,在此之前他们并未见过面。
  袁绍把公孙瓒的人头送来,跟后来孙权杀关羽却把关羽的人头送给曹操有同样的算计:人是我杀的,却是奉你的命令行事,想给公孙瓒报仇的兄弟们,你们都找曹操去吧。
  当然袁绍的用意不仅如此,他还为了炫耀和示威。曹操杀吕布威震中原,袁绍杀公孙瓒更足以威震华夏。
  袁绍消灭公孙瓒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自此以后,北方的幽州、冀州全部以及并州、青州、司隶校尉部的一部分尽入袁绍的掌握中。
  《典略》说,袁绍有了几个州的地盘,用审配、逢纪统领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大将,手下有十几万军队,于是更加自高自大,也不怎么好好地向朝廷进贡了(自此绍贡御希慢)。
  吕布、公孙瓒死了,但这只是个开头,在天王巨星级的割据群雄里,马上还有两位也要追随他们而去。
  建安三年(198年)到四年(199年)的这段时间,注定成了英雄竞相谢幕的时刻。
  【二、伪皇帝独坐江亭】
  袁术当了皇帝,但也惹了众怒,曹操发动吕布、孙策对袁术来了个三面围剿。袁术吃不消,在北面的梁国、陈国被曹操打败,又被吕布一度撵出了寿春,被驱赶到淮河以南。
  看到这时候的袁术,就想起来一千多年后也有个姓袁的军阀,势头比袁术还猛,也一心想过把皇帝瘾。结果他们都称了帝,也都因此在历史上落下了恶名。
  后一个就是袁世凯,他们的祖籍地相同,有人考证说他们还是同宗。袁世凯跟袁术差不多,没有当皇帝时还是个人物,一旦宣布当皇帝就迅速走向灭亡。袁世凯当了八十多天皇帝,袁术比他强一点,好歹当了一年多。
  皇帝,不是谁都可以自封的,现在有好多人想打架正愁找不着对手,你喊着要当皇帝,就给人家送上一个揍你的理由。大家一轰而上,这些人里既有曹操那样本来就想打你的人,也有孙策那样的聪明人,同时也有吕布那样心里本不想打但也不得不跟着打的人。
  袁术就这样被彻底毁了。这个反面教材无疑给袁绍、曹操、刘备这些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袁绍也动过当皇帝的念头,试探了一下就不敢往下进行了,曹操终其一生都坚决反对称帝,并且一再声明谁敢称帝就收拾谁。而且,当皇帝不仅要有政治资本、军事资本,也要有经济实力。皇宫、百官、后宫嫔妃、羽林卫队,光是备齐这些家当也得有相当的实力。袁术的地盘并不大,核心区域仅是扬州六郡里的江北二郡,加上豫州的一些游击区而已,以这点实力不用别人打上门来,就是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也困难。
  曹操从徐州撤退前,起用陈登主持徐州南部以及扬州一带的军务。陈登很有两下子,在江淮一带干得有声有色,整天扬言说不用曹公亲自来他就能打下寿春。袁术眼看待不住,在内外交困之下决定放弃寿春。他下令一把火烧了寿春的宫室,前往大别山区的潜山,投靠他的部将陈简、雷薄。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简直生不如死。不幸的是,陈简、雷薄二人翻脸,拒绝接纳老领导率领的流亡伪朝廷。袁术好愤怒,但又好无助。身边的人看到此情此景,有些干脆溜之大吉,袁术又恨又忧,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办(忧懑不知所为)。
  实在走投无路之际,袁术想到了哥哥袁绍。虽然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虽然这些年中原一带的乱仗大多数都与他们兄弟俩有关,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别人都不管他,自家亲人总不能不管吧。
  袁术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将帝号让给他。袁术在信中写到:“天欲亡汉室很久了,袁氏可以受命当王,各种符瑞都兆示这一点。如今老兄您拥有四个州,人户一百多万,谨将大命呈上,您一定能带领新王朝兴盛起来!”
  袁术摸准了袁绍的脉,他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