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死得极为悲壮。当时曹操率轻骑逃走,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撤退,留下来在营门口与敌兵激战。由于典韦勇猛异常,敌人无法前进,于是他们分散从其它地方进入曹营。
  这时,典韦周围只有十来个人,这些人都是曹操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平时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中军的安全,现在无不以一当十,殊死恶战。但是,敌兵越来越多,他们渐渐不支,陷入重围。
  典韦手持长戟,左冲右突,一戟刺过去,敌兵十多支长矛都能被折断(一叉入,辄十余矛摧)。最后,典韦的左右全部阵亡,他本人也受伤数十处,但他仍然与敌兵近距离激战。
  典韦一把抓过两个敌兵,徒手就把他们给杀了,其余敌兵吃惊不小,都不敢再靠近。典韦上前冲杀,又杀了几个敌人,然而由于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最后他怒目大骂而死。
  敌兵确信典韦已死,才胆战心惊地上前把他的头割下,互相传看,想观察一下这个奇人到底为什么如此生猛。
  曹军从水河边一路惨败,一口气退到了宛县以东百里之外的舞阴,曹军各部听说后,都想抄小道先赶到曹操那里救援,一路上拥挤无序,狼狈不堪。
  平虏校尉于禁率数百人主动断后,他们且战且退,拖延敌人的进攻,敌人见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慢慢退去。于禁下令整顿人马,敲着战鼓回营。
  走在半道上,遇到十几个伤兵,一个个赤身裸体,惨不忍睹。于禁问他们怎么了,这些人说被青州兵趁乱打劫,于禁大怒。
  这个青州兵,就是曹操当年打败青州黄巾军后收编的部队。这支部队作战勇猛,是精锐之师,但军纪一向很差,曹操对他们平时颇为关照,反而让他们更认为自己不得了,这次趁败军之际,公然抢劫到自己人头上。于禁下令追讨青州兵,把他们收拾了一顿。之后,于禁指挥所部安下营垒,防备敌军再来。这时,手下人劝他先不忙安营扎寨的事,应该先到曹公那里报告情况,防备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说:“现在敌人在后,很快就会追到这里来,不做好准备,何以对敌?曹公明察秋毫,不必申辩!”
  青州兵果然提前跑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没有听信他们。等见着于禁,听了于禁的汇报,曹操很高兴,对于禁说:“水之难,我方危急,将军能乱而不乱,整治所部,惩治暴行,高筑坚垒,实在有不可撼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也难以超过你呀!”于是,依据于禁前后立下的功劳,上表天子封于禁为益寿亭侯。
  此役曹操失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让他悲痛异常。更让他伤心的是,心腹爱将典韦也战死了。曹操在舞阴没有祭奠爱子和侄子,却为典韦盛大发丧,他还设法找回了典韦的遗体,送回老家襄邑安葬。曹操后来封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作为自己的近侍。以后他每次经过陈留郡一带时,都要绕道襄邑祭祀典韦。
  曹操首征张绣即以失败告终,他从舞阴退回到许县,留下曹洪驻防于南阳郡境内,与张绣对峙。
  张绣打退曹操之后,迅速扩大战果,在刘表的支持下,他将曹军曾经占领过的舞阴等地重新收回,把曹洪压缩到南阳郡最北面的叶县一带。曹洪在南阳郡处境艰难,只能勉强守住最北面的防线。
  曹操知道曹洪在南边很吃力,但此时他却无法迅速支援,因为在他回师许县不久,天下发生一件大事,让他不能不做出回应。
  【三、破落户的皇帝瘾】
  建安二年(197年)春天,就在曹操转战南阳郡的同时,身在扬州的袁术突然心血来潮,自称皇帝,此事震撼了全国。
  早在两年前,献帝败于曹阳之时,天下盛传献帝已经遇难了,举国哀伤,但袁术心里却暗自高兴,因为他脑子里一直都有个可怕的念头:自己当皇帝。
  说实话,袁术此时的实力很一般,离开南阳郡后本来想到兖州一带发展,但他打不过曹操,逃到了扬州。他杀了扬州刺史陈温,在寿春建立起基地,也曾有过一段兴盛的时候,那时他手下有孙策、郭贡、张勋、桥蕤等人,势力也曾发展到周边的豫州、徐州一带。
  后来孙策离开了袁术到江东独立发展,使袁术集团的力量大减,袁术手下再也没有特别能打的大将,说是占领了扬州,其实只是扬州六郡里的两个郡而已。
  但袁术此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向自我感觉良好。听说献帝遇难,他迫不急待地召集会议,跟手下人说:“如今刘氏微弱,天下乱乱糟糟,缺乏统一领导。我们袁家连续四代人当过三公,是天下名望所归,我想顺应民意,大家看看这怎么样(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大家一听都愣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顺应民意”不就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当皇帝吗?袁术手下的人都不吱声。在这种情况下,不吱声就是表示坚决反对。
  袁术的办公室主任(主簿)阎象忍不住劝道:“当初周朝从后稷以至于周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已经占有其二,仍然服从商王殷纣的领导。明公您虽然出身世家,但还没有达到周王那样的强盛。而且,现在汉室虽然微弱,还没有像殷纣王那样残暴啊!”
  阎象的意思很明白:您老人家比周文王差得远,献帝比殷纣王强得多,当初周文王都甘愿服从殷纣王的领导,您有什么资本自己当皇帝呢?
  袁术听了心里极不高兴,半天不说话(嘿然不悦),没有人支持他,这件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袁术想当皇帝的瘾一旦被勾起来,不达目的他吃不香、睡不踏实。他整天都在想着要当皇帝的事。后来证实,献帝遇难于曹阳纯属误传,但即便如此,袁术仍然没有死心。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许多神秘预言,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编出来的无稽之谈,但有很多人相信,有人还深信不疑,袁术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些神秘预言里,有一句话很知名,叫“代汉者当涂高”。
  这一句话的前四个字好理解,就是接续汉朝国祚的人,灭亡汉朝的人。后两个字却十分费解,“涂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但袁术认为这很好理解,这个“涂高”就是指他自己。袁术字公路,“术”是城邑内的道路,“公路”指的也是路,而“涂”被他理解为“途”,也是路的意思。这种理解很牵强,但袁术认为一定是这样的。
  根据“五行终始论”,汉朝属于火德,取代汉朝的一定属于土德,袁姓就属于土德,是有资格取代刘汉统治的姓氏。这一条又成为上一条的佐证。而且,这时候河内郡人张炯又帮袁术弄出来一个符命,以兆袁术的天子之应,袁术更觉得皇帝非他莫属了。
  张炯的这个符命,史书均有提及,但都不知道具体何物,估计跟河里挖出个写字的石头、鱼肚子里发现一条写字的绸子这些事差不多。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袁术觉得自己再不出来当皇帝都有点对不起上天的眷顾了。他听说孙坚当年在洛阳宫里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把孙策的妻子软禁起来,逼她交出玉玺。孙策这时已经到江东开辟根据地去了,无奈之下,孙夫人只好把玉玺给了袁术。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不顾众人的反对,在寿春正式称帝,但他这个皇帝很奇怪,既没有宣布国号,也没有下诏改元,他也不自称天子,而称“仲家”。
  后世有人认为,“仲家”就是袁术新王朝的国号或年号,也有把袁术称为“仲家皇帝”的,但这些都是推测,“仲家”并不像个国号,更没有“仲家”作为年号的记载。
  两年后,袁术走投无路之际,曾对自己称帝的行为进行过辩解,说他当时看到天下大乱,已经到了周朝末年七国分势的局面,自己出于一片责任心,出来替汉室管管事,自称“仲家”,仲是第二的意思,在他心里还是把刘氏当老大,并没有真的想当皇帝。
  一般认为这是袁术给自己的辩解,但对照实际情况看一下,也许并不完全是虚言,袁术想当皇帝是确定无疑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实力有限,于是留了条后路,从而弄出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来。
  但是,除了国号、年号这些以外,其它一切方面袁术都按照真皇帝的样子做了。他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类似于西汉的京兆尹和东汉的河南尹,寿春自然成了“京师”,他在这里任命公卿,建皇宫,设祠庙、明堂。
  他在寿春大封百官,但大家似乎都不太给面子,来应聘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积极踊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