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金水端起了茶碗,喝了一口,望向郑泌昌:“是今年的明前?”
  郑泌昌陪着他喝了一口:“当然是今年的明前。”
  杨金水:“竞像刚采下的,什么法子保鲜得这么好?”
  郑泌昌:“公公取笑我了,装坛密封,搁在地窖里,这个法子还是公公教我的呢。”
  杨金水:“哦,我倒忘了。但愿明年还能喝上新采的明前。”
  郑泌昌的脸立刻阴暗了:“有杨公公在,不要说明年,后年也能喝上新采的明前。”
  杨金水:“说得好。明年后年我们还一起喝新采的明前。”
  二人说到这里,大厅天井外传来了说话声。最响亮的是何茂才的大嗓门:“天快黑了,今天饭就在这里吃,事就在这里谈。天塌下来也得把约签了。点灯!把灯都点起来!”
  何茂才满脸绷着劲领着那几个丝绸商走进来了。
  书办们立刻去点灯,大客厅里的灯笼顿时都被点亮了。
  远远的几盏灯笼伴着马蹄声和车轮声向这里奔了过来。
  守在门口的杨金水那个随从太监对守门的几个太监和兵士脱口说道:“来了!准备迎候。”说着便奔下台阶,迎了过去。几个兵士也跟着迎了过去。
  最前面是四骑亲兵,一手握缰,一手举着灯笼。紧接着是四骑锦衣卫。再后面便是赵贞吉的轿车。马车辗过,是四个殿后的亲兵。一行车马直驰到衙门口才停了下来。马上的人都下来了,锦衣卫四个人把缰绳扔给了迎来的兵士,大步走到了杨金水那个随从太监面前。
  锦衣卫头儿:“杨公公呢?”
  随从太监:“正和郑泌昌、何茂才在沈一石的作坊呢。”
  锦衣卫头儿:“赵大人已经来接任了。奉上谕,今晚就要抓郑泌昌、何茂才!快请杨公公回来。”
  说话间,亲兵们已经把赵贞吉从马车上扶下来了。
  随从太监对另外几个太监大声吩咐:“快迎几位大人到里面歇息,我去请杨公公回来!”
  便有几个太监连忙陪着赵贞吉和四个锦衣卫走进了大门。
  随从太监顺手从一个兵士手里牵过一匹马骑了上去。一个兵士又给他递过一盏灯笼:随从太监举着灯笼策马而去。
  沈一石作坊客厅
  “二十年了,沈一石发了多大的财,有多大的名声,大家都知道。”何茂才站在那里,望着那几个坐在两侧的徽商大声说道,“现在,他这么大一份家当我们为什么会分给你们?两条,一是你们都是胡部堂的乡亲,肥水也得流在自家田里。二是几位也都是有信誉有家底的人,能把这二十五座织房好好接过来,为织造局把这个差使当下去。接下了作坊,往后,沈一石能在宫里能在官府拿到的东西你们也都能拿到。现在,就听各位一句话,各人愿意接多少作坊。说定了,我们今天就签字画押。”
  几个徽商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互相望了望。接着一个中年徽商问话了:“我们有件事还不甚清楚,想请问几位大人。”
  何茂才:“你说。”
  那位徽商:“沈一石二十五座作坊、三干架织机到底是织造局的,还是他自家的?要是织造局的,我们怎么敢白要宫里的财产?要是他自家的,现在又已被抄了,是罪产,分给我们,朝廷能不能答应?这些不讲分明了,我们的心落不到实处。”
  何茂才一下子就急了:“这有什么不分明的?杨公公是织造局的监正,他老人家就是宫里的人。他现在坐在这里,朝廷不答应,我们敢把这些作坊分给你们吗?”
  坐在左边第一位的一个老年徽商:“杨公公和两位大人不要生气,我们无有诚意,也不会来了。适才王老板说的那个担心,实话说,我们大家都有。当然,如果杨公公能给我们交个底,我们自然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那些商人都把目光望向了杨金水。
  郑泌昌的跟紧紧地望着杨金水,赔笑道:“杨公公,您老是不是说几句,也好让他们放心。”
  杨金水:“那我就说几句。沈一石这些作坊不是织造局的,可这,二多年来他确实是在为宫里当差。现在他是犯了别的官司,家产才被官府抄了,官府怎么处置,织造局认可就是。”
  “都听到了吧?”何茂才望向那些徽商大声问道。
  那个王老板继续问道:“请问几位大人,沈一石平时织卖的丝绸都不要缴税,我们接了他的作坊是不是也可以不缴税?”
  郑泌昌接言了:“你们接了作坊后就是给织造局当差了,自然无需缴税。”
  老年徽商接言问道:“总不成又不要我们缴税,织造局还拿钱买我们的丝绸,那好处岂不都让我们得了?”
  何茂才又要插言了,郑泌昌拦住了他,先望了一眼那位老年徽商,又慢慢望向其他几位徽商:“这话问到了点子上。皇粮国税,做哪一行的都得缴纳。既不要你缴税,你们当然就得要为宫里贡缴丝绸。这是一笔细账。诸位耐住性子,待后我们会一笔
  一笔跟你们算清楚。算完了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接了沈一石这个事,只有好处,没有
  坏处。“
  几个徽商立刻在底下交头接耳起来。
  “这话干脆挑明了好!”何茂才担心事情不成,不喜欢郑泌吕还这般绕着弯子,大声接过话来,“接沈一石家财这个事,我们找的也不只你们几位。南京、苏州、杭州还有十几家商家都想接。我刚才也说了,为什么给你们,因为你们是胡部堂的同乡,有几位还和胡部堂有亲谊。你们要是犹疑,明天别的商家来,我们就只好给他们了。你们要接这个事,就赶快报个数。二十五座作坊,各人要多少,现在就签字画押。”
  几个徽商被他这样一说,都面面相觑。
  那个老年徽商:“请问何大人,我们如果每人要五座作坊,今年要给朝廷贡缴多少丝绸?”
  何茂才:“十万匹丝绸。”
  那徽商听后立刻愣住了,其他商人也都愣住了。
  好久那老年徽商望向郑泌昌:“郑中丞,何大人刚才说每五座作坊今年就要给朝廷十万匹丝绸?我们没有听错吧?”
  郑泌昌也只好答道:“是十万匹。”
  那姓王的中年徽商:“可五座作坊,今年满打满算织半年,最多也只能织出一万三千匹丝绸。岂不是要倒赔八万七千匹?”
  所有徽商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郑泌昌。
  何茂才又有些急了:“真要倒赔八万七千匹,鬼都不上门了。不是说了,这是笔细账,得慢慢算。”
  正说着,杨金水那个随从太监走进来了,打断了他的话,径直向杨金水身边走来。
  郑泌昌、何茂才立刻望着他。
  那随从太监绕到椅子背后,在杨金水耳边低声说道:“公公,宫里有差使来了。”
  杨金水倏地站了起来。
  郑泌昌、何茂才立刻便显得紧张起来,先望望那随从太监,又一齐望向杨金水。
  杨金水当然知道这个“宫里的差使”是上渝到了,见郑、何如此紧张,立刘轻松地说道:“我知道,是针工局催要皇上今年万寿的衣料。”说着望向郑泌昌、何茂才,“我得失陪了。二位夫人跟他们慢慢谈,谈好了来告诉我一声就是。”
  何茂才似乎信了他的话,立刻站起米说道:“当然。公公还要签字呢。”
  郑泌昌也站起了,脸色却没有何茂才好:“公公,这么多年了,织造局的账只怕时片刻也算不清。公公交割了差使能赶过来更好。”
  又是弦外之音,杨金水依然不露声色:“好,能赶过来我自然赶过米。”
  那些徽商也都站了起来,杨金水向他们也点了点头,这才向外面走去。随从太监紧跟着他也走了出出。
  江南织造局值房
  同样是一省的巡抚,赵贞吉却显得比郑泌昌有分量。一是因为此人在当朝理学一路也算个人物,朝廷的清流多有奥援,如徐阶、高拱皆与他私交甚好。二是此人为官尚算清廉而且治理地方屡有政绩,这才被被嘉靖派驻全国最重要的省份南直隶出任巡抚,这次调任浙江无疑也是嘉靖的临危授命,帝心期望之殷可见。
  现在坐在这里,无论是杨金水还是四个锦农卫都对他甚是恭敬,让他坐在中间的主位,杨金水只坐在他的侧旁认真看着上喻。
  “有赵大人主持浙事,这下好了。”杨金水看完上渝立刻发出一句感叹。
  赵贞吉当然不能慨然受之,答道:“万事丛错,还得靠杨公公和各位同仁戳力同心,共济时艰,眼下要紧的是立刻捉拿郑泌昌、何茂才,追查沈一石的家财。”
  杨金水沉吟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