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锁钥!”齐大柱喝道,一个锦衣卫牢卒连忙解下了腰间的钥匙,齐大柱一把抓过,去开那把大锁,手竟有些颤抖,钥匙反而插不进锁孔。
  “十三爷,还是让小的来吧。”那锦衣卫牢卒又从齐大柱手中接过钥匙,立刻开了锁,牢门推开了,齐大柱大步走了进去。
  王用汲已经喝完了碗里的粥,这时也认出了齐大柱。
  齐大柱背对着牢门,双手握拳拱在胸前:“奉旨,从今日起由我看管二位大人。”
  王用汲目光一亮,转望向海瑞,海瑞这时反而没有任何表情,依然在慢慢啜着碗里的剩粥。
  齐大柱转身招呼:“把锁链都开了,洗牢房,将床和桌子凳子搬进来!”
  南京卿云号织染坊
  “太夫人!太夫人!”高翰文宅里的那个管事在后院进入前院的门口对着海母跪下了,“您老和夫人要这样就走了,小的这只饭碗也就丢了。等一天,最多等两天,小的这就派人请老爷和夫人回来。您老见过老爷夫人再走!”
  海母右手拄着枝,左肩上挎着一个包袱,左手还拿着一把雨伞,被那管事跪挡在那里。海妻肚子已经大了,被那个哑女雨青搀着,左肩上也挎着一个包袱,站在婆母身边。
  最为难的是李时珍,身上也挎着药囊,一个随从挑着一担木箱,站在他的身后。
  作坊前院的踹工染工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全都望着他们几个人。
  那个管事跪在那里抬着头:“有哪些伺候不周到,或是有哪个下人给太夫人、夫人脸子看了,告诉小的就是。太夫人大人大量,千万不能这样就走。”说到这里他急着转过头向两个工头模样的人喊道:“还不过来帮忙劝住!”
  一个踹工的头儿一个染工的头儿连忙走了过去,也在那管事身边跪下了。
  染工那头儿:“太夫人,几个月了,石头也伴热了。蒙太夫人、夫人看得起我们这些下人,大家伙都舍不得你们走,再住些时日等海老爷到南京上任了再走也不迟。”
  踹工那头儿回望着满院子的工人大声喊道:“大家都跪了,把太夫人留住!”都是些正在忙活的人,汗渍染迹还满身满脸,这时听到招呼都在院子里跪下了。
  海母这时显然也被感动了,望着这些骨子里就亲的人,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慢慢转望向李时珍。李时珍也不知如何说话,低垂了眼。
  海母望着大家:“你们的好心老身都知道。可各人都有各人的家,你们都是要养家蝴口的人,忙自己的吧。李太医,替我叫开他们,让我们走。”
  李时珍只好望向那个管事和那两个工头儿:“太夫人要走谁也挡不住,也与你们无关,你家老爷和夫人那里我会去说清楚。准备车辆送太夫人、夫人去码头吧。”
  那个管事望向李时珍:“就不能再留一两天?”
  李时珍:“我有急事去北京,太夫人是不愿意再留的。准备车轿吧。”
  那管事只好站起了,两个工头也只好跟着站起了。那管事过去接过了海母手中的伞和肩上的包袱,搀着她走下了台阶:“都做自己的事吧。”
  满院子的人工都站起了,目送着海母一行穿过中间的石道,向大门走去。
  南京运河码头
  两条船,一条是李时珍的客船,一条是运货的大船,这时李时珍的那个随从挑着术箱走过跳板上了客船,李时珍却跟在海母、海妻的后面走上了那条运货的大船。
  大船的老板立刻迎过来了:“李先生,给太夫人和夫人的客舱都安排好了,您老故心就是。”
  李时珍:“先扶着夫人去客舱安歇。”
  大船老板:“夫人请随我来。”
  老板在前面引着,哑女雨青搀着海妻走进了船舱。
  管事搀着海母手里拿着伞和包袱依旧站在大船的甲板上。
  李时珍对他说道:“你也回去吧,我有话要跟老夫人说。”
  管事将雨伞和包袱放在了甲板上,向海母又深深一揖:“太夫人一路保重了。那个哑女老爷和夫人都说了,就一路伺候太夫人和夫人去海南。一路上的船费和饭食费我们都安排了,到了广州,那边的车船这家老板都会安排好的。”
  海母默然了,少顷才说道:“欠你们这么多情,怎么还哪?李太医,告诉汝贤,高家替我们花的钱,一文都要算清楚,还给人家。”
  管事还想说什么,李时珍立刻望向他:“你回吧。”
  管事又深深一揖,这才转身走向跳板,向岸上走去。
  海母立刻握住了李时珍的手:“李太医,我也不再问你了,到了京师,汝贤是祸是福你都要给我捎个信来。”
  李时珍黯然了少顷:“现在是什么情形我也不清楚,以刚峰兄的为人,应该不会有什么祸事。倒是嫂夫人的身孕我有些担心。七个月了,只怕到不了海南在路上就会分娩。那个哑女我已经教了她一些接生的事,药我也备下了,万一路上临产,还要靠太夫人把着。”
  海母:“上天总有眼的,不会让我海门绝后。”
  李时珍:“太夫人这话说得对。可看天命还得尽人事,一路小心为是。晚侄也得拜别您老了。”说着退了一步跪在了甲板上,向海母磕下头去。
  海母拄着杖望着他跪下的身影,刚烈的人滴出了老泪。
  李时珍站起了:“老板!”
  大船老板早就站在船舱门口,这时急忙走了过来,拿起了甲板上的雨伞和包袱。
  李时珍:“扶老夫人进舱。我可有话说在前头,一路上照顾不好,我可饶不了你们!”
  那老板赔着笑:“李先生言重了,我们会尽心伺候的。”
  镇抚司诏狱大院
  画外音:“明制处决人犯分为两种:一为‘决不待时’,朱笔一勾立刻处死,又称‘斩立决’、‘绞立决’;一为‘秋决’,便是在立秋这一天处死人犯,又称‘斩监候’、‘绞监候’。刑部定了海瑞死刑属秋后处决,这一天便是立秋了。”
  大院里这棵梧桐树听说是成祖迁都北京将这里定为诏狱时就种下的,二百年了,已是长得杆粗叶大,而且被诏狱的人奉为了神树。这时在梧桐树下已经立好了绞架,粗粗的麻绳绞环已经高挂在绞架的横杆上,绞环下摆着一条踏凳。
  立秋的日光特别刺眼,朱七、齐大柱还有几个行刑的锦衣卫这时都站在绞架下,全抬着头望着那棵叶子已经绿中带黄的梧桐树。
  两个行刑的锦衣卫抬着一张条案,条案上摆着香炉、香烛和纸钱,抬到了大树的下面。
  齐大柱满眼凄惶望向师傅:“师傅,您老问神吧?”
  朱七依然抬着头望着树冠:“还不到时辰,再等一刻。”
  镇抚司诏狱
  牢里摆了两张木床,一把桌子两把凳子,海瑞和王用汲这时对面坐在桌子旁,身上去了锁链,望着桌子上的一碗肉、一碗鱼,还有一碗豆腐,两人却都没有去端酒杯。
  “太夫人、嫂夫人应该已经到广州了吧。”王用汲打破了沉默,端起了酒杯,“愿他们一路平安。”
  海瑞这才端起了酒杯,两人却谁也不看谁,一口都将杯中的酒喝了。
  海瑞拿起酒壶先给王用汲倒满了,又给自己的杯中倒满了,放下酒壶双手端起酒杯望向了王用汲:“圣旨一下,你便要去辽东了。我人送不了你,倘真有魂灵,我会一路先送你去。”说完自己一口喝干了酒。
  王用汲却没有去端酒杯,怔怔地坐在那里。
  玉熙宫精舍
  尽管又在吃李时珍开的药,嘉靖的沉疴已经难起,这时已然不能在蒲团上打坐了,靠在床头,大热的天身上还盖着棉被。
  秋决人犯的名单摆了满满一御案,黄锦脸上和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只是那条腿从此瘸了,这时跛着站在御案前,从上面挑拣着待决人犯的名单,挨序排来,他的目光定在了写着“海瑞”名字的那份单子上,他的手跳过了那份单子,拿起了排在海瑞后面的几份单子,放在托盘上瘸着腿向床前走去。在床边黄锦先拿起了床几上的朱笔递给嘉靖,然后伸过托盘。
  嘉靖平时那两只精光四射的眼像蒙上了一层云翳,这时竭力望着托盘上的名字
  认清了,才将朱笔勾了下去。几张名单都勾完了,他望向黄锦。黄锦也深望着他。
  嘉靖:“还有呢,都拿来。”
  黄锦打了个激灵,捧着托盘好艰难地瘸向御案。
  镇抚司诏狱院内
  “上香,问神吧!”朱七发话了。
  两个行刑的锦衣卫立刻点燃了香烛,将线香递给了朱七。
  朱七擎着线香在香案前对着大树跪下了:“天佑忠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