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是我。”海瑞把鸡蛋藏进了袖中,在门外大声答道。
  院门这这才开了,海母站在门内:“公事完了?”
  “回母亲,公事完了。”答着海瑞进了门。
  海母便关院门:“大柱的媳妇刚才来了,硬要送东西,我还当是她呢。”
  “已经走了。”海瑞又答着,搀着母亲向北面正屋走去。
  海宅北面正屋
  “坐着,不要起来。”看见纺车前的海妻要站起,海母连忙喝住了她。
  海妻身子又坐回到凳子上去。海母在门外取下挂在门框上的一个笤帚,替海瑞掸去了头上和身上的雪,又掸了掸自身,脱下鞋竞仍然是赤着脚进了屋。
  海瑞也脱了鞋,又脱了袜子,也和母亲一样赤着脚进了屋。
  在靠东面的墙,旁摆着一架织棉布的木机。海瑞一眼看去,只见机上又开始织另一匹新布了,机头上已露出了剐织了约三寸的布头。
  海瑞又向桌上望去,也就半个上午母亲已经把昨晚那匹棉布织完,现在已经摆在桌上,他心里蓦地一阵难受,还装着笑脸望向母亲:“这天底下也就是我的阿母最能干了,早上儿子走的时候还以为这匹布要到下午才能织完呢,没想这么快便织出来了。”
  海母又在织机前坐下了:“别的不说,织布还是我们海南人行。黄道婆也是在我们那里学了,才在内地各省传开。汝贤,厨房里给你温了粥,还有几个窝头。吃了,换了这身官服,把布拿到前门外去卖了,我们的年货也就有了。”
  海瑞:“是。”
  海妻这时已经站起了:“我去吧。”
  “说了不起来,又起来。”海母转头沉下了脸。
  海妻微低着头:“还不到三个月呢,李太医也说了,要多走走。阿母不要太担心。
  再说厨房也不是官人该去的地方。“
  海瑞接言道:“母亲,让她走动走动吧。”
  “去吧”海母不再看他们,织机哐嗵一声开始连响了起来。
  海瑞待妻子走到身前,示意她站住,从怀里掏出了那四个鸡蛋,低声地:“都煮了,你吃两个,阿母吃两个。”
  海妻望着他。海瑞也下意识地望了望妻子的肚子,又望向了她的眼:“院子里有雪,慢点走,去吧。”说着一边取下官帽,走向西而书房去换衣服。海妻握着那四个鸡蛋也出了门。
  前门外大街
  再大的雪也挡不住过年,有钱的没钱的买年货卖年货,这时都挤满了一条街,铺面里便不用说了,街两旁也都搭着棚子撑着伞,鸡鸭鱼肉粉丝干果,年画对联鞭炮糖人要买什么都有。
  海瑞戴了一顶往后搭檐的布帽,换了一件粗布棉袍,左手举着伞,右手怀抱着那匹布,在人流中寻望着布占,透过雪花他终于看见了挂着“瑞兴布庄”招牌的一家布店,便挤过人流,向那布庄走去。
  瑞兴布庄店铺内
  柜台前都是买布的,只有海瑞是卖布的,收了伞抱着那匹布怔怔地站在那些买布人的后面,却不知道如何将这匹布卖给他们。
  柜台内一个老年管事的眼尖,一眼便透过人群看出了海瑞和海瑞怀里抱着的那匹布,便向他招了招手。海瑞连忙走了过去。
  老年管事:“你这布要卖?”
  海瑞:“正是。请掌柜看看,能值多少钱。”
  那老年管事拖过了那匹布,眼睛往上翻着,手指摸着布面,又把布拖出了一块,用掌心平着一路抚去,这才望向海瑞:“这布织得还平整。客官要是早半个月来价钱便好谈些。这时来可卖不起价。”
  海瑞:“那又为何?”
  老年管事:“早半个月我们可以送到染坊里染了。现在大过年的谁穿白布?”
  海瑞:“原来如此。那掌柜开个价吧。”
  老年管事:“我看你这个客官也不是做生意的,我也不坑你。半月前我可以给你十五吊钱,眼下最多结你十二吊钱。”
  海瑞:“掌柜,织这匹布我们买棉花就得用十吊钱。十二吊也太少了点。”
  老年管事:‘十三吊。不能再多了。“
  从纺线到织布,母亲媳妇织出这匹布足足费了半月光景,海瑞虽不知谈价,也知这个价太对不起家人的劳作,便不再说话,卷起了布便欲离去。
  “十四吊。”那老年管事又叫住了他,“这还是看你这布织得不错。如何?”
  海瑞:“十五吊吧。不买我另找买家。”
  “取十五吊铜钱来!”那老年管事立刻向身边一个小伙计喊道。
  钱粮胡同海宅
  背着一布袋米,提着一只鸡一条鱼,海瑞走到院门外时发现院门是开着的,疑了一下,立刻走了进去。这才看见,北屋正门的门口一个户部的书办正在等他。知道又有要紧的差使了,他疾步走了过去。那书办也看见了他,连忙迎了过来,接过他肩上的米:“叫小的好等。部里有急差,请海老爷立刻去。”
  “什么急差?是不是百官还在户部闹事?”海瑞拎着鸡和那条鱼走向厨房那边。
  书办背着米跟在他背后:“百官闹事都在其次了。是顺天府大兴宛平两个县拨的粥米不够,倒卧了好些百姓,听说已经有白莲教的人在趁机煽动,搞不好激起民变要造反了。”
  海瑞在厨房门口猛地站住了。
  书办紧接着说道:“大喜的日子,这个事还不能让皇上知道。内阁和部里的大人们都急得冒烟了,商量着从通州的军粮库里先急调些粮米,由户部派人押送,赶快设粥棚,不能再饿死人。司里说了,大兴让海老爷去管。”
  海瑞:“我这就去!”
  玉熙宫大殿
  冬日本就短,大雪下着天更黑得早。两个当值太监在大殿通往精舍的几处点亮了烛灯,黄锦披着斗篷进来了。
  两个当值太监连忙跪下:“奴才叩见黄公公。”
  黄锦:“起来吧。陈公公还在里面?”
  两个当值太监爬起了:“在,正等着黄公公轮班伺候万岁爷呢。”
  黄锦:“这里用不着你们了,到殿门外候着吧。”
  两个当值太监:“是。”答着退出了殿门。
  黄锦走到大殿通往精舍的第一道门外跪下了:“奴才黄锦伺候主子万岁爷来了!”
  不久,陈洪从里面出来了,黄锦便站了起来,那件斗篷还穿在身上,双手袖在斗篷里显得鼓鼓囊囊。
  黄锦:“主子万岁爷圣体安否?”
  陈洪怪怪地看着他:“圣体安。进了殿还披着个斗篷干什么?”
  黄锦:“今年格外冷,我倒忘了。”
  陈洪:“那还不脱下来。”
  黄锦兀自不脱斗篷:“知道了。陈公公出殿前别忘了穿上斗篷就是,当心着凉。”
  “我现在就穿,你现在就脱。”陈洪一边取下挂在大殿进精舍通道衣架上的斗篷往身上一披,依然紧紧地盯着黄锦。
  “什么话,说这么久?”精舍里传来了嘉靖的声音。
  黄锦立刻接言:“回主子万岁爷,陈公公有几句话问奴才。”
  嘉靖的声音:“问完了没有?”
  陈洪这才慌了:“快进去!”
  黄锦居然穿着斗篷就这样向精舍的第二道门走了进去。
  陈洪满心疑窦地又望了望精舍那边这才向大殿门外走了出去。
  大殿的门外两个当值太监接着了他,从外边把大殿门带上了。
  玉熙宫精舍
  精舍里今年所有东面的窗户都没有开,故而满室弥漫着香烟,以致灯笼烛光都透着晕黄。嘉靖依然穿着那身丝绸大衫盘坐在蒲团上。
  “叫主子久等了,奴才来了。”黄锦还披着斗篷飞快跪着磕了个头又连忙站起。双手往外端出了藏在斗篷里的一个紫砂药罐,还有一串包好的中药,小心地放到紫铜香炉的脚下。
  嘉靖望着他:“殿门关了吗?”
  黄锦:“奴才这就去关。”还是穿着斗篷又折出了精舍那道门。
  嘉靖的目光在听着黄锦的脚步声,听见了外殿大门上闩的声音,这才下意识地将身上的丝绸大衫裹紧了,闭上了眼睛。
  黄锦又进来了,看见皇上裹紧着衣服,知道他冷,疾步先走到御床边打开了衣柜,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了嘉靖在夏日才穿的那件淞江厚棉布大衫,轻步走到他的背后:“主子伸手吧。”
  嘉靖往后伸开了手。黄锦提起了厚棉布大衫的两肩,让嘉靖将手伸进了袖筒,在后面替他扯抻了,绕到前面跪了下来,替他将腰带系好。系好了腰带,黄锦又去摸了摸嘉靖的手:“好凉!不行,奴才还得给主子加件夹衣。”说着又奔到衣柜前,拿出了一件没有袖子的对襟厚棉布长衫,走到他的背后又给他加上,绕到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