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哪里扯得上添乱子?“四个人也就要他这句话而已,立刻齐声答道:”那就不去添乱子了。“
  淳安县衙后宅正匿
  海妻坐在正屋的桌子边舀起一个鸡蛋却停在手里,目光慢慢望向门外。
  海母已经坐在廊檐下的纺车前,帮着媳妇又纺起线来。海瑞搬了个小矮凳,坐在母亲身边。
  屋里桌子前女儿站在母亲的对面,两眼睁得好大,望着母亲勺里那个滚圆的鸡蛋。
  海妻见门外海母和海瑞都是背对着屋里,便慌忙招了下手,女儿轻步跑过去了,海妻将鸡蛋喂到女儿嘴里。蛋大嘴小,女儿连忙用手拿着鸡蛋,先咬下一半,嚼也不嚼便往喉咙里吞,眼珠子立刻鼓了出来。
  海妻慌了,也不敢吭声,连忙又从碗里舀了一勺汤喂进女儿嘴里。女儿这才将那半个鸡蛋吞了下去。
  海妻低下头给女儿做了个慢慢吃的手势,女儿拿着那半个鸡蛋,轻步走到一边,躲在门后吃去了。
  海妻这才舀起一颗红枣送进了自己嘴里,目光又深情地望向了门外的婆婆和丈夫。
  母亲和儿子显然已经说了一阵子话了,这时两人的沉默,便是海瑞在等着母亲对自己选择的表态了。
  海母不停地转动纺轮,棉线从她的左手里飞快地转了出去。这一把棉纺完了,海母不再让棉线续下去,那棉线就此断了。
  海母望向了坐在旁边的儿子。海瑞依然低着头。
  海母也就不再看他,把目光望向院子的上空,慢慢说道:“记得还是你一岁的时候,你阿爹中了秀才,却怎么也不肯再去考举人。那时他跟我念了两句诗,说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朝政太腐败。又告诉我这两句诗是古越歌。我们淳安是不是就是古时候的越国?”
  海瑞抬起了头,眼中有几点泪花:“回阿母,我们浙江正是古时的越国。”
  海母肌衣襟里扯出一块葛麻的手帕递给儿子:“你阿爹当年不肯再考举人,你现在不愿意再做官,都是一个道理,阿母理会。”说到这里,老人家自己的眼中也有了泪花。
  海瑞一惊,连忙移过身子给母亲去揩泪。海母接过帕子飞快地揩了一下,接着笑道:“我们母子还是说老百姓自己的话吧,‘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在海南老家几十亩田还养不活我们一家五口?”
  海瑞立刻赔着笑:“等到孙于生下来,儿子也没了官务缠绕,便可以好好教他。就像阿母教儿子一样。”
  海母十分欣慰:“明天我就七十了,见到这个孙子,我也可以安心去见你阿爹了。”
  海瑞:“阿母仁德天寿,一定还能够等到抱抱曾孙。阿母,明日是大吉祥的日子,儿子虽有几个朋友也没有办法来给阿母祝寿,儿子心中惭愧。”
  海母:“有你在,有媳妇在,虽还没生,孙子孙女都有了,阿母知足了。明天称二斤肉来我们一家五口自己做寿。”
  海瑞:“是。”
  海妻和女儿就在屋内,一直都在听着屋外母子的说话。听说有肉吃,小女儿立刻跑出来了:“阿婆,我要吃阿母做的炖牛肉。”
  海母今日十分慈祥,拉着孙女的手:“阿囡懂事,你阿母现在是双身人,不能做重事。明天阿婆给你做炖牛肉。”
  海妻这时也走出了门外:“阿母这样顾着儿媳,儿媳实在担当不起。其实李太医走的时候说过,有身孕要做点活,千万不能坐着躺着。”
  海瑞立刻接言:“李太医的话我们一定要听。”
  海母:“没什么一定要听的话。大夫的话听一半不听一半。我说了,满月子以前,洗衣做饭都不能让你媳妇干。”
  海瑞轻叹了一声:“是。”
  淳安县城街道
  淳安是大县,况地处水陆要津,今年乡下虽遭了灾,海瑞来后安定了灾情,因此每日早市依旧繁闹。
  江南不比北方,由于种植水稻,百姓都视牛如人,轻易没有宰杀牛肉卖吃的。因此市面上卖猪肉的,卖鸡鸭鱼鹅新鲜蔬菜的到处都有,唯独牛肉档很难找到。海瑞为了不使百姓认出,清晨出门依然戴着斗笠,半遮着脸提着菜篮在市井人群中慢慢走着,寻找卖牛肉的地方,
  走到一个卖茄子辣椒的老汉摊前,海瑞蹲下了:“称一斤辣椒一斤茄子。”
  那老汉给他抓辣椒称了,又挑了几个茄子称了,倒进海瑞的菜篮中:“十枚铜钱。”
  海瑞一边数着铜钱,交给老汉时问道:“请问,哪里有牛肉卖?”
  那老汉单了他一眼:“客官不是本地人?”
  海瑞:“路过贵地做点生意。”
  那老汉:“问我还真问对了。上槐村李二家昨天的水牛摔死了,正在南门那边卖呢。”
  海瑞:“多谢指点。”提着菜篮向南门走去。
  “锁了!都锁了!一个也不要让他们跑掉!”人群前方一声大喝,街面上立刻乱海瑞抬眼望去,只见淳安县衙的差役还有大牢的牢卒正在追赶一群卖生丝的百姓。
  一些人被拽住了衣领,一些人被掰着手臂,装着生丝的包袱都被差役和牢卒抢过去了。
  差役班头和那个王牢头站在那里大声吆喝:“锁链干什么的?都锁了!”
  “生丝送到衙里去!人都抓到牢里去!”
  那些差役和牢卒都从腰间掏出锁链锁人。
  做其他生意的百姓都惊了,一个个拎着自己要卖的东西四处奔散。
  海瑞被不断涌来的人撞着。
  “都带走!”王牢头大声喊着:
  差役牢卒抓了十好几个人,用铁链牵着向这边走来。
  海瑞眼中闪出了光,取下了斗笠,放下了菜篮,向他们迎去。
  第二十六章
  淳安县城街道
  在明朝吃公门饭第一快心之事便是抓人。因朝廷设了提刑司镇抚司,专司捉拿大臣,有时抓的甚至是手握重符拥兵在外的大将,这就需要琢磨更多抓人的法门,上行下效,影响到府州县衙,那些公人抓人的手段比历朝都狠了许多。如在唐朝,抓人还叫捉人,杜甫《石壕吏》中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可见当时把人还当活的看,需要去捉。在明朝已经不叫捉,而叫拿了,把人当做东西,去拿便是。
  “还有两个,跑那边去了,拿了!”差役班头望着跑向海瑞这边两个壮年汉子大声嚷道。
  几个差役牢卒飞奔着追过来了,街市上的百姓纷纷往两边躲避。
  当街中便只有海瑞一个人站在那里了,望着那两个壮年汉子从身边拎着包袱跑过去,眼看着几个差役牢卒飚追如狂,渐渐近了。
  “站住!”海瑞一声大喝。
  那几个差役牢卒猛昕到这一声大喝,下意识地剁住脚步,有几个停住了,有几个一下子停不住,步停了脚还向前滑了好远,这才都站住了。
  “哟嗬!”一个已经滑过海瑞身子的差役并未看出是海瑞,只当有人出来找死,大叫了一声转过身来便欲看这个找死的人是谁,可一看到那几个差役牢卒都张惶地僵尸般站着,这才看出,这个人是海老爷。
  远处,差役班头和王牢头也看清了突然出现的海瑞,二人一下子懵了。
  王牢头首先害怕了,望了望被抓在那里的十几个人,又望向差役班头低声说道:“把这些人都放了?”
  差役班头:“不是说他待罪在家不理事了吗?待罪了便不是官,去,告诉他,这是二老爷奉赵中丞的命令叫我们干的。”
  王牢头依然怵海瑞:“那我在这里看着这十几个人,你去跟他说。”
  差役班头乜了他一眼:“我也没叫你来,来了你又这么怕?”
  其他差役和牢卒都望向王牢头。王牢头面子下不来了:“各干各的差使,我怕什么了?那你在这里看着,我过去。到底看是你怕还是我怕。”说着一个人向海瑞走去。
  奔逃的百姓都不逃了,慢慢停了下来,有胆大的还走近了些,远远地围着看。
  王牢头走近海瑞便堆出笑来,屈下一条腿行了个半礼:“参见海老爷。”
  “跪下。”海瑞声音不高威严不减。‘
  王牢头那一条腿还没伸直便僵在那里,望着海瑞。
  海瑞见他兀白不跪两眼闪出光来:“衙门公干之员见堂尊行什么礼都不知道吗?”
  王牢头嗫嚅着:“不说海老爷在家里待、待…”
  海瑞:“待什么?”
  “待罪吗?”王牢头咬着牙说完了这句话。
  海瑞冷笑了:“你听谁说我在家里待罪?”‘
  王牢头有些发疹了:“二、二老爷……”
  海瑞:“二老爷叫大老爷在家里待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