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行动出动了近70名战士,一半左右是新加入我族的。
  近40名战士不是拿的长矛,而是藤条和藤网。
  武器由其他的战士给他们拿。
  我们在距离“草原宾馆”左右的地方布下了20米宽,近两公里长的“绊马阵”——藤条被纵横交错地固定在距地面15厘米左右的高度,为此我们专门准备了不少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短木桩,周围是大量的藤网散乱地布置。阵地的两边各用一根短矛挂上一块兽皮作了标记。
  根据我第一天单独前去打探的结果,马群就在离我们大约30公里的地方活动。
  从离开村子到一切布置好,花了两天时间。
  幸运的是,马群这两天活动的方向有向我们靠近的趋势,目前只有20公里左右的距离了。
  我让木驼坐在我身后,用近10米长的藤条拉着五只狼,悄悄迂回到马群的后方。
  云龙几乎天天和这几只“狼心狗肺”的家伙在一起,相互间早已没有了隔阂,一路上都跑得很欢。
  等马群发现我们后,几只狼很高兴地想扑上去亲热亲热——它们都还没有在野外捕杀大型猎物的经验,只当是一种游戏。
  马群立刻不安起来,开始向我们预设的阵地方向跑去,我一路上控制云龙的速度和与马群的距离,尽量不让马群偏离我事先设定的方向。
  一路追追停停,到我能清楚地看见短矛上的兽皮时,距离绊马阵只有两公里了。
  我带着五只狼突然加速,马群立刻加快了冲进阵地的步伐。
  突然——第一排马轰然倒地,后面的马有的反应过来,跳跃过去,有的则直接踩了上去……
  一排又一排,马匹跌倒又爬起,然后又被撞倒或自行跌倒,直至跑出绊马阵后又陷入一张张绊网里……
  我们的战士从隐藏处(离绊马阵1500米左右)跑出来,纷纷收网或者用藤条捆上已倒地的马匹。
  战果是:七匹马被踩死,一匹重伤,四匹轻伤,39匹马被活捉!
  我放松缰绳,云龙慢慢地走到一匹死马旁边,嗅了嗅,仰起头“咴咴咴!”地长叫了一阵——我估计那是它的亲人,不禁也有些侧然。
  我让战士们用鱼网将这些马罩起来,每三匹马用藤条联接在一起,人走两边,马走中间,在云龙的带队下回到了村子。
  整个部落的人沸腾了。
  前面五匹马的存在,大家几乎默认为是我的宠物,没人去打主意。
  这一次带回来这么多马,几乎将村子变成一个大畜栏——马的活动范围要大得多——就肯定有一些战士将会变成“骑兵”!
  看到云龙和清风(我给梅梅准备的)听我的话,族里人更加认定我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在呢——凡人也将要做和神一样的事情了!
  但我还是先将所有的马和那三头马驹关在一起——在一个新建的专门畜栏内。
  第二天,木驼第一个自靠奋勇,要去驯服一匹马。
  我在旁边骑着云龙,用一根长藤拴在马鞍上,另一头系住木驼骑的那匹马身上的网,开始了惊险的驯马工作——实际上有了云龙的协助,驯马的工作量和风险系数大大减小了。
  大概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我和云龙累到不行,才基本让最勇敢的42名战士成了“骑兵”(有的战士看见马就怕,有的上去摔下来一次就不肯再上了,带伤的马我还不准战士们去碰)——可是我还不能让他们骑马出寨门——还没有足够的马具呢!
  寒风中被裹得严严实实,被梅梅抱出来的梓烨兴奋地看我骑马的样子让我心里“格登”一下——要糟,这小妞将来绝对是个骑马疯的主——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预见性。
  部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生产马具的高峰期,木青的一个侄儿叫“土鲁”的表现出做木工的天份——马鞍的木质结构我只示范了一遍,这家伙就做了一个八九不离十——就只是对称性和光洁度还差得很,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就这样的东西也被马齐抢走了——土鲁是不敢骑马的战士之一,他只是出于对木工的好奇才参与我的工作——我喜欢这种“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技术人才!
  接下来我发现他对石制木工工具和陶制木工工具有独到的见解——经常独自改进工具的刃口以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并找到土土,兄弟俩商量如何改进工具——原始的发明创造工作开始了。
  有时我简直怀疑他会不会成为公输班的祖先——也就是鲁班的祖先。
  在马具基本到位后,终于到了“骑兵连”出访的时刻,我准备率这只特殊的部队去作一次“外事访问”——第一站:大方族,梓烨的外婆家!
    正文 第十五章 战骑拉练
     更新时间:2009…2…16 13:29:06 本章字数:4002
  出发以前,我把木青、木驼、马齐、土土、土鲁叫来开了一个会,主要是工作安排。
  木驼要和我一起出去,这样狩猎的工作就只能由马齐承担了,马齐也很坚决地保证要完成任务,保证所有人都不饿肚子。
  土土的工作还是制陶,为不断前来的“纯商业”贸易代表团提供充足的货源保证。
  木青则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储备石料——为开年以后的建房高潮作准备。
  在我的土坯房建设过程中,我发现石料的消耗极大,而充足的石料又是保证房屋寿命的关键,准备石料所需要的时间几乎占建房总时间的60%左右——打土坯实际上是很快的。
  土鲁本来是不敢来听我安排工作的,但我坚持!——有的工作只能在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沟通:技术是不能轻易通过转告的方式传达到位的。
  土鲁有几项重要的工作:
  1、制做木桶——我发现在冷热法碎石过程中,冬天的效果是最好的,但用皮桶装水太不方便,因此尝试做了一个“纯天然”木桶,外部用藤条箍紧——本来该用竹片的,我没找到,底部用粘土密封后可以应付短途的运水。
  我把木桶拆开给土鲁看,又简单讲解了一下工艺,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在两天内领悟了——两天后我就出发了。
  当然扁担的制作就很简单了。
  2、制做木板——大量的木板,这也是在建土坯房过程中要用的重要材料,木板的大量准备还基于我的另一个考虑——能不能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建一些全木结构的房子?
  这两项工作都只有土鲁才能充分胜任。
  现在族里的男女“劳动人口”达到了近140人,男性略多一些,有74人,女性有65人。
  男性战士我打算带走20人,连我在内。
  这都是在前期的驯马过程技术较好的人,这次拉出去本来也有锻炼队伍的意思。
  马齐带20名战士——以骑兵为主——负责狩猎工作,学习骑在马上战斗。采野菜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剩下的男性有15名分配给木青准备石料,主要做挑水和搬石料的工作,还有30名妇女同志参加,主要是烧火、堆石料,也有妇女同志体力好一点的可以参加搬运。
  还有15名战士分配给土鲁,主要做伐木、破板等重活,土鲁带领20名妇女同志做修板、编藤“桶”——藤筐里面铺上兽皮也可以装水,以及做木桶等工作。
  其他人归土土管——基本上是娘子军,帮他做挖土、转盘、修窑、烧火等工作。
  梅梅坚决要跟我走——我本来也是这样打算的——带上梓烨去看外婆!
  两天后我们带上一些陶器和海盐,由梅梅带路出发了。
  梅梅是大方族里的打猎能手,平时活动范围就广,我们族的地盘她以前也来过——一个山洞的族人只要人口不是太多(不超过100),方圆10公里的范围就足够满足生存的需要了,所以一般猎手很少在超过2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活动,梅梅到过我们部落的外围,后来又参加了很多次我们的狩猎活动,论走过的路,族里除了木青,可能就她多一点。
  木青是每年要带族人去相亲。
  梅梅先是自己去相了多次亲,后来是保护别人去相亲。
  所以两个都走过不少路。
  实际上从我们村到大方的山洞不到35公里,按平时战士们狩猎时的速度,一天就可以走到,今天骑了马,应该可以在2个小时内轻松到达的。
  可是骑手们还是技巧上有点问题,一路上总有人掉下来,又爬上马。
  加上梅梅也才学了两天,尽管清风不是很拒绝她,她还是小心翼翼的——梓烨则一直用鹿皮裹在我怀里,“伊伊呀呀”地高兴得很——以后我有罪受了!
  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大方族的山洞外,洞口离地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