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点头道:“好,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快人快语绝不马虎。那亮也就不再隐瞒什么,直言便是。亮胸中之计当如此如此……”
    ——————
    连接襄阳与江夏的官道上,一只足有三千多人的部队正在向襄阳进发。这只部队全都是一身的孝白,从行进中的举动来看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只奔丧的队伍。不过呢,这只部队地行进速度实在是有点慢得可以,夸张一点的说根本就是龟速!
    领军之人当然是刘备刘玄德,他的左手是刘琦、徐庶,右手是关羽、关平。身后则跟着孙乾与竺。张飞?刘备没敢带出来,以老张那性如烈火的脾气,这种需要隐忍的计策带他来多半会坏事,相对的关羽到是要稳重许多。
    缓缓行进了一阵,看看天色不早刘备便下令扎营休息。刘备待民极厚、名声极佳,当下便有不少百姓送些粮米水酒什么的前来慰问。而在这些百姓当中,有两个却被徐庶悄悄的带入了帐中。
    “长江水道上地商船现在何处?”
    “诸葛军师令小人来报,两日后便能赶到襄阳码头。”
    “赵将军在新野准备得怎样?”
    “已于昨日点起军兵,今晨出发。”
    徐庶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们休息一下便马上赶赴襄阳再行打探,若有何要事赶来报知。”
    二人悄悄的退出帐去,徐庶则赶去向刘备报信。
    “主公,似乎我们得走快一点了。按照与孔明的约定时间,三日之后我们必须得赶到襄阳城中,不然只怕商队中隐藏地军兵会被人发觉,若是那样此计败矣!”
    刘备此刻正闭着双目,双手抱怀而坐,腰身也半倦着,看上去好像是在凝视地面一般。听过徐庶的禀报之后,刘备稍稍的点了点头,语气显得有些阴沉,却也因此流露出了能与曹操相提并论的枭雄之气:“没有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引发战事,能将蔡氏中人擒住便可……各位请先退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依言退出帐去,刘备缓缓的睁开双眼,那副神情让人捉摸不透。伸手摸索了一下白色孝衣内侧,刘备又点了点头。他贴身穿着一副陆仁特意让贞转送给他的精钢锁甲,心口部位还有一块护心镜,寻常的刀枪根本伤不了身躯分毫。
    “陆仁,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还有你之前给我的大略。现在一如你所想的那样,我正要去做它。只是我有些想不通,你到底是想帮谁,亦或是你是在帮你自己……
    第三卷 第十八回
     更新时间:2008…10…4 23:08:29 本章字数:5375
    葛亮在《隆中对》里指出荆州的地理环境是“北据汉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荆州作为当时东南西北四个地区中间的核心地区,交通运输方面一向都比较发达。而襄阳又地处荆州中心地区,交通道路更是发达,当初刘表把荆州首府迁至荆州看中的就是襄阳优越的地理环境。经过刘表多年的苦心经营,又得益于从未遭受到战火波及之故,原本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重镇,现在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冠绝中原,单单是过百万的人口基数就足以证明一切。
    襄阳城外的临江码头上一片繁忙,来自于四方的商旅大多都集中在这里买卖互市。虽说早年刘表与孙氏结仇时曾下令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贸易往来,但那只仅仅是对北面的曹操与东面孙氏而言,与南面的荆南数郡、西面的川中巴蜀却仍保持着原有的商业互市,必竟荆州也有很多东西出产不了,需要靠从别的地区进口。
    只是不知是从何时而起,襄阳一带与江东、江北的商路慢慢的恢复了过来。或许这是一种必然性,因为不管所谓的小农经济如何如何发达,始终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往来才能支持下去。而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在这里也有不小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很可能是他加快了荆襄地区恢复与东部、北部贸易往来的进程。
    早先陆仁在襄阳避祸的那段时间里,陆仁便借助一些错综复杂地关系成为当时唯一能在荆襄与江东之间水运经商的人。甚至在两地间的粮米与海盐互市上都插了一脚进去。有他这个领头吃螃蟹的人,后面跟风而上的人就不会少。最初时他们还只是偷偷摸摸的几近于走私,到了后来就已经是明目张胆的经商纳税。相对应的,荆州官方初时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索性就如同把断绝商路地令文在无形中取消了一般。原因也很简单,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既然两地间地商贸往来禁止不住,那么与其让民间走私错失大量地税收,还不如干脆放开一点把税款收入袋中。这样至少还能够皆大欢喜一些。
    陆仁离开荆襄时把襄阳的产业全部交还给了竺。但这并不表示就放弃了荆襄乃至川中地区的商路。正相反。现在的竺就有如陆仁放在荆襄地区的商贸集团总代理,自己的经营中心放在了夷州与柴桑陆氏上。大体上就是夷州把货物送到柴桑,柴桑陆氏再把货物转卖给氏之后就可以回家数钱偷着乐,剩下的事让氏自己头痛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就拿陆氏来说,他们可以把为数不多地优秀人才都集中到柴桑与夷州的各个层面。同时因为没有直接性的涉足荆襄,与当地的豪族大家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像以前陆仁的海盐、粮米生意还要应付蔡瑁,现在就不用去管什么,要头痛也是竺去头痛。
    不过话又说回来,竺那是有刘备撑腰的人,一般情况下蔡瑁也不敢和刘备发生直接冲突。这二者之间是什么情况外人不得而知,只是从蔡两家的商业合作上来看,似乎也达成了某种地一致性才是。总之在荆襄地区地商业大局上来看还是一片太平的。而竺对荆襄地区北方商路的打通也大有贡献——东面有陆氏帮忙不用管太多。竺当然要往北方去跑生意啦!
    ——————
    不说襄阳码头上如何繁忙,离码头十余里处地荆州水军军营就显得有些不太像话。在这里听不到军兵训练的声间,到是陆上营区里一个午觉睡到黄昏的士卒们的呼噜声时起彼伏。偶尔会有几个因为内急跑出帐来方便方便的士卒。但无一例外的都懒懒散散,方便完了又跑回帐去接着倒头大睡。隐约间似乎能听见在营区深处有些嘈杂之声,但细细一听却都是些“买大买小,买好离手”,再不就是骰子与碗的碰击之声。
    军港里停靠着很多的战船,只是新旧不一,品质也参差不齐。若是从中挑一只旧些的细看,说不定还能发现未曾修补的斑斑伤痕。这些到也罢了,在一些战船上甚至能看到水军士卒挂在桅杆帆绳上换洗晾晒的衣物!荆襄水军久不经练且军纪散漫,水军战船未能好好保养的事由此可见。
    其实也难怪,刘表文人不习武事,对军事方面的事几乎就从不过问什么,一般都是扔给蔡瑁、张允他们去管。而荆襄这么多年来没打过什么仗,有过的几次仗动用的也全是陆军,襄阳的三万多水军基本上就是吃干饭的。后来在建安八年孙权袭击江夏,水军本来是要难得的出动一次,偏偏刘备又冒了出来发兵江夏,击退孙权后在江夏牢牢的挡住孙权,这些水军就再无用武之地。
    水军如此,陆军也一样的好不到哪里去。事实上荆襄的兵马除去蔡牢牢控制住的那些心腹
    会常常整训一下有些战斗力之外,其余的就全都属于唉,谁让荆襄太平了这么多年,上层人物又没有一点危机意识呢?
    一个水军将校走出自己的舱仓,冲着即将落下的夕阳伸了个大懒腰,看他那副懒散的神情简直就不像是个当军官的人。懒腰伸过之后,这将校又打了几个哈欠,唤过亲兵问道:“现在是……啊…——什么时辰了?”
    “大人,快到酉时中了。”(下午六点左右)
    “这么晚了?天还挺亮的嘛!”(废话!这个时候是夏天,白天长着那!)
    “大人,营里已经开过饭了,因为您在睡觉小人就没敢吵醒您。要不要我现在再去给您准备一下?”
    将校看看天,又摸了摸肚子。摇头笑道:“你小子挺有心的,知道没事别吵我睡觉。不用了,趁着天色还挺亮地,叫上几只船和一些吃过饭的兄弟去码头那里巡上一圈。今天还没有巡过江,不做点样子上面我也不好交待。等巡完了我会换上便装在码头上转转,你代我直接把船队领回营来。”
    “是!”
    将校满意的在船头上找块地方坐了下来,亲兵则赶去传达命令。只是亲兵边跑还边在暗想:“XX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