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斌在曹操屯兵的官渡的对岸―――乌巢,修筑了大汉第一个炮台,架上了这尊大炮,由于大炮为铜筑,浑身闪着青黑色的光芒。袁斌还在炮口处系了一丝红绸,整个大炮看上去威风凛凛。
    由于这尊炮过于巨大,连在黄河对岸的曹操等人都注意到了。曹操看到对岸的袁军中,一大群人围着一个粗大的“铜柱”,在那转来转去,曹操全军上下,都觉得很好笑。
    袁斌炮台筑成,铜炮也固定好了。袁斌拿出了准备给曹操的礼物―――一颗精心打磨的铜炮弹,上边还刻了字“天心大讨曹”。袁斌决定用这份礼物来给曹操一个“惊喜”(友情提示:请用河南方言念出,具体参照《炊事班的故事》中小毛的话语^_^)。
    一切准备就绪后,袁斌派人四下散播传言,就说大将军袁斌有通天彻地之能,鬼神不测之术,能请天神下凡。此次曹操不顾天意,兴兵来犯,袁斌拜求玉帝,玉帝派雷神下凡,来助袁斌。又说,乌巢的铜柱是雷神的法器,一但做起法来,天崩地裂,方圆十里之内,不论人畜,都会化成飞灰。
    流言传进曹操的军营,曹操对此嗤之以鼻。并派人带信给袁斌,言到即有雷神,可请出给曹操一观云云。
    袁斌当即约定日期,要求曹操观看雷神发威。到了日子,曹操带着众文武,登上营中的望楼,眺望对岸,看袁斌能耍出什么阴谋诡计。
    到了约好的是时候,袁斌下令清洁炮膛,装满火药,再装上准备给曹操的那个“惊喜”(再次提示,请用河南方言来念)。
    曹操正在手搭凉篷,向对岸眺望,忽见对岸那个巨大的铜柱冒出一阵火光,一声震天彻地的巨响传来,差点没把曹操吓得从望楼上摔下来。曹营中的马匹全都受到了惊吓,四处乱窜,曹营中乱成了一锅粥。
    曹操不敢在继续呆在望楼上,往走了下来。这时,手下来报:“报,启禀丞相,在营门处发现此物。”手下呈上了袁斌磅给曹操的礼物。
    曹操接过尚有余温的炮弹,看清了上面的字,两眼一黑,向后便倒。
    曹操被袁斌送来的礼物,吓得头风发作,终日躺在床上,难以理事。曹军中众文武也吓得不轻,认为袁斌真有上天庇佑,不少人都开始偷偷地与河北的袁军暗通曲款,准备改换新主人了。
    袁斌闻知曹操头风发作,准备带加一把劲,争取让曹操早日去见大汉开国功臣―――曹参。
    袁斌派遣河北第一刺客―――荆飞(网友爱使之星友情提供,不好意思,让星哥久等了,现在才能出场。^_^),深入敌境内活动,继续送给曹操一些更加具有“爆炸性”、“震憾性”的礼物。
    曹操躺在床上,接连收到一些不吉利的消息:曹操的座骑“黄爪飞电”无故毙命(荆飞毒死的)、许都城门忽然崩塌(荆飞用炸药炸的)、许都的丞相府门前,出现一只独角妖兽(把一只山羊,剃掉胡子,再锯掉一只角,身上染上杂色)。
    种种不祥之兆,从各地传开,传到了曹操的耳中,传遍了大汉境内所有的地方。曹操治下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都人心惶惶;曹操的对手们,也忘却了曹操的厉害,开始蠢蠢欲动。曹操统治下的大汉朝廷,顿时变得风雨飘摇,曹操能够应付吗?
第七十五章
    昨天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打不开起点的网页,因此延误了更新,对不起大家了。
    ===================================================================
    种种不祥之兆,仿佛在暗示着什么,而袁斌命陈琳、阮瑀、徐幹、刘桢等人起草檄文,宣称曹操乃妖魔转世,专门来祸乱大汉江山社稷的,故尔天降灾异以做警示云云。
    曹军军心大乱,曹操下令连斩数百人,不但不能平息,反而有逾演逾烈之势,急得曹操头风发作,不能理事,政事由荀攸、程昱、刘晔等人暂理。曹操每日头痛难奈,还要防备袁斌的偷袭和骚扰,曹操苦不堪言,决定由部将死守黄河防线,不放袁军一兵一卒过河,而曹操自己决定回许都养病。
    怎奈曹军中军心大乱,曹操一走,没了弹压,不时有人偷渡黄河,投奔袁斌而去。先是一个、两个的跑,然后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的跑,最后是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一营一营的跑。
    荀攸下令将河内的曹纯、曹真、曹休等曹氏宗族将领调回,分任各军将领,各自弹压,随时巡营,逃亡的情况才渐渐平息。
    曹操回到许都后,虽然百般掩饰,但朝臣们还是知道了曹操大败,袁军就要过黄河,直扑许都的消息(这都是荆飞的功劳)。朝堂上也是人心惶惶,连正常的朝会都不能举行。
    曹操见袁斌势大,想暂避锋芒,想等这阵对自己不利的风向刮过去之后,再做打算。曹操的心思,被董昭看出来了。
    第二日,上朝之时,董昭上奏朝廷,说:“前日种种异象,皆因天子失德,所以上天才降下警示,因此,天子应下‘罪己诏’,来平息上天的愤怒。而且许都地势低洼,风水不佳,应该迁回长安去。”
    现在曹操也顾不上原来是自己强烈主张迁都许都的,是自己一再言明迁都许都的种种好处的,如今也不顾自己会背上“出言不践”、“出尔反尔”等骂名。曹操以丞相的身份,马上批准了董昭的奏章,报给献帝。献帝经过多年的漂泊,早已明了自己的身份,就等于一个人形图章,别管曹操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自己只管盖章就对了。曹操的奏章送来,献帝看也不看,直接盖上玉玺生效。
    曹操决定放弃兖、豫二州,想撤回司隶,凭借虎牢关的险要,来阻挡袁斌的大军。曹操暗自向兖州前线和寿春、汝南等处,下达了撤军的命令。接到命令的众人忙做起准备,首先,寿春的徐晃、李典、乐进三将,在接到曹操撤军的命令后,本想放火烧毁寿春城,但又怕火光被孙权等人查觉,只得在城上虚打旗号,迷惑江东的孙权和徐州的吕敬超,然后暗中撤到汝南,汇合了满宠、李通之后,按同样的办法布置,再撤回许都。
    而在兖州前线,接到曹操命令的众人中,文官以荀攸为首,武将以曹仁为首。当初袁斌决定与曹操开战之时,就知道曹操一定会严密地防守黄河,不让袁斌的骑兵过河。因此,在东平的赵云,就成了袁斌的一支奇兵。袁斌下令给赵云,让他时刻骚扰曹军的后方和侧翼,如东郡、钜野、山阳、济阴等处,赵云和麾下将领,分成数队,皆是一人双马,四处出击,让曹军一夕数惊,头痛不已。曹仁、曹洪兄弟本在东郡镇守,一听赵云来犯,马上点齐兵马,要与赵云交锋。但赵云广布斥侯,总能先一步知道消息,避开曹军的大队人马,转而去袭击别的城池。曹仁兄弟没有办法,只好在每个城中,都驻扎有重兵来进行被动地防守。
    而赵云见城中有重兵防守,转而去骚动乡、镇,袭击曹军的粮道。这让曹仁兄弟防不胜防,虽然频频出兵,但不见任何效果,反让四乡百姓怨声载道。程昱出了一个办法,在各险要处,或十里,或五里,修建数座“瞭望台”,一但有警,白昼举烟,夜晚点火,曹军援兵旦夕可至,这样一来,赵云袭扰的次数大大减少。正当曹氏兄弟准备喘口气,歇息一下的时候,程昱传来了曹操的命令,准备放弃兖州各处,曹仁、曹洪兄弟无奈,只得暗中汇合了程昱、荀攸等人,撤到陈留,准备迁入关内。
    曹军非常迅速的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然后立刻通过虎牢关,进入了司隶,曹操留曹仁、曹洪等人驻在洛阳和虎牢,自己与献帝继续西进,准备去长安。
    而曹军前边刚刚撤走,各城的官员就马上向赵云通风报信,改换门庭,投降了袁斌。赵云不费一兵一卒,就接收了兖州大片的土地。赵云占有了曹操精心布置的黄河防线后,马上派人接应袁斌渡河南下。
    而曹操大军撤入司隶后,袁斌大摇大摆地过了官渡,经陈留,到了许都。
    袁斌一到许都,马上令赵云带领原班人马,火速南下,要赶在孙权发觉之前,占领了寿春。赵云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寿春,迅速接管了城防,布置好了人马,而对岸的孙权,还不知道自己的隔壁已经换了新邻居了。
    袁斌占令了兖、豫二州,大力提拔当地的名士,如南阳刘廙(字恭嗣)、陈留卫臻(字公振)、颖川杜袭(字子绪)、赵俨(字伯然)等,皆委以各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