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才不管什么兄弟如手足之类的,在他眼中,“大将军”的官位;一言即出,众人服从的权势,那才是自己的最爱。因此,袁谭得到了曹操援助,拼命地攻打邺城。袁尚一边派兵遣将,进行抵抗,一边终于下定决心,向袁斌求救。
    袁尚派逢纪为使,来见袁斌。开始逢纪还不想去,经不住袁尚苦求,才答应出使的。
    逢纪来到邯郸,袁斌命他进来拜见。逢纪走进大堂,除了袁斌外,就只有审配在了。说实话,逢纪谁也不怕,唯独就怕见审配。因为当初就他与审配两人知道袁绍的遗言,而他辜负了袁绍的信任,辅佐袁尚登上了世子之位,等于是与审配闹翻了。逢纪现在的行径就等于是“对主不忠,对友不义”,算起来称他一声“小人”也不为过。而“小人”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人人可得而诛之的。所以逢纪一开始不想担任使者的工作,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袁尚硬赶鸭子上架,如今不来也来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前。
    逢纪上前见礼,道:“大将军府长史逢纪,参见四公子。”
    审配骂道:“什么大将军,袁尚是矫诏夺位!”
    逢纪反驳道:“正南何出此言,老主公的遗诏,大家都见过了,确实是老主公的笔迹,上面明明写的立三公子为世子,继承大将军之位。”
    审配道:“老主公临终之前,明明是要立四公子为世子的,怎么第二天就变卦了?你敢保证你没在这里边捣鬼?你是何居心?”
    逢纪笑道:“正南此言,需有证据。你无凭无据的乱猜,会导致大家互不信任,加剧河北内乱,你又是何居心?”
    审配气得脸都红了。袁斌见状,忙把审配拦住,对逢纪问道:“不知逢长史来此何干?”
    逢纪对袁斌长揖道:“纪奉我主大将军之命,我来修好,请四公子与我主联合,共抗曹操。”
    袁斌问道:“哦,可是三哥承认自己世子之位得之不正,想要让贤?”
    逢纪道:“非也,曹操于老主公丧期,妄动刀兵,进军河北,我主宅心仁厚,不忍河北百姓受苦,故尔与四公子修好联合,非有他意也。”
    袁斌道:“既然如此,三哥即为袁家家主,又是朝廷所任的大将军,何不率领众人以抗曹操?反求助于我,岂不是本末倒置?恐惹人耻笑耳。”
    逢纪道:“四公子此言差矣,我主虽为大将军,但以兄弟为念,不愿以势压人,故尔派我前来修好。”
    袁斌转喜为怒道:“即以兄弟为念,如何兴兵打大哥,又坐视二哥被害而不救?如此种种,岂是以兄弟为念?”
    逢纪暗道:“来了,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心中顿时十分紧张,额头上浸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逢纪道:“这……这……大公子勾结曹操,为袁家之罪人,故尔……伐之。”
    审配再也忍不住了,骂道:“一派胡言,明明是大公子被三公子打败之后,才去投曹操的!”
    逢纪立刻抓住了审配的语病,道:“即如此,大公子当时为何不以兄弟为念,不来投四公子,反去投曹操,其中必有奥妙。”那意思就是,你们也不是什么好人,要不然为什么袁谭宁可投曹操,也不来投你们,大家都差不多,谁也别说谁。
    审配道:“你……”
    袁斌止道:“逢长史语出如刀,不辱使命,真人才也。”
    逢纪道:“不敢,不敢,关于我主所言,不知四公子意下如何?”
第五十九章
    逢纪道:“关于我主所言,不知四公子意下如何?”
    袁斌笑了笑,说:“我实无意世子之位,不过大哥与三哥闹得太不像话了,二哥死于刘和之手,大哥、三哥为什么置仇人于不顾,只想着争权夺利,连兄弟手足也不顾了?”
    逢纪连忙辩解道:“我主是想与四公子一齐兴兵,向刘和问罪的。不过大公子在并州起兵,诬陷我主害死老主公,要兴兵攻打城,我主无奈,这才被迫应战的。”
    袁斌心想:“逢纪好一张利嘴,黑的能说成的白的,坏的能说成好的。听他这么一说,不但袁尚什么错也没犯,还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挺值得人同情似的。好,我说不过你,我躲着你点,这总行了吧。”
    袁斌想到这,对逢纪道:“啊,逢长史,我此番出兵是为二哥报仇的,如今大仇已报,逢长史也解释清楚了三哥的情况,我没有什么疑问了,我要回青州防备曹操去了,你请回吧。”
    逢纪见袁斌使了一招“反客为主”,立刻化被动为主动,而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只得无奈跳进袁斌设好的圈套中,被袁斌牵着鼻子走。
    逢纪问道:“四公子,那与我主修好之事?”
    袁斌笑道:“我与三哥的关系一向不差,并无不和,何来修好一说?三哥多虑了。逢长史可回复三哥,休兵安民,以仁义待人,必可长保世子之位。”说罢,起身向后堂走去。
    逢纪急喊道:“四公子,四公子……唉”跺脚长叹。
    审配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元图,请吧。”
    逢纪瞪了审配一眼,启程回邺城去了。
    逢纪走后,袁斌又从后堂走了出来,问道:“正南,逢纪已走否?”
    审配答道:“主公,逢纪已经走了。不过,主公,袁尚前来求救,主公为何不应啊?”
    袁斌笑道:“我如何未应啊?我已经命令赵云、吕伟等人牵制曹操,令其不能全力进攻河北,已是帮了三哥的大忙了。还要我怎的?对上曹操,我可以放手一搏,不必顾虑,可大哥和三哥,皆我兄弟,若助大哥,则三哥不悦;若助三哥,则大哥不悦。唉,好人难做啊,只得由他们闹去吧。”
    审配道:“主公何不尽起大军,行犁庭扫**之事?”
    袁斌看了审配一眼,半天才道:“不可!若如此,我将背上害兄的骂名矣。正南不见曹操乎?衣带诏一事,令曹操由辅汉功臣变成了篡汉国贼,背了多少骂名?天下英雄皆鄙其为人,裹足不前,拒往相投,不复当年首倡义兵之时,文武来投,如雨骈集之事矣。”
    且不说袁斌与审配在邯郸议事,逢纪回到邺城后,向袁尚告知了袁斌袖手旁观,两不相助之事,袁尚大惊失色,心想:“袁谭得曹操之助,要人马有人马,要粮草有粮草,士气正盛,兵锋直指邺城,扬言要报上次大败之仇,这可如何是好?”
    逢纪劝道:“主公勿忧,邺城墙高壕深,兵甲足备,可用之兵,不下万人,仓中粮草,足用一年,我等可死守城池,待其自退。”
    袁尚摇了摇头,道:“坐守孤城,非上计也。不过,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袁尚于是分派众将,多备滚木、擂石,责段防守。袁尚下令将城中树木砍伐一空,犹嫌不足,下令拆毁民居,用房梁当成滚木,扒倒墙壁,运至城头修补城墙。百姓皆宿于空地之中,饱受风吹雨淋之苦,众人皆怨,袁尚民心尽失。
    袁谭为报上次兵败之仇,大军尽出,一路攻克大小郡县数十,所过之处,望风降顺。袁谭大军顺利地达到邺城外。袁谭料定袁尚不敢轻出,下令大军离城一里扎营。当夜点起营中火把,遍地火光。袁尚于城头上观看,西城外的空地全被袁谭的士兵占满了,人声马嘶,火光耀天。如此阵势,吓得袁尚军中的士兵连兵器都拿不稳了。
    袁尚吓得直问逢纪该怎么办。逢纪仔细观察了一下,镇定自若地说:“主公勿忧,主公请看。袁谭的营盘杂乱无章,军中喧闹不止,足见其为乌合之众。遇胜则骄,遇败则馁。彼军虽多,能奈我何?不足为虑。”
    听了逢纪鼓气的话,袁尚心中平静了许多。但是看这那遍地的星火,袁尚心中还是忧虑不已。主帅尚且如此,底下的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袁谭营中,郭图对袁谭道:“主公,邺城坚固非常,若是强攻,必定损失惨重,可别寻计破之。”
    袁谭不以为然道:“我得曹公之助,送来十辆那什么什么车……”
    郭图提醒道:“是霹雳车。”
    袁谭道:“对,是霹雳车。威力十分巨大,邺城的城墙虽然即高且厚,但能奈我何?明日攻城,必定须臾而下,公则不必忧虑。”
    在自己拥有雄厚的实力,占有强大的优势的情况下,任谁也要放松警惕,官渡之袁绍、赤壁之曹操,夷陵之刘备,莫不如此,更何况是袁谭。
    第二日,袁谭兴致勃勃地穿好盔甲,骑上战马,来到了邺城的西门外。一眼就看到了城头上的袁尚,袁谭得意洋洋地喊道:“显甫,你看我兵马如此雄壮,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