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斌笑着,拍拍高干的肩膀道:“表弟远来辛苦。此次出征幽州,上至父亲,下到我们弟兄,全体出动。表弟身为父亲的外甥,也该出份力,所以表兄就让你统兵前来了。”
    高干微微一笑道:“我自当为姨父出力。”
    袁斌道:“好了,让芳远安排军士们休整下,走,跟我去见父亲一面。父亲见你来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高干自幼父母双亡,是袁绍与其原配高夫人将其抚养长大。所以高干对自己这个姨夫非常感激和敬重。
    袁绍得知高干要来,心中非常高兴,但高干人在自己面前时,就想到了自己那命苦早逝的的原配夫人高氏。
    袁绍拉着高干的手说:“文通(高干字)啊,姨父这几年来南征北战,东讨西杀,衣不解甲,马不离鞍,对你的关心不够啊,是姨父的疏忽啊。”
    高干道:“劳烦姨父挂怀,我在青州和四表哥处得很愉快,从四表哥处也学得了很多的知识以及做为的道理。”
    “好!好!”袁绍很高兴地道:“文通你也算是长大**了,我总算没有辜负你娘的嘱托。这样,此次从幽州回军后,你就留在我的身边,好好的历练、历练,也好为朝廷效力。上能报效国家,下也能光耀你高家的门楣。”
    高干道:“是,姨父,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袁斌与高干回到自己营中,召集众将,分派部署。太史慈率青州调来的一千轻骑为前部,高干率从青州带来的四千弓弩手为中军,命张郃率领袁绍给予的五千人马,排列两旁,拱卫中军。辛评随在袁斌身边参赞军机。
    不久,袁绍三路大军皆准备完毕,袁谭早已返回并州,已经先一步率军出发了。袁绍命令袁熙、袁斌也带队出发。按照原来的部署,袁熙应该经过邯郸、广平、信都、武邑、河间等地,一路往东北走,率军直插幽州的右北平郡的土垠县,阻断公孙越和公孙范之间的联系。怎知袁熙刚率军刚走到武邑,袁熙就下令大军改道,奔西北而去。
    淳于琼接到命令,催马来到袁熙身旁,问道:“二公子,大军为何改道?”
    袁熙看了看身旁的荀谌,对淳于琼道:“淳于将军,若我们依计行事,再让袁斌立了大功,这种情况,恐怕淳于将军也不想见到吧。”
    淳于琼皱了皱眉,犹豫道:“这……,但此乃军机大事,如若擅自更改,恐怕主公面前不好交代吧……”
    袁熙笑着对淳于琼道:“淳于将军放心,我与荀先生已经设下了‘一石四鸟’之计。”
    淳于琼问道:“哦,何为一石四鸟之计?”
    袁熙道:“我军前往现在改道直接前往土垠县攻打公孙越。第一,我军可去与大哥、刘和的联军汇合,可以三面夹击公孙越,这比我军独自承受公孙越与公孙范的夹击要轻松的多;第二,刘和在北,大哥在西,我军自己在南,三面夹击,大张旗鼓的来攻击公孙越,他定然逃往公孙范处与其汇合,两人汇合后的实力远远超过袁斌,消灭袁斌如撵死一只蚂蚁。即可报前番袁斌夺妻之仇,也可雪将军无辜被辱之恨;第三,我军可用‘地形不熟,大军迷路’半途改道去相助大哥,必让大哥感激,可让大哥欠我们一个人情,日后如若父亲怪罪下来,大哥等人也会替我们求情;第四,就算父亲追问起来,大哥不敢替我们求情,我们也可以‘地形不熟,未能及时赶到目的地,拦阻公孙越,但助袁谭攻打公孙越,算是将功补过’为借口,父亲必定不会怪罪我们。有此四利,岂不美哉?”
    淳于琼哈哈大笑道:“好,好一个一石四鸟之计。”
    袁熙得意的一笑:“那这改道之事?”
    淳于琼正色道:“二公子是中军主将,一切全凭二公子做主。”
    说完,两人相视大笑。袁熙心中暗骂:“好你个‘蠢酒袋(淳于琼极爱喝酒,别人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蠢酒袋’,意思就是淳于琼是个酒囊饭袋)’,什么全凭我做主,还不是不敢担责任,想让我来背这个黑锅。要不是看你是父亲身边的旧臣,能得到父亲的信任,日后需要你在父亲面前求情,早就把你这个蠢货扔到酒缸里泡起来。”
    就这样,袁熙率领的中军既不通知袁斌,也未禀报袁绍,悄然改变了行军路线,与袁谭汇合后,齐头并进,准备夹击公孙越。
    而此刻,袁斌却不知袁熙的打算,仍旧率领右路军与袁绍大军齐至广平后,折向东去,经广宗、清河、平原、渤海等地,直扑幽州的辽西郡。
    公孙越得知袁绍尽起大军,以公孙续为向导,来打幽州,心中很是惧怕,又得探子来报,袁谭、袁熙、刘和率大军三面包抄,袁绍在后,随时增兵接应;公孙越慌忙命前方城池的守军死守城池,阻挡袁军,为自己逃跑赢得时间。自己则带了大队人马携带粮草辎重,逃往辽东郡与公孙范汇合。
    公孙越怕此乃袁绍之计,埋伏半路截杀自己,所以广派斥侯打探,哪想斥候来报:一路上没见一个袁军,越是如此,越吓得公孙越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在什么地方埋伏着袁绍的军队,一不留神,就冲了出来。公孙越心惊胆战地安全抵达公孙范的地盘,才松了一口气。兄弟二人汇合,有了近八万人马,心中大定,胆气顿生。两人商议之后,决定一在城内坚守,一于城外埋伏,待袁绍大军攻城时,出其不意,两面夹击,可获全胜。
    而袁谭与刘和的联军,不知道公孙越已经潜逃,顺利地打下了渔阳郡和右北平郡,派人向袁绍报捷。而袁绍认为袁熙已经挡住了公孙越的退路,公孙越不能与公孙范汇合,势单力孤,马上就要被消灭了,遂命袁斌加速行军,去拖住公孙范。
    袁斌接到袁绍的命令,让大军加速前进,为了防止中伏,大军沿海而走,岸边视野开阔,可以轻易发现来敌。
    袁斌的大军一路很谨慎地行进,一直深入到辽西郡的首府―――阳乐县,都没见一个敌军。袁斌心想:“幽州军中就公孙瓒一人堪做我袁家的敌手,历史上公孙瓒也败在我袁家手上,如今公孙瓒已死,余子无能为也。”想着想着,看见东面有一座高山,非常巍峨壮观。问当地土人道:“此山是什么所在?”
    土人答道:“此乃碣石山是也。”
    袁斌心想:“原来此处就是曹操平乌桓,回军时观沧海的地方。”对手下道:“走,我们到山上去看看。”
    众人登上高山,远眺渤海,但见海天相接之处,浑如一体,天高云阔,海浪翻涌。众人皆是初次看海,只见这大海无边无沿,波澜壮阔,心中震撼之极。
    袁斌看着这大海,想起了自己自初入三国以来,一路艰辛,努力终于有了今天的局面,成为了一方诸侯,掌握千千万万人的生死,感慨非常。袁斌环顾了跟在自己身后的手下大将,心中自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遂豪气顿生,意气风发,率领众人驱马一路飞奔下山,跃马挥鞭道:“大军即刻进发,剿灭公孙范。”
第二十九章
    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因为宽带的问题,笔者直到现在才能上网,马上更新一张,大家先看着,晚饭后,还有一张奉上。另:别忘了给票票哟。
    张郃见袁斌自从进入幽州地界后,每日只是派出很少一部分斥侯探路,而且只到大军前十余里处就返回。
    张郃对袁斌道:“少将军,行军打仗,最重粮草,其次乃是多派斥侯进行哨探,防止中伏。我军粮草由主公亲率大军押送,自然不必防备敌人劫粮,但是,我军深入敌境,地形不熟,自当多派斥侯打探敌情才是。少将军每日仅派十余人出去打探,每次仅略走十余里便还。这幽州千里草原,地广人稀,正当多派人手才是,少将军不可不查。”
    袁斌笑道:“携义(张郃字)所言甚是有理,我本不赞成征幽州之举,概因曹操在后,令我不安。怎奈父亲一意行之,只得随军来此。而公孙范割据辽东,恃远不服,我今既已至此,当趁此良机,一举灭之,以解我军南下时后顾之忧。况父亲分三路进军,对公孙兄弟分而歼之,公孙氏虽久据幽州,但不得人心,无能为矣。我军今已行进十余日,深入幽州境内三千余里,未见敌人踪迹,恐怕公孙范得知我大军来此,吓得心胆俱寒,已远遁矣。”
    张郃见袁斌一意孤行,不好强劝,婉言道:“大军连日跋涉,很是辛苦。前方不远就是辽东郡首府―――襄平县,恐怕公孙范在此驻有重兵,不易强攻,不如先到左近的‘徐无山(此山本在今河北省遵化县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