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斌道:“呵呵,这位是成廉将军吧?不愧是一员猛将,果真威猛豪爽。”
    曹性对成廉道:“成廉,大人面前不可胡言。”又对袁斌笑道:“嘿嘿,大人不要与成廉一般见识,他是个粗人。敢问大人,不知我等什么时候可以回营,我等的兵马不晓军纪,恐怕冲撞了大人虎威,我等还是回营看管为好。”
    袁斌心想:“好个曹性,还真有点小聪明,知道‘龙归大海,虎入深山’的道理,想握紧兵权,岂能让你如意。”对曹性道:“诸位将军不必忧虑,我已派赵云将军去给他们安排驻扎地点,并好生照顾他们。诸位将军只管放心在府内居住,等打探到吕将军的消息时,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定还给诸位三千精锐士卒,也算我送给吕将军的一点贺礼吧。好了,时候不早了,诸位先下去歇息吧。”夏侯兰引着四将退了出去。
    袁斌待四将走后,臧霸从后堂来到前厅,袁斌对太史慈道:“子义,你看此四人如何?”
    太史慈道:“启禀主公,以我观之,那高顺禀性忠义,乃人臣楷模;那张辽文武双全,为名将之选;曹性、成廉虽不似前两人那么出类拔萃,但也是一时之选。想那吕布无才无德,竟能有如此良将,苍天何其不公也!”
    袁斌笑道:“天下人皆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自有其过人的魅力,才将这么多的豪杰聚于麾下。昔日,虎牢关前,吕布单枪匹马挑战天下英雄的风采,如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使人热血沸腾。”
    太史慈冷哼一声:“主公,吕布虽然勇猛无敌,但我青州亦有众多豪杰,来日定要与他一较高下。”
    臧霸满脸不屑道:“某虽出身黄巾,蒙主公厚恩,不计前嫌,归于主公帐下,但也不屑吕布这厮‘三姓家奴’的嘴脸。某虽比不上吕布,但如遇上也要和他斗上一斗。”
    袁斌大笑:“子义、宣高,真勇士也。”遂吩咐人摆酒宴,和太史慈,臧霸共饮。当夜,三人大醉。
    翌日,袁斌上表给朝廷,表张辽为“武威中郎将”、高顺为“武毅中郎将”、曹性为“射声校尉”、成廉为“折冲校尉”。对四将是热情款待,赏赐金帛;嘘寒问暖,推心置腹。这让四将很是感动。
    袁斌常带赵云、华雄亲去营中探望随高顺、张辽前来的那三千士卒,多给钱粮,广赐酒宴,还让众人随同青州军一同训练。众人看到青州军不但威武雄壮,纪律严明,而且待遇优厚,深得百姓爱戴,心中艳羡不止。
    同时,袁斌私下叮嘱臧霸,让其秘密封锁消息,不让四人闻知吕布消息。
    好友帮忙建了个群,群号:17414397,欢迎大家进来聊聊。
第十七章
    我压了这么长时间,掉了大家这么长时间的胃口“俺错咧,俺有罪,俺悔过”。请大家用你手中的票票狠狠砸我吧。这章打个开头,下章就正式开始处理袁斌的老婆问题和进行搜刮谋士武将行动了。请大家继续支持我。
    兴平三年春(公元196年三月),卫将军董承、将军杨奉保献帝逃出长安,车驾东归,欲幸洛阳。延途召“白波军”韩暹、李乐、胡才及河内太守张杨护驾,至洛阳,征张杨谋士董昭(字公仁)为议郎。
    而曹操收复兖州后,得知天子逃出长安,屯于洛阳。手下的谋士荀彧、毛玠等劝曹操速迎天子大驾,将献帝保护起来。
    戏志才道:“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帛。”
    荀彧反驳道:“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候景从,汉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蒿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曹操听从荀彧的劝告,准备派兵入洛阳,迎奉献帝。
    袁斌闻讯,立刻留众将留守青州,带太史慈、夏侯兰来冀州见袁绍,劝其将天子迎到邺县,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袁绍听了袁斌带来的献帝东归的消息,忙召集众文武开会商议。
    谋士奋武将军,广平沮授道:“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郭图道:“不然,则注(沮授字)此言差矣,方今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田丰道:“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
    袁斌道:“父亲,沮、田二位先生所言是也,父亲何不从之。”
    淳于琼道:“不然,我观郭公则所言甚善,主公何不从之?况公孙瓒肆虐在北,冀州边境未平,怎能派兵去迎天子?”上次为了冀州降将的事,袁斌在众人面前羞辱自己,袁绍把自己赶出去。自与袁绍共事以来,还未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心中深恨袁斌。此番见袁斌同意迎奉天子,就出言反对,与袁斌作对。
    淳于琼与袁绍是老搭档了,当初灵帝设“西园八军”,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淳于琼为左军校尉,鲍信为后军校尉。待到后来,淳于琼做了袁绍的部下,鲍信做了曹操的部下,于兖州讨黄巾时战死,而淳于琼则一直跟着袁绍,忠心不二。所以说,袁绍与淳于琼的感情很深,淳于琼提的意见,袁绍也很尊重,上次将淳于琼赶出,也是一时气愤,每次回想皆感后悔,也时常想补偿淳于琼一二。
    正当袁绍左右摇摆时,逢纪对袁绍道:“主公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集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若拥天子,曲意奉迎,是欲置枷于项上,自寻苦矣。”
    审配与逢纪在私事上有矛盾,但绝不会因私废公,况两人现又同保袁尚,审配随声附和(四声)道:“元图(逢纪字),冀州良士,此言善之又善,主公不可不听。”
    颜良、文丑乃是武夫,不通政务,虽有资格出席,但并不发表意见,只听袁绍吩咐。而张郃、高览虽有见识,但新降之将,人微言轻,亦不好擅自发言。
    袁绍沉吟不语,袁斌见势不妙,忙示意许攸,许攸年少时与袁绍曹操同窗,欲让其劝袁绍改变主意,好迎奉天子。许攸见袁绍志不在此,摇头示意不可。袁斌心中着急但是也无法可想。
    袁绍此番对迎奉天子之事他再三考虑后,觉得自己现在已拥有冀、青、并三州之地,最多再拿下幽州,坐拥四州之地,已是位居诸候第一,于愿已足,不想在自己的头上有天子管辖,终于放弃了袁斌与田丰、沮授等人的建议,而倾向于郭图、淳于琼等人的意见,不派兵入洛阳迎献帝。
    袁斌见势不可为,黯然感叹:“父亲目光短浅,看不到将来拥天子令诸侯的好处,自己努力削弱曹操的政治影响,但还是功亏于溃。通过这次,袁斌感到,自己还是缺少一个好的政治型谋士。田丰、沮授,虽是一流的军事型谋士,但政治上面他们也眼光独到,只是在处事方法上略显呆板、僵化,怪不得以后两人以死进谏,但仍不得父亲重用。相继死在了官渡这场双方军事与政治的战役上面。”袁斌打定主意,离开邺城之后,暂时放下一切,寻访自己心中期盼已久的谋臣武将。
    先放下袁斌如何YY不提,曹操这面,曹操先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领一支兵马西进。董承等人率兵驻扎在虎牢,曹洪被阻,不能进入洛阳。议郎董昭,心向曹操,他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吾与次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