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郭汜等人的祸乱,如今司隶地区已经呈现出了破败之象;而凉州在汉朝的时候就十分荒凉,再加上地处边境,战乱不断,更是不毛之地。而曹操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大魏王朝,在一开始,就经受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曹操的突然逝世,留给曹丕的只是一个人口稀少,税收贫乏的国家,百姓生活困苦,因此整修魏国仿佛坐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稍有不慎,就会被炸得尸骨无存。
    如今魏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灾,光凭魏国本身那少得可怜的国库储蓄,对于饥肠辘辘的百姓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如果对这种情况放任不管的话,肯定会引起暴动和起义的。此时的魏国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病人,受不得一点惊吓。如果一旦有人揭竿而起,袁斌再趁机来攻,短命的魏国真的要灭亡了。
    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同时又要获得大量的粮食和钱财,曹丕等人把目光投向了富庶的益州。益州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益州牧刘璋又是个胆小懦弱的人,这就好比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大块金子走在市场上,肯定会引来众人的垂涎。
    曹丕命令徐晃南下取川,但是徐晃与刘璋之间,还隔着一个汉中张鲁。徐晃不愧是魏国有数的名将,他以“魏国欲立五斗米教为国教”的借口,取得了张鲁的信任,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汉中,汉中太守张鲁与其弟张卫战死;部将杨松、杨柏投降,后因名声不好,被徐晃杀死;谋士阎圃、大将杨任、杨昂则逃入西川,想要借兵报仇。
    徐晃一攻下汉中,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一直打到剑阁,因为张任凭借地势坚守,才让徐晃速取成都的计划落了空。而惊魂未定的刘璋则赶快向朝廷求援。袁斌得到曹军攻打益州的消息时,徐晃已经打到剑阁了,如果不是张任力挽狂澜,益州已经姓曹了。
    袁斌与曹丕之间,是不可能有和解的可能的,曹丕已经称帝,如果让他放弃手中的皇权,还不如杀死他来得痛快,而袁斌则代表了大汉朝廷,曹丕则是朝廷的叛逆,是一定要给予消灭的,两者之间的战争必以一者的灭亡,才能告终。
    袁斌趁着魏国国内遭灾,而且魏军又远征益州的时候,亲率大军攻打魏国。汉军兵分三路,北边一路由并州牧麴义、于禁率领,从并州渡过黄河,攻打曹魏的平阳、河东、冯翊等郡;中间一路由袁斌亲自率领,攻打潼关;南边一路,则由新降的南阳太守张绣为主力,再配以马超、庞德等人,攻打武关。
    三路大军共计十万余人(袁斌率四万,麴义率三万,张绣率三万),浩浩荡荡向魏境进发。延途铠甲鲜明,光照大地;旌旗无数,遮天蔽日。
    当时魏帝曹丕怕阵前军心不稳,让皇亲大将军曹仁守潼关,车骑将军曹洪守武关,亲自把守通向魏都长安的两处隘口。
    曹仁、曹洪虽然对曹丕,对魏国是忠心不二,但是底下的官兵们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本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发军饷了,如今又闹旱灾和蝗灾,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了,这兵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官无战心,兵无斗志,就算曹仁、曹洪忠肝义胆,义薄云天,那又怎么样,猛虎也架不住群狼。等袁斌和张绣的大军一到关下,守关的士兵就绑了曹仁、曹洪,献关投降了。
    如此一来,大出袁斌的意料。袁斌本以为凭借潼关、武关的天险,曹军能坚守一些时候。袁斌的意思是中路军和南路军拖住两关的守军,令其无暇他顾,然后由北路麴义军出奇兵,绕过黄河,直接攻打冯翊郡,插到长安城后,截了曹丕的归路,以曹丕怕死的性格,一定会让曹仁和曹洪回救,这样一来,两关不就不战而下了吗。可惜袁斌高估了守关曹军的斗志,守军不战而降,令袁斌轻易夺下潼关,这样一来,长安就在眼前,而麴义的大军还不能及时插到长安后方,如果让曹丕知道了消息,肯定会弃城而跑,如此一来,不能毕全功于一役,肯定会多费一些手脚。
    可是事到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袁斌只好先占了潼关再说。至于曹仁、曹洪二人,肯定是不降的死忠派,推出关外,斩首了事。
    袁斌怕曹丕提前知道潼关失守的消息,并未停顿,直扑长安而去,想要趁曹丕还未知道任何消息的时候,先把曹丕堵在城内,来个“瓮中捉鳖”。
    可惜这里毕竟是魏境,一有风吹草动,曹丕马上知晓。袁斌前脚刚攻下潼关,后脚曹丕就在长安得到了消息。曹丕一听袁斌马上就要打到长安来了,顿时慌了手脚。这时多亏司马懿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安排曹丕逃出长安,在御林军的护送下,向凉州奔去。随行的包括郭皇后、曹彰、曹真、曹休等皇室重臣;司马懿、董昭等魏国大臣,至于其他的太监、宫女、小官、百姓,还有其他的什么车马、仪仗、图书、兵符都顾不上了。等袁斌紧赶慢赶来到长安时,长安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指没有人管理,并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的空城)。
    袁斌进入长安,剩下的魏臣在得知自己的皇帝已经逃走,并且没有通知自己时,知道魏国已经完了,长安已经换了新的主人。
    未及逃走的魏国官员在贾诩(他官最大)的带领下,在皇宫外迎接袁斌的到来。袁斌为了安定人心,对这些降官暂时并未追究,在留下人手防守长安后,点齐兵马,继续追击曹丕(原来的历史上,曹操南征,刘备走当阳,奔夏口,被曹操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叫苦连天。如今其子曹丕也享受到了当初刘备的待遇)。
    曹丕的御林军都是一些富家子弟,为了能够亲近皇帝,求得升官的捷径,才加入御林军的,平日疏于训练(其实真正打仗的时候,也用不到御林军,如果打仗打到要用到御林军了,那也意味着这个国家快要灭亡了),如今遇到真格的了,全都慌了手脚,还没跑多远,就已经气喘嘘嘘了。
    不多久,就被袁斌带兵给追上了。袁斌的骑兵随便一个冲锋,就把大魏的御林军给冲散了。倒霉的曹丕与大部队失散了,到时郭皇后一直跟在曹丕身边。如今两人可真称得上是患难夫妻了。两人为了掩人耳目,隐藏行迹,用钱向两个溃兵买了两身普通的魏军士兵的军衣,穿在了身上。就这样,堂堂的大魏国的皇帝和皇后,变成了两个魏军兵痞,慌忙逃命。
    可惜,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曹丕和郭皇后没跑多远,就让汉军一个小分队给截住了。
    汉军队长喊道:“站住!”就这一嗓子,曹丕差点没把心脏给吓出来。
    这时,旁边一个百姓走了过来,对汉军队长说道:“长官,这只是两个普通的小兵,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长官不如积点德,把他们给放了吧。”
    队长一看,确实是两个普通小兵的打扮,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妈的,滚吧!”然后继续追击别的魏军去了。
    见汉军已经远去,曹丕长出了一口气,对那个百姓道:“好样的,朕如果能平安逃出去,一定重重有赏,封你做大官,让你一辈子吃喝不愁。”
    那个百姓冷笑道:“曹丕,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不记得我是谁了吗?”
    曹丕一看不对劲,一边向后退,一边问道:“你是谁?朕不认得你,我们无怨无仇……”
    那人怒道:“住口!什么无怨无仇,我与你仇深似海。还记得镇西将军韩遂吗?我是他的女婿阎行。曹操老贼卑鄙无耻,害死了我的岳丈,我是来报仇的,曹操老贼走狗运,先死了,父债子偿,今天我就是来找你报仇的。”
    曹丕“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道:“英雄,那件事是徐晃干的,怨有头,债有主,你去找他吧。我把身上的钱都给你,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郭皇后看到曹丕懦弱无耻的样子,骂道:“太祖武皇帝一世英勇,怎么会有你这么个无赖子孙。”说罢,以头触树而亡。
    阎行也不愿看他那恶心的嘴脸,拔出宝剑,一剑刺死了曹丕。阎行对天祷告:“岳父在上,小婿已经替你老人家报仇了,你老人家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
    阎行杀死曹丕后,即飘零江湖,后亦不知所踪。
    众人与曹丕失散后,即以曹彰为首,曹彰带着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先逃到西域三十六国,然后在当地抢掠一番,获得了大量的补给,继续向西逃去。
    奉命追击的汉军追到边境后,即停住了脚步,在当地驻扎了下来,一边安抚西域的属国,一边等候袁斌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