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最好不宅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一本因避着女眷,一下马就早不知去了哪儿了,这宅院里的布置自然也不会是他一个大男人操心的事儿。可周夫人这样一句夸赞,即便他听不到,唐有琴也肯定会添些香甜的作料晚饭时给相公下饭。

周夫人进了明堂坐定,唐有琴带着儿子子默又给太太行了大礼,女眷们方互相行礼。

大弟媳已经见过,唐有琴就将目光放在跟在许蕙娘身后的唐云暖身上。弟弟有棋有一子一女凑齐了一个好字,只是自己很少归宁,上一次见到唐云暖还是四年前她出痘发病,唯恐过了病气所以没上前细看。

“这是云暖吧,几年不见,已经是这般大了。”

唐云暖一路低着头,听到姑母叫自己的名字,便上前一步行了个端正的大礼:“云暖见过姑母,姑母万福。”

唐云暖站在人群里,面容算不得拔萃,头上不过插一支小珠钗倒不怎么惹眼,一迈步出来就露出了闪缎的百幅裙,朵朵杏花随着步伐一展一合,堂内又明亮,日光射在那杏花上更显得娇艳夺目,想不吸引目光都难。闪缎乃是蚕丝提花织品,素缎就已经值钱了,这样染了粉嫩颜色又绣了上好苏绣,还做成了百幅裙,恐怕就算是京中郡主也没几件。唐云暖的父亲唐有棋还未出仕,只是候补在家等官做,这条裙子该是她最好的一件衣裳了。

懂得藏在披风里并不张扬,跟她身后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二弟媳相比,唐云暖算是懂事的了。

唐有琴从前只知道大弟媳小家出身,一味谨小慎微不讨婆母喜欢,却不想养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儿子之外又有一个这样懂礼的女儿。

大凡官家的女眷见面,势必是要在吃穿上有一番较量的。像周夫人这样可以打扮得隆重,这是在示威。像许蕙娘这样貌美的懂得穿得寒酸单薄,这是因投亲而示弱,而女儿却在低调中自有一番华丽,这就是在给母亲争气,最是考人的。母女俩的行事,都比那个穿得像去吃喜酒的二奶奶要妥帖。

唐有琴再细看唐云暖,不及许蕙娘明眸皓齿的夺目,姿容里却自有一番杏花疏影般恬淡。肌肤瓷白,眼神清冽,眉毛是淡淡的远山黛,唇上点的是水嫩的樱桃红。唐云暖微低着的头,眼神却有些伶俐,那伶俐不是古灵精怪,而是一种看透世事的从容,仿佛瞳孔里有闲云漫出,颇有一丝闲散的美意。

唐有琴当下扶住了唐云暖:“上次见你,你还在病中,今日见你如此康健,姑母很是欣慰。”

说罢摘下手上一串珍珠镶金花的手串套在唐云暖手上。“姑娘家虽然有礼,还是应当穿得鲜亮华贵些,且不必在意这是在姑母家,不须拘礼,只管挑自己喜欢的穿戴。”

唐云暖听明白了姑母对自己刻意避忌的赞许,弯下膝盖刚要谢过姑母,就听见身后有人说话:“哎呦呦,嫂子快看,这珍珠颗颗都有黄豆大小呢。”

这声音尖滑,嗓子高亢,唐云暖根本不必回头就知道肯定是她那个商户女的二婶了。果然一个姜黄色的身影闪了过来,头上明晃晃的凤翅就晃得人眼睛疼。

唐家这位二奶奶人长得并不丑,相反眉眼里很是有些风情,腰肢纤细得宛如水仙,唯独是声音不好听,不知是惯常说话尖酸刻薄所致,还是因为声音不好听而使得每句话都让人侧目。此刻她一手拉拽着云暖的娘亲大奶奶,眼睛都快落在那串手串上了。

“云暖这个好模样就是得人疼,嫂子你可见过这么大的珍珠,别说你们那样的小康之家了,恐怕你嫁到咱们府里恐怕也见过这么大的……”

“这不是咱们时雨吗?”唐有琴轻轻躲开了二奶奶,转身拉住她身后的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这男孩儿生得虎头虎脑,乃是二房的嫡子唐时雨。二奶奶赶着像一团炭似的,就被唐有琴这一句话给浇灭了。

唐云暖心知唐有琴是有心照顾母亲的面子,微微一笑退了下去。唐有琴这种很会做人的,自然也送了两个印着“金榜题名”的金锞子给唐时雨,才把二奶奶田有蝶的嘴堵上,又在面上说了很多夸奖庶出的二弟唐有书的话,让柳姨娘很是受用。

一行人用过了饭,席间是唐有琴亲自下厨包的猪蓉明虾馅的饺子,每一颗水晶般剔透,馅料里都加了一个不小的明虾。所谓迎客的轿子送客的面,不仅是饺子上桌,外加上玫瑰板鸭、蟹肉豆腐、素烩三鲜跟红油猪肚等若干小菜,这桌饭让劳累了一夜的唐家女眷吃得格外香甜。

众人漱过了口,就有唐有琴的贴身丫鬟的上前问道:“请奶奶的话,各屋子已经收拾妥当了,只是不知如何分配,请奶奶交待给奴婢,奴婢好去办。”

唐有琴没说话,只是望向席上的周夫人,周夫人就望着那丫鬟道:“这是陪你嫁过来的玉兰丫头吧,几年不见,也出息到能掌事务了。既是你已经收拾好了,就给我们讲讲,各个院子有什么意思吧。”

唐家的丫鬟小厮名字就是有讲究的,每人名字里必定带一个颜色跟一朵花卉的字。周夫人行事总是追求雅致大方,又唯恐丫鬟太多旁人记不住名字,遂让这些丫鬟在打扮上务必要凸显名字,像跟着唐云暖的红豆,鬓间就插了一只碎玛瑙攒的红豆小簪,跟着柳姨娘的黛主,耳上时常挂着一对黛色竹子样式的坠子。

这玉兰当年是跟着唐有琴嫁过来的,自然体面,也仍旧维持着在唐家做丫鬟时的传统,在头上别了一只很是精致的玉色兰花,只是虽嫁过来几年并未被姑爷收房,因此还是丫鬟打扮。

玉兰行了个礼,道:“太太万福。”

太太就很受用:问“玉兰啊,我瞧着这宅子是内宅吧。”

“回太太的话,这间大宅是府衙的内宅,奶奶接到您的家书后就搬到一街之邻的外宅,并将内宅修葺一新。内宅中太太您现在所居的是正房大院,因我们奶奶说要等您来了才题名字所以未敢上匾额。这院子三间上房两间厢房,是整个大宅里最亮堂宽敞的,所以留给了太太您。院子后面东面是一处三合院,正对着一片水潭,因潭里养着不少红色的锦鲤所以都称作是胭脂潭,那三合院就唤作兰溪庭。再向西是一片沿水而建的三进小院,院前种了些瓜果,院后种着不少杏花,西风一吹杏花便如春雨般洒落,因此唤作斗春院。朝南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是个赏月的极好去处,唤作一梦楼。这几处都是宅子里景色极好的,若太太不喜欢,咱们再去挑拣几处……”

“不必了,听你说得就知道必是极美的几个地方,所以说住在京外好,不比京中那宅院,地比金贵,别说挖个湖了,就是泼盆水也担心流到别家院子里去。”太太笑意盈盈,众女眷也就跟着陪乐。

太太就接着说:“若是题匾额嘛,我一个妇道人家,最不擅长的就是起名字写字了,这还是等你父亲到了再题吧。”

唐有琴就夹起一个饺子,沾过葱白汁炒过的醋放到太太面前的青花瓷碟里:“太太说笑了,既这样说,就等父亲来吧。”

柳姨娘见太太心情好了许多,便搭言道:“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太太,您听姑奶奶这兰溪庭的名字起得多好。不用看只是听名字,就可以想见那夜里鲤鱼游水的声响了。”

太太就笑:“你既喜欢这个去处,就带着你媳妇跟时雨去住吧,只明儿早上可不许到我这哭说,太太啊,那鲤鱼游了半夜,水声吵得我睡不着啊。”

众人又是一乐,唐云暖看着柳姨娘得逞般嘴角的浅笑,就知道她决计不是为了名字雅致才要住在那儿,之前席上她借故如厕脱席许久,想是借机会在宅子里打探了一番。看来那兰溪庭肯定是个极好的地方了。

唐云暖心中有数的样子倒是吸引了唐有琴,她便向周夫人道:

“才刚我瞧着云暖这孩子穿了一条杏花的裙子很是好看。不如就让蕙弟妹带着云暖去那斗春院住吧。待开春杏花盛放之时,咱们让她穿着那条裙子到杏花林里走一圈,看看是不是真的人比花娇。”

周夫人本有心将斗春院给还在京中的小儿子住,唐家这个唤作有画的三爷跟他爹一样,惯会享福的一个人,已经定下了京中员外郎贺家的千金择日就将嫁娶,选个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也算能是在婆家失势后的一些弥补。只是唐有琴已经这样说了,周夫人便顺势应了。反正宅子里好地方多了。

待唐云暖进了斗春居方才知道姑母卖给她不是一般大的人情。兰溪庭在胭脂潭对岸,而斗春居是沿着胭脂潭另一岸建的,叠石为岸,就有了些坡度。岸上又铺土立架,仿佛是种了些瓜果菜蔬,夏日里也算得上阴凉。

院子外四周有灰瓦高墙将院子围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