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色裂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雪、莹玉并带上弟子们重新游历天下,象孔子孟子一样在列国奔走一番……所有这些事,都有待他辞官之后才能去做。
  对于国事,他是放心的。他要辞官,绝非因为秦孝公是越王勾践那种“唯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国君,更不是齐威王那种表面英烈实则耳根很软的国君。秦孝公的胆略、智慧、意志、品格,堪称千古罕见,否则也不会与他这样凌厉冰冷的权臣肝胆相照,更谈不上他的建功立业。他从来傲视天下,惟独对秦孝公是真正的折服。二十年来,他始终有一个鲜明的感觉,秦孝公是泰山,他只是泰山上的苍苍松柏,没有这坚实的万仞高山,就没有凌越绝顶的苍松翠柏。他相信,终秦孝公之世,他卫鞅决然没有任何功臣之难。选择隐退,恰恰因为他对秦孝公,对秦国的未来完全放心。秦孝公比他长一岁,同样是正当盛年,只要再撑持二十年,甚或十年,秦国将对山东六国占压倒优势。
  今日进宫,商鞅正是要对秦孝公交代国事,提出自己隐退的请求。
  但是,秦孝公的“热病”,却使商鞅猛然悟到了一个长期忽略的事实,秦孝公的身体与储君太子的下落!秦孝公的身体果然没有隐患么?看来不是这样。若果然有隐患,太子的事就应当早日着手了。这些事商鞅从来没有想过,他认为只有四十三岁的秦孝公,完全有时间有能力从容的处置好这些基本大事,而且,秦孝公处置这种事情的能力要远远超过商鞅自己。可是,秦孝公却恰恰对自己的“热病”没有丝毫警觉,自然也不会去想相关问题了。一想到这里,商鞅心里就猛然感到沉甸甸的。
  “商君,来,你我今日痛饮一番。”秦孝公沐浴出来,精神大振。
  商鞅笑道:“君上高热方退,还是不要饮酒吧。”
  “哪里话来?”秦孝公爽朗大笑,“我这发热是喜病!当年一打胜仗一高兴,就要莫名其妙的热一次。这回呀,大捷迁都,双喜庆典,就大大的热了一回。我看呀,这不是病,是上天怕我糊涂,让我将糊涂撂在睡梦里算了。黑伯,上酒!大喜大捷,岂能不一醉方休?来,这是你最喜欢的赵酒!”
  商鞅也大笑起来,“君上,秦国终于也有赵国贡酒的一天了!好,只此一坛。”
  “岂有此理?”秦孝公笑道:“本来昨夜就要请你和莹玉来共饮,不想回来就昏睡过去。今日你来正好,我们多久没有畅谈畅饮了?二十年?对,二十年!来,干!”
  商鞅一阵激动,“君上……”举爵一饮而尽。
  “商君啊,二十年前,我们可是畅饮畅谈了三天四夜哪。从那时侯起,你我就携手并肩,就挑起了兴亡重担,荣辱与共,艰辛备尝。此中甘苦,何堪对他人道啊。”秦孝公喟然一叹,眼中竟是泪光莹然。
  商鞅也是两眼潮湿,“君上,臣心中始终铭记那句誓言。”
  “变法强秦,生死相扶!”两人不约而同的念诵着,举爵相碰,慨然饮尽。
  “生死存亡,不堪回首。商君啊,有几次,我都觉得支撑不住了。至今想来,犹觉后怕也。”
  “二十年与君上风雨共舟,臣时常想起孟夫子为人生立格之名言: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此真丈夫也。此格,君上当之无愧。”
  秦孝公大笑起来,“哪里?我倒觉得,此话是孟子专为商君说的。”
  “不。唯君上能当之无愧。”
  “那就别谦让,都是!”两人同声大笑,又是一饮而尽。
  秦孝公置爵沉吟,“商君啊,你说往前该如何走?总还是能活几年吧?”
  商鞅心中一震,脸上却是一片微笑,“臣当问,君上之志若何?”
  “强国之志,未尝有变。”
  “国已强盛,敢问君上远图何在?”
  秦孝公思忖有顷,轻声的,“商君是说,秦国可统一天下?”
  “可与不可何足论?君上,可有此远图大志?”
  秦孝公不禁默然,大饮一爵,“商君以为,你我此生,可成得此等大业?”
  商鞅摇头,“君上,天下纷扰割据六百年,一统大业,自是万般艰难曲折。若君上与臣再有三十年时日,或许可成。然则,若天不假年,也就非一代之功了。商灭夏,历时两代。周灭商,历时三代近百年之久。秦国由弱变强,用了二十年。然若东出函谷关,与六国争天下,直至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于秦,当有数代之不懈奋发。以臣预测,至少需三代以上较量。此中关键,在于君上是否为后世立格?”
  “此乃吞吐八荒之志。有何国策可以确保?”
  “坚守法制,代有明君。”商鞅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秦孝公默然沉思良久,感慨长叹,“商君啊,今日一席话,你将我面前的迷雾拨开了。坚持法制难,代有明君更难啊。就说太子嬴驷吧,十几年不见他了,也不知他变成了石头?还是炼成了精铁?”
  “君上,”商鞅觉得到了坦诚直言的时候,“臣以为,君上虽正在盛年,亦当虑及旦夕祸福,及早为秦国未来着想,召回太子,使其熟悉国事,确保后继有明君。此乃国家根本,望君上明断。”
  秦孝公望着窗外,一声沉重的叹息。
  二、孤帆漂篷水成冰
  正是盛夏酷暑的时节,南山的山腰小道上,一个黑衣少年匆匆不停的赶路。
  嬴驷被公父的愤怒吓坏了,回到太子府,立即向右庶长交了太子印信,又办理了游学士子的关文,天不亮便出了栎阳南门。他只有向南向西两条路可走。东面、北面都是被魏国占了的河西之地,根本不能去。西部倒是秦国的老根,但是那需要一匹好马,否则真有可能被困在地广人稀的山野里。想来想去,只有向南了。
  出得栎阳,高耸的青山就在眼前。嬴驷一鼓作气,想赶到南山再歇乏,谁知走了整整一天,才到得南山脚下。这里空旷寂凉,竟是举目不见人烟。嬴驷已经走得浑身酸疼,趴在清清山溪旁大喝了一阵清水,便躺在一块光滑的大石上囫囵睡去。半夜忽然醒来,浑身竟被蚊虫叮咬得奇痒难忍,一阵乱抓乱抠,身上已经满是血丝。想爬起来赶路,却闻深山里阵阵狼嗥虎啸,吓得不敢动弹。脚板又疼得火烧一般,脱去皮靴布袜一摸,脚板竟全是大大的血泡!嬴驷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咬着牙硬撑。好容易捱到天色微明,啃下一个随身携带的干饼,便咬着牙又站起来上路了。日近正午,走进了南山腹地的主峰 ,遥遥南望,只见大山层叠连绵,仿佛一根根支撑蓝天的巨柱。山道上行人稀少,偶有过客,也是三三两两的楚国商人。嬴驷生怕天黑出不了大山,不敢耽搁,用短剑砍了一根树枝削成木杖,拄着一瘸一拐的继续上路。再往南走了一程,山势开始变低,尽是曲曲折折的下山小道,走得一阵却又是上坡,爬上了一座小山,已经是日头西斜了。往下一看,嬴驷却高兴得大叫起来!
  山下是一片河谷,树林中冒出缕缕炊烟。山坡上散布着一片一片的金黄谷田,竟没有一块荒芜的秃山。河谷之中也是田块整齐,隐隐可闻鸡鸣狗吠之声。
  嬴驷顾不得细看,便拄着木棍瘸下山来。到了谷底,却发现这里竟是世外邦国一般!林木茂密,绿草如茵,牛羊悠闲的在河边自由吃草,竟无一人看管。啾啾鸟鸣,阵阵花香,一条小河哗哗流淌。河畔山脚的石屋点缀在一片片的小树林里,就象一副山水图画。嬴驷不禁愣怔半日,向离得最近的一排石屋走去。穿过一片小树林,便见一圈低矮的石墙,中间门楼挺高,大门却是洞开,庭院里一个中年女人正在理桑叶。
  “敢问大姐,这里是秦国,还是楚国?”嬴驷小心翼翼。
  女人抬头,咯咯咯笑个不停,“哟!你是从山上滚下来的吧,昏了头不成?楚国远呢,这儿是秦国,商於县黑林沟,知道么?”女人说着,放下手里的桑蓝站了起来。
  嬴驷恭敬的拱手道:“敢问大姐,这里村正是谁?我想见他。”
  “哟,你可算找对了。我家夫君,就是村正,一会儿就回来。我还没问,你是何等人?咋个称呼你?”说话间,女人打量着这个蓬头垢面双脚流血的年轻人,一副惊讶的神情,似乎有几分怀疑。
  “大姐,我乃游学士子,叫秦庶。山道不熟,摔了几次。”
  “我说呢,原是个小先生。请院中稍歇,我去拿茶水来。”女人反身进屋,片刻提来一个大陶罐和几个大陶碗,将陶碗一溜摆开,利落的挨个斟满,“喝吧,新山茶,消暑解渴呢。”
  “多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