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林家的铺子街盖到一半时,县城的县令大人上任了。里正现在在林家面前什么也不是,他的婆娘与二个儿媳,看到林小宁像贼似的心虚。村长一早就不管村务,只管村民劳作的事务。里正现在管着七百多号人的村务,本是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可怎么看起来倒像村长了,心里酸酸难受着。新县令一上任,就急急来通知,生怕错过了讨好司通大人的机会。
郑老与方老师傅两家的户籍以及消掉黄老汉的宅契之事办得不顺,新上任的苏大人连面都没见着,只传话来说:“桃村一向是流民落户之地,你们又不是流民,为何迁来桃村?桃村何处能如此这般吸引人,莫不是风水宝地?还有,已安置的流民宅契消掉,得要等亲自看过了桃村再办。”
林小宁很生气黄老汉如此恬不知耻,消宅契一事又办得不顺,又气新上任的苏大人不为民着想,比起知音胡老头那是差远了,心里堵着气。
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劝说:不要与胡大人比,胡大人那是与你拜过忘年交的,办林家的事如同办自己的事,哪能要求新任大人这也般。况且新任大人舟车劳顿,总得给人休息的时间啊,这事是我们太急了,缓一缓再办,总有个说理的地方吧。
最后林老爷子又道:“好歹林家也有个司通大人呢,也是七品官呢。”
八日后,一辆马车停在了桃村牌坊下。
马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公子,四面环视着。
桃村牌坊用的是青砖建成,牌坊石匾上刻桃村二字,龙飞凤舞。下面是一个小广场,也是青砖铺地,约2000多平米。广场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桃村村规。这个村规才刻不久,因为林家买的上好大理石块建坟,剩下好几块,村长不舍得丢弃,那大理石块可是顶顶上好的,花了不少银子啊,放在那儿落灰太浪费,就讨来刻上村规。用了砖泥立起来,竟很像那么一回事。
广场周边种了花草,圈内有十几个石桌与配套的石凳,可供人休息。
年轻公子走到广场中心,那里有个圆形小花坛,上面铺着白瓷片,里面有一颗大树与花草和低矮灌木。年轻公子轻笑了一下,道:“还真是风水宝地!”
再一路看去,让马车驶向学堂方向。村民好奇的看着这辆马车上的年轻公子,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年轻公子侧坐在马车外,不进帘内,一直在东张西望。
马车在学堂前停住,学堂虽是土坯房,两大间靠着不远。但周边用青砖围了矮围墙。年轻公子从大门进去,里面也同样是花草树木,有青砖地,有草地、有沙地,沙地里还立着一些铁杠杠,还有鹅卵石小道。
今天是休沐日,只有一个看门的老汉。老汉正在打理沙地,抬眼看着年轻公子,也没多问,又低头继续。
年轻公子问:“老人家,这里是学堂?”
“是。”老汉回答。
“老人家,这沙地与铁杠是做什么的?”
“给娃娃们爬着玩,掉下来摔到沙地里,不会伤着。”
“那这个石头小道呢?”
“光着脚踩着玩的,说是对身体好。”
“有意思,年轻公子笑道,老人家,听说还有女学堂?”
“是,在那边,就是那个青砖房,也有围墙的那间。”老汉子说。
女学堂院里没有那么多名堂,就是分了许多间,不同的门口挂着木牌子,写着,女红,厨艺,识字,算术等等
年轻公子又让马车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几座大宅子,一排排青砖房,一口口井,一块块田地
然后,又驶向在建的商铺街。
林小宁在与村长商议着商铺外要不要铺瓷片,依她的性子,喜欢青砖铺子,里面铺瓷片就行。可村长觉得铺子外面也贴上瓷片更漂亮。村长固执地说,让家栋与林老爷子也提提想法,最好把王刚王勇也叫来看看他们怎么想。
正争论不休,年轻公子过来,打量着商铺街。
林小宁与村长看向年轻公子。村里人多,也有不少生脸,可这马车与这身装扮的公子,非富则贵,怎么来了桃村了?平日买砖与瓷片的人家都是管家或下人来的。因为林小宁将千金纺的铺子从侧院开了个小门,用了一间房放了砖、茅坑物件、泥土及各种瓷片的样品,看样订货就好,派了村长大儿马少华打理订货事宜。
村长上前问:“这位公子,来桃村可是要买砖与瓷片?”
年轻公子摇头道:“我是来找人的。”
“哦”,村长说,“你找哪家啊,我都知道,我叫人带你去。对了,这位公子是见过世面的,你来帮着看看,这商铺街是在外墙贴上瓷片好,还是不贴的好,我就觉得贴上瓷片亮堂,一整条街,又白又亮堂的,多喜人。可她说青砖漂亮,只在铺子里面贴上瓷片地板与腰墙就行,公子来说说你怎么看。”
年轻公子看着身边的瓷片问:“就这种瓷片?”
村长说:“是啊,就这种瓷片,来来来,公子,你再看看,这间是贴好了地板与腰墙的铺子,”村长热情的把年轻公子拉到一间铺子里,“公子你看,就这是铺好的样子,你说,要是外墙也铺上,那铺子一条街全是这种青白色的,多漂亮气派,公子你说是不是。”
林小宁看着村长如此坚持与固执,连个外人都拉着不放,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想在外墙铺瓷片是因为青砖经得起旧,瓷片在外墙,风吹雨淋,时日长了就灰了,反而不如青砖有厚重感。”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苏大人
林小宁看着村长如此坚持与固执,连个外人都拉着不放,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想在外墙铺瓷片是因为青砖经得起旧,瓷片在外墙,风吹雨淋,时日长了就灰了,反而不如青砖有厚重感。”
“厚重感?”年轻公子问。
“哪里会经不起旧,你以为小郑师傅烧的瓷片是孬的,小郑师傅说了,十年如新。”村长插着话道。
林小宁更不好意思了,对年轻公子歉意地笑道:“这位公子,这是我们桃村的村长,公子你要找哪户人家,跟他说,村长都有数呢。”
年轻公子笑着:“找人先不急,人都到了桃村了呢,只是姑娘你刚才说的厚重感是何意?”
林小宁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在现代,看到古旧之物,都以厚重感来表达,可现在是人在当下啊,想了想便道:“就是看到百年不倒的城墙时的感觉,就是厚重感。”
村长哭笑不得:“这是条铺子街,我的二小姐哦,你又不是建城墙,还百年不倒,铺子街隔上几年就得修葺,翻新,不然怎么新鲜气派啊。”
林小宁哑口无言了。
年轻公子轻笑道:“村长所言极是,铺子街要隔时翻新,才能吸引客人。姑娘想得太远了,不过姑娘的厚重感极为有深意,姑娘是读书之人吗。”
村长道:“看吧看吧,人家见过大世面的公子都道我是对的,就得在外墙贴上瓷片。”
林小宁抚额叹道:“村长”。
年轻公子又道:“村长,其实这位姑娘所想也未尝不对,有折衷之法,若是外墙也像内里一般只贴上腰墙,那风吹日晒的,也好打理。又看着新鲜,姑娘与村长也不必纠结了。”
林小宁听得此言,不禁多看了年轻公子几眼,这公子,想法是极圆滑的,又极有才智特色。
村长因为年轻公子对他的支持,热情地说:“是啊,是啊,就如公子所说贴上腰墙,这样打理起来就方便了。公子果真是见过大世面的。一来就给出好法子。你说她想法怪不怪,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啊,换成她爷爷大哥来也是与你我的想法一样。可刚才她就不肯贴瓷片。”
林小宁看到村长拉着陌生人不停的唠叨,难尴极了。
年轻公子又道:“姑娘可是读书之人?刚才姑娘所说厚重感,实在贴切,可是姑娘生造出来的词?”
林小宁看到热情冒烟的村长,还有追问到底的年轻公子。头大了,
说:“是的生造出来的,我曾看到百年不倒的城墙,就觉得那感觉厚重,沉甸甸的,让人说不出话来。”
年轻公子沉思着。道:“姑娘造词别致生动,可否请教贵姓。”
“林家二小姐,林家司通大人的二妹妹!”村长自豪道。
林小宁快被村长丢人丢死了。无奈的尴尬笑着,年轻公子的眼光越过村长,笑看着林小宁。
林小宁道:“不好意思公子,村长是个热心人,村民都喜欢他。你找哪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