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巡抚道:“贤侄啊,你年貌还轻,却是夙受庭恩,不到而立之年便身居高位,之因为如此,更应该谨言慎行,如此,才能上不负国恩,下不贻民怨,使之苍生有福。贤侄这些时日行事鲁盲了,你剿除各地矿主之事就不说了,此辈也非良善。不过你经营各地矿产,怎么能尽交于商贾之辈呢?宁武上下同僚官员,皆有怨言啊!”
    黄来福冷哼了一声,这杨巡抚口灿莲花,其实也不过是贪图矿产之利罢了。他今日前来,果然是为各官员们作说客。
    不过在黄来福地计划中,确实也有将宁武关上下纳入共同利益集团的打算。如此,才能用得上他们手上的人力物力权力,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出力。
    在黄来福的打算中,宁武镇城内的军户营兵们,最后都要能养活自己,如此,才能最终减轻山西镇民众的负担,为山西镇的经济起飞提供内需。
    现在的山西镇,共约有官军四万多员,马匹一万多匹,一年需要京运年例银20万银子。此外,还有各地的民运草九万五千余束,民运本色米豆二万一千余石,折色银三十二万二千余两。这些大多都是靠山西镇各地军堡州县运来地。
    京运年例银由大明太仓国库中支出,最后拖垮了大明财政。而民运粮等,又给各地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千里运粮,非常艰难,而且路上浪费非常严重,民众所出可说是几倍于此。加上天灾的,边镇民众困苦,可想得知。
    要改变这一切,只有军队自己养活自己才能解决。黄来福己经在五寨堡等地有所改变,他希望在宁武关也能改变,最终改变整个山西镇。
    当下他微微一笑,对杨巡抚道:“杨公说了这么多,无非也想自己入股,对不对?”





    正文 第177章 大规模建设、老婆来了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4 21:13:31 本章字数:6204


    杨巡抚一怔,好在他脸皮厚,被黄来福说穿了来意,脸也不红一下。他呵呵呵地笑了一阵,说道:“贤侄要这样说,也无不可!”
    黄来福微笑道:“古人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黄某也要说:有钱大家赚,只要谁出得起银子,都可以入股。各人出的银子越多,年底分的红利越多。”
    “至于将矿产交于商贾之辈,来福也有自己的考量。此辈虽说唯利是图。然在经营上,我等确实不如。各地官吏是什么样的货色,杨公与我都清楚,以他们的本事,如果将矿产交于他们手中主理,不赔得输裤子才怪。我黄来福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赔钱的!”
    杨巡抚不住地干咳,只觉得黄来福说话太直接粗鲁了,很不合他的身份,更不合官场的中庸之道,不过他说的倒是实在话。既然黄来福都裸了,杨巡抚也抛开脸皮了,他沉吟道:“老夫与刘兵备等人确是有意入股,就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银子?”
    黄来福竖起一根手指道:“最少一千两银子,少了免谈!我们宁武的矿产经营可是大手笔,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收进来的。”
    杨巡抚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放在后世,就是人民币60万了。宁武关虽说是一个镇城,然富户却是不多,官员中富豪身资的也不是很多,远远不能与太原等地相比。如果说杨巡抚与刘兵备拿得出这笔钱,然后他们手下的大部文官武将们,却是出不起这个钱了。
    杨巡抚脸有难色,道:“贤侄,这门槛太高了吧?恐怕”
    黄来福笑道:“杨公,要赚钱,就要投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您手下的那些武将小吏们。他们一口气拿不出这笔钱,可以几个人合起来出钱嘛。再说了,也不一定只有投钱一途。他们也可以用手中的资源来交换嘛!”
    杨巡抚立时眼神炯炯,道:“贤侄的意思是?”
    黄来福道:“这样说吧,比如您手下的标兵营。你可以让他们全部出来干活啊。还有城内那两营散兵。还有指挥使属下那些军户,也可以全部出来做工嘛!这样,杨公你们不投一文钱,同样可以获得分红。当然了,这些人到了矿山之后,他们就要服从矿山的管理,他们自己赚来的工钱,也归他们自己养家糊口。不得克扣。杨公您看这样不是很好?”
    杨巡抚脑子转得飞快,他沉吟良久,最后觉得黄来福地提议,也不是不可以。
    见识过黄来福的来福营精锐后,杨巡抚也知道,就算自己的标兵营人数达到一万,也是对黄来福无济于事,所以全部留在身边没意义。不过亲兵家丁是自己安身立命地本钱,他不可能全部散出去,他决定身旁留两千人。余者的一千人就放出去算了。至于城内的散兵们。杨巡抚没有理会地必要,就随那些人自己了。
    当下他微笑道:“如此也行。老夫回去与众人商议一下!”
    他站起身来,道:“叨扰贤侄了。时候不早,老夫告辞!”
    黄来福道:“天色己晚,就不久留了,杨公慢走!”
    亲自将他送出总兵府邸。~~    走在街上,杨巡抚回望了总兵府一眼,冷哼了一声:“武夫之辈,满嘴地铜臭!”
    不过想想入股后的美妙前景,他又高兴起来。
    在门口,望着杨巡抚车马远去的身影,黄来福也是哼了一声:“想赚钱还扭扭捏捏,假清高!”
    杨巡抚回去后,告知众人这个好消息,大家先是一阵兴奋,总算加入黄来福赚钱的这班车了。接着是大大小小官员们的争吵,不过到了最后,大家都不得不接受了黄来福的提议。一时之间,宁武官场一片热闹,大家见面时,都是相互询问:“你投钱了多少?”
    对于当地的普通小吏小将来说,他们只得四处借钱,或是十几人,二十几人合起来共同凑出千两银子。对于那些有些权势的人来说,比如城内两营散兵地守备庄礼渔、徐魏友,宁武关指挥使孙之去,他们就打算将手中的军兵全部放出去,以换取黄来福年底对他们的分红。
    平时这些人带兵时,吃空饷也捞不到多少钱,驱使那些军户们为他们种田,更是收获寥寥,还不如做矿山的股东来得丰厚与稳定。
    至于各人田中没人耕种,来年宁武会不会没粮食吃,大家都想得很开,宁武没粮,可以从五寨堡买嘛,手上有白花花的银子,还愁买不到粮?最不济的,大家花点小钱,雇佣一些民户们耕种自己田地,也是一种办法不是?
    而那些营兵军户们也很高兴,在军中时,他们动不动就被克扣军饷,一年拿到的钱粮不到半数,军户们就更惨。在黄军门的矿山中做事,虽说辛苦些,危险些,但每月拿到的钱粮却是实实在在的。黄来福在神池堡地所作所为,他们可是打听得很清楚,知道黄军门待人仁义,每月地钱粮从来没有拖欠之说。
    只有杨巡抚标兵营中那被裁退的一千标兵们心中不满,对杨巡抚起了怨恨之心。他们原先在标兵营中,吃好地穿好的,每月粮饷也拿得足足地,现在要去干那辛苦无比的矿工活计,他们哪个愿意?闹到最后,杨巡抚只能再将这些标兵们招回去,改由银钱入股,他可不想闹出什么兵变。
    当地营兵军户们全部放出去做事后,宁武镇城内的兵力,只余黄来福的来福营两千人,杨巡抚的标兵营三千人了。至于刘全利参将,他带的两千宁武营将士,以后就成了专业的护矿队,专门护卫宁武各地矿山的安全。
    不过黄来福认为当地有这样的兵力己经足够用了,兵在精不在多。如果看上去太少,到时再招一些青壮训练就是了。原来的豆腐渣军兵,黄来福并不指望他们打仗,放出去后。就不会再收回来了。
    而且等以后事情上了轨道后,由于这些军马都事实上转业了,黄来福还将向朝廷提议免了这笔粮饷钱。省得各军将还拿着编制。在实事上吃空饷。最后黄来福还会免了山西镇地全部民运粮,将压在镇内百姓沉重的山头搬开。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元1593年11月17日。
    钱粮己经到齐,宁武关的各矿山开采建设事宜,己经拉开了序幕。~~
    从这天开始,宁武城内城外,是热闹无比,各街头巷尾。各茶楼酒肆,到处是谈论此事地人。虽然眼下天气己是寒冷,各人走在家外,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袄,有些家有余财的,赶时髦地,就穿上了五寨堡出产地呢绒面料大衣。
    不过寒冷的天气,却是冲不走各人心中的火热,己经被确定为矿工身份的原各营兵卫所军们,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一队一队的出城。他们跟着工头们,往各矿山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