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来福早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而且对他的父亲黄思豪来说,能进京面圣,是个难得的荣耀。整个家族,以后也都有荣耀的本钱。





    正文 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13 18:02:19 本章字数:4736


    东暖阁内温暖祥和,一点也感觉不到外面就是料峭的寒冬。
    此时黄来福才看清了阁内的景色,古色古香的的书架,卷帙浩繁的书籍,墙上黑板泥金的大匾,看来这地方就是万历帝平时处理政事的地方。果然是在家办公的SOHO一族,在这里,没有朝臣无聊的纷扰,可以自由自在地办事,果然是高明。
    不过眼下黄来福没有心思关注这个,他整个人的心思,都投入到与万历帝的问答中来。
    黄来福向万历帝大至介绍了五寨堡如何发展,还有自己两次与蒙古人作战的情形,听得万历帝津津有味,心中颇有种金戈铁马,飞扬塞外的念头。而且他心中有个微妙的感觉,和黄来福在一起,非常的放松,甚至心中有点懒洋洋的感觉,就好象两个好友在闲谈一样,没有提防,没有拘束,这种感觉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黄爱卿,听说五寨堡商贾们己经在开发塞外?”
    万历帝终于提到了正点上。
    “是的,皇上。”
    黄来福从历史中知道,万历帝平时似乎不管事,但由于有了发达的锦衣卫系统,天下间的任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且如果有什么危害皇权的事,他向来是果断出手,毫不留情,令对手无从翻身。在他面前,最好不要隐瞒什么事,否则给他留下什么不好印象,以后自己前途堪忧,当然黄来福是穿越者的事,打死他也不会说。
    当下黄来福坦然道:“现今我大明,人多地少,又灾祸连连,所以各地流民云集。而朔方之地,土地万里,又大多为肥沃之地,弃之孰为可惜。”
    黄来福为万历帝介绍了河套地区的一些丰富资源:“仅偏关西面的黄浦川河(准格尔旗明时的旧称)一带。就有可耕之地达百万余亩,上好草场数百万余亩。更不要说整个朔方之地有良田千万,草场无数,如尽数开垦起来,足以养活宁夏镇,延绥镇。山西镇,大同镇等地千万军民,节省国帑无数。”
    万历帝听得非常心动,没想到河套之地,竟有如此好处,在他以前的观念中,塞外之地,向来都是一文不名,现在看来自己的观念要改变了。如真如黄来福所说。塞外之地可养活边地数镇军民,那
    当时地情况是。由于北地连连缺粮。所以京师和各镇军队需要地大量粮食都要从长江下游启运。耗费惊人。况且眼下江南之地地粮食都是越来越少。连福建之地。米谷大半都要取足于广东。如果北地都能自己解决粮食问题。那国家地大部分财政危机就将解决。大明地统治也越发稳定。他迟疑了会。道:“只恐虏人紧张。边畔又生。国朝现在。己是无力对塞外用兵。”
    黄来福道:“皇上英明。所以微臣想出地法子。就是以商贾为前驱。经营塞外。然后蚕食鲸吞。慢慢光复整个朔方之地。这样国朝不费公帑一文。却能光复祖宗之土。就算虏人有什么动静。损失地也是那些商贾。于我大明无忧。”
    万历帝道:“商贾们不会担忧虏人地骚扰吗?”
    黄来福道:“皇上担忧得是。不过宁夏之战后。北虏畏我大明如虎。己不敢轻言骚扰。就算骚扰。商贾们地护卫队。也足以击退他们。况且北虏各地酋首皆为见利忘义之辈。只要给他们足够地好处。他们就会于我们合作。毕竟虏人不擅耕种。那些土地对他们也是无用。与其荒废。换取一些好处。他们也是开怀。”
    万历帝当然明白黄来福口中地“商人护卫队”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揭穿。自五寨堡当地地锦衣卫千户杨大为向万历帝密报了这个事情后。万历帝就一直非常关注。黄来福以这个方法慢慢收复河套之地。万历帝也是眼前一亮。他担忧地只是蒙古人地反应。会不会又引起什么兵祸。他现在是真地没钱了。此时听了黄来福地话后。他放下心来。
    担忧一去。万历帝另一个心思涌上心头。他兴奋地道:“经营朔方之地。此乃利国利民之事。黄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朕会全力支持你。”
    黄来福大喜,心中最后一点担忧全部去除,他大声道:“谢皇上,臣定不辱使命,经营好塞外之地。”
    万历帝放低声音道:“塞外经营,真的收获如此丰厚吗?那些商贾们如此趋之若鹜?”
    黄来福也放低声音道:“皇上有所不知,塞外地广人稀,可利用土地众多。在大明内地,就是百亩之地,官府及民众,也要闹出无数纠纷,而在塞外,就是随便圈占千亩,万亩之地,也是若无其事,怪不得商贾们兴奋无比。”
    万历帝更是心动,欲言又止。黄来福明白他的心意,昂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商贾们都可大肆圈占土地,皇上身为万兆臣民之主,岂可皇上如要设立什么皇庄,微臣可代为办理,百万亩之地,只管包在臣地身上。”
    大明前期,大明户部库银与皇宫内库不分,皇宫之内要用什么银子,都要通过户部。明中期后,由于国家财政慢慢紧张,户部对皇宫的银子用度卡得更紧。而在这时,皇宫内人员越发众多,太监宫女就有数万,皇子皇孙,更是无数,户部拨给的那些银子,可说是杯水车薪。
    所以到了明中期,皇店皇庄兴起,用于皇室地直接经营。到了正德九年时,各地有皇庄土地三万七千五百余顷。除皇帝庄田外,还有一些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不过收入都不高,皇店每年收得的租钱不过数万两,皇庄每年收上来的皇庄子粒银,也不过二十万两。而且这些银子中,如各地有什么灾难,军队粮饷有什么困难,还经常要从内库拨款。
    这些所谓的皇店皇庄,一直是当时大明官员们苟病的对象,虽说很多官员们的身家。比皇室还富有。不过站在黄来福的角度来说,他却觉得很正常合理。事实上,就是放在后世,不论是英国,还是日本,还是泰国的皇室们。他们拥有的财富,都是天下之首,更不要说那些富得流油地阿拉伯国家王室们了。
    不过也只是黄来福,才能理解这一现象,要是朝堂中地那些文官们,听了黄来福这一建议后,他这天下第一号大奸臣的称号,可就是免不了了。好在此时阁内只是万历帝和黄来福二人,连一干宫女太监。也都是尽数退出,所以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会泄漏出去。
    万历帝看着黄来福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下感慨黄来福确是个经营高手。而不象一个武将。如果只看他的外表,决对是来一个,被骗一个。他微笑地点了点头,道:“如此,便有劳黄爱卿了,一干的事宜,黄爱卿可便宜行事。”
    黄来福道:“臣领旨,臣自当尽心戮力,以报皇上洪恩。”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在黄来福面前,万历帝才敢这么轻松地和他谈到钱的事,如果是别地官员,只要略略提出这种想法,决对是铺天盖地地寻死觅活的进谏。当然,在大明各皇帝中,也只有万历帝,才敢在黄来福这个臣子面前,公然和他谈经营地事情。别的皇帝,是开不了这个口的。
    而站在黄来福的角度上,他也是有私心的。
    以浅一点的心思来说,看情形,自己以后的官会越做越大,对大明地影响力也越来越深,就不知未来自己及家族的前景如何,多将自己与大明皇室地利益连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来家族地安全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就算有一个万一,他经营塞外。将来还可以为自家子孙留一条后路,将来子孙或在塞外逍遥,或在东南亚,澳洲等地逍遥,就算远走美洲,都可以保留家族血脉。
    以深一点地心思来说,他之所以事事为大明着想,也是守护这个文明的意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要不想自己子孙将来死于流寇的刀下,或是不想自己子孙留一条金钱鼠尾,为满洲人做贱民。大明,决对不能亡。
    到了这个时候,万历帝对黄来福更为亲热,他心中盘算以毕,奇怪地道:“朕有一事不明,比起晋西北的五寨堡之地,我各地皇庄,土地更为肥沃。为何五寨堡年年丰收,而我皇庄子粒,却是年年欠收呢?”
    黄来福沉吟起来,依他穿越前看过的相关历史资料,还有穿越后详查大明各类史料,各地皇庄经营不善,在于相关的制度有问题。一般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