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妤卉依照规矩,将阿黎和影柳留在了白虎暖阁外专供侍卫随从休息的房间,解了身上的利器,进入阁内。

此时阁内已经聚了六位大臣,妤卉拿眼一扫,发现除了三人穿着武将服饰,另三人都是文臣打扮。妤卉从未上朝,只认得其中两名将军,其余人都很陌生。皇帝居中而坐,盯着面前摆放的沙盘皱眉不语。屋内仅有一名面目普通的中年侍人站在角落,想必是为皇帝和大臣们端茶送水的心腹服侍之人。

妤卉进来后,那侍人小声提醒道:“陛下,妤将军来了。”

皇帝这才抬头,舒展眉毛对大家介绍道:“妤将军就是在周将军临终前听记了《论战》全文,随后默写献书之人。三年前她奉旨秘密潜入宣国,带回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皇帝此言一出。众人对妤卉地态度立刻变成了惊讶和崇敬。

原来皇帝得到妤卉默写的《论战》之后,就召集了这六名心腹大臣日夜研习,开始了针对宣国作战方略的具体设计。

这六人中出身军旅的三人:梁爽、李可、杜泽都曾经与周昌敏并肩作战,也与宣国军队打过硬仗,拥有扎实的领兵实战对敌经验。如果周将军还在世,北伐一定是周将军主持,这三位将军辅助。

另外三位文臣:彭略、薛莉、迟芬都是皇帝为皇太女时就参议政事的肱骨才俊。现在彭略任太师、薛莉任太傅、迟芬任太保,皇帝的施政方针和对内对外的用兵计划都会与这三人商议。在妤卉看来。这三位当朝一品大臣应该算是皇帝地顶级顾问。

皇帝之前并没有对这六人透露《论战》的来历,众人都以为是周昌敏死前留书,到现在才知晓世上居然有此奇才,能过耳不忘默写全书。妤卉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三年前刚刚元服,就有胆量潜入宣国刺探情报,并顺利归来,当真是智勇双全。再加上妤卉出身四大世家,此等年少有为的人才。的确有资格进入白虎暖阁参议军机要事。

皇帝指着沙盘开门见山问道:“妤将军,你认为大军北上该走哪条路线呢?”

妤卉上次进宫,在御书房与皇帝聊天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选择路线,其实再往深层想。关系到如何发挥华国军队优势,制定根本作战方略的问题。

妤卉这几日也仔细思考过,并且请教了军中基层将领,还与阿黎讨论了各种假设的利弊。一路看中文网此时她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道:“臣以为我国军力以步兵为主。辅以车、舟。骑兵最次。优势是多兵种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擅长攻守和稳扎稳打地推进;缺点是粮草消耗大。行军速度较慢,灵活机变不足。而宣国军力以骑兵为主,行军速度快,擅长突袭,对防守和利用机关武器并不在行。因此我军北上应避开平原开阔地带,平稳推进,占领水道和沿途要塞。山水崎岖地地形不宜骑兵挺进,更容易发挥我军优势,同时保障我方粮草运输。”

妤卉的回答简明扼要,与皇帝的大思路基本一致,皇帝喜道:“妤爱卿,你去过宣国,能否具体提出路线方略以供参考?”

妤卉刚才忽悠的是大理念,皇帝接着考地是落地方案。幸好她早有准备,她从宣国一路返回华国,对于两国地形城关特点相对熟悉,也因为现实生活见识广博,对于沙盘模拟并不陌生。所以她拿起五彩旗,在沙盘上按照她提出的理论一一标记讲解,将行军北上的路线该如何选择,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论战》中有专门的章节指出,根据敌我双方军队特色设计适用战略的重要性和方法,妤卉活学活用,又引入了一些现代理念如动态分析、运筹、统筹等等,与众人研究了许久地方略颇为吻合。短短几句话,就让众人意识到她地才能远超过她外表地年龄,不禁收起了轻蔑之心对她刮目相看。

皇帝被妤卉的讲解激起了兴致,指挥着那名侍人在沙盘上布局,在妤卉提出的几条线路地基础上,与众臣研究探讨最佳进军路线和兵力安排。

妤卉突然发现这名侍人对沙盘和军务很熟悉,皇帝往往不必细说,这侍人就能领会圣意,取出相应的标志,准确地找到沙盘上的位置布局。有的时候皇帝犹豫在某处布置的兵力多寡,与众臣商议决断,这侍人却仿佛拥有预知能力一般,不多不少提前就准备出正合圣意的标志数目。妤卉敢肯定,这名身份卑微的男子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丝毫不比在场的女人差,并且应该是经常在此处服侍,皇帝和心腹众臣对于这名侍人的存在都默认许可并无不良排斥。

别的大臣们是否注意到这点,妤卉不能十分确认,但是以皇帝的聪敏,一定是知道这名侍人的特别之处,才故意安排他能有机会参议军务吧?除去这名侍人,还有逝水,能以男子之身受到皇帝信任重用,这是否都可以说明皇帝具备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心胸,能在某种程度上允许有真才华的男子施展呢?

妤卉想到这些问题,心中不禁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也许将来,当皇帝发现了阿黎的优秀之处,是不是能抛开性别歧视,也给阿黎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呢?

众臣商榷了北伐路线,又将问题转回当下边关告急,齐王消息断绝的事情上。

皇帝表明态度道:“朕虽然也担心齐王的安危,不过临江关一带地处平原,江南我军尚能据城死守,若想北上进攻宣国要塞难度很大。朕以为,这也是宣国大将军黎卫选择以临江关为突破口的主要原因。但是咱们用兵的重点要集中放在打通北上的水道和要塞,营救珂儿意味着会与黎卫大军硬碰,需谨慎缓行。”

李可、杜泽是姚家一系,自然关心二皇女的安危。其中李可最为爽直,并不避讳,急切道:“陛下,按照咱们刚才的议定,大军北上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先抢占江上的控制权。临江关及附近城关粮草储备充裕,兵精将广,是夺江的主力才对。既然要控制整条江路,顺带过江营救齐王殿下也该提上日程。再说黎卫不傻,咱们如果不先派兵拖住她,打通北上水路的计划恐怕也会遇到强大阻力。”

梁爽平时与皇太女走动更多,一向与妤家、姒家交好,她揣摸着皇帝的真实用意,试探着建议道:“陛下,李将军和杜将军说的有理。宣国除了黎卫,别人都是平庸之辈。咱们应该设法将黎卫拖住,才方便其他地方运作。而且齐王天生神力,从小在军中历练,带了八万大军过江,仅仅是被封锁了消息,不一定就是沦为俘虏,或许另有奇遇。臣建议以临江关为一据点,发一股兵力北上接应齐王,试探宣国虚实。如果顺利,以齐王为首配合临江关及周边兵力牵制黎卫应该不成问题。”

三位文臣纷纷附议。

皇帝微笑点头,进而问道:“朕原本想任命齐王为征北元帅,但现在形势紧迫,北上大军必须有人统领协调。朕想让妤将军临时当此重任,众卿可有异议?”

第七卷 铁衣冷 03得见亲人

妤卉是皇子妻,挂职兵部顶着将军头衔,娶的是二皇女的亲弟弟,姚贵君所出的皇子,让妤卉当元帅之职姚家一系没有理由反对。妤卉又是妤家庶出小姐,与皇太女沾亲带故,太女一党也提不出异议。更何况妤卉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如此良材美玉,皇帝就算不是说临时暂代征北元帅也并无不妥。

众人久在皇帝身前效力,深刻了解皇帝的性情。今日皇帝能将妤卉叫来,探讨重要军机,那一定是对妤卉信任推崇。于是乎,在众人一致的赞同之下,妤卉封帅已成定局。只等良辰吉日,皇帝昭告天下,妤卉就会兵发北疆。

其实大批军队和粮草早已先行出发,有的甚至是几年前就陆续囤积在边关,现在封帅挥师浩荡北行不过是场面上的作秀,宣扬此战的正义,让举国百姓都知道皇帝是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反击宣国的挑衅营救皇女才不得已出兵北伐,从而获得民心支持鼓舞士气。

于是随后商议出兵具体事宜的时候,气氛立刻轻松下来。对于如何作秀,妤卉在现实世界中是见多识广,三言两语带出点新鲜的手法,将皇帝在内的众人忽悠得心服口服。

公务商讨完毕,六位心腹大臣纷纷告退,皇帝则将妤卉单独留下。

“妤爱卿,听说你的小侍阿黎武功高强,屡次救你性命。他今日是否随你一同进宫?朕倒想见见他。赏赐一些物品权当感谢他能如此忠义替朕保护着你这样地人才。”

皇帝早就说过要见阿黎,妤卉并不觉得诧异,她奇怪的是那名面貌普通的侍人并没有被皇帝遣退,仍然留在房内。当他听闻皇帝要见阿黎的时候,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