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克复亲自给长孙无忌倒了一杯酒,这举动让长孙无忌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

“前两日,无垢还跟我说,说从前还是草创之时,用家人是为信任。所以你虽年轻,但我用你为相她劝了两次也不再说什么。但是说如今天下即将一统,一切都需要正统正规。说你如今不满二十,却列位为相,进位为公,是为古往今来所少有。此实非长孙家之福,乃长孙家之祸。让我登基之后将你外放为一太守,还不让我封你国公。这事情我不同意无垢还不给我好脸色,本来我都要答应她了,但今天这对李密三人之事上的处理,让我即意外,又惊喜。无忌,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

长孙无忌先是十分高兴的过来,此时听到陈克复的话,却是高兴瞬间消失了个无踪。初一开始他心中满是不甘,觉得自己能走到这一步,也是他自己的努力赢得来的。但等到陈克复夸奖他时,他却又很快冷静了下来。二十不到坐上如今这个位子,确实太年轻了。在他认识和知道的人里,陈克复当初也就是和他差不多年纪坐上这位置的,但他有自知不明,无法与陈克复相比。而他记得李世民当初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已经是郡公了,但自以为,他真与李世民比起来,也还是有些差别的。如此一想,他心头的那股不甘也就化去了。

端起陈克复给他倒的那杯酒饮下,他也渐渐回复了一向的冷静。仔细想想,却也知道妹妹是为他好。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当下鼓起勇气道:“其实今日之提议主要还是臣舅舅高相国之提议,他只是把这提出来的机会让给了我。刚才得殿下这么过奖,我明白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臣还过于年轻,愿意向陛下请求,外调为一太守,在地方积累些为政经验再回来辅助殿下。”

陈克复愣了一下:“你是说真的?”

“这确实是臣心中肺腑之言。”

伸手在无忌的肩膀上拍了拍,陈克复点点头:“很好。既然你如此想,我也成全你的一番心意。你就准备一下,马上去河东,准备接任河东行省总督一职。等你在河东好好干几年,到时我让你风光回京。”

“河东行省?总督?马上就走?”长孙无忌一连数个疑问,一时愣在当场。

第784章 河东行省总督

河东刘武周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得到了宋金刚与甄翟儿两员悍将的投奔,得二人相助,招揽到了许多二人旧部将校。二将又利用他们的本事,帮助刘武周联合了梁师都、郭子和、张长逊,并且渐渐成了这个联盟中强有力的盟主。不过高兴还没有几天,陈克复的大军就已经攻占了淮南,并在中原击败了王玄应与李密,随后又平定了河北。

河北军连战连捷,各方豪雄纷纷落马,一时之间前一刻还在四面为战的陈克复,突然虎据中原,四顾无敌了。王仁恭据守雁门、太原、上党三郡,连结太行,背依河北,稳守如磐。

紧接着陈克复又派了河北军中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秦琼率军渡黄河北上,一路上如破竹之势,接连收复原来王世充趁李渊与杨暕大战时窃据的河东南部各郡。

河内郡,河东郡,绛郡,长平郡,方成郡,临汾郡,西河郡。

秦琼没有辜负他身为河北少壮系中的陈王嫡系心腹中的心腹的名号,虽然是头一次真正的独领一面,但进退有据,深有陈克复之风范。短短时间之内,已经扫平河东西南部六郡,成功与王仁恭、尉迟恭、尧君素、陈孝意等兵合太原。

一时之间,河东局势再次变天,原本刘武周等联军正是风头正劲之时,此时却如同被拦腰一斩,当头一棒。

此时的河东局势,谁都可以看的出来,刘武周等人虽然还占据着龙泉、离石、楼烦、马邑、定襄等五郡,在陇上,还拥有着榆林,五原。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延安八郡。但这些河东与陇上的地方豪强已经日薄西山,这个时候。光是河东的王仁恭等人就已经可以单独将这他们扫平了。

陈克复在这个时候,提出让长孙无忌去河东,虽然长孙无忌还没有明白河东行省包括哪些地方。而河东总督又是什么官职,但这却依然是明摆着让他去轻松的赚取就摆在面前的大功。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完全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刚才向陈克复提出要去地方任职,也是考虑到树大招风,他年纪太轻,不想这么快就身居相位,被天下人诟病。毕竟妹妹无垢不管是与李秀宁还是与杨吉儿两人比起来,除了身世上要清白一些,其它的并不强多少。妹妹居皇后之位。舅舅又已经是宰相,郡公,如果他再留在朝廷中央。那他们一家就有两个宰相同时当政。这确实太过招摇。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打算在地方踏实的干上几任。等过个七八年十来年再回来,毕竟历朝都差不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经州郡,不为宰相。做宰相,都必须有过地方州郡一把手的经历。虽然现在新朝之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有这样的经历,将来也能更稳固回朝后的地位。

可是现在陈克复让他去河东,还将担任一个没有听说过的职务,这却是让他马上明白,这是陈克复对他的补偿。甚至直接说是对他的栽培更好,趁着河东未平的时候去河东任职,这可就不当是有政绩,这还将算上一份军功。而开国之初,朝廷最重的便是军功,只有能拿下一份实在的军功,哪怕是白捡的,这也能为他的资历增加重重的一笔。

他有些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呼吸也急促起来:“殿下,这河东行省是指哪里?河东总督又是什么职位?”

陈克复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你已经猜出大半来了不是吗?河东行省,指的就是如今整个河东地区,总督,自然是这行省的最高文官。”

惊讶,惊喜,甚至是震惊。

长孙无忌没有想到,事情甚至比他想的还要出乎意料。整个河东地区?那地方可就大了,隋朝之时,先有州县制,后有郡县制,等到陈克复入河北后,又在郡县上增加了州级,以分担朝廷中央直接管辖几百个郡的压力。而州,也不过是四五个郡而已。如河东地区,拥有整整十五个郡,如果按先前尚书省的分法,河东怎么也得分上三个州。可是现在,陈王居然直接让他总管整个河东地区,这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比起隋末的那些总管六郡,或者十郡这样的加衔官职,还要实权。惊喜震惊之后,长孙无忌又有些担忧的道:“殿下,臣以为,州郡县三级,其实已经即解决了地方官府过多,冗官冗吏的弊病,也解决了中央朝廷无力同时管辖几百个郡的难度。此时再加上行省制度,虽然听上去能加强地方管理,但却有让地方坐大,削弱中央朝廷威严权威的隐患。将来,很有可能地方官府过强,而枝强主弱之疑,这非良策啊。”

陈克复看着长孙无忌那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此时确实是从朝廷的角度出发,甚至因此在错失他自己的一个大好机会。对这样忠心的小舅子,陈克复十分感叹赞赏。

“来,坐。”陈克复笑笑,“其实你也不必如此担忧,这些问题我自然也有想过。郡制起于秦皇,州制盛于西晋,不管是何种制度,其实都是当局为了适应天下时势。到了如今,我们华夏汉人的疆土已经远胜于历朝历代。而且,可以预见,我们的新朝,也还会将这华夏江山越发扩大。而我汉人人口历经数千年发展,人口也是越来越多。大业八年统计,天下已经有户九百万,有口五千万。虽然如今战乱平息,人口锐减,但只要我们朝廷政策制定的好,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恢复。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大的疆土,往昔的郡县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们了,甚至在阻碍朝廷的发展。”

说到这些时务,长孙无忌也是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些东西。礼仪道德这些东西也许能千年不变,可行政制度这些却是没法一直不变的,否则只能是疆化。

“无忌,那天你和我说新朝首要之务是要收天下兵马,要加强中央集权。我这几天来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你说的很对。军事上,我们如今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多少次生死相拼,我们终于杀出了这条荆棘之路。如今虽然我们将所有的储备粮食等全拼光了,但我们不用再害怕了,只要我们休养生息几年,我们就不但能恢复过去的实力,还能拥有更强的实力。所以现在我们要趁着这个休养的富贵时间,做到真正消化我们打下的胜利果实。”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眼下的陈克复已经不再担心统一不了天下,因为虽然还有割据势力,可只要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