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经战阵的将军,早已经听惯了各种惨叫,见惯了各种惨样,慈不掌兵,对于将领来说,久了也就麻木了。陈破军目光凝视远方,他知道,在那一个又一个的魏军方阵的后面,李密必然是站立在那里。李密在战场上与如今的他有些相似,一般都是立于阵后,亲自指挥着最后的预备队,并不会亲上战场,除非到了最后关头,否则李密是不会冲上第一线的。

此刻李密可能正在马背上,穿着明亮的甲胄,头戴王冠。那是顶赤金王冠,陈破军曾经听特勤司的人说过。

仗打到了这个地步,李密确实是已经抱定了决死之心了。

当日陈破军率军赶到洛口,先歼灭了李密殿后的两万兵马,随后又派轻骑追上李密。就在李密溃败之前,单雄信、徐世绩率轻骑赶到战场击退了秦琼三将,接应到了李密。不过紧接着,李密等人刚要撤回偃师,王玄应的一万余轻骑又赶到了战场。

河北轻骑、江淮轻骑、李密的轻骑与百花谷来援的轻骑,集中了整个中原地区,及河北山东等地大部份骑兵的一场大骑战,就那么爆发了。

做为魏、陈、郑三家精锐中的精锐,超过五万之数的三家骑兵展开混战,从清晨打到午后,直到人疲马乏,两军还没有决出胜负。

午后,陈破军、李靖、王玄应、张仲坚率领着十二万联军大军赶到战场,加入了战斗。战场形势瞬间变化,李密军节节败退,难以抵挡。

李密军且战且退,陈、郑联军一路追击,李密损兵折将,一路上魏军伏尸处处。

单雄信、徐世绩、王伯当、谢映登、徐圆朗、孟海公六将所统属的原本总数五万的骑兵,到了最后,也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人马,折损过半。六将带着这些骑兵一路护卫着李密后撤,魏军六万余步兵拼死撤退,可是却在河北骑兵与江淮骑兵的冲击下,非死即俘。

黄昏时分,王当仁与杨德方等诸将终于带着汇集的十六万兵马赶到战场。

李密与王当仁汇合,两军合兵二十万,终于勉强稳住了阵形。两军大战一天,都疲惫不堪,陈、郑联军也都收兵列阵。李密得以徐徐退入偃师城,稍做歇休。

退入偃师城中,听着各将的汇报,闻得此时偃师已经汇集了魏国所有的最后兵马之时,李密只感觉心如死灰。兵马二十万,可如果除掉其中的那些水份,真正难战的也就十万左右。不到半月时间,拥有中原十余郡之地,拥兵六七十万的魏国,就到了这等地步,让李密如何不惊。

不过看着高大坚固的偃师城,李密面对陈破军派人送来的劝降信,却还心存侥幸。他还抱着最后的一丝期望,他还有援军,还有南陈与北燕。两国兵马加起来还有数十万,三国加起来还有百万之兵。正面打不过联军,李密干脆下令紧闭四门,坚守不出,以待援兵。

李密的算盘打的不错,不过陈破军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休息了一夜之后,天明之前,陈、郑联军十五万人,突然对偃师发起了进攻。

魏军打仗,玩的是人海战术。河北军攻城,打的却是火器战术。铺天盖地的火药、弩箭、石弹,各种火器,不要本钱似的饱和攻击,让李密经营许久的要塞偃师,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残破。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联军就扫平了城池四周的各种障碍,随后又快速的填平了护城河。

天亮之前,联军就已经把各种远程火力倾泄在了偃师的城墙之上。绞床弩所射出的手臂粗大铁弩,每一击,都能直接把城垛给击飞。而那改进型重型投石车,每一次都可以直接投射五十斤重的巨石砸上城头。

联军的攻势如潮,李密城头的守军伤亡惨重,一天之内连换了十二批守卫部队。不过当李密准备换上第十三批守卫部队上城时,河北军的工兵却已经利用地道挖到了城墙之下,在数个位置安放了大量的火药桶,直接把城墙给炸出了数道大豁口。

随后无数的联军如潮水般的涌入了偃师城,攻破了外围城墙。李密不得不匆促退回内城防守!

不过李密退回内城后,也没有坚持多久。偃师的内城比外城更高大,四面城墙反而短了许多,使得李密可以安排更多的兵马防守。不过联军既然攻破了偃师外城,攻下内城不过是照猫画虎。

又两天后,偃师的内城再次攻破,李密的二十万联军经过三天的死战,兵马损失了五万余。这还是李密将偃师城中所有的壮年百姓抓上城头协助守城的结果。

城破之后,李密带着剩下的十五万余魏军再次后退,退往九山罗口,依靠地形背山结阵,面对黑石平原下寨,以待援军。

不过对于陈破军来说,此时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之时。这么好的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错过。河北军催毁了偃师城后,乘势追击,再次在黑石平原与魏军对阵。

李密彻底被陈破军围在了罗口,魏国所有的兵马都集中在了此处,再无援兵,就连先前金墉的那一万守军,也被李密给召集了过来,除了那一万援军,一路上,李密还裹挟了大量的青壮百姓。

围住了李密之后,陈破军与王玄应对李密大营发起了三次攻击,不过此时李密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战,反而激起了亡命之心。李密也知道此时已经无路可退,所以干脆铁了心与陈克复拼到底。

魏军加裹挟的百姓,加起来足有三十万之众被围在罗口。李密从偃师撤离时虽带走了偃师所有的粮草,但是供应三十万大军,依然只能坚持十天。

十天,如果南陈和北燕十天内不能赶到救援,那么魏军最后就算不被联军攻破营寨,也会饿死。

而魏军少粮的消息,也早被陈破军得知。攻打了三次之后,魏军的拼死反击,让联军的伤亡也很大,甚至抄过了之前半个月的伤亡程度。面对如此情况,江淮军王玄应率先提出围而不打,直接等魏军粮尽后自可不战而胜。

陈破军当然明白王玄应的提议,这个计划确实不错。不过在这个提议的背后,其实还有着些别样的意味。这次的中原之战,原本江淮军不过是佯攻洛口,结果却成了与魏军作战的主力。虽然江淮军露出了他们隐藏的实力,但是连番作战,江淮军的伤亡同样很大,仗打到现在,江淮军十万人马,已经战死超过三万人数,如果加上重伤残疾的,还有近万。

此一战,江淮军的精锐部队排槊兵与江淮轻骑与江淮重骑都受到很大伤亡。而反观河北军,前后出动的兵马也有十三万,可实际上,打的都是些顺风仗,突袭战,伤亡很少,而好处不可胜数。

江淮军与河北军共同的敌人魏国已经灭亡在即,并肩做战的陈破军与王玄应也开始了战后的谋划。

硝烟弥漫,战场上到处都是血腥的味道。战场上的郑、陈、魏三军,就如同三只巨大的野兽,在进行着最后的生死博斗。不到失败的一方流尽最后一滴血,这场争斗永不会完。

第722章 劝进皇位

“南陈出兵了!”新任特勤司司长、定远候张锦一身黑色的轻甲,一脸严肃的站在陈破军身边道。

陈克复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惊讶,似乎一切早在预料之中。他转身看了一眼这个曾经的侍卫队长一眼,有些赞赏的对他微微一笑,伸出手帮他把肩上的中将军衔给别正了些。

“你一路从北京赶到这里,辛苦了。京城一切可都好?”站在高高的云楼之上,可以轻松的看见远处的浓烟烈火和一片混战,这是第四次进攻李密大营了。负责主攻的是王玄应的江淮军,河北军的工兵营负责火力支援,河北的轻骑兵则在两翼待命,随时准备接应。

张锦在河北军中,属于辽东军出身的嫡系,更兼他最初曾经是陈破军的侍卫队长,所以更是嫡系中的嫡系。接任特勤司司长之前,他是柱国、武骑将军,留守京城。当陈破军的命令传到他手中,让他即刻接任特勤司司长,并晋升他为中将,正二品上柱国,正三品冠军大将军、从三品定远侯时,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

特勤司长属于正四品,归属于参谋本部,看似品级不高。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特勤司、调查司、宪兵司、**司四司位低却权重,特别是特勤司与调查司两司,一对外,一对内,是真正的权力极大的位置。非陈王心腹的心腹不能担任,四司司长虽是正四品职,可实际上他们却都能封候。

一接任,张锦立即一路南下,赶来河南面见陈王。

见陈王还是如以前那般待他亲切,刚刚还帮他正肩章,张锦马上又感受到了如从前般的亲切。心下激动。正色道,“回禀殿下。京城一切安好。有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