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手之力,只得一路败退逃到了荥阳,得当年的老兄弟王薄的引荐,得以投奔了势头正劲的魏公李密。

李密对他还不错,敬他是个前辈,给他总管之职,并加封齐郡公爵位。让他驻守荥阳郡治管城,就食管城,并招拢昔日部下。在管城呆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也渐渐恢复了些实力。如今部下也有三万多兵马。如果不是荥阳因兵灾不断,百姓都逃往了外地,他还能招到更多的兵马。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的落日在他的脸上,洒下了一层金光的光芒。

孟让曾经一度以为,自己也许还能在这中原东山再起,再度驰骋。

只不过,当他的一名手下斥候从洛口给他送来了一封急报后。他终于明白,这天下变化太快了。

那封急报写的很简洁明了,可孟让到现在都还始终有些不敢想信。

斥候军情,昨日魏王李密与陈克复在洛口大战。先是水战一场,结果魏军一万水军全军尽没。而这支覆没的水师中,就有他的老朋友王薄。

第702章 势不可挡

“河北兵来了!”

许多从西门出城的百姓,一路惊呼着一面成群结队的往城门跑回来。

“关闭城门,关闭城门!”面对着卷起漫天烟尘直冲而来的河北骑兵,西门的守将大声呼喝,命令着部下军士拉吊桥,关城门。

只是那西城门前此时挤满了人群,有刚刚出城的,有从远处跑回来要入城的。无数的人流挤在城门前,你推我挤,大呼喊叫,惊慌失色。

眼看着河北骑兵就要赶到,西城门却还拥护着大量的百姓,吊桥还没拉上,城门也还未能关闭。突然,管城的北面城墙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震响。

沿着城墙,孟让全身披戴,带着由他最信任的老兄弟们组成的骑兵营飞奔而来。

如果说河北轻骑就如同一片乌云挟着闪电,总裹挟着一种无边的威势,那么孟让的这三千轻骑,就有点千军齐发,乱马奔腾的感觉,更像是草原上奔腾的野马群,而不是一支骑兵。

沿着郑水东岸,孟让的三千轻骑一窝蜂的直奔而来,没有完整的队形,战马也是五颜六色,高矮不一,甚至大部份的马并不是战马,只是一些驽马,也都被他们搜集做了战马。而马上的骑士,也差不多如此,没有整齐的铠甲,没有统一的兵器,甚至有些人居然打着赤膊,在马上挥着一把弯刀就冲了过来。

乱糟糟的阵形,乱糟糟的骑士,全都紧随着孟让的身影,及他身后掌旗兵所高高举着的那面旗帜,大魏总管、齐郡公孟。

管城邻郑水而建,就在郑水的东面。郑水连接运河,既是管城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管城东面天然的屏障。从郑水的西面要到达管城西门,唯有西门前的那座宽不过十步的木桥。

但是此时,孟让主动率轻骑出城,总算抢在河北骑兵夺下这座木桥之前,就已经先一步赶到了木桥东岸。

当如同一团乌云一般的河北轻骑赶到木桥西岸时,整座木桥已经燃起了滚滚浓烟,桥上到处都是冲天而起的火焰。

郑水并不宽,也就是不过十余丈。但是因为郑水紧邻荥阳郡治管城,又承担着联通运河,负责往来货物运输的作用,所以郑水经常疏浚。而管城西门段的郑水,更是往来货船的停靠码头,水深数丈。

黑色的河北战旗终于在西岸停止前进,程咬金皱着眉头道,“看来我们还是来晚了一步,孟让倒是有些胆色,居然没有逃走。”

黄君汉看着前面的这条郑水,也无奈的道,“这桥被烧了,不搭桥我们是过不去了。这里的上下游各十余里处倒是还有两座桥,不过既然孟让把这桥烧了,估计另两座咱们也没有机会了。”

当下两人也干脆就下令,让骑兵们下马休息,连续跑了大半天,也都人马疲惫,正好在这里休息着陈克复大部队的到来。要搭桥过河,这得是工兵们的任务。

郑水东岸,孟让看着对面打头的那数面军旗,神色木然。

这些军旗中有几面是程咬金的将军旗,写着大隋征东侯、镇军大将军程,河北先锋、上柱国、豹骑将军程。

孟让对于这个程字并不陌生,他明白那是陈克复麾下大将程咬金到了。程咬金既然到了,那对面那支气势如宏的轻骑,肯定就是程咬金麾下精锐骑兵烈豹营了。

“父亲你看,黄君汉果然降了。”孟诚指着另外几面旗帜道。

晚风阵阵之中,有几面旗帜异常显眼。那是黄君汉的旗帜,因为他刚刚归降,所以将旗也是匆忙赶制出来的。

‘大隋汜水侯、冠军大将军黄’

‘大隋上柱国、虎贲将军黄’

看到这几面旗帜,孟让等人哪有再不明白的道理。不过虽然早已知道此事,但是此时亲眼看到那两面大旗,还是让众人受了不小的冲击。汜水侯、冠军大将军、上柱国、虎贲将军。爵位、武散阶、勋官、实职。这不论是哪一个,那都是十分丰厚的赏赐,甚至连孟让心头都有一点小小的心动。

众人正朝着对面指指点点之时,那边的黄君汉也自然看到了,他跨在马上,对着东岸喊道,“孟总管,眼下情形想必你都已经了解。本将如今已是陈王麾下,现在特为孟大哥指一条明路。李密小人也,阴险狡诈,背信弃义,此等人早晚必被诛之。想孟大哥也是一条好汉,又何必为了李密那个小人,而把自己与麾下的那些生死兄弟给拖累了呢?”

“孟大哥,不如就此献城归降陈王,天下共知,陈王乃是真正的英雄,天下未来的仁主。孟大哥何不顺应时势潮流呢?如此一来,也可免除荥阳百姓受战火之乱,兵灾之苦。而孟大哥与麾下的诸多兄弟们,也可就此此解脱这般漂泊的辛苦。”

孟让坐在马上一言不发,孟诚听着却有些心动,大声喊道,“黄叔父,家父当初起兵并非为一人之意。如今带着数万弟兄,也不能只想着一人富贵。但问,不知道陈王打算怎么安排我们这几万弟兄?可否有个明白指教?”

黄君汉转头看向程咬金,他们本来是派去打荥阳县的,结果荥阳降了,他们又一路赶来管城。一切早是超出计划的,所以他们手里并没有陈王关于如何与管城兵马谈论投降的条件。

程咬金也犹豫了一下,不过他也明白这次出兵的紧急,当下硬着头皮道,“孟兄弟,陈王马上就带。本将虽然职位不高,但也愿意向陈王讲明诸位的深明大义。只要你们能归降我河北,那么朝廷与陈王必不会慢待于你们。孟兄弟,还请转告令尊一声,如今天下,再经不起四处造反了。再打下去,天下百姓还能活下去的又有几何?如今陈王挥师南下,欲马上平定中原,还天下百姓一个和平安稳,居有其屋,耕有其田,让所有的百姓都能有个温饱。此时正是诸位追随陈王一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时,诸位还有何犹豫?难道你们真愿意死后,还只让中原百姓记得只是乱匪、民贼吗?”

东岸的民军将领们都有些心动,如今的情形,和河北军继续对抗,明显是自绝后路。

“父亲”

“诚儿,你不必再说。”孟让挥手打断了儿子的话。孟让起兵九年,纵横不倒。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早年在山东面对李靖的时候,他就曾经考虑过投降陈克复。可是他后来犹豫了,陈克复在辽东屠族灭国,在河北血洗世族豪强,那强势的手段让他惊惧。

他知道自己的情况,起兵九年,在山东江淮一带打来打去,在义军之中,他的名头可并不小,虽然比不上李密,可也只是差了一些而已。自己名头很大,可真正的本领却并不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陈克复这样的一个强势的上位者,连河北的世族们都容不下,自己这样的造反大头目,他又岂能容下。哪怕一时接受了他的投降,只怕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特别是收到王薄的死讯后,孟让突然明白了许多。他们的时代已经远去,属于他们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往,不论将来谁得天下,也不论他将来肯不肯归降,他的结局也不会好过。

与其将来等着不知哪一个得天下者来清算他,还不如就在这管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事,让自己了结自己的归宿。

孟让没有回复程咬金,默默带着三千轻骑回了管城。

当天黑前最后一丝光芒还没有落下之时,陈克复终于带着大部人马赶到。一杆巨大的陈字大纛立在了郑水西岸,后方是两万大军。

夜幕中,管城四门紧闭,城上火把遍布,到处弥漫着一股肃杀紧张的气氛。

而在郑水的西岸,同样是灯火通明,河边的两万河北军并没有安营扎寨,而是依然保持着战斗阵列,密布于郑水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