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我们原先元帅府的三万机动兵马,一共七万人组建西征兵马行营,接替鲁世深原先的部队,驻守辽西临渝关外。另外我们再从乡兵和民团中抽调三万人,增派到各大边关要塞之中。”

陈克复这么一翻变动之后,等于原先最精锐的十六万军队,只出动十二万人,并且有五万人马是继续留在各地不动。如此一来,等于辽东军随时保持着九万精锐的部队,不用担心所有的精锐部队都压到前线去。而且就算是二线预备部队,而只抽调三分之一的三万人,保留足够的预备兵马。在陈克复看来,这战争绝对是一声持久战争。而一来就把所有的一切都压上去,明显是不实际的。杨广兵多将广,人口基数庞大,哪怕当初三次征辽,死了几十万快上百万兵马在辽东,也只是伤了点元气。但是陈克复却不能这样赌,他得有兵马一边和杨广交战,一边留有足够的兵马守着老巢震慑周边各族。

“如果和三族聪盟成功,那么我们得想办法从他们那里至少弄来五万兵马,到时,加上这些,我们就拥有一支超过十二万人的西征部队,如果再加上辅军,我们就拥有一支二十万人的西征大军。二十万,中原天下之大,也任可由我们去得!”

“西征大军由谁来统领?”毛翊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这样的一支大部队,无疑是每个大将都想亲自统领导的。

陈克复笑了笑“等一会,十五郡大部份的官员都会到达,我将在军议大厅宣布辽东的所有文武的新任命!”虽然名义上他现在还没有反,但是在内部,他却得有足够的表示。而且如今辽东也有不少的变化,辽东军不但只是一支军队,他们是一个割据政权,军中地方这是一整个系统,都得安排人马接管。

而且他一回辽东,就失封文武,无疑也会让底下的人士气在涨。

以他的构想,辽东十五郡在短期内都将以江北道行军大元帅为最高行政机构,然后下辖十五个郡,以及所有的辽东兵马。这就既需要元帅府这样的中央机构的一大帮官员,也需要十五个郡的太守县令等地方一整套官吏,而且是也需要军队系统的所有军将任免。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分割利益的时候,现在分下去了,那么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变动。这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有些让他头痛的事情,既要各尽其用,又得平衡部下的利益,维持他们的资格等等。这涉及到一连串的资历、才能、忠心,派系等等。从这一天起,他终于是一个完全掌握所有属下命运的上位者。

:今天这章有点晚,后面还有!!。

第382章 李靖挂帅

辽东,辽阳城。

这里一直都是一座战争要塞,也是一座各族交易的贸易之城。而自陈克复平定辽东之后,这里就成了辽东的军政中心。而现在,这里更是起兵割据一方的辽东军的大本营所在地。

辽阳城军议大厅,这里一直是陈克复与辽东军各将军议之所在,可以说是辽东军牟脏之所在。只是后来辽东军表面上解散,陈克复也带着几万人背上扶余金狮棱堡,从那以后,中间相隔了一年多,辽东军上下都不曾再进过这里。

而今天,封闭许久的军议大厅的大门再次被打开,所不同的只是大厅的大门上换了一块新牌匾“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府”这就是如今辽东军割据政权的官方称呼,不是什么王府,也不是什么新朝代,依然只是隋朝的官衙。只是谁也不会去提起,当初授予陈克复这个职位的大隋天子,早已经录夺了这一切,但这并不妨碍辽东军上下继续打着这旗号。

一个又一个的军官鱼贯进入军议大厅,今日来的,基本都是辽东军的将领。但也有一些不是的,比如陈家庄来的那些老头们,还有陈克复从中原收笼来的文武人才,如房玄龄、李靖,王仁恭,还有王君廓、

魏征等人。

辽东军出身的人相互间大多认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自打着招呼聊着天。对于这些陈克复老部下来说,大帅反了,他们反而是高兴兴奋居多的。他们都是伍夫,过去跟着陈克复虽然打了许多大仗、胜仗,但是在大隋的军队中,他们的资历限制住了他们的升迁。

而现在大帅反了,那将来肯定是要当皇帝的,等等大帅当了皇帝,那他们自然也是要升官发财成为开国功臣。

反倒是在厅中显得有些拘束的是那些身着儒袍的文人,辽东的根基是辽东军,如今又是起兵反隋之时,所以军队在辽东的地位相当高。

在加上辽东军自建立以来那屡战屡胜,从无败绩的气势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咄咄逼人的锋芒。在中原,文人比武夫的地位高但是辽东,文人却比这些武夫的地位低多了。

“大帅驾到!”

陈雷一身银甲,先一步走入军议大厅之中高呼道。

满满一厅之人都早已经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各自位置入座此时全都长身而起,向着大门略微弯身,齐呼“恭迎大帅!”

陈克复走过长长的大厅一直走到最上面白虎屏风下的帅座入座。

“诸位不必拘礼,请入座!“谢大帅!”众人没有丝毫马虎,都恭的行礼之后才入座。如今的大帅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大帅,而是一方诸侯,早晚要为王为帝诸人也自觉现在开始就拘礼起来。

看着这满殿的文武,陈克复心中说不出的高兴“诸位,月前,本帅还被杨广追的无路可逃,差点身死。如今,本帅终于回来了。”

毛喜拱手道“大帅吉人自有天相,更何况王者不死,大帅乃王者,逢凶化吉必有后福!”

陈克复笑了笑“今朝纲不正,奸佞当道,本帅已经举起义旗,起兵誓师,不日即将起兵靖难中原。为使三军听命,将士用心,后方稳固,今日特如尔等前来聚议。本帅拟将辽东室韦、辽西士十五郡改为四州十五郡,以便更好的管理。原辽西四郡置燕州、室韦四郡置了韦州,辽东七郡,鸭绿水以西五郡为辽州,鸭绿水以东除平壤、汉城郡外,增设萨水郡,三郡置海州。每州设刺史、长史各一人为主次官,刺史从三品,长史正四品。四州之下置十六郡,郡设太守、通守、郡丞,品级分别为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郡下设县,县下则是原先的保甲制度。十户一甲、十甲一保、十保一里。”

对于地方治理,辽东的文官实在太少。

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郡县两级制,那么他的元帅府将直接管辖十五个郡。这是十分麻烦的,而且将来如果再打下地盘,那么更加麻烦。

想想还是汉朝的州郡县三级制度更合适些,这和后世的省市县三级制度差不多。而且这样划…分,也更合理。

“四州统属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府统辖,大元帅府设行台尚书省,本帅自领行台尚书令,下设行台左右仆射,正三品。其下设行台兵部、户部、吏部、刑部、工部、礼部六部行台尚书从三品,及左右尚书丞,正四品。任命毛喜为行台左仆射、房玄龄为尚书行台右仆射。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长孙无忌任左尚书丞,魏征为右尚书丞…………

既然割据了,那自然得有政权,想了许久后,陈克复最后还是把隋文帝时代的行台尚书省拿来套用。行台尚书省本来就是亲王坐镇地方之时总领地方军政大权所设立的中央尚书省派出机构。和唐末时的节度使一般无二。当初也只有杨广等几个亲王得以此职。后来杨广登基后也觉得他权利过大,再也没授过人。如今陈克复反正也不用杨广同意,干脆拿来就用。这行台尚书省倒也和一个小朝廷一般无二。

房玄龄、魏征等人当然知道陈克复刚封给他们的官有多大。如房玄龄还好些,毕竟还跟了陈克复几个月,可魏征却是只和陈克复呆了几天而已,一到辽东,居然就从原先一个郡丞的不入流的无品书记,一下子成了正四品的右尚书丞,他真有些做梦一样的感觉。

而实际上,如今的辽东军武将很多,但文官却很少。要不然陈克复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给他这么高的位置,不过也是实在没人。

毛翊等不少陈家庄出身的将领,站在那里都有些皱起了眉头,听了好半天,居然分封的大多是那些非陈庄嫡系出来的,甚至非辽东军出身的人,这让他们心头都有些不快。他们产拼死拼活,好而一下子让别人摘了桃子,一个个都人五人六的得了三品四品的高官。

“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府文统属于尚书行台省,军队则单独统属。

所有辽东军今后都将划…为府军,于各地设鹰扬府,辽东十六万常备军分设为一百六十个鹰扬府,由大元帅府龙壤卫、虎贲卫、豹骑卫、骁骑卫、羽林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