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步兵和重骑兵,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那是很变态的,对于这样的部队,陈克复当然是想扩大,不过战斗力高必然要求也高。两支部队的铠甲就相当变态,陈克复当初留守辽东时就已经有了五千甲骑具装和三千重步兵甲。现在他手上还有一千重骑兵甲,可是这重步兵甲却是一直缺货,一个多月全力开工打造,到现在也不过是打造了三千来套铠甲,刚好凑齐了六千重步兵。

而且重步兵的陌刀也同样是个难事,他如今手中的陌刀包括当初用斩马剑改造的那三千把,也不过是六千来把。要想让重步兵扩充到一万一千二百人,光是重步兵甲和陌刀就得军中所有工匠打造上两个月时间。更何况,要打造出一支一流的重步兵,光有武器铠甲还是次要的,还得有最健壮勇猛的战士才行。

“我看这样吧,重装步兵陌刀队和甲骑具装重骑兵部队不要四十九营都编齐。这两个强大的兵种,我们七军,只由各军中军营配置。如此一来,七个中军营有重骑兵共两千八百人,重步兵两千八百人。各营减掉的数字,和陛下许可的数字正好相当。”

这样一改,除中军营依然为四千人外,其余各营却等于每营剩下一千六百人,一千二步兵,四百骑兵。

大家觉得这样改都还不错,不过有人不同意了。重骑兵旅郭孝恪和重步兵旅的李世民两人差不多同时站起来开口道“大帅,不可!”

他们两人分别担任东北军中的两支王牌部队,重步兵旅和重骑兵旅的旅长。虽然如今表面上这两支部队都只是预备役部队,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两支部队才是整个军中的王牌嫡系部队。

如今于钦明和大帅等人商议来商议去,结果却把他们掌握的部队给折分了,这让两人可如何愿意。把部队都给拆分了,部队都没了,他们还到哪当旅长去。

“大帅,重步兵旅和重骑兵旅那是我们手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这是我们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如果把他们的拆分了,那还如何保持战斗力啊?重骑兵和重步兵靠的就是那股锐气和冲撞力,如果都分成了四百人的小队,如何还保持的了战斗力?”

他们的话中也确实有为战斗力的问题考虑,不过陈克复却也明白他们心里更多的是私心。笑了笑后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行营七军,本帅将自领一军,中军将由本帅亲领。所以本将中军七个营将不再按普通配置,我打算在七个营中,组建一个重骑兵营,人数四千。两个轻骑兵营共四千人,一个重步兵陌刀营四千人,一个弓手营两千人,一个弩手营两千人,一个长枪步兵营两千人。如此,中军七营八千骑兵,一万步兵。”

这中军的配置那绝对是最豪华型的配置,陈克复自领中军,当然也要掌握着最精锐的王牌部队。

不过这样一来,最后整个行营的兵力还是达到了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超过了五千六百人。而且这还有元帅府本部的人马没算进去。

行营的大致框架弄好之后,最吸引众将的就是军官的任命了。现大辽东行营一成立,那么过去的东北军也就将成为历史了。他们这些师长团长也都失业下岗了,能不能在新的行营之中弄到好的位置,这是所有人都关注的。

“诸位,元帅府的新编制出来了,那么过去的编制也将解散。元帅行营,以十人为一伙,设伙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和队副。每营之中又设弓兵2团,、弩兵2团、奇兵2团、跳荡兵2团,每团三队150

人。另骑兵2团,每团四队200人。每团设一校尉,及副尉。”

每营设一总管,一副总管,一司马、一长史,并六曹参军事。每军设一行军总管,一副总管,一司马,一长史,并六曹参军事。”

“七军之上为辽东行营元帅府,本帅为行军元帅,李奔雷将军为副帅,毛喜为行军司马,李节为行军长史。下辖元帅府参谋司、特勤司、

调查司、警察司、宪兵司、破军讲武堂、元帅府警卫营、通讯营、侦察营。共一堂三营五司。”

伙长、队正、校尉、总管、行军总管、行军元帅,整个大军的军官编制少了好几级。百人单位的旅帅没了,千人编制的府级郎将没有了。

整个大军从元帅到伙长,只有六级。

对于这样的编制,于钦明没什么意见,事实上隋军行军编制中,连校尉这级的都干脆的省略了。大隋行军制度中,都是以队来基本单位的,各军大军团做战指挥时,都是直接指挥到队的。

“大帅果然明悉兵法军制,确实高明。”于钦明等一众身份有些尴尬的老兵们拍着马屁道。

框架搞起来了,接下来的也就容易了,不过是直接按着框架填充就行了。左前军就是毛翊的第一师扩充组建,军旗天狼。右前军为胡的第三师扩充组建,军旗青龙。左厢军为鲁世深第二师扩编,军旗飞熊。右厢军为陈贵第六师扩编,军旗朱雀。中军为陈克复亲领,以重步兵旅和重骑旅、轻骑兵独立团、原司令部侦察团等扩编组建,军旗为黄金狮子旗。左后军为刘铁柱的第五师扩编,军旗玄武。右后军为张合的第四师扩编,军旗白虎。

除了陈克复的中军22000人马,其余六军每军17600人。全军战兵49

营,594团,1992队。在隋朝这个中央王朝对兵权控制的十分严格的时代,陈克复牢牢的握有了这样的一支大军,可以说是十分的难得。当然,隋朝已经开始没落,以后贵族大将们越来越容易掌控兵马。

七军的统兵将领没有太多的改变,原各师师长摇身一变,成了各军行军总管,副师长成了副总管,参谋长成了行军司马,又增加了一个行军长史。至于陈克复亲领的中军,则由他亲任中军行军总管,陈青任行军副总管,于钦明任行军司马,陈家庄刚到的陆千为行军长史,年过五十的陆千曾经是南朝东宫左率卫。

而李世民有些失望的担任了中军七卑的重步兵营总管,郭孝恪为重骑兵营总管,李承义和罗林分别担任两个轻骑兵营的总管。张锦倒是连升几级,直接提拨了元帅府警卫营的总管了。

虽然兵马还要等接下来的时间里征召,但是整个七军所有的军官却不用等到后面,直接就在军议厅中一级级的直接任命到了队正、队副了。至于伙长一级的,反正是不入品的,就由各营总管回去后自己任命了。

行军元帅正一品,各军行军总管从三品,各营总管正四品,各团校尉正六品,队正正九品。大大小小的九品以上军官三四千人,这么多的军官,连军官的印章都来不及刻印出来,陈克复直接找了许多文书过来抄写任命书,然后再让新提拨的警卫营总管张拿着他的帅印给几千份任命书一一盖章。

取消了原来的所有临时军职名称,不过陈克复却并没丰取消军衔制度。这玩意虽然看似简单,但挂上之后,即能鸡励将士,也便于统一指挥,却是作用不小。

换了新编制后,元帅就是上将,副帅、行军司马、行军长史则是中将,各军行军总管则为少将,副帅、司马、长史则是准将。营总管则是上校、副总管、司马、长史则是中校。各团校尉则是少校,团副尉、司马、长史则是上尉。各队队正中尉,副队正少尉。伙长依然是上士,副伙长则是中士。再下面的大头兵则是下士、上等兵、列兵三级。

做为中军的王牌营总管,又是大帅陈克复的心腹嫡系,李世民和郭孝恪两人虽然依然是营总管,但是军衔却被提升了一级,将两人从上校提升为了准将,总算是让两人失落之余,又高兴了不少。

建立行营,授予行营军职,军议大厅中热热闹闹的一直过了差不多四个多时辰,整个辽东行军元帅府才算正式成立了。全军近十三万人马,几千位军官全部到齐,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官位都很快的全部安排满了。

等到大家又寒喧了会后,陈克复咳嗽了几声,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诸位,辽东行营已经成立,各级军官的任命也已经完成,这是今天军议的第一个议程。接下来,还有一件十分紧急的事情要告诉大家,张总管,将特勤司发回来的情报发给大家看下吧。”

张锦起身从陈克复身旁的桌上拿起一个锦盒,走下大厅中给每位营总管及以上的将领们发了一份。

“各位,这是特勤司的弟兄们在几个时辰前才从平壤发回来的情报,这是最新最绝密的情报。各位在看过之后,绝对不能在这个军议厅以外传播,违令者以泄露军机罪论处!”

听到陈克复如此严肃的警告,一众将领都不由得愣了一下。居然是从高句丽的京城平壤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