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节完全就是已经豁出去了越说越露骨,完全就是在指责他陈克复的计策是想出于个人目的,完全就是想拿战士们的白骨来累积他向上攀爬之路。

对于这个一心和自己对着干的李节陈克复冷冷的扫了一下,对于这人他也是不抱什么希望了。他们两人完全就没有调和的可能性,这破军营中有他就没李节,有李节就没他。反正是一山容不得二虎,他李节又不是母虎。最好的结果是李节老实的呆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李阙活动下,再调任其它卫府,如果一心想留在破军营和他死磕,那他陈克复也绝对不会客气。

陈克复站起身来,扫视了一眼厅中的众将领,冷冷的道”“你们各位也是和李节将军一样的想法吗?如果有和李节将军一样想法的请站起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厅中跳跃的灯火给陈克复的脸上增加了一层光芒,站在上首,那灯火的照耀下陈克复的身后竖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一瞬间,轻飘飘一句话后的陈克复整个人都给高大起来,甚至散发着一种难言的威压,完全将李节之前的气势给打压了下去。不少新军中本被李节说的有些动心,不愿意去冒险的新军校尉们一下子给镇住了,数个本想站起来的校尉,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老实的坐在了垫子上没敢起来。

迎着陈克复的目光,只有第五、六两师的哥师长两个郎将站了起来,表示支持李节的意见。对于那两人,陈克复去看都没看一眼,只是好整以暇的拢了拢袖子,然后转头对着依然端坐在一侧的沈光道”“沈光将军,你的意见呢?你也赞同李节将军的说法吗?”

陈克复的话一落,李节也忙将目光转向了沈光,眼中满是热切与期盼,这沈光自被破格提拨为从五品后,他就对沈充十分上心,对沈光没少花功夫,一开始沈光也确实对李阙态度不错。

只走到了破军营后,却与这陈克复又暧昧了起来,让他一时有些把握不住的感觉。

如今他向陈克复发难,除了跟去新城的四位部下,他带来的七位郎将,此时剩下的两位都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可是这沈光却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节心中一凉,看来这沈光最终还是倒向了他的南陈故主了。该死的,李节心中狠狠的骂了一句。一张俊脸也变的有些发青,牙齿更是紧咬,一双眼睛狠狠的盯着沈光。

沈光静静的看了陈克复和李节一眼,起身道,“我既为破军营将领,那必遵从大将军的号令。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意具,那我个人是赞同大将军的策略的。此次如果出战,我原为一军先锋。”

看着李节那张臭脸,陈克复心里却格外舒坦。对于沈光,陈克复是十分欣赏的,这肉飞仙完全就是一员猛将,而且更是一员步军猛将。

只是之前因为他是李节带来的人,心中难免会有几分芥蒂,对于他并不敢完全放心。

虽然知道沈光也是南陈之人,但是对于陈克复来说却一样的不敢放心。但是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发现沈光对于他还是十分支持的,而且关健的是在他手下的这一拨将领中也是十分出类拨粹的。今天这一问,更是等于在让沈光站队,而眼下沈光没有半丝犹豫的选择,也十分的让陈克复满意。

陈克复不怒反笑,“还是沈光将军说的好啊,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李节将军一直说最好的策略就是防守,你只看到过去我隋军数十万人围攻数月而不得下,就以为只要坐守就真的会万无一失了,但是李节将军难道不知道有句话叫,时局变换,彼一时、此一时吗?高建武能守城月余而不失,那是因为他有兵十万,还有二十万上下一心的城中百姓。”

“而我们如今虽据坚城,可是熟练之兵不过一万,完全不能和当初的辽人相比。而且再好的防守也是有漏洞的,难道李节将军才过了半天就已经忘记了,我们是怎么攻进辽东城的?只不过是几条暗道,我们就轻松的将这座数次围攻而不得下的坚城拿了下来。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李将军清醒一点?”

“这世上就没有攻不破的坚城,最好的防守不是城有多坚,墙有多厚。最好的防守就走进攻,以攻代守,将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的手中,这才是最好的防守方式。我们现在的缺陷是士兵不精,而打伏击战,围歼战却正是最好的化解兵卒不精的办法。我们唯有抓住机会,在高句丽人反扑前,将我们附近的有生力量尽最大可能度的消灭,然后再凭城坚守,这才是上上策。”

“陈克复,你做的太过份了。李节将军乃是陛下亲点的破军营之次官,如今你居然如此对待李将军,你这是惘顾圣意,你这是拥兵自重!”第五师昏师长王成振臂大喝道,只是他的话语却没有人附合,除了同是李节部下的第六师昏师长李映外,所有的将校们一个个把脸撇向一边。

跳的再高,在陈克复的眼中也不过是一跳粱小丑,他看的都懒的去看那两人一眼,连将目光稍微转移过去一下都不愿意。自始自终,陈克复关注的一直是李节,还有一众新军校尉们。虽然李节如今被他吃的死死的,但是他的二个老部下还是担任着五六两师的哥师长,而且这次攻城突然,民壮的所有指挥权也是交给了李节。

第五、六两师两万多人,却只有陈富、陈贵两个自己人在管理,对于万两多人的大部队来说,实在是有些空子太大,他不得不防李节趁此机会丢下破军营,转而去新军中拉拢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对于这个一直想着夺权的家伙他可是一点也不愿意马虎,哪怕是如今被他给架上了高阁,但是这样的家伙,一不小心还是会给自己惹出很大麻烦来的。

毛翊、胡海、罗林、沈光、李世民、陈富、陈贵几位将校起身而出,腾的一下单膝跪下,大声道,“我等谨遵大将军号令,唯大将军马首是瞻,原为此次大战先锋!”

几位军中大将一表态,大厅中还愣着的一众大小校尉们全都腾的站了起来,齐声向陈克复表态,整个大厅中只剩下了李节和王成、李映三人愣愣的站在那里,心里说不出的苦滋味。

PS啊,三十多万字了,上架了,本来是想等一号再上架的,不过上了就上了吧,在这里求一下月票,上午先更三章,如果大家给力一些,下午和晚上还有……了@。

第102章 调虎离山(第二更)

1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在陈克复穿越之前最先接触到的时候,是一度被当作是一个不好的词语来用的。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事物和更多了解,陈克复反而赞同这句话了。特别是穿越之后,身处于这千年前的大时代之中,对于这句话更是有了个深刻的认识。

抛却各种其它因素而论,这句话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甚至可以说是治国安邦之策,是对历史、对战争、对治国方略的一个精准的概括。

历史上真正系统地总结出来并拿上台面的是汉代名臣晁错,这是历史之幸,中国之幸,因为这个战略被汉景帝采纳以后,平定了七王之乱,海内粗定,为以后汉武帝决战匈奴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句话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官场争斗无所不包。现在陈克复就十分的认同这句话,身处于辽东之地,要想站住脚取得基业,那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的打败高句丽人。而是如何的将破军营给上上下下的给理直理顺了,如李节这样的家伙绝对是必须先安内的。搞不定李节,什么外击高句丽,什么皇图霸业,什么陈氏复国,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眼看众将领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陈克复的嘴角微微翘起,他就是要让那些新军将校们知道,这个李节不过是破军营中一个被架空了的郎将罢了。

跟着李节,那就是和他陈克复过不去。

“诸位,既然我们已经确定好了我们下一步的方针,那么现在就是讨论具体的方案了。刚才说的是战略,战略就是指当无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战术则是指当有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现在我们就是当有可为时要知道如何为之”各位,从头开始,我们先商议一下这次我们要调虎离山的山城名单。”

到了这个时候,陈克复不禁万为怀念起后世军队中的参谋制度起来。虽然现在的军中也有长史、司马一类的参谋角色,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参谋。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他有一个参谋本部的话,

他完全可以和各将军们商议出战略方案,然后让下面的一群专业的参谋团队将具体的战术方案做出来,甚至可以做个一二三方案供选择。

陈克复摇了摇头,现在军也掌了”地盘也有了,可是真有种百废待兴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