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士及心动了。

对陈破军他是恨的咬牙切齿,夺妻之恨,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仇恨了。

略微沉思了片刻之后,当下点头道:“好,本帅立即率一万五千人马增援蒲津。就请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留守潼关,有荆大将军在,又还有万五精兵,可保无忧。”

元礼眼珠一转,道:“为了万无一失,大王还是多带些兵好。依末将看,潼关外并无多少敌军,不如带两万人马走,留下一万守潼关足矣。另外,最好还是派快马往长安,让陛下也调一两万人马赶去临津关。陈破军兵虽少,可这人却不可小觑,狮子搏兔,必出全力。不说蒲津乃关中东侧门,就是冯翊也是我许国重镇,切不可有失,定得速速夺回有上。”

宇文士及想了想,点头同意,当下命令由左骁卫大将军荆无恒率一万人马镇守潼关。他率两万兵马增援蒲津,另外抽调梁元礼、张峻、崔师三将随军同行。并立即派加急信使往长安,请皇帝派一军增援,务必夺回冯翊,且生擒陈破军。

关中,古又称八百里秦川,潼关则是进入关中的大门。黄河经黄土高原南下,至潼关附近遇东西走向的华山山脉,遂拐直角掉头东去,由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的河流。潼关就位于刚刚拐弯的黄河南岸,北靠陡峭的黄河河岸,南为华山山脉,是沿黄河南岸西进关中平原的唯一路口。

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黄河的蒲阪津渡口。

总之,从潼关北渡黄河后,须北越中条山山脉,行百余里险峻山路,进入河东平原,方能到达蒲阪津渡口东岸。

黄河之险甚于潼关之险。黄河不同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宽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数量庞大的大型战舰,数万大军可乘船蜂拥登岸。黄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过数百人,对岸若有敌方数千守军,这渡过去的数百人瞬间就会被守军屠戮殆尽。

陈军先前在上游处搭建了一悬桥,可谓是是不走寻常路的奇兵。不过这处悬桥联通的是河东与陇上,对关中的威胁并不太大。可现在陈军攻打蒲津,却让宇文化及十分紧张。陈克复一旦拿下蒲津,那就等于打通了秦晋通道。到时就将有源源不断的陈军从此进入关中,踏上关中大地,易守难攻的潼关对陈军就已不再有用了。

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的渭河,在潼关附近的黄河转弯处,汇入黄河东去。渭河又与黄河不同,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陈军一旦打通蒲阪通道,大军西渡,那时南下已无险阻;渡过渭河,东去直叩潼关背后,西去则直取长安。

蒲津的作用不次于潼关,宇文士及挥兵急援蒲津,也并不久久因为陈破军夺了他的妻子,抢了他的儿子。他心里十分清楚,陈军先前飞桥连通陇上,已经使得关中局势瞬变。如果再让陈军打通了关中与河东的通道,那时许国就必将灭国。

攻其所必救,陈破军这招虽然大胆,但他不得不救。不过在心里,他也带着一份隐隐的期待。希望这一次不但能解蒲津之危,还能一举击败陈破军,最好是生擒了他。

两万许军连夜出发,一路沿着渭水急行。

潼关沿渭水西行,三十余里路程便到了渭水与洛水的交汇之处,在这里,渭南岸便是隋朝六大仓之一的广丰仓。此处渡河北上,便可沿洛水直上冯翊。

“报!”

一名斥候飞骑而至,滚鞍落马。

“报大王,渭北朝坂城外发现一支陈军,约三千人左右,正猛攻朝坂!”

元礼连忙上前道:“大王,依末将看,陈贼是想要先拿下朝坂,然后渡渭水袭取广丰仓。广丰仓中存粮众多,向来是潼关与京师粮仓,如若被贼烧毁,损失大矣。”

此时天色微亮,将明未明。宇文士及将士们并未疲惫,当下拔剑向北,大喝道:“立即过河,斩杀陈贼!”

此处只有一浮桥连通渭水,但宇文士及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生怕再耽误片刻,朝坂的那三千陈军会逃走。急忙催促兵马渡河,随军五千骑兵抢先渡河,然后便是万五步卒随后。两万兵马围着一座浮桥,挤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海。

“快点,加快速度!莫让陈贼走脱了!”

风啸啸,马嘶鸣,人鼎沸!

最先渡过渭水的五千骑兵已经飞奔向北,直冲三十里外的朝坂城突进。剩下的万五步卒缓慢渡河,等五千骑兵早已经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时步卒才不过堪堪渡过半数之众。

s

第943章 渭水之战(三)

rì头渐至中天,渭水两岸的冰天雪地之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许军步兵。 。   。 这个时候,后续的步兵已经又架起了两座浮桥,过河的速度增加了不少。

但由于宇文士及等人已经率骑兵先行离开,只留下了梁元礼在后面指挥步兵渡河,而梁元礼却根本没有怎么指挥调度,任由各部一窝蜂似的过河。等到午时,行军半夜,又在河边吹了半天冷风的许军多已经又饥又疲。许军干脆就地生火造饭,一半在北,一半在南,一万五千步兵分成了两大部份。

渭水北面不远的洛水河畔,一直趴伏在雪地中观察着许军的陈克复不由笑了起来。

许军最精锐的五千骑兵已经北上半个多时辰,剩下的一万五千步兵又分处渭水两岸,过河的不过七八千人。而且此时这七八千过了河的步兵甚至连最起码的jǐng戒布防也没有,完全是随意的停在渭北,就地生火造饭,乱的跟农民赶大集似的。

“吹角,冲锋,把许军全赶下渭水喂鱼!”陈克复目光中带着胜利之光,缓缓的抽出了长剑,向着远处的许军遥指。

“陛下有旨,吹角,进攻,全军冲锋!”

“呜呜呜——”

凄历的连角号声长声,惊起了无数在旷野之中寻找着食物的鸟雀。呱呱的黑色寒鸦在昏暗的天空盘旋,一遍一遍。

随着号角响起,马宁率先带着三千西凉骑兵从坡后冲出。

铁骑纵横,大地微震。

战马铁蹄翻飞,践踏起无数的雪粉,扬起一道奔腾的雪雾。

前军战旗飘扬,掌旗官手中的旗帜为军前引,黑色的飞鹰似乎欲破旗而出。

“敌袭!”

许军中响起了凄历的尖叫,顿时引起了一阵巨大的混乱。许军士兵丢下手中的食物,飞快的去拿放在雪地中的长矛。

正吃着烤肉的梁元礼差点被噎死。转头向北一望,见那一片如潮水般的黑线涌来,当下将烤肉向雪地上一丢,大喊一声:“集合!”

“列阵!”

“举枪!”

。。。。。。

这些镇守潼关的步兵倒也称的上精锐,受袭之下虽然惊惧,却没人逃跑。在军官的喝令之下。开始迅速的集合列阵。五千精锐骑兵已经离开,此时以步对骑,唯有军阵才能克骑。

盾牌手们已经将一面面巨大的文质树起,匆匆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盾兵之后,长矛兵们已经将一把把长矛透出盾阵。在那盾墙上,刺出密密麻麻的幽寒矛尖。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距离越来越近,奔腾的铁蹄声也越来越响。

许军士兵握着长矛的手指在发白,额上在流汗。

“射!”只听到了对面传来的一句大喝。下一刻,无数的箭支已经带着呼啸声从天空中落下。

该死的,是抛射。

梁元礼心中恨恨的骂了一声,连忙举盾向上。敌人十分的狠辣,虽然步兵们在外树起了盾阵,可这些敌军却射出了抛射。抛射。这是破步兵阵狠招。抛射的箭枝不是平行射出,而是从天下落下。这样的射击,前面的盾阵便毫无作用。原本处于盾阵后面的步兵们,根本无法完全抵挡。

“咻咻咻!”

一支支的羽箭从天而至,大多数只带着个头盔。或者披了件两当铠甲的士兵们立时中箭无数。有的脖颈中箭,有的背上中箭,甚至有的还有脚上中箭,膝盖中箭。只一轮,就死了不少。

近了,骑兵接近了。

五十步!

“标枪投射!”

随着一声命令,骠悍的西凉骑兵们立即拿出了他们的传统招数,扔标枪。

三尺多长的标枪长及脐间,这些西凉骑兵上阵前每人背了五枝。标枪沉重,每支数斤之重。这是西凉人用来对付步兵阵的必备武器。

一支接一支的标枪投射,比之先前的弓箭抛射杀伤力更大。沉重的标枪带着巨大的冲击力,中者必死。连巨大的方盾,都被钉的密密麻麻,插了数支标枪在上面,盾兵的防护力大减。

步兵阵已经不再严紧,露出了不少的空隙。不过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