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传令陈叔明元帅,让他也加快行军步伐。西征军攻雕阴、夺上郡。然后立即攻北地、安地,最后进入平凉,支援萧关。至于其它郡县,让他们暂时不必理会。刘武周现在正是最虚弱之时,肯定会第一时间把兵马调入灵武老巢,只要我们暂时不去动他,他不敢与我们正面相碰的。拿下延安、上郡、北地、安定、平凉各郡,既能打通河东与萧关之间的通道。我们也能占据陇山东线山脉,掌控高原地利,隔绝刘武周与关中之间的通道。”

“隔绝了关中与陇上之间,那么宇文化及便不能绕道我们背后,并且我们还能对关中腹地占据主动优势,牵制关中一部份兵马,使其不如全力攻打萧关。”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进攻关中长安?从上郡沿洛水孔道南下直攻长安,或者从泾水孔道,经浅水原一带攻长安,岂不是更加直接?”

陈克复笑着摇了摇头:“如今我军虽进入关陇之地,可能抽调出来的兵马有限。据萧关而守,我们能有坚城可依,以守对攻,这是最大的优势。而一旦我们放弃了这个优势,转而去进攻长安,那么我们便是攻,对方便是守势。不说长安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就是长安外围的那些堡垒城池,也会让我们在到达长安城下之前,就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兵马优势,攻取长安,这只是一个笑话罢了。到那时,长安我们打不下,反而会把萧关拱手让人。真到那时,先前所有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揉了揉额头,陈克复突然道:“马上派人去与薛举联系,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朕的手中。如今西秦刚吃了败仗,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估计他也应当知道,萧关一但让许军夺回,他的西秦怕是也没多长日子了。告诉薛举,只要归附大陈,朕不但放了他的两个儿子,而且保他一世富贵!”

第907章 西秦霸王的归降

陇右,黄河南岸金城,西秦国帝都。

萧关大战的败战消息已经由八百里加急快马传回,太子仁杲兵败,太子与晋王先被宇文承趾俘获,后又落入了陈军的手中。而五万西秦大军,也先后在鸡头山与长安尽墨。

损兵折将,连太子与晋王都被俘了,这个结果,让西秦国一片震惊之余,也让人感觉到了一股冷凛的寒意。

不少大臣们都从宫中的内侍中处到消息,急报传回金城的当日,那位西秦霸王便拔剑边斩了十几名宫女内侍,血溅皇宫。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大殿之上,长的如同一座小山一般的薛举一脸的愁眉不展。这一仗,真是赔到了姥姥家去了。被宇文氏坑了不算,如今两个儿子还落入了陈军之手。

这些该死的陈军是怎么出现在萧关的?他们和许军打生打死,结果便宜全让陈军给占了,一想起这事,他就觉得窝囊。右手捂着因上火肿胀的如半个猪头一般的右脸,吱唔不清的开口向着群臣道:“诸位爱卿,自古以来,可有天子投降之事否?”

问出这话后,薛举早没有了半分西秦霸王的霸气,有的只是英雄气短。一想到先前那位在宫中会见的大陈使者,他心中还憋着一口气没喘过来。

只是事已如此,如那位使者所说的一般,就算陈军送回西秦的太子与晋王,可结果又能如何呢?西秦军这次虽然只折了五万兵马。可其中有一半却是西秦最精锐之军。少了这支精锐,秦军早伤筋动骨,加上刘武周也伤亡惨重,现在早躲回了灵武。一时间。只怕根本不会再有起兵对抗许军的资格。

陈军眼下占据萧关,万一不敌,还可以轻骑远循,许军根本拿陈军没有办法。但是如果陈军一撤,那下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西秦了。到那时,谁人可以阻挡的了卫文升与宇文成都的双剑合璧呢?

以秦许两国的多次大战来看,一旦秦军战败,到时宇文化及可不会对薛举父子如何优待。

就算许国先攻打后周刘武周。可别忘了,在西秦的东面,还有一个大凉皇帝李轨呢。当初李轨起兵,打的旗号可就是薛举残暴。起兵抗衡的。后来薛举也曾经多次进攻李轨,双方之间的仇恨可不小。现在西秦遭此大创,被许国与凉国东西相夹,以后别说争霸天下,就算是想要在关陇立足都是难上加难了。

只是。他好歹是一国皇帝,真要投降吗?

薛举的话音落下,久久都没有臣子回答。谁也不知道这位经常喜怒不显于色的皇帝,此时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万一回答错了。说不定现在正因兵败愤怒的西秦霸王炖的吃了也有可能,太子薛仁杲可就干过这样的事情的。

许久之后。当薛举又问了第二遍时,才有一个大臣忐忑的道:“赵佗归汉。刘禅降晋,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陈朝皇帝派了使者来劝降,这事情朝中大臣是都已经听说了的。现在朝中人心惶惶,这位世族出身的大臣,为了自身与家族考虑,也算是说了一句心里话。

既然再打下去没什么希望了,那还不如投降,如此一来,也还能保全个富贵,总好比等将来战败被灭强的多。

不过此人话音一落,殿中立即有人高呼道:“谬,大谬!”

站出来反驳的并不其它人,而是大臣郝瑷。这郝瑗并非常人,隋时为金城郡守,那时薛举为金城校尉,他还是薛举的上司。隋末,各处大盗蜂拥而起,郝瑗治理金城,官声极佳,恰逢灾年,郝瑗特召募数千人,以薛举为将,准备平息民乱。结果薛举父子受命后却反戈相击,与子薛仁果及党羽,囚禁郝瑗及其他官吏,开仓放粮以赈济饥民,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秦兴,起兵反隋。

薛举势力坐大之后,对于郝瑗道是不错,念及先前上下情谊,不但放了郝瑗并且请他为谋主。郝瑗也是见隋室无望,便开始辅佐薛举,屡出良策。帮助薛举吞并了当时扶风最强的义军唐弼十万兵马。后来又与突厥联合攻李轨,与梁师都攻宇文化及,就连这一次与刘武周合谋准备夺萧关,也是他的计划。

郝瑗当初也是隋朝正宗的郡守,不比殿中许多大臣大多是些草莽之辈。

“陛下不应该问这种问题!从前汉高祖刘邦历经多次逃亡与失败,蜀汉先主刘备更是屡次失去妻子儿女,但他们最终都成就了大业。陛下怎能因一次小小的挫折,便马上做亡国的打算呢?”

是呀,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历经磨难?哪个不是面对重重困难?岂能随便退缩?

听完这番话后,薛举内心也是一阵羞愧,更是大受鼓舞;更重要的是,此时他终于不再迷茫,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击败所有强敌的信念!

扫视群臣一遍,薛举以庄重的口吻对众人说道:“嗯,郝爱卿言之有理。朕刚才不过是试探一下各位的态度罢了!”

不论是真试探也好,还是假试探也好,刚才众臣的反应说明,郝瑷是真心的,其他人的心思就很难说了。

当即,薛举对郝瑗加官晋爵,正式授命郝瑗为尚书省尚书令,加太傅衔,授吴国公。

得到如此重赏的郝瑗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十分谦卑的推辞再三之后才接受。然后立即向薛举进谏,出了一条奇谋。

“陛下,如今形势,陈军神兵天降,没有循常例进入关陇。虽然还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进入陇上,但他们却成功的绕过了关陇东面的三大门户,潼关、武关、散关,以及侧门蒲阪。不过眼下陈军的主力大敌还当是突厥,然后才是中原各国。现在陈军突然进兵陇上,我西北四国联盟攻陈的计划也便失败。如此一来,关陇四国,河西李轨眼下暂时还插手不了。但我大秦与后周却是受到重创。”

“陛下,如陈破军使者所言,陈克复虽据有关中,却可战可退。一旦形势不利,陈军便会撤出萧关远遁,但接下来许军的目标便是我们了。”

“郝爱卿之意是?”秦帝薛举有些不解的道。既不肯降陈国,然后还指望陈军帮忙阻挡许军进攻大秦?

“陛下,我们虽然不必降陈,但我们却可以假装降陈。”

薛举也不由的愣了一下。

“陛下可以马上给陈国使者回复,说愿意归降陈朝。让他们放还太子与晋王,然后陛下还可以表示愿意起兵助陈攻许。”

听着越来越复杂的计划,薛举干脆不再发问,只以眼神示意郝瑗继续。

郝瑗仔细解释道:“我们明面上假意归降陈朝,以此换回太子与晋王。然后我们再假意起兵助陈,但实际上,我们如此做一来可以坚定陈军固守萧关,替我们阻挡许军攻秦脚步。二来,我们到时也可以迷惑刘武周。”

大将军常仲兴一惊,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惊问道:“难道尚书令的意思是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