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一支接一支的登上了岸,然后在岸边从容的整队。

陈克复没有继续留在战舰之上,他在随后也率御卫们登上了岸。

“炮火延伸攻击,步骑随后展开进攻!”

对于这次的抢滩登陆攻城作战,在战前陈克复已经与诸部下商量了许久。由于这次参战的这些兵马大多各处抽调而来,虽然其中有半数是陈朝最优秀的军队,但之间的配合作战却没有过经验。因此,在有了巨舰大炮之后,陈克复干脆也就弄了一个战舰巨炮先催毁敌军江岸防线,随后步兵登陆。再炮火掩护步骑攻城的这么一套混乱协同作战计划。

事实上,如今的结果说明这个计划还是很成功的。拥有四百门大炮的陈军,展开步炮协同作战后,吴军根本就是一愁莫展,完全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付。除了躲入城中,他们根本就是完全放弃了江防与城外的战场。

从第一轮炮击开始,前后不过两个时辰不到,九万陈军已经全部登陆上岸,并且一路轻松的推进到了采石城下。

“轰击城门!”陈克复骑在特勒骠上,剑指着采石的外城门朗声道。

因为一路顺畅,所以陈克复干脆让士兵们从船上拆了四门大炮运上了岸,一路马拉人推的运到了采石城下。

兵贵神速,陈克复实在不愿意在采石城下过多消耗时间,而且沈落雁的大军在外,实在也是让他有些难以放心。

由四匹马拉着,并有许多士兵推动的四轮炮车很快就推到了战场上。五门三千斤重的红衣大炮面对采石城门只有短短的两百余步距离。

“给我直接轰开城门!”陈克复没有半分犹豫。

红衣大炮的精度确实不高,但那说的是在射程七八里甚至十里距离之时。但是如这般距离只有三百步时,如果还说射不中,那才是真见鬼了。

工兵营的炮兵们已经迅速的装填炮弹,各就各位。

“开炮!”

“轰!”

五炮齐鸣,没有半分失误,五发二十斤重的炮弹直接轰重了那高大的城门。一阵山摇地动之后,那钢铁包裹的城门,直接就被轰成了渣。甚至连带着城门洞都轰塌了小半边,威力惊人。

“杀!”

不等陈克复下令,早在阵前等待的李秀宁、翟无双、张出尘三个全身披挂的女将,已经一马当先,率先带领着三支女军冲入采石城中。

(感谢朋友们的月票支持,也感谢大家的打赏。木子之前多有断更,还有这么多朋友支持,真是十分感动。谢谢大家,木子会努力完本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68章 席卷

建康城中,胡海与冯婠正带着万余兵马依靠着建康湖中宫城的坚险,做最后的抵抗。*

一天前,胡海在得到圣旨让他撤回采石之时,他心中依然还有些不甘心。建康的内外城都已经拿下,唯剩下一个湖心城未下,眼看着只须小半rì就能拿下,这个时候撤退,他如何甘心呢。借着要等冯婠父女汇合,他率一万人留守建康。

等到李承义等人率军一离开,他立即向湖心宫城发动了攻击。湖心宫城筑于玄武湖中心,四周皆是湖水,唯有一条十里长的御道相连,且御道上还有九重宫门,说起来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胡海是铁了心要拿下湖心宫城,因此躲入城中的陈国官员贵族们虽也拼死抵抗,可终究也只坚持了小半天的时间,最后还是被胡海一举攻下。

不过攻下整个建康城,并且成功将太上皇与皇族子弟们解救出来的胡海只来得及高兴了一会,就收到了一个极度不好的坏消息。南下搜寻吴军主力的冯婠父女回来了,不过他们南下时带着的是两万土军,可回来时带着的却是只有区区八千不到的败兵。

与八千败兵一起带回来的,还有沈落雁率军在余杭出现的情报。

两军在建康城汇合,还没有等喘息过来,胡海正要护送着太上皇撤往采石之时。建康城外已经突然出现了无数吴军。打着的正是淮南军元帅杜伏威的旗号。来敌更是不少,据探马来报,杜伏威足足带了七万大军包围了建康城。

胡海与冯婠的败军加起来不到两万人马,包七万大军包围于城中。

建康城确实很高大坚固,可建康城的城门也太多,兵马多易守,可兵马少却是难守。

外城十八城门,内城十三城门,加上宫城外墙九道门,湖中御道九道门。加起来足足四十九道门。如此多的门,只靠两万不到的兵马防守,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胡海他们还是客场做战。建康城中的百姓可不是和他们一方。

杜伏威领兵一到来,立即围困了建康城,打明了是不准备放过任何一人的。而且他事实上也是如此做的,兵马围住建康后,他立即发动了攻城战。一刻不停,且中间也根本不停歇。

甚至面对胡海他们的死守,淮南军也根本就是不计伤亡,一直猛攻。整整一天,外城十八道城门就已经失守,又半天不到。内城十八道城门失守。

最后胡海他们只剩下了七千余人退守湖心城,依靠着玄武湖的险要步步坚守。不过他们强撑了尽两天,此时也差不多是刀卷刃,箭支尽,饥饿交加,身心疲惫的状态了。

征袍血染,身上数处负伤的胡海跪在大殿之中,对着殿上龙椅之中的太上皇陈深道:“太上皇陛下,末将无能,宫城守不了多久了。末将已经准备好。一会太上皇陛下穿上吴军的士卒军服,冯婠、冯盎两位将军会带着一小队精锐之士,趁夜坐船从玄武湖上离开。玄武湖可以有河道直通长江,到时太上皇陛下就可以撤往江北。只要到了江北,就无忧矣!”

“那胡将军和其它将士们呢?”陈深坐在龙椅之上。满脸的淡定,花白的头发之下。似乎看不到半点的慌张与惊恐。也许对他来说,这一生已经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时刻,年青时遭逢亡国,成年后又近似被流放河西数十年。儿子造反牵连他入狱,被旧部解救拥戴护国,可最后又被软禁深宫。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一部屈辱的历史。

“太上皇陛下,末将等会坚守到最后,为陛下殿后。”

胡海说出这话时,一股绝然之情油然而生。建康城外出现的淮南军,已经让他明白,一切果真如皇帝陛下所说,因为他的擅自举动,最后使得沈落雁为此设下了一个圈套,将整个江东的陈军都算计其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因为他的擅自调兵,因为他的贪功冒进,才会有这样的丧师误国的结果。

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敢奢求还能得到皇帝的原谅,他只希望最后能死在战场上,以一死赎罪。

“请陛下速做决断,我们坚持不了多久了。”胡海提醒道。

看到陈深还在犹豫,一旁的冯盎立即道:“太上皇陛下,您继续留在城中,其实不但不能给将士们增加士气,反而会让将士们担心,而影响战斗力。更何况,万一城破,到时陛下重新落入沈落雁之手,那时陛下就会成为他们与皇帝陛下对抗的筹码。而陛下如果离开,这其实即让将士们再无后顾之忧,也是不给沈逆要挟的机会啊。更何况,此去北上,太上皇陛下就能与皇帝陛下团圆重聚,这是何等天伦乐事,太上皇陛下不要再犹豫了。”

陈深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因为事情紧急,这次突围只护送陈深一人,他先前册立的沈皇后与幼太子并没有带上。陈深的心中是想带上他们的,可他提了下,胡海与冯盎等人却都没有回应,他便已经大约知道他们的想法了。沈皇后是原皇后的堂妹,可却也是沈氏族人。而幼太子虽小,可与儿子陈破军其实是有冲突的。

陈深在冯盎等人的护送下转出大殿,胡海在冯婠也要离开时,追上前去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请一定护送太上皇回到江北!”对胡海来说,这也许就是他此次在江东做出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冯婠点了点头:“定不辱使命!”

除了对冯婠嘱咐外,胡海又对此次突围的小对成员们一一叮嘱。为了隐秘性。这次突围的人除了陈深与冯婠父女。还有十八名身手不凡的校尉军官。这些人不但武艺好,也是胡海部下最优秀的中层军官。他不忍这些人就此送命于此,希望他们能突围后更立新功。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影,胡海心中叹息一声。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希望皇帝将来追究这次的责任时,能念在他救了太上皇的份上,善待他的家人吧。

胡海刚一走出大殿,一个传令兵已经急匆匆跑来。“都督,吴军已经攻破湖外围城,他们弄了一批木伐。并没有强攻御道九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