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不过五千人马,还是连陈当那五千人都不如的杂牌,就算陈当退入豫章,也没多少增强。有内应在先,再夺回豫章似乎并不需要多大担忧。

虽然说沈落雁集结了连杂牌一起的三十多万大军,现在攻下各城也守不住。但如果真的能将五郡再一一攻下,哪怕就算不守,这也是能给沈落雁一个重大打击啊。而且这五郡的陈军也有两万五千人马,如果以三千人马能打赢,这可是一笔大功,将来和其它将领相比,也是一个绝佳的战绩啊。

说胡海不想当元帅那是假的,当将军的又有哪个不想升上元帅呢。

不过胡海心中还有点担忧的是,原本是只打算打九江一城,打完就走。所以身边只有三千人马,可如果要往南一路打过去,三千人马却是有点少了。九江刚破,南边四郡还有两万来人,万一被堵住不得南下,到时沈落雁兵马杀到,那可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是见好就收,收兵撤回江北,还是乘机扩大战果,一路杀奔南面,一举攻破江南五郡诸城?

孰轻?孰重?不好说,不好说哪!

看到胡海与苏定方都有继续打的意思,徐世绩也开始考虑起这个计划的可实行性来。在厅中慢慢转着圈,眼睛不经意间看到都督府桌案上的印盒,不由心神一动,眼前一亮,高声道:“都督,末将有一计,也许可收奇效。”

“哦,什么奇效?”

“直捣敌巢,攻占建康,救出太上皇陛下!”徐世绩大声道。

“什么!”

胡海与苏定方都差点跳了起来,转头望向徐世绩满脸的不可思议。

“茂公,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建康可是南陈老巢,六月时咱们大举南下,都还不能攻下建康。要不然,陛下当初也不会让我等撤回九江。这建康城城高墙坚,那沈法兴当初把他建得跟个乌龟壳一样,比咱们修建的棱堡要塞还要坚固。而且建康城有三重城墙,论起大小来,这建康城可是如今天下第一大城,咱们就三千人马,攻建康,解救太上皇,这有点太异想天开了吧。”

打豫章诸郡,胡海觉得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南下可攻可退,进可攻,退可退到岭南。但是打建康,这个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敢想过。六月时,屈突通、杨善会、陈棱、张仲坚四大元帅统兵,水陆两路攻打建康,动员兵马十余万,甚至还有岭南的冯盎与冯婠出兵牵制南陈部份兵力,那一次胡海也是参与了进攻的。可最后打到建康城下,陈军试探性的进攻了几次后,还是暂时放弃了攻打建康。

四大元帅,十万大军都只能望建康城而兴叹,胡海想不明白,徐世绩为什么敢说三千步卒攻打建康。虽然一向欣赏徐世绩的智谋,可这一次,他真是跟不上他的思维了。

面对二人质疑的眼神,徐世绩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捋了捋这几年已经长的颇长的胡须,道:“都督,沈落雁这次倾国之兵救援江汉,江东诸郡是不是已经兵力空虚,唯有建康都城与采石矶和瓜州渡驻有一支正规军,余地皆只是些老弱杂牌?”

“确实如此。建康估计有三万人,采石渡与瓜州渡各有两万精锐,这是他们防范我安徽、江苏两省兵马南下。其余各地,估计都是空城了。剩下最近的兵力也是这九江五郡的两万余兵马了。”胡海点头道。

“都督所方不错,不过我们可心借用一下这个。”说着徐世绩拿起案上的那枚陈当来不及带走的大印道。

“假借兵符印信?这个要是用来打潘阳等郡也许可行,可打建康怕是不行吧。”胡海顿了一顿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47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徐世绩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将一幅江东地图在案几上展开。

地图打开,江东十余郡百余城皆列其上,山川河流城池一一标记的清清楚楚。徐世绩拿起一支辽东特产的红色铅笔在两人的面前,先在图纸上的九江城图标上画了一个鲜红的大叉。

“都督请看,九江已经是在我们手中。”

然后又拿起另一支蓝色铅笔,接连在九江南面的豫章、临川、庐陵、南康四城上副了一个圈。

“这四城,现有各有五千杂牌吴军。”

苏定方不解的望着徐世绩的动作,“徐将军,这些都是明摆的事情,你说这些何意?”

徐世绩却神秘一笑,反把手中的铅笔递给苏定方道:“还请苏将军把你掌握的如今江东的兵力分布标示出来。”

虽然心中不解,不过苏定方还有接过了铅笔,在地图上那条蓝色的长江大河的南岸上的三个地方重点标记了出来。分别是建康西面的采石渡口,建康城,还有建康东面的京口瓜洲渡口。

胡海等苏定方标完,又接过铅笔在采石西面附近的楚山城、当涂城、还有天门山也标记了出来,还分别在上面标示了采石一万,楚山、当涂、天门山各三千的数字。随后又在建康城标记图注明三万,在瓜洲渡上标明一万五,另外在瓜洲渡附近的黄家山、句丽山各标记了两个三千的数字。

苏定方看着地图道:“眼下豫章四郡有两万二千吴军。在长江南岸建康附近更是有着七万人马。潘阳、宣城、新安、永嘉、余杭、会稽、东阳、吴郡、建安等江东九郡虽然兵力被抽调一空。守卫空虚。但如果临时紧皱拼凑,估计三五万人马还是能拼凑起来的。我军三千精锐虽然面对吴军杂牌可以以一当十,可现在吴军江东的兵马已经有差不多十万,更何况如果他们据城而守,我们这三千人马,根本起不了作用啊。”

“兵者、诡道也!”徐世绩一笑,“江东虽有杂兵十万,可沈法新刚死,沈氏子弟非死即亡,朝中大将没死在董纯手下的。剩下的如今也都随着沈落雁尽入江汉。江东无大将,杂兵更成一盘散沙也。我军虽只有三千,可都督当年追随陛下在辽东建功之时,还不一样是最初只有三千。可最后高句丽国还不是被灭了?这如今的河东九郡可比不上高句丽人吧。”

“茂公有什么妙策就快说,别吊本将胃口了。”胡海迫不急待的道。

“都督请仔细再看。”徐世绩指着地图道,上面已经被他们全标记了红蓝记号。

“看什么?”胡海有些不明白的道。

倒是一旁的苏定方已经看出了一些眉目,眼光中露出恍然的颜色来。

在红蓝铅笔的标注下,江东的形势确实是十分明朗的。吴军虽然还有十万杂兵,可是只要细看就能发现,沈落雁当初带兵援江汉时,虽然知道对面江北的北陈也没多少兵力了,但还是留了一手,在都城建康与长江下游两个重要的渡江重镇一连设置了七道营地。如一道铁索拦江一样的拦在建康城的左右。

有茫茫长江天险在前,又有十万兵马据重镇守卫,短时间内吴人确实不用担心江北的陈军来攻了。

而在救援江汉之时,因为九江的陈军主动弃守了五郡,退往了江北,因此沈落雁在接管九江后留下了两万五千人驻防,南防岭南,北防淮南。在沈落雁看来,她的大军就在江夏,不管是岭南还是淮南方向有动作。她都能马上增援。

北面建康一线布置了十万兵马,防御淮南。在西面,又有两万五千人马,和江夏的几十万人马。有这两道防线一北一西在,就等于把江东九郡给保护在了里面。虽然九郡基本上已经无兵马防守。但有外面的两条防线,沈落雁等人明显十分有信心不会出事。

但是现在苏定方却突然明白了徐世绩的意思。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突然回马一枪,再突然夺下九江,更想不到陈当连兵符印信都还没来的及带走。

这一切,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三千人马确实不多,但关健时候却是能逆转天下大势。都督,这一次咱们事情要是成了,您的武功将更是一层楼。”

胡海心头果然火热起来,北方大战已起,这一战后,将不知道又会有多少曾经在他下面的将校们会积功升上高位。做为一个最早跟着皇帝起兵的元老,别人打的火热,升官晋级,他却坐在南方看戏,这是一个武人难以忍耐的事情。

“说出你的计划。”胡海沉声道。

徐世绩心中一笑,胡海果然是不个不甘寂寞的主。

“都督请看,末将的想法是这样的。九江以下,陈当逃去了豫章,沈落雁的兵马最起码得半天后才能到。现在如果我们向东,就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潘阳和宜城。有陈当的印信在手,我们只要利用俘虏和仓库中的那些吴军铠甲,只要动作迅速,就能在两城知道九江失守的消息之前,把两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