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吐蕃军连接南北的浮桥位于步师城以南三十里外的俱鲁河上,由四十艘宽边平底船组成,桥面宽阔,可同时容纳三匹战马并行,这座桥可以说是吐蕃军的生死通道,一万吐蕃军扼守桥北周围,并筑起了城堡,唐军即使用火攻,他们的弓箭也难以射到桥面,在桥南也同样有重兵把守。

这时,守桥的大军已经接到消息,尚息东赞亲率五万援军已经在桥南面一百二十里外了,最多还有半天,前锋便可抵达桥头,尚息东赞命他们加强戒备,不准唐军毁桥。

吐蕃军立刻四散派出去十几了巡逻队,探查周围的情况,又派了千人在桥上巡逻,防止唐军从河面上破坏桥梁。

吐蕃军考虑得非常周详,他的预料也没有错,唐军果然是要从河面上袭击浮桥,中午时分,正是一天中河面风力最小的时刻,浮桥上游约两里外,忽然出现了两只小船,又快又稳,正迅速地向下游驶来。

由于浮桥是建在一处水流稍微平缓之处,而这段平缓的距离并不短,足足有五六里长,而在更上游的河中却是乱石嶙峋,水流湍急,根本无法行船,很显然,这两艘船就是从上游两三里处下水。

这一点吐蕃军也预料到了,他们在上游平缓的这段距离中部署了近千名哨兵,但吐蕃军智者千虑,却终有一失,他们没有考虑河对岸,这是一种本能的想法,唐军都是在北岸行动,不可能出现在南岸。

偏偏一支唐军斥候便是从南岸发动了攻击,两支小船内各有一名水性极好的唐军士兵,他们负责点燃小船内的震天雷。

小船上装有特制的蓬,前后左右都有草人,可以抵挡吐蕃士兵的箭矢和泼水,此时,桥上巡逻的吐蕃已经发现了小船,他们张弓搭箭,严正以待,不少人还端着水盆,准备泼灭船上的火。

两只小船越来越近,已经驶入七十步内了,这时吐蕃士兵千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射向小船,箭矢叮叮当当地射在船篷上和草人身上,瞬间,两只小船便扎满了箭矢,却难以伤及船中人分毫。

已经三十步了,两名唐军士兵从缝隙里发现已逼近浮桥,几乎是同时点燃了船上的震天雷引线,顿时船上‘嗤!嗤!’地冒起了白烟,两名唐军士兵一翻身坠入了河中,一进河水中便拼命地向两边潜水,他们都深知震天雷的威力。

引线只有一尺五寸长,正好是三十步的距离,为了炸毁这座浮桥,唐军斥候已经在上游多次试验,桥面上已经挤满了数百多名吐蕃士兵,他们每个人都端着水盆,一旦火势燃起,他们就将泼水灭火。

当船触及桥面的同时,数百盆水一起泼去,就在这一刹那,两艘船突然爆炸了,而且是连续爆炸,每艘船上都有三枚震天雷,只见船上迸射出一道赤亮的红光,巨大的冲击波将船和浮桥一起炸得粉碎,爆炸声如惊雷,滚滚黑烟腾空而起,白浪滔天,水柱溅起了两丈多高,不少吐蕃士兵被炸得飞向天空,惨叫声被巨大爆炸声淹没了……

岸上的吐蕃士兵都被惊呆了,有参加过石堡城战役的老兵都惊恐万分地叫了起来,“天雷!唐军的天雷来了!”

无数的吐蕃士兵都跪下,拼命向发威的雷神叩首,恳求雷神原谅!

……

硝烟渐渐散去,浮桥被炸开了两段各二十几丈长的大口子,断成了三截,其中长长的一段没有了束缚,带着铁链子向下游飘去,两外两段则被河水冲向两边靠岸,浮桥已经完全在河面上消失了,河水上到处是船只的碎片和吐蕃士兵的残肢断臂,顺水飘走。

上万名吐蕃士兵默默地注视着河面上惨象,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们心中升起。

第五百一十三章 激战步师

河面上的爆炸声在数十里外可以清晰地听见,这就是唐军进攻的信号,五万西面的唐军开始向步师城进发,与此同时,北面的三万唐军也接到了唐军主帅李庆安的命令,从北面向南压进,两支唐军对步师城的吐蕃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步师城内一片惊惶失措,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一队队的吐蕃士兵在挨家挨户砸门,他们以搜查唐军奸细为由,一家一家地进行洗劫,粮食、钱财、牲畜,统统被抢走,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子还会遭到玷污,吐蕃以对占领区民众的残暴来掩饰他们内心的慌张,也说明他们不看好步师城的前途了,赶在唐军占领步师城之前,对城内民众进行最后的洗劫。

城头之上,步师城吐蕃军的主将论息珠绝望地望着远方,他似乎已经看见了唐军主力的身影,尽管他下令抢修浮桥,但修好浮桥至少要花三天的时间,几十艘小船运送不了多少援军过河。

而唐军的大军已经逼近眼前了,怎么办?是和唐军一搏,还是据守城池等待援军,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可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应对唐军。

人在仓惶不安时往往会采取退势,而不会想着锐意进取,这是人性的弱点,只有勇敢非凡的人,才敢在逆境中挑战自我。

这个吐蕃主将显然缺乏勇气,他在唐军压境的踌躇之下,始终没有勇气出城和唐军一战,他仔细地看了看步师城的城墙,城墙只有六人高,也没有护城河,虽然不是很高,但很厚重,全是用大青石砌成,或许能够抵御唐军几天,或许能够等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他在种种自我假设中寻找着安慰,但唐军大军的到来却是真真实实,并不是他的幻觉。

‘呜~呜——’

低沉而遥远的号角声在大地的西方响起,一条长长的黑线在西方出现了,就仿佛是回声,北方也响起了号角声,北方的唐军也出现了。

黑线渐渐铺开,拉出了一幅铺天盖地的黑色布幔,旌旗如云,盔甲鲜明,队伍整齐,刀枪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行军的速度并不快,但每一步都是那么惊心动魄,行军的节奏伴随着号角声一声声响起,轰隆隆的鼓声如闷雷般滚过天际。

这是一支以汉人为主的军队,他们依然保留了汉军独有的整齐军容,纪律严明,但他们身上却看不见原中原汉军的阴柔之气,他们更有一种安西特有的血与火,更有一种钢铁般的强硬气质,他们就仿佛一块高密度的钢铁,无坚不摧。

吐蕃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向城内撤退,他们撤退之极,甚至连许多辎重都来不及搬运而丢弃了,随着驻守浮桥北岸的一万吐蕃军撤回步师城,步师城的大门便缓缓地关上了。

四万吐蕃军全部上城,他们没有投石机或者床弩之类的重型防守武器,只有弓箭,以及最原始的滚木礌石,获取石块的办法很容易,他们将靠近城墙的石制房屋全部拆毁,得到了大量的石块。

在且末城是吐蕃军进攻城池,而今天却反了过来,八万唐军进攻步师城,城内已经乱作一团,主将论息珠在城门前指挥士兵用巨石堵门,一块块重达几千斤的巨石被吐蕃士兵搬来,密集地码在城门之后,城门是步师城这座坚城最脆弱的地方,极容易被唐军从这里打开缺口。

论息珠的声音都哑了,他指着一处门空处嘶哑着声音大喊:“快!这边,这边,把这里堵住。”

两百余名吐蕃用撬棒和滚木将一块方整的巨石缓缓地运来,堵住了城门,后面又有几块大石也先后运来,堆砌在大石之上。

这时,吐蕃士兵从四面八方驱赶着几千名老弱妇孺上城,许多妇孺手上还抱着孩子,哭声哀求声一片,但吐蕃士兵却用鞭子和木棍无情地将她们赶上了城头,这些老弱妇孺将是他们的人质,可以阻碍唐军的进攻。

城外的鼓声渐渐平息了,西、北两支唐军几乎是同时抵达了步师城,他们在离城两里外停止了前进,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李庆安骑在马上,位于队伍的中军,他目光冷淡地望着这座熟悉的城池,尽管他对几种可能的出现的情况都有应对方案,但他没有想到吐蕃军最终选择了自困于城内,步师城厚重的城墙虽然可以阻挡唐军的铁蹄,但也会困住吐蕃士兵逃跑的步伐。

如果是他,若自知不敌,又无援军到来,他宁愿选择突围,向西突围,毕竟他们也有四万大军,至少能有两万人突破重围,而困守于城池,他们更容易被全部歼灭。

“大将军快看!”

一名亲兵指着城头喊道:“他们把女人和孩子全都弄上城了。”

李庆安不由轻蔑地一笑,他已经嗅到了吐蕃军怯弱的气息,把女人和孩子弄上城当挡箭牌,不更说明了他们的怯弱吗?

这些吐蕃军不懂得什么叫战争,战争就是军人变成野兽后的一场搏斗,没有什么怜悯之情,在战争面前,最不值钱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