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名侍卫慌忙扶住了他,另外两名侍卫大吼一声,拔刀向陈少游扑去,“住手!”曼苏尔制止了他们,他毕竟是一国君主,终于克制住了失态,随即一股巨大的悲哀向他袭来,他知道,哈曼完了,他的十万大军也完了。

他呆呆地望着木匣半晌,终于,他开口了,声音变得异常低沉,问陈少游道:“你们大将军回来了吗?”

陈少游上前施礼道:“大将军已经归来,他要说的话都在信上,请陛下一览。”

曼苏尔慢慢拾起信,只见信皮上写着:‘阿拔斯帝国哈里发陛下亲启。’

“帝国?”曼苏尔苦笑了一声,拆开了信,李庆安在信的开头便道:‘大唐帝国赵王、安西节度使骠骑大将军致阿拔斯帝国哈里发陛下,我已从花剌子模归来,愿与陛下诚心交谈。’

这是李庆安的亲笔手笔,字里行间中充满了诚意,曼苏尔叹了口气,信中写得很清楚,他的十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李庆安奉劝他更多注重国内危机,河中和吐火罗本来就是唐王朝的势力范围,请他面对现实。

“唐军无意渡过阿姆河,愿意与陛下在阿姆河畔坐下谈一谈,如果陛下不愿意,那我李庆安不介意多走几步,去大马士革和您面谈。”

“陛下站在大马士革的城头上,或许就能看见我。”

曼苏尔一遍又一遍地看信,他陷入了沉思之中,没有人敢打扰他,唐军使者陈少游也静静站在一旁等待着他的答复。

不知过了多久,曼苏尔仿佛从梦中惊醒,他轻轻点了点头,“好吧请你转告你们大将军,我愿意与他一谈。”

……

那色波,李庆安赤着上身坐在房中,一名军医正小心翼翼地给他换药,本来箭伤并不严重,但射沙伊赫的最后一箭使他伤口崩裂,有些感染了。

这时李嗣业推门走了进来,李庆安听出了他的脚步声,便问道:“抚恤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除了烧死的将士用骨灰瓮外,其余阵亡将士尸骨都装入棺材,已经从撒马尔罕起运了,据碎叶刚刚传来的消息,王昌龄、段秀实、岑参等主要官员都已按照阵亡名单去各家各户安抚,送去抚恤银元和抚恤证,会严格按照安西的抚恤制度进行安抚,请大将军放心。”

李庆安叹息一声,道:“两次战斗便阵亡了一万五千人,这是我领安西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我愧对安西的父老乡亲,传我的命令,这次回去,不准举行任何庆功和凯旋仪式,一个月内,安西全境不准有任何娱乐,胆敢违令者,不管涉及任何人,一律重责一百五十棍,若是我妻子所犯,那就由我来领此棍。”

“末将遵令!”

李嗣业连忙吩咐旁边一名文书官去草拟军令,他自己则没有离开,他有些话还想对李庆安说。

这时军医给李庆安洗净了伤口,最后敷上药,郑重地嘱咐他道:“大将军伤势较重,伤了筋骨,三个月内不能用劲,一年之内不能用弓,否则大将军这一辈子也不能用弓了。”

李庆安只觉左肩钝痛难忍,上了药后,立刻感到一阵清凉,他轻轻松了口气,对李嗣业笑道:“说起来我还是幸运的,白孝德的肠子都断了,至少要躺半年。”

李嗣业叹了口气道:“大将军身负安西重任,不该亲冒箭矢上阵杀敌,若有三长两短,安西危矣!”

“我若不上阵杀敌,将士如何肯效死命,二万五千人对五万人,双方都是精锐之军,我也只能孤注一掷了,否则大食军必将撤走。”

“大将军这么急切吗?”

李庆安点了点头,“这一战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如果不能全歼大食军,让他们逃走,那么三年之内,河中休想再有安宁,曼苏尔绝不会就此死心,但全歼十万军,或许对军事上的打击还谈不上毁灭,但对曼苏尔心理的打击却是难以估量,我有信心,至少五年之内,阿拉伯人不会再考虑东扩,那么我就有时间回首东顾了。”

事实上李庆安对此战的急迫性要远远超过曼苏尔,现在已是天宝十三年,历史上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尽管历史已经被他大打乱,但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源,他却没有能改变,很大程度上,安史之乱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到了临界点才被引发,所以天宝十四年也会是一个各种社会危机爆发的临界点,所以他的目光和精力都必须要立刻放回国内了。

为此,他需要和曼苏尔达成一份停战协议。

……

经过几次的前期磋商,双方终于确定,将在阿姆河的冰面上签署停战协议,时间是三天后正午。

时间很快便到了这一天,一早,天气依然寒冷,阿姆河的冰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白雾,阿姆河一般在二月上旬开始解冻,现在还是一月中旬的最后一天,河面上依然结着厚厚的冰。

当初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冰面上,阿姆河的河中央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白色帐篷,双方各出一百人参与布置帐篷内的设施,其实布置得很简单,冰面上铺着三层厚厚的地毯,中间放一张长长的桌子,停战文本由双方共同敲定,用阿拉伯文、汉文和突厥文三种文字写出。

内容并不多,双方皆是无条件同意停火,自签字之日起,五年之内双方不得再战,以阿姆河为停火线,阿拔斯王朝承认河中和吐火罗地区属于唐王朝的势力范围。

而且介于唐军已和拜占庭签署了军事盟约,那么唐军有义务和罗马人修改盟约,五年之内,只要阿拔斯王朝遵守停战条约,且阿拔斯王朝的军队不主动向拜占庭发动军事进攻,唐军就不会参与拜占庭针对阿拉伯的军事行动。

同时双方还将签署关于花剌子模的谅解备忘录,花剌子模将一分为二,祆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将在阿姆河以西的咸海三角洲各自建国,唐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都不会干预两个花剌子模国的内政,也不得出兵干预他们之间的战争。

双方的用词非常谨慎,而且各有妥协,比如阿姆河为停火线,而不是边界,阿拔斯王朝只承认河中为唐王朝的势力范围,而不是领土;再比如,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如果是主动向拜占庭发动军事进攻,那么唐军就会履行与拜占庭签署的军事盟约,这是为了防止阿拉伯人利用停火协议瓦解唐朝和拜占庭的军事盟约。

关于涉及拜占庭的问题,双方特地用罗马文写出,另外双方还约定,全面放开贸易,鼓励商人到两国之间贸易,各种税收和货币则按照怛罗斯之战前的条款来执行。

中午时分,双方约定的时刻到了,按照约定,双方会在同一时刻向河中央的大帐进发,每人只能带一名副将,两名文官和三百名侍卫,且双方各自派人去对方监督,各种细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

曼苏尔带的副将是呼罗珊总督齐雅德,从表面上看,两人的关系相当融洽,齐雅德也惟命是从,但恰恰就是齐雅德的惟命是从暴露了他的心术不正,暂时还不能用‘野心’这个词。

如果是惟命是从,那么曼苏尔命他配合哈曼,那他就应该立刻出兵阿姆河才对,但事实上,齐雅德迟迟不肯出兵,这就和他的惟命是从矛盾了。

这一点,曼苏尔心知肚明,他现在拿齐雅德也无可奈何,呼罗珊军的主要将领都是齐雅德一手提拔,而且是利用曼苏尔命他干掉阿布·穆斯林部下的机会。

如果他杀了齐雅德,一旦呼罗珊军哗变,不仅他曼苏尔生命堪忧,唐军也会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时候,曼苏尔不想节外生枝。

“齐雅德将军,我们过去吧!”曼苏尔淡淡一笑道。

齐雅德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陛下先请!”

他的脸上无比诚恳,和一个月前刚见到曼苏尔时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的心中却有了变化,尽管曼苏尔压制住了花剌子模战役的消息,但齐雅德还是得到了一点信息,哈曼阵亡了,他的人头被李庆安送来,主帅的阵亡也就意味着北方战线的主力军已全军覆没,齐雅德相信自己的判断,否则曼苏尔绝不会和唐军签这个五年停战条约。

事实上齐雅德早已经知道李庆安并不在阿姆河对岸,但他没有告诉曼苏尔,那么现在李庆安把哈曼的人头送来,就说明花剌子模战役是李庆安亲自去打的。

齐雅德从种种蛛丝马迹便已判断出了形势,他心中暗暗欢喜,十万大军被歼灭,那么自己的呼罗珊军就成为帝国的第一军队,曼苏尔在某些事情上就得向他让步了。

齐雅德并不奢望自己能成为哈里发,但是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呼罗珊国王,有足够的自治权。

他一边陪同着曼苏尔向大帐走去,心里却暗暗盘算着如何实现他的国王之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