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狐飞展开军报细细看了一遍,忽然拱手笑道:“恭喜使君,拜相就在眼前。”

杨国忠愣住了,半天,他才结结巴巴道:“先生不要开玩笑了,南诏造反,圣上要问罪于我,何谈拜相?”

令狐飞摇摇头,笑道:“南诏造反是朝廷百年放纵导致,与使君何干?圣上也知道南诏可能会反,才把使君调来剑南,正是给使君机会建立功业,我正发愁没有借口攻打南诏呢?南诏便自己送上门来了,岂不是使君的机会?”

杨国忠恍然大悟,但他又迟疑道:“先生的意思是击败南诏就能拜相,可我总觉得似乎太快了一点,毕竟我进京至今还三年不到。”

“快!”令狐飞冷笑了一声,“那李庆安不也一样三年不到便做了节度使,别人怎么不说他快了,无非是他立有军功,而使君是堂堂国舅,又岂是他能比拟,昔日汉末何进,不过是杀猪屠夫,仗妹妹受宠,一夜之间便掌天下大权,自古亦然,今圣上独宠贵妃,杨家岂能不上位?圣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从杨家选出大才以取代李林甫,怎奈杨家除使君外皆是庸碌之辈,所以圣上才这样苦心栽培使君,使君做过县令,做过长史,做过御史中丞,现在又是剑南节度使,仕途圆满,下一步升使君为尚书,何人会有意见?”

杨国忠慢慢坐了下来,他沉浸在一种透心的喜悦之中,拜相,他做梦也想不到之事,居然会落到他的头上么?他看见了自己加貂蝉、珮紫绶,头戴三梁冠,身着紫衫白袍,抬头挺胸,出入于中书门下之间。

旁边的令狐飞又好气又好笑,还没打仗呢!便开始做美梦了,他连忙轻咳一声,道:“使君!”

“什么?”杨国忠有些茫然地望着他。

“先安排南诏之事。”

杨国忠顿时醒悟,干笑一声,连忙道:“好!好!我这就派兵。”

他想了想,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任节度府长史鲜于仲通为姚州都督、三军主帅,大将李晖、王知进为左右副将,调嶲、戎、泸、曲、嘉、渝等六州驻兵,计八万大军,进击南诏。”

剑南的战争机器发动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从剑南各地军府奔赴前线,一船船军用物资沿着岷江南下,八月中秋节前夜,大将李晖率一万唐军先锋抵达会川,与南诏大将王兵各的两万军相遇,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南诏军大败,唐军长驱直入,四天后唐军进入姚州,再败驻扎在姚州的三万南诏军。

南诏军连战连败,举国上下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南诏都城太和城,阁逻凤如热锅上的蚂蚁,背着手在房内走来走去,他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眼睛熬得通红,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

此刻,阁逻凤心中充满了懊悔,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咐,‘我南诏世代依附大唐,此乃国策,不可因为我不在而改变。’

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意,大唐的强大永远不是南诏所得比拟,南诏绝不可能和大唐平起平坐,唐军的锐利仿佛一盆冷水将狂躁的头脑泼冷了,现在,南诏将面临灭国之灾。

阁逻凤呆呆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不!我一定要撑下去,就算做乞怜的狗我也要保住南诏,只要南诏还在,就有挺直腰的那一天。”

他当即下令道:“命蒙赕和蒙初立刻来见我!”

片刻,清平官蒙赕和内算官蒙初匆匆赶来,阁逻凤先对蒙初道:“你速带黄金三千两赶赴姚州,恳求唐将李晖停战半个月,就说南诏疫病流行,南诏无力再战,决定向大唐请降。”

阁逻凤回头又对清平官蒙赕道:“我金库内有金刚石三十颗以及极品祖母绿十颗,皆为物价之宝,我听说南诏节度使杨国忠好色,我决定再把白玉白洁姐妹献给他,你火速带金刚石和两姐妹赴成都,献给杨国忠,就说我是因为妻子被辱而一时糊涂,现得罪了大唐,我愿向皇帝陛下请罪,质子于长安。”

他一旁的妻子白芙蓉急道:“凤郎,异儿才八岁,怎么能送去长安为质。”

“妇人不准问国事!”

阁逻凤冷冷地斥责她一句,又对蒙初道:“你从姚州回头后,再去一趟吐蕃,替我送一封亲笔信给吐蕃大相尚息东赞。”

……

(历史上究竟有无张虔陀逼奸阁逻凤之妻一事,尚有争议,但姚州监视南诏却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南诏围攻姚州,杀死张虔陀是天宝九年,这里提前一年,历史上,南诏兵败求和被拒,便投降了吐蕃,吐蕃出兵,唐军大败,战死六万余人,本书中由于杨国忠急于入相,便答应了南诏求和)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钊入相

剑南节度使杨国忠的捷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送到了长安,一大早,兴庆宫便传来了李隆基得意的大笑声。

“好!做得好!”

李隆基拿着杨国忠的战报在寝宫内走来走去,前些天他还因为南诏的突然造反而感到忧心忡忡,而仅仅一个月后,杨国忠便带来了最好的消息,唐军大败南诏军,南诏认罪。

让李隆基兴奋的不仅是南诏之乱平息,而且杨国忠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的决断和能力让人刮目相看,有这场胜利为基础,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封杨国忠为尚书,进入相国集团,李林甫越来越老了,最近更是有点偏向太子,让他心中不喜。

“三郎,怎么这样高兴?”

杨玉环梳完头从内室里走了出来,李隆基大为兴奋,搂住她的香肩,重重在她粉脸上亲了一下,“娘子的内兄给朕带来了喜报。”

“三郎!”杨玉环有些埋怨李隆基的失态,她连忙取出铜镜在脸上补了一下妆。这才问道:“是我三哥吗?他带了什么喜讯?”

“他平息了南诏叛乱,朕要升为他为相国。”

杨贵妃一怔,平息南诏固然可喜,但升为相国却似乎……

她连忙跪下了下来,道:“陛下,请收回成命?”

李隆基愣住了,“为什么?”

“陛下,臣妾的三哥是什么人,臣妾非常清楚,陛下独宠杨家,给杨家荣华富贵,臣妾感激不尽,但相国乃国之栋梁,担负大唐的兴盛,非经纶治国之才不能胜任,杨家没有人能担任这个职位,臣妾绝不愿意陛下为了臣妾误了国事。”

“谁说三哥不能担任相国!”

门外忽然传来了杨花花的声音,她慢慢走了进来,道:“三哥过去或许有些放荡不羁,但那是因为他怀才不遇,可自从他进京为官后,兢兢业业为圣上做事,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圣上,圣上需要这样一个既能干又听话的相国,李林甫已老,三哥却正当盛年,难道不用三哥。还要再去找别人不成?”

杨玉环有些不高兴,这可是自己的寝宫,三姐怎么能不说一声就进来了,她忍住心中的不悦道:“三姐,当相国不是听话就能做好,需要学问和经验,三哥这两样都缺乏,他若做不好,天下人会指着咱们杨家脊梁骨骂的。”

杨花花毫不让步道:“不做做怎么知道做不好,李林甫不也一样没有什么才学吗?他却做了十几年相国,那李白和王维诗名动天下,满腹经纶,可他们又能为相处理国事吗?可见才学绝不是理由。”

“好了!好了!你们姐妹不要争了。”

李隆基把杨玉环扶起来道:“立不立杨国忠为相国,朕自会和大臣们商量着办,娘子就不要过问此事了,只要把后宫给朕管好就行了。”

他又对杨花花笑道:“听说三姐的新宅造好了,莫非是要请我们去吃饭?”

杨花花小嘴一撅道:“臣妾家里穷得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哪里还请得起陛下和贵妃吃饭,除非陛下替我摆几桌酒宴,我倒是可以请大家去热闹一下。”

“三姐!不要再要钱了。”

杨玉环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不满了,为修这栋宅子。三郎已经先后赏了她三次,近二十万贯,现在又跑来要钱,真是太过分了。

“哼!”杨花花哼了一声,道:“我又没要你的钱,你急什么?”

她又转头对李隆基娇声央求道:“我的好妹夫,好皇上,你总不能让你的三姨娘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吧!”

李隆基有些尴尬,他连忙道:“这样吧!朕就不赏你钱了,你新宅落成的宴会,就由朕来帮你举办,让你风风光光地住进新宅,如何?”

杨花花欢喜地给他瞟了个媚眼,其实她要的就是这个,皇帝来替她摆乔迁宴,那贺礼钱还不会滚滚而来吗?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宦官的禀报:“陛下,李相国求见!”

“朕也正要找他呢!让他去御书房。”

他回头对二人笑道:“你们两姐妹就好好聊一聊天吧!朕去处理一下公务,很快就回来。”

说着,他背手走出了寝宫。

“陛下移驾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