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

董延光忽然感受到了什么,他向后退了一步,一咬牙道:“李将军这又何必呢?人已经死了,我们以后不会再有任何利益瓜葛,再者我们达成和解,也是圣上的希望,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出一万贯来安抚你的士兵。”

“要和解可以,我只要一样东西。”

“要什么,你说,只有我能办到。”董延光大喜。

李庆安一字一句道:“你的人头!”

董延光的脸刷得变得惨白,他一连后退两步,眯起眼道:“李庆安,别以为你有高力士撑腰便可以放狂,我告诉你,我董延光官照做,大不了换个地方,而你,哼!去和哥舒翰狗咬狗吧!”

董延光放肆地大笑,一挥手,“我们走!”

二十几名亲兵警惕地保护着董延光,纵马飞驰而去,李庆安一直盯着他的背影消失,他沉思了片刻,对两名亲随道:“我们先回去,有几件事情,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

董延光的纵声大笑难掩他内心惶恐,就算不怕和李庆安正面冲突,他也害怕哥舒翰从背后阴他,哥舒翰的报告他看了草案,虽然哥舒翰没有正面弹劾他,但在写李庆安功评时,明显指出了是因为他董延光违抗军令导致。

这次兵部把他召回述职,正好就是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他越想越怕,不敢回府,便直接向宣义坊驰去。

宣义坊也是长安的风水宝地之一,属于‘九五’高坡之地,一般官员是不允许在这里建府,宰相裴度曾因宅建在这条“九五”高坡 上,被人借机诬陷为‘宅据冈原,不召自来,其心可见’,但也并非绝对,一些极受皇帝宠爱的大臣也被允许在这里建府,以示荣耀,比如开元名相张说的府邸便是建在宣义坊。

张说已经去世了,目前住在他府邸的是他的长子,户部尚书张筠。

董延光一路疾奔,来到了张府前,董延光和张筠关系一直不错,当初正是张筠保举董延光去打石堡城,实际上,董延光的后台是庆王李琮,但董延光也知道,庆王的地位虽然崇高,但未必知道朝中的最新情况,只有从张筠这里,他才能探得到朝廷关于他的处置消息。

此时刚过中午,张筠还在朝中未回,董延光心中焦急,便站在张府前等待张筠下朝,也是他运气,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数十名侍卫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行来,马车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了个‘张尚书’三个字,正是张筠提前回来了,董延光慌忙上前见礼,几名侍卫却拦住了他。

“请转告张尚书,就说董延光求见!”

“董将军请稍候。”

一名侍卫前去禀报了,今天张筠有些感冒,故而提前回府了,中午前,圣上召集他和几位相国开了会议,定下了陇右战役的最终的封赏方案。

这个最终的封赏方案和哥舒翰所报,兵部呈上的方案大有不同,竟然是陇右军和安西军并列首功,张筠能理解李隆基的平衡之术,但他有点不理解李庆安的高升。

固然,李庆安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大功,是该封赏,这人人都知道,但张筠却以为,圣上绝不会让李庆安独立掌兵,理由很简单,李庆安有一块进出东宫的金牌,是皇上所准许的,可以进入东宫的十名大臣之一,这就说明,李庆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投靠太子了。

圣上怎么会允许太子之人独立掌兵,皇甫惟明、王忠嗣已经有前车之鉴了,难道圣上对太子又宽容有加了吗?这让张筠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马车外有侍卫禀报道:“尚书,董延光在车外求见!”

‘董延光!’张筠打了一个激灵,这个时侯此人就是瘟神。

“不见!就说我病了,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张筠看都不想看此人一眼。

侍卫片刻回来对董延光道:“董将军,我家尚书说他身体不适,所以才提前下朝,改日再见董将军,请董将军见谅。”

董延光俨如一脚踩空跌进冰窟,他浑身都冰凉了,张筠就是再生病,也会打开车窗和他说两句话,可是现在却冷若冰霜,这不是生病,这是他根本不想见自己,难道朝廷真的要……

董延光害怕到了极点,他忽然冲上前拦住马车,跪下大声道:“恳求尚书给董某指条明路。”

马车停了片刻,从马车里走出一名书童,上前拱手道:“董将军,我家尚书送给你一句话。”

“啊!”董延光连忙站起身,闪到一旁,马车缓缓从他面前驶过,从侧门进入了府中,至始至终,张筠的车窗没有打开过。

“阿哥请告诉我,尚书说了什么?”

“尚书说,你走对了坊,却找错了门。”

书童笑了笑,转身回府了,董延光呆呆地站在那里,咀嚼着这句话的含义。

走对了坊,却找错了门,意思是说,应该找住在宣义坊的另一名官员,会是谁呢?董延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他只得骑马离开,在距离坊门约一里时,董延光忽然看见了一栋在建的大宅,几乎要完工了,气势恢宏,从屋顶的等级结构来看,不是一般平民能住。

董延光心念一转,他连忙问一名路人道:“请问那座大宅是何人所住?”

路人回头看了看笑道:“军爷,那是杨中丞的新宅。”

“哪个杨中丞?”

路人鄙夷地看了看他,道:“长安姓杨的,还会有谁?”

第一百四十三章 庆王之邀

董延光终于明白了张筠的意思。让他去求大唐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杨家,董延光就仿佛被迎头一棒,猛地打醒了,是啊!他的命运是掌握在大唐皇帝的手中,还有什么比枕边风更有效果的求情呢?

想通这一点,董延光急急慌慌地往家里赶,他和杨家没有什么关系,可现在有急事求人,那就需要他拿出大血本了,董延庆的家在保宁坊,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豪宅,刚到府门口,他的门房跑了出来,“老爷,你回来得正好!”

“什么事情?”

“半个时辰前,庆王府来了一人,说庆王要见你,让你回来后立即去王府。”

董延光看了看天色,这时候杨钊可能还没有下朝,也好,求一求庆王。多个人就多一条生路,董延光尽管十分疲惫了,但他还是打起精神向庆王府而去。

……

自从去年扬州事件后,庆王李琮低调了很多,一直等到扬州事件的影响渐渐消除,李琮这才又活跃起来,去年除夕,父皇准许他纳贤,于是李琮便花大钱建了一所博书馆,顾名思义,就是一所藏书馆了,这所博书馆中不仅藏书丰富,而且食宿皆全,招揽有名望的文人雅士在里面研究学问、教授弟子,经过大半年的运转,李琮竟渐渐有了求贤之名。

这次陇右战役,李琮和所有大唐人一样,都十分关注战役的进程,在参加陇右战役的各路诸侯中,李琮也有自己的势力代表,那就是董延光。

早在十年前,董延光还是金吾卫中郎将时,他便成为李琮的心腹了,在李琮的悉心栽培下,董延光一步步高升,最终做到了左卫大将军,去年更是外派为鄯州都督。手握实权,成为庆王党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次陇右战役,董延光因一念之差,惹下了滔天大祸,李琮也是又恨又急,如果董延光被贬,那他在军方的势力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李琮已经得到消息,有人看见董延光回长安了,此刻,他正在书房里焦急地等待着。

“殿下,董将军来了!”

李琮精神一振,“快!快让他进来!”

董延光一进房间便趴在地上放声痛哭,“殿下,臣有罪,辜负了殿下,殿下责罚我吧!”

张筠不肯过问,杨家关系不熟,现在董延光只能死死抱住庆王这条粗腿了。

“好了!好了!堂堂的大将军,哭什么!”

李琮被他哭得有些心烦意乱,一摆手道:“你先坐下来。慢慢给我说一说原因,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延光抹去眼泪,便将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最后道:“属下一时糊涂,中了阿布思的借刀杀人之计,现在悔之晚矣,求殿下救我一命。”

“你难道是三岁毛小子吗?居然中了胡人的计策,真给我丢脸!”

李琮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心中着实恼怒,这个董延光竟愚蠢之极,不知道陇右战役对父皇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吗?

董延光趴在地上,一声不敢吭,他在盯着李琮的步伐频率,从李琮急促地走动中,董延光便判断出李琮是想保他,他心中一阵大喜,又哀哀道:“属下也是一心想替殿下保存实力,求殿下念属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救属下一次。”

“我知道了,这件事本王自会想办法替你求情,你先去吧!老老实实在家面壁思过,不要再给我惹事生非。”

“谢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