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阵之前,跟着那两千精骑冲杀。

城头的鼓点声更疾,而城下,叶畅看着那些新兵:“善直师,打扫战场之事,便交由你了。”

和尚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有些闷闷不乐:“不去,这等小事,随便派人去就是。”

叶畅哈哈一笑,以前冲锋陷阵之事,都是善直包揽的,但现在他手中人才渐多,除了王羊儿之外,还有别的勇将,善直出场的机会自然少了,此时神情,颇有几分像是被冷落了的深闺怨妇。

故此他也不计较,点了另一人的名:“辛京杲,此阵由你去!”

“是!”被称为辛京杲的将领大喜,应了一声,便带了五十名叶畅的亲兵,再驱使那些新兵,开始去打扫战场。

栗援在叶畅身边,神情微微一动:“郎君,为何让辛京杲去?”

叶畅身边,出身旅顺书院的少年亲将并不少,而这辛京杲却不是,他出身于陇右将门世家,其从兄辛云卿已经官至太常卿,将他打发到叶畅身边来效力,自是有别的用意。叶畅笑了一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栗援,你切莫因为出身问题,便对不是咱们旅顺书院的同僚心存偏见。”

“是。”栗援口中道。

他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旅顺书院出身的,理所当然就是叶畅的心腹亲信,与他们相比,或许只有善直、王羊儿这样的早早跟随叶畅的老人能让他服气。至于辛云杲等,毕竟隔了一层,虽然他不会歧视,却也休想一视同仁。

战场之中,叶畅没有多猜自己这些亲信的心思,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让所有人和他想法一模一样。而且就算是他自己,也少不得亲其亲仇其仇。

“叶公,叶公!”他正琢磨间,听得身后有人大叫,回过头来,却看到李憕按着城垛,俯着身体看着他,见他回望,李憕的脸上都要笑出一朵花来。

“何事?”

“叶公,城中军民,见大胜之状,都甚为踊跃,想要出城助战。”李憕小心翼翼地道:“叶公觉得如何?”

“不必了,你只要令他们准备好吃食汤水即可,如今虽胜,未必不会给贼人可乘之机。”

对此,叶畅是断然拒绝,开玩笑,这个时候将城中军民放出来,谁知道其中会不会有贼人的细作,他们用不着做什么大事,只要在后方扯扯后腿,比如说自己内讧一下,就可以让自己得不到最大的战果了。

“是,是……”此时李憕对叶畅的话,当真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不仅不敢说,连想都不敢想!

叶畅的那两千骑兵突然出现,何止让袁瑛等贼人吃惊,就是李憕,也同样是惊为天人,这个时候他完全明白自己浅薄的军事才能,完全无法与叶畅相比,他虽是耿介,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肯服人。

叶畅再望向战场,微微一笑:剩余的,就看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了。

第441章 捷书飞至动人心

这些天里,长安城中人心惶惶,一夕三惊,虽然朝廷竭力掩饰,可是百姓还是知道了都畿道起了贼乱,而且这贼乱迅速蔓延,扩展到了大半个河南道。这等情形之下,洛阳被围,眼见长安与关东的往来就要中断了。

便是宫中的李隆基,如今也没有心思排演霓裳羽衣舞,变得重复勤政起来,连接着询问各地情形。但是得到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杨国忠百般阻挠,李隆基还是意识到,这个帝国出现了大问题。

“若朕能年轻二十岁……不,只要能年轻十岁,精力还足,何愁天下不靖?”这天他退了朝之后,回到自己寝殿,见只有高力士在身侧,忍不住叹息了声道。

“是,奴婢若是年轻十岁,必然出去为圣人督军!”高力士回应道。

“老了,老了……”

听得李隆基喃喃自语,高力士心中动了一动,忍不住往着西北方望了一眼。

李隆基如今在兴庆宫见朝臣,故此太子所在的东宫,在兴庆宫的西北面。李隆基虽老,兴庆宫中的太子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若是这话给别人听去,只怕有些不妙。

想到这里,高力士道:“圣人哪里老了,圣人如今仍然是龙精虎猛,这几日上朝,与当初年轻时没有什么区别!”

李隆基背着手,摇了摇头,奉承话他怎么听不出来,他是真觉得老了。

过了会儿,他幽幽地问道:“高将军,你说,让安禄山南下勤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凛,忙跪倒在地:“此军国大事,非奴婢所能言!”

“为何不能言,让你说,你便说,你这老东西的狡猾,莫施在朕这里!”

高力士偷窥了一下李隆基的眼色,垂下头去道:“奴婢听说,安禄山在圣人面前与圣人背后,不是一番模样。”

“你是说,此人奸诈,必有反心?”多年主奴,李隆基自然是知道高力士心思的,瞥了他一眼:“这些年,安禄山送到你府中的东西也不少吧?”

“圣人圣明,明察秋毫,奴婢有罪,贪污受贿……不过奴婢虽然收了安禄山的东西,却不敢不忠于圣人!”高力士声音发颤,连连求饶:“奴婢对圣人一片赤心,天日可鉴!”

“朕知道,你起来吧,若不是这片赤心,朕岂能容你这个朕的身边之人!”李隆基叹息道:“只是这几日,不时有人上表,说叶畅手中无兵,难以压制都畿道之乱。朕派人去查过,原来不只都畿道、河南道,就是京畿道,出了长安百里也是怨声载道,只差两个人了……”

“两个人?”

“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李隆基哼了一声:“国家变成这模样,皆是宰相之过也!”

高力士心中一动,很明显,李隆基对杨国忠似乎有些不满了。

“故此有人劝朕召安禄山入关勤王,别的边将,不是隔得太远,就是手中兵力不足,唯有安禄山,手中有十余万兵,他只需要带六万人入内,便可以扫平烟尘,还天下一个太平……”

“万万不可,圣人,进此言者何人,不可听之!”高力士顿时慌了:“安禄山忠奸尚难辨识,如今中原空虚,他带强兵入内,何人能制之?”

这是李隆基也一直担忧的问题。若不是担心这个,他早就派人召安禄山回来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如今来看,只怕不如此不行了,今日得李憕密奏,说是都畿道贼兵亦有十万,渐有围洛阳之势,叶畅兵力不足,而且都是新兵,只怕难以守卫洛阳。他有意劝叶畅弃洛阳而守安阳,隔绝黄河,不令贼乱至黄河之北……若贼人真正围了洛阳,也唯有召安禄山入内了。”

“叶畅久督边事,熟谙兵法,他必然能胜……”

李隆基摇了摇头,他不是不信任叶畅能力,但是手里没有足够的精兵,叶畅个人再强又有什么用处?他有些话没有和高力士说清楚,事实上,召安禄山回来的密使,在他得知洛阳危险之后,便已经派出去了。

只是派出去之后,他心中又不安,在犹豫是不是要追回密使。

他心中烦躁,迈步欲往别殿去,高力士起身正要随之,却看到侧门处一小太监在那里晃着。

因为李隆基心情不好的缘故,现在什么闲杂人等都不敢出现在他面前,这个小太监,定然是有事禀报。而这个时候,能让胆战心惊的小太监跑出来的,唯有前方的军情了。

“可是有军情禀报?”高力士问道。

那小太监跪下道:“禀圣人,禀高将军,大喜,洛阳大捷!”

“洛阳太捷……叶畅仅凭两千新兵,击败了十余万贼人?”李隆基不待高力士转话,快步出殿,直接向那小太监问道。

小太监将一份军报呈了上来,高力士在旁边歪着脖子偷瞄了一眼,然后吸了口气:“果真大捷!”

确实大捷,那战报如果不假的话,证明围扰洛阳的贼兵不但被击溃,而且损失大半!

依托洛阳城,凭借精锐突击贼部中军,大小贼首斩杀近百,贼十余万众尽皆崩溃,逃散者不计其数,目前仍成伙的贼人,唯有三四万余,余众非死即俘!

“哈哈哈哈……叶畅果然不负朕所望!”李隆基见此战报,仰天大笑,满脸都是喜色。

洛阳围解,也就意味着河南道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解除,现在要看的,就是程千里了。

叶畅仅凭两千新兵便能击败十万贼人,程千里带着数万禁军与团结兵南下,打得应当不会比叶畅差才对。

“恭喜圣人……恭喜圣人!”高力士在旁也是笑逐颜开:“叶畅之才,尽是圣人发掘,得此贤臣,实是圣人洪福齐天啊!”

李隆基笑着连连点头:“马屁精……不过朕喜欢!好吧,这等好消息,不可朕独享,你令人将之传遍京城,也安安京城百姓之心。只要京城不乱,叶畅他们便可以安心平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