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霉烂的兵甲处理掉,以新的兵甲取代之。李隆基将此事交与杨国忠,而杨国忠从中看到了上下其手捞钱的机会,故此也应允了此事——虽然杨国忠与叶畅关系不睦,可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携手发财。

于是,大唐各地武库里的兵甲被熔成铁卖给了辽东钢铁作坊,在那里再淬炼成钢,然后又造成兵甲运往各地武库。这个过程中,卖废铁的钱全归了一般贪官污吏,而重新购置兵甲的钱则需要从国库中掏出来,杨国忠与叶畅都获利不少。

虽然因为推行的时日还不是很长,全国武库并未尽换,但长安、洛阳这两京的武库还是换掉了大半的。李憕向叶畅禀报,洛阳武库之中的铁甲足有六千具,武器可以武装五万人。

“粮食如何?”叶畅又问。

“河南道连续三年天灾,或水或旱,故此存粮不多,京畿道亦是差不多,此前长安从洛阳调走了二十万石存粮,如今存粮,也只有六十万石左右。”说到这里,李憕脸上忧色甚为明显:“民间存粮亦是不多,原本仰赖淮南道调粮,如今淮南兵事起,要先支应程支里的大军,而且叛军阻绝运河,只怕粮食很难运来。”

叶畅眉头顿时紧紧锁在一起。

这是一个大问题,他就是有万般计划,也必须先解决掉粮食问题。

这几年因为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所以河南道、京畿道的粮食产量骤减,远远不能自给自足,主要靠淮南道运输补给。也正是这个原因,辙轨的作用在缺粮而黄河又可能封冻的冬季就特别明显。但现在乱贼四起,淮南道将成为主战场之下,中原粮食就是一个严重问题。

而且此产连续三年的灾害,又将原本不多的存粮损耗殆尽……六十万石,仅洛阳就有数十万人口,能撑多久?

“辙轨是关键。”沉吟了会儿,叶畅道:“辽东还可以调部分粮来……不过辽东现在也在开战,存粮亦不太多……原本还可以去新罗购些粮,现在也购不成了。也好,也好,我这就给辽东写信过去,让他们改变方略,先败新罗,迫新罗人纳粮!”

“这个……天寒地冻,不好办吧?”

“无妨,先从辽东抽调二十万石粮来,加上存粮,撑过今年年底再说……至于郊外饥民,将他们迁往辽东、河北就食。”叶畅目光转了下来:“此事非洛阳一地能办,须得整个河南道动起来才行。”

“来年呢,无论是辽东调粮还是迁民就食,都只能对付一时,真正麻烦的是来年三月,若是战乱到来年三月都不能平定的话,正青黄不接之时……”李憕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发颤。

现在秋收不久,百姓手中多少还有些粮食,故此饥荒不会全面爆发。但是到了来年三月之后,饥荒才会全面爆发,那个时候,就不是几万十几万灾民的事情了,可能是几百万灾民嗷嗷待哺!

“还有五个月……只要能平了乱贼,迁百姓去江南就食、去蜀地就食、云南就食!”

“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叶畅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有作声。

这个神情,非常诡异,让李憕呆了一呆:“叶公这是何意?”

“没有什么意思。”叶畅淡淡地道。

李憕心中一凛,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传闻叶畅此次去辽东,与李林甫之女离缘,他如今已经是孤身一人……那李家娘子美若仙子,叶畅却还与之离缘,莫非他有北朝遗风,喜欢的是男人不是女子?

李憕此人,相貌堂堂,乃是一美男子,想到这里,只觉得身体有些发僵,不动声色地离得叶畅远了几步。

他的心思,叶畅没有去理睬。叶畅之所以笑,其实是因为他暗赞了一声自己有先见之明。

他天宝八载开始就谋划的一件大事,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他一直很清楚,人口是华夏最大的优势,在这个还有的是空余空间的时代里,华夏必须爆人口,以人口推动扩张,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都抢先占据。但是限制人口增长的两大因素,一是粮食,二是医疗,医疗他可以通过卫生教育解决一些,粮食则必须引进高产作物。此前他并没有想到可以从美洲获取玉米、土豆,因此把目标投向了安南以南的占婆罗国,从占婆罗国引来了占婆罗稻,并且在云南和岭南大力推广。

云南因为汉人还主要聚居在滇池、洱海两处平原之上,粮食产量有限,交通运输又不是很便利。但是岭南则不同,岭南这些年汉人数量激增,不少平原都被开拓出来,占婆罗稻又极适合此地气候,加之地势偏远,杨国忠的恶政尚未抵达,故此从天宝十二载起,岭南粮食连年丰收,存粮数量并不少。

为防稻贱伤农,这几年辽东海船南下、或者南方海船北上到辽东购货,叶畅都要他们从岭南装运粮食到北方来。三年时间里,足足有八十万石粮便囤在旅顺与东牟,其中东牟码头外的仓库里便存了超过三十万石。这些粮食,是被叶畅作为战略储备粮,等闲不使用,现在看来,可以动用了。

“其实未必无粮。”刘长卿在旁又道。

“粮在何处?”

“据某所知,长安、洛阳除官仓之外,尚有私仓,如今粮价踊贵,乃是私仓囤米所致,要不然刚刚秋收,哪里就至于此?”

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只不过没有人愿意去揭罢了。在这种时候还敢囤米的,背后定然是有权贵。

叶畅此刻也不想纠缠这事情,他又看了看那些懒洋洋的士卒,嘴角噙起丝冷笑:“这些人,也就是在城内……”

他话声尚未落,便见着一骑从城内飞驰而来,那骑士到了他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淮南道紧急军情!”

叶畅心中一凛:“说。”

“程大夫与贼战于庐江郡,三股贼众合兵,其势甚大,程大夫向朝廷求援!”

程千里乃是宿将,在北庭、安西多年,只是到今年初,才升入中枢,为李嗣业所取代——叶畅原是想让南霁云取代他的,但南霁云在安西的时间尚短,这几年又没有什么太大的阵仗,不足以服众,故此南霁云只是当了北庭节度副使。程千里为人持重求稳,他向朝廷求援,想来是所带的几万士兵不堪用。

“贼军有多少?”叶畅皱眉问道。

“三股贼合兵有四十万!”

“四十万!”旁边的李憕、刘长卿等都是面色惨白,一个个震惊的模样。唯有叶畅,这时还能保持着镇定。

第437章 河阳桥北马蹄急

“叶公,程千里一军干系淮南、河南安危,不可不救之!”

回过神来之后,李憕急切地说道,程千里手中的部队,乃是大唐在中原最后的机动部队,虽然这些禁军长期屯于京畿,久疏阵战,但好歹还是受过训练,比起叶畅现在招募的这批人要像样得多。

这支部队如果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在叛贼面前,从淮南道到河南道,再无可以抵御叛军的力量。

“如何救之?”叶畅心情有些烦躁,翻了李憕一眼:“你说,如何去援!”

李憕顿时瞠目结舌,好一会儿讷讷地道:“叶公天下名将,总会,总会有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着这些兵,我能怎么去救!”叶畅骂了一声,多少也有些失态。

中原会乱,在他意料之中,他为此还做了不少准备,可是当乱事真起来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所谓准备,在此面前都显得杯水车薪。如果程千里不能迅速击败那些叛贼,华夏会蒙受的损失将极大,而叶畅自来到此世以来想要改变的安史之乱让华夏从扩张转向内敛的遗憾,就无从说起。

如果闹得像安史之乱那样,百姓亡失大半,只靠着残余的一点人口,能够守住中原精华部分就不错了,还能拿什么同大食去争夺河中,拿什么与渤海、新罗争辽东,更别提叶畅开拓南海的下一步计划了。

“现在看达奚珣与卢弈二人……若他们能招募些人手来那局势还有改观……”

叶畅刚刚说到这,便看到远处又有尘土掀起,他一皱眉,心里突的一跳:似乎有什么异动!

河南道百姓因为灾荒和朝廷苛政的缘故而颇有怨声,这个事情叶畅也知道,但他的消息来源,主要集中在长安与洛阳两座城市,偏远的乡村那里,宗族的势力更强,他的力量基本是无法介入。故此,叶畅虽然知道河南道亦不稳,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

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注意力集中在城市,对于乡村不免有所疏漏。

再看时,发觉来的是两个浑身血迹的差役,他们到了叶畅面前,气都喘不出来:“叶公,叶公……大事不好……不好了,出事了!”

“你们……你们是随卢公去陈留募兵的,这是怎么回事?”李憕认出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