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米、马铃薯亩产可至数百乃至千斤之上,操持得法,甚至数千金亦有可能!”

李腾空虽出身富贵,品性高洁,却不是不接地气的娇小姐。跟着叶畅,多少了解一些实务,对粮食产量,自有认知。她知道叶畅这些年在辽东、安西和云南都在全力推动大农庄耕作,对于选种育种、施肥除虫甚至改造耕地都极其上心。在辽东,由辽东体系中薪俸最高的王昌龄亲自主持的农学所,专门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研究。

目前大唐粮食亩产最多的便在辽东,每亩产量也不过是三百余斤,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绩。

若是千斤……

李腾空终于明白,叶畅为什么这么兴奋激动。

亩产千斤,能够养活多少人口!

叶畅越想越兴奋,他也需要有一个人来与自己分享这种欢乐,因此忍不住又道:“最初时当然是做不到亩产几千斤,但亩产几百斤,超过如今的水稻小麦产量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它们都不怎么挑地方,哪怕是稍贫瘠一些的坡地、旱地,只要能灌溉,那么它们都能生长。而且经过一些年的选种和积累种植经验,它们的产量,必然会接近千斤,甚至超过千斤。到那个时候,我华夏人口,便可以由如今的八千万,一跃至四万万……”

对此叶畅深信不疑,在他另一世的记忆当中,华夏古代人口的极限就是五千万,每当超过这个数字,因为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引发的乱世就会对人口进行消灭。直到江南被充分开发之后,这个数字上限增到了一亿,但是在土豆、玉米、红薯等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推广之后,这个数字则暴增到四亿。

“四万万……”这个数字吓了李腾空一跳,五倍于今的人口,到哪儿去有那么地方住?

“对,四万万……我此前一直担忧,因为产钳、孕婴护理之改进,如今人口增长极快,这些新增之人,如何将之养活,现在不虞此事了,回辽东之后,我便要下令鼓励婚配!”

李腾空听得这里,又有些抑郁不乐,毕竟成亲这么多年,竟然还无一子半女。莫说已经有人在她耳畔嚼舌,就是没有人说,她自己也觉得愧对叶畅。

叶畅此时兴奋之中,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沉浸在自己对未来的构思之中:“自然,人口增长,绝非一时半会之事,我料想推动得当,华夏人口在三十年后可翻一倍,约有一万万五千万人,再二十年便可又翻一倍,三万万人……四万万人那一天,我们怕是看不到了,但无妨,只要有一万万五千万人,我们便足以向北、向西、向南,将所有宜居之处,都变成我华夏农夫的粮田菜园!”

见他兴奋,李腾空也不扫他的兴致,抓住他的手,好一会儿,慢悠悠地道:“真希望能陪你看到那一日……”

“自然能看到,空娘,到时咱们可以游遍华夏,你不是想去匡庐么,到时我们乘着辙轨列车,周游天下,看看各处风景!”叶畅琢磨了一下,他如今三十岁,有三十年时间,有如今的实力,又得了玉米、马铃薯这意外之助,三十年推动华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哦……”李腾空应了声,却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叶畅虽然隐约觉察到了,但因为太过兴奋,所以将此忽略了。

第426章 奈何蟊贼效荆轲

李腾空并不是第一次回到旅顺,无论是送李林甫来此时,还是此后每年探亲,她到旅顺的次数不少。但每次来此,都会觉得新奇,仿佛这座新生的城市,每隔一夜,都会变化。

哪怕这次是奔丧而来,没有心情去欣赏如今的旅顺,她还是忍不住吸了口气。

东牟郡码头恐怕算是大唐最大的码头了,可是与旅顺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在她视野之内,至少有二十余艘大船、三四十艘中小型船,云集于港口之中。

“那些船是我们的战船,那边的十艘。”叶畅指了着最西南处的船道。

辽东水师隶属于辽东行军总管府,人员编制是三千人,实际上拥有大小战船二十余艘、渔船五十余艘、火攻船六十余艘。其主力战船是去年才造出来的“旅顺”舰,此舰若放在另一世,也只是排水量二百五十吨的小船,但在此时,却是海上的庞然大物。

除了水师之外,旅顺还有船政通商局,拥有大小商船三十余艘,其中五艘专门跑旅顺到东牟的航线,人货皆运,还有五艘则是跑渤海内海航道。五艘停在港中作为机动,其余十五艘,则是跑新罗、日本、明州这样的远航商道,其中最长者,直接从旅顺到广州,来回一趟,足需半年时间。

叶畅携李腾空的到来,并没有在码头上造成什么哄动,旅顺码头实在太过繁忙,他们所乘虽是专船,却也不会太引人注意。

来迎接叶畅的,乃是叶英。

“情形还好吧,我岳丈那边怎么样了?”知道李腾空心系亡父,叶畅才扶着李腾空踏上陆地,便向叶英问道。

“郡公……”

“还是称我十一郎,你我同族,与外人不一般。”

“是!”叶英精神一振,脸上也就带了些笑。

叶安、叶英、叶挺,乃是叶家子侄中最先到叶畅身边的,如今除了叶安还留在长安,算是这个小小政治集团的中枢人物,叶英、叶挺都已经到了外边。不在一起,就难免有些隔阂陌生,但叶畅只是一个称呼,便让叶英觉得那种隔阂陌生完全没有了。

“老相公是十日之前入土,吉时吉日,便葬在红枫岭,就是上回十一郎回来陪老相公看过的地方。请了道长、高僧法事超度,送葬之人有上万……”

将当时的情景说了一遍,李腾空听着听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空娘,休要难过,生老病死,乃是世间正理,丈人年过古稀,世间荣华富贵,什么他没有享用过!此时故去,亦是喜丧,你若是总这般悲泣,反是让老人家在天之灵不安。”叶畅劝慰道。

李腾空也知道,码头上不是哭的地方,强忍着悲恸,又问了些细节,谢过叶英之后,便与叶畅乘上了准备好的马车。

旅顺的街道,比起长安毫不逊色,宽敞平整。叶畅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都是往宽里建的,在他想象中,就算再过二十年,这里的街道也不会显得狭窄。马车离开码头,驶上正路,他看到同车坐在对面的叶英欲言又止的模样,笑着道:“有什么事么?”

“近来老相公仙去的消息传开,来此地的各方人等多了,有些人是不怀好意,方才在码头上,至少就有三批这等人物。有渤海的、新罗的,也有安禄山派来的,另外还有一些零散不足为虑者。安禄山派来的人还算老实,但新罗与渤海的上蹿下跳,他们派来的人也太多了些。”

说到这里,叶英停了下,然后又道:“在一艘新罗船上,发现了弓弩、刀剑。”

旅顺为培养民间好武之风,并不禁刀剑,但禁弓弩。唯有执猎户之证者,方可购取弓弩,所使用箭矢尖簇,也都必须是旅顺铁器工坊制造的产品,上面有编号。团练要练弓弩,就必须到各县团练使处,统一领取,练毕又统一收回。箭簇要定期清点检查,不令其有外流。而旅顺铁器工坊所制造的武器,远胜过新罗,不可能会从新罗购买粗劣货来,对方以船运兵刃入旅顺,其用心昭然若揭。

“不记打的货色,若不是我们现在占地太多,人口太少,我就去将它灭了!”叶畅哼了一声:“你们是如何处置的?”

“外松内紧,每伙人都有人盯着,不令其有可乘之机。方才在码头时,他们倒还是老实。”

“唔,苍蝇蚊子,打死一批又来一批,你们盯紧些,书院、工坊那边,小心莫让他们偷得手了。”叶畅不疑其它,只是将几个重点地方又点明了一下。

他的马车离开之后,在码头边缘,原本聚在一起的一伙新罗商人慢慢离开。

“跟着咱们的狗子,是不是也来了?”见周围都是自己人,新罗人中一个低声道。

“是,就在那边,有三个,旅顺倒是愿意出本钱,用三个人盯着咱们。”

“想来渤海人那边也是一样……叶畅这厮定然头疼,旅顺既是商城,就必须开门迎客,迎来咱们这样的恶客,他也不能关上门……哈哈哈,今日那些狗子怕是给咱们吓坏了,见这么多人聚在一处,只怕要以为是要对付叶畅!”

众人都笑了起来,他们奉命来此,根本不怕旅顺缉拿,因为他们除了鬼祟一些外,并没有别的异动,旅顺就算抓了他们,又能如何?

“先休息一夜,再去红枫岭?”马车之上,见李腾空一脸疲倦,叶畅问道。

“不必,叶郎,辛苦你了,今日就送我去红枫岭吧。”李腾空目光有些空洞。

叶畅只道她思父心切,便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