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你只是生我鲁莽的气?”

“还生什么……你是说,二十九贵主?”听得这里,李腾空终于露出一丝带着酸意的黯然,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叶畅怎么去安慰李腾空且不说,还有一个没有人安慰的,如今正一脸冷漠地行在兴庆宫中。

打了杨朏,算是让寿安稍稍出了口气,但她明白,自己这种行为,只怕不会讨得什么好的结果。

果然,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公主府,便听得使者召她入兴庆宫。虽然禁鼓已响,天色渐暗,她还是来到宫中,在院子里等待李隆基召见。

没有等多久,她被召入殿中,看到杨玉环神情有些尴尬坐在那儿,她福了福:“娘娘。”

然后,才跪了下来:“父皇。”

不是她惯常叫的“阿耶”,而是非常正式的父皇,李隆基听得这个称呼,就觉得有气,但一看到寿安那模样,又觉得有些好笑。

“胡闹,你一个堂堂公主,竟然带着人,当待去殴打大臣!你是嫌朕这里太安静,怕没有人弹劾你么?皇家的体面,都给你丢尽了!”

“叶畅能为儿臣险些打了父皇,儿臣为何不能为了他打一个鸿胪少卿?”寿安一脸平静:“圣人欲治儿臣之罪,儿臣甘愿认罚。”

“你,你!”李隆基气得笑了起来。

果然如她所说,叶畅为了她,险些对自己挥拳,她为了叶畅,跑到东市去打一个鸿胪少卿算得了什么?

寿安一脸木然,丝毫没有因为李隆基的愤怒而畏惧,她越是这表情,李隆基就越愤怒。

好在这时,杨玉环上前,她内心虽然私向着杨家一些,但在这个婚事上,她从一开始就不赞成。故此委婉地劝道:“二十九娘亦是一时激愤,圣人想想,她受了委屈,要出口气,也是正常的啊。”

“朕不管了!”李隆基闻言一甩衣袖。

第396章 此处恶果孰手栽

李隆基是真不想管了。

教训寿安,不过是为了安抚杨家,现在杨玉环自己都为寿安说情,那还有必要深究寿安当街打杨朏之事么?本来按着李隆基的想法,寿安贵为公主,打一个臣子算得了什么大事!

他走了之后,杨玉环看着寿安,眼中露出羡慕之色。

“谢过娘娘。”李隆基不在了,寿安的神情活泛得多,她又向杨玉环行礼道。

“没什么谢的,真羡慕你们两人……”杨玉环说了一句,然后情知自己说错话了。

当初她何曾愿意嫁与李隆基,若是当时寿王李瑁能够坚持一点,有叶畅这般为了爱人敢对皇帝挥老拳的勇气,事情或许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有杨玉环压制,杨钊虽然气愤,可是却不好向李隆基递话。不过依他想,自己便是不出声,总有言官小臣,无论是为了出风头,还是为了讨好自己,会去弹劾寿安公主,再由寿安公主牵涉出叶畅来。

不但他这样想,李隆基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有人弹劾,他就要顺势而为,对叶畅做出一些处罚。

但出乎他们二人意料的是,事情过去了五天,李隆基马上就要开始每年一次的冬狩——去温泉宫过冬,竟然还没有一人提及此事。

到这个时候,李隆基无奈,杨钊则有些慌了。若真没有人提及此事,那倒霉的杨朏不就白打了吗?

那些平时义正辞严的言官们,地些肩负着进谏任务的御史们,现在怎么一个个都闭嘴不语了?

此事他又不好打听,不过自然有人会来通风报信的。

“你是说……大伙都觉得,这只是件小事,争风吃醋的小事?”盯着眼前的吉温,杨钊一脸的不敢相信。

“正是,卑职也曾试图说服几人联名上奏,弹劾叶畅,但他们都是一笑置之,说这不过是小儿女间争风之事,算不得什么,堂堂御史,朝廷言官,当……”

“住口!”杨钊气得起身,将面前的杯盏都全推到了地上:“我儿子挨打了,朝廷的鸿胪寺少卿挨打了,竟然还只是区区小事……”

“咳……虽然他们不曾明说,私下里有传闻,为了圣人欲许婚之事,叶畅甚至对圣人都挥了拳头……”

吉温的意思很明确,叶畅为了二十九贵主,连皇帝都敢打,何况是你家那个没有什么本领完全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儿子。与天子险些被打相比,杨朏按一顿揍,难道还不是一件区区小事?叶畅要对李隆基挥拳头,李隆基也只是将他关到大理寺的牢狱中禁闭了些时日,连贬官都不曾有,便又放他出来……这种恩遇,也确实让人羡慕。

“哼,宫中之事,你们莫要乱传!”

叶畅对李隆基挥拳头的事情,对杨钊来说当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吉温这厮也知道了,他心里有些不快活。确实,叶畅要打李隆基,李隆基都没有怎么责罚他,这其间暗藏的深意,实在耐人寻味。

想到这里,杨钊情不自禁叹了口气。

“杨公,天子如此宠信叶畅……叶畅既能赚钱,手中又有兵权,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啊。”

“我知道,这还用你说,但有什么办法?”杨钊顿了顿足,现在叶畅对他完全没有用处,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他的位置,他心里确实是欲除之而后快。原本因为陈希烈在,他还想将此事放上一放,但如今看来,还是及早做准备才对。

“有军功,又能赚钱,这等人物,若是进京……莫看他如今年纪尚不足三十,等他年纪到了,杨公,你如何自处呢?”吉温又道。

叶畅当宰相,这是迟早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甚至也有人探听过李隆基的口风,李隆基不置可否,唯一透露出的消息,就是他认为叶畅年纪还轻了些,难以服从。

杨钊人不傻,吉温反复挑唆,若是无计,岂会如此。他瞪了吉温一眼:“吉公,你有话就直说吧!”

“叶畅此人,不可使之入朝,以他声望,入朝即使不为宰相,亦是杨公心腹大患,此其一也!”吉温伸出一根手指头道。

杨钊点了点头,当初他把叶畅拉到剑南去,后来打发到安西去,为的都是这个目的,叶畅在朝中的影响太大,他身边的利益集团也太多,绝不能让他呆在长安,甚至京畿都不行,必须让他远离中枢。

“叶畅如今在辽东,半有兵权,剑南的高适,乃是他的党羽,在安西又收拢人心,料想用不着三五年,安西之兵,也尽为其所有……这亦是极危险之事,杨公可以向圣人明说此事,此非保全功臣之道,请罢叶畅兵权。”

杨钊也是一抖。

叶畅到现在还只是跋扈,并没有谋反之意,朝中骂叶畅跋扈者不少,说他狂妄自大目无法纪者也不少,但倒没有人会怀疑叶畅谋反。至少到现在,叶畅对李隆基还是甚为忠心,无论是什么好东西,总少不得李隆基的一份。

但现在不谋反,不等于永远不谋反,特别是李隆基年纪越来越大的情形之下,若是李隆基有个三长两短,安西、剑南、辽东三地的兵力,得了叶畅的密令生起事端,那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杨钊点了点头,不能让叶畅再拥有更多的兵权了。

但是他又犹豫起来:“既不让叶畅在中枢,又不让他为边将……那如何安置他?莫要说拿他下狱或者罢其官职之蠢话,他对天子挥拳,天子尚不怪罪,靠着三言两语,岂能奈何得了他?”

“杨公说的是,所以前边两个,都是一步步来,治标不治本之法。”吉温细声笑了笑:“以卑职愚见,明年,先让他回安西再呆些时日,避免他起疑心,同时方便杨公集中精力收拾陈希烈。然后,杨公可以抛一个饵与他,让他放弃兵权。”

“饵?”

“修路。”

“什么?”

“叶畅一直都向朝廷提,要修辙轨,而且在部分地方,要以铁辙轨取代木辙轨,只不过朝廷一直觉得,这些做起来不容易……若是过两年后,杨公已经为相,在朝中设筑路大使一使差,统管天下辙轨,这使差之职,杨公以为何人可当?”

吉温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

辙轨的作用,现在越发明显了,特别是辙轨与运河相配合,使得长安城粮食、绢帛的价格都变得非常稳定,无论是运河可以通航的夏秋,还是运河、黄河封冻的冬日,都有比较稳定的物资运送到关中来。

除此之外,辙轨也使得大宗商品的流通变得可能,以前要十驼马驼着的东西,现在只需要两匹马就足以拉着到处跑,这让各地的物产充分运转起来。

故此,现在朝廷当中,修辙轨、修运河的呼声不绝于耳,只不过隋炀帝搞大工程将国家搞灭了的前车之鉴,让大伙有些畏惧。

叶畅是所有呼吁全国建辙轨的人中,最为活跃的一个,他甚至提出了由安东、云南两大商会再加一个安东银行,三家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